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76节

  至少在萧然看来,这更像是宋朝在给韩琦造势,以便让百姓知道,他们朝廷中的人,还是很有威望的。

  要不然就当时宋辽的情况来看,辽国也许对韩琦确实尊重,可也不会太过在意。

  他们尊重韩琦,不过是觉得韩琦确实有本事,更甚者想要拉拢也说不定。

  但要说过于敬畏,倒也不会。

  毕竟韩琦也不是那赵云一类的人,也没有杀他个七进七出,甚至主张的战役还失败了。

  赵匡胤也说道:“确实有些夸大其词了,也就是百姓愚昧,不懂这些。”

  萧然突然灵光一闪说道:“你觉得,如果让百姓上学,如何?”

  赵匡胤摇了摇头,“不可,先不说百姓每天为了生活奔波,没有时间,就说他们识字之后,心也就大了。”

  萧然了然,这不就是愚民政策么。

  只有百姓什么都不知道,才会听话。

  对于这种想法,萧然自然是不赞同的,但是这终究也不是他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

  于是萧然也很果断的就不去想这件事了。

  想了也没用,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何况,和封建皇帝谈论人人平等?怕不是做梦来的快一点吧。

  似乎是看出萧然的想法,赵匡胤也没有再说这件事,而是说道:“我记得你曾经说过,赵曙是被抱养的?”

  萧然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啊,确实是这样,因为宋仁宗早年无子,所以就过继了濮王的儿子。”

  嘉祐三年,濮安懿王,也就是濮王,赵曙他爹逝世后,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赵曙所得到的,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人。

  宗室子弟中有人借了金带却拿铜带还,主管的人把这事告诉他,赵宗实说:“这真是我的带啊!”便接受下来。

  赵曙还曾让殿前侍者给他卖掉犀带,那犀带值钱三十万,被弄丢了,他也不追问。

  萧然也不知道该说这人是大方呢,还是心大。

  不过看的出来,又是一个脾气好的。

  赵匡胤也说道:“也不知道为何,他们总是十分温和,我也没有这么教导过他们啊?”

  赵匡胤十分不解。

  萧然到底是觉得这也正常。

  毕竟其实这些子孙说起来,都是宗室的孩子。

  当时赵匡胤登基之后,铁血手腕,那些宗室的人不害怕才怪呢,哪里还敢嚣张跋扈的啊!

  所以要是从基因来讲,倒也说得过去。

  所以说宋朝的昏君,大多是耽于享乐的皇帝,却很少有暴君。

  这时,萧然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开口说道:“一说这个,我倒是想起来,当时赵曙登基之后,关于他怎么称呼濮王的事情,还起过争论。”

  赵匡胤不解到:“这有什么好争论的?”

  赵光义也说道:“赵曙登基之后,濮王应该已经去世了才对?”

  萧然点头,“但是总有人是重视祖宗法治的,重要搞清楚这些。”

  虽然赵匡胤觉得没有必要,但是也不是不行。

  赵光义则是说道:“所以他们是如何争论的?”

  萧然说道:“其实无非就是对濮王的称呼有两种不一样的看法罢了。”

  一派认为应称宋英宗生父濮王为皇伯,另外一派则认为应该称为皇考。

  宋英宗即位的第二年发布了一道诏令,想让自己的生父濮王赵允让,享受皇家的待遇和名义。

  这道诏令引起了朝堂上韩琦与司马光两党之间的激烈争论,双方的焦点正是赵允让能否被称为皇帝才能享有的称呼“皇考”。

  曹太后甚至直接写了一封手诏,斥责韩琦等人不应该跟着皇帝胡闹,称生父为“皇考”,这不和礼法。

  要知道,“皇考”的称呼只有先皇才配有的皇家尊称,如果给英宗生父赵允让这样的名号,等于是认生父为父皇。

  可曹太后的这封手书并没有阻止朝堂上大臣们对这件事的争论,甚至分出了明显的台谏派和宰执派。

  台谏派以司马光为首,从礼法出发坚决反对称皇考,而以韩琦、欧阳修等人为首的宰执派从人情出发,说所有的礼仪都是彰显人性本质的,应该认亲。

  这场争论前后持续了十八个月。

  赵匡胤愕然,“就这么点事,争论了十八个月?”

  萧然点头,“对,说实话,我也不是很理解,而且他们还不是因为时不时拿出来所以说,才导致争论的时间比较长,他们争论的还很激烈。”

  当时的争论有多激烈呢?

  一个叫做贾黯的御史中丞因为太过耿直,将朝堂之上的宰执怼了个遍。

  他先是和韩琦、欧阳修争辩,骂他们无视礼法,是谄媚君王的“乱臣贼子”,然后他又骂曾公亮等中间派不作为、玩沉默。

  而最让人觉得离谱的是,这人的死因。

第343章震惊赵匡胤,被气死了!

  他既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被害死的,他是被气死的!

  韩琦等人对他这种“顽固之人”采取不理会的态度,气得贾黯不到仨月就病死了。

  虽然说是病死的,但是病因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赵匡胤也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就这么点事,还气死个人?”

  萧然点了点头,说道:“其实这个时候,只是大家在争论要不要称呼为皇考,后来还是王珪建议赵曙,称呼濮王为皇伯。”

  赵光义有些不赞同的说道:“不过是死后哀荣罢了,怎么能不然人认亲呢?”

  萧然也说道:“就是啊,族谱什么的都已经改了,人家就是想孝顺一下亲爹,而且他爹都已经死了,不过是追加一个称号而已,皇帝都能追封先皇妃子为皇后,怎么人家就不能称呼亲爹为皇考了?”

  说到这,萧然又说到:“更何况,宋仁宗和曹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太后,对赵曙又不好。”

  赵匡胤奇怪到:“这是为何,不是他们自己主动抱养的赵曙吗?”

  萧然点头,“确实是他们主动抱养的赵曙,但是那时候他们可没想过让赵曙登基,只不过后来没办法,因为宋仁宗没儿子了。”

  赵匡胤问道:“那他们对赵曙可有虐待?”

  萧然想了想,说道:“怎么说呢,肉体上的虐待也没有吧,毕竟都已经养了,倒也不至于对赵曙动辄打骂的,不过对他确实是不好就是了。”

  赵曙做为仁宗过继的儿子,正式被立为皇子。

  仁宗和皇后曹氏都对他非常冷淡,甚至任由他被太监责骂,太监还经常不给他吃饭。

  但是宋仁宗和曹皇后却连管都不管。

  赵曙在这样惶恐的环境中长大,自然和仁宗夫妇不会亲近,反而是更依恋亲生父母。

  再加上,即位后的英宗生病了,于是能干的曹太后垂帘听政。

  可当皇帝病好了之后,大臣多次奏请太后放权,她始终不肯。

  赵曙不敢违背太后的意愿,但又心有不满,经常对宰执大臣韩琦说,“太后待我无恩”。

  由此可见,赵曙和曹皇后之间的关系究竟有多不好。

  再加上,当时的宦官们见了赵曙的态度,更是在从中作梗,挑破双方的关系,导致赵曙和曹皇后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劣。

  后来还是韩琦和欧阳修在从中调节,才让他们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

  赵匡胤一拍桌子,怒道:“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这些宦官总是喜欢从中作梗,到处挑拨,也不知道两宫不和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萧然也不理解,“可能是因为在赵曙面前说曹皇后的坏话能得到赏钱吧。”

  赵光义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不愧是胖虎,说出的话总是那么有道理。”

  萧然挑眉,“那当然。”

  这时,赵匡胤看不惯萧然那洋洋自得的样子,说道:“你倒是说说,韩琦和欧阳修是怎么修复他们的关系的?”

  听到这个,萧然一笑,“该说不说,这两人确实是人才。”

  韩琦和欧阳修先对曹太后说:“您侍候先帝仁宗这么多年,天下谁不知道您是一个又贤德、又宽厚、又仁慈、又通达的人,为什么现在会和儿子过不去呢?

  他是个病人,您不至于和他一般见识吧。难道您希望别人象议论天下其他继母那样去议论您吗?”

  然后又对赵曙说:“自古以来,天下贤明的君主不计其数,人们为什么唯独称颂舜为大孝子?难道其他人都不孝顺?当然不是。

  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是很平常的事情。

  如果父母作的不好而子女依然孝敬有加,那才值得称道啊。

  过去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您还不清楚?您只管尽您作人子的孝心,相信太后一定不会亏待了您。”

  可以说,这两人两面劝也两面骂,是个狠人。

  但凡赵曙和曹皇后对一下词,韩琦和欧阳修都得被两人骂死。

  听到这,赵匡胤哈哈大笑,“这两人可真是狭促啊!”

  萧然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但是他们的方法确实管用啊!”

  赵匡胤一想,也是,“管他方法如何,好用就是。”

  萧然点头,“这么想就对了。”

  ——————————

  英宗一朝

  赵曙庙号英宗,年号治平。

  赵曙年幼时被宋仁宗养于内廷。

  先是在宫中被授予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迁至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

  皇祐二年,被授予右衙大将军、岳州团练使。

  嘉祐四年,其父亲赵允让去世,归家服丧。

  守丧完毕后,推辞宋仁宗授予的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

  翌年,赵宗实被立为皇太子。

首节 上一节 576/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