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54节

  郑注中途知事败,返还凤翔,也被监军杀死。

  而跟着李昂一起实行计划的人,有十多人,这些人都遭族诛,更多的人被牵连而死。

  经过这次宦官的大屠杀,朝列几乎为之一空。

  从这之后,李昂就被软禁起来了,宦官们翻身做主,呼风唤雨,李昂最终也抑郁而终。

  李世民冷笑一声,说道:“看来朕这次又要大开杀戒了啊。”

  萧然则是说道:“其实李昂的想法虽然简单粗暴了些,但是也并不是不能成功,到时候直接将这场战事提前,派人都杀了就是了。”

  李世民也十分赞同萧然的建议,毕竟不过是一群宦官罢了,王守澄这个有兵权有军权的都死了,何况是他们呢。

  “对了,郑注死了,那李训呢?”

  萧然说道:“李训本来是逃走了的,他脱下紫衣,换上绿袍,自称遭贬,逃奔终南山,投奔僧人宗密,宗密欲藏匿李训,却被僧徒劝阻。”

  “李训无奈,只得逃往凤翔,结果在盩厔被擒获,械送京师。”

  “他担心自己被宦官折辱,于是便说,抓住他的人肯定是能够得到重赏的,不如携带我的首级前行,免得被别人夺取,于是押送他的人就将他给杀了。”

  李世民冷笑一声说道:“到是个聪明的。”

  萧然也点了点头,“可不就是么,当时的其他宰相,可都是被腰斩而亡的。”

  “算他机灵。”李世民的语气听起来十分不满。

  说完这句话之后,李世民突然问道:“那个牛李之争又是怎么回事?”

  萧然说道:“这件事情说来话长,牛僧孺和李德裕可以说是积怨已久,只不过在李昂在位的时候闹得最大而已。”

  说到这,萧然叹息一声,“其实不管是牛僧孺还是李德裕,都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相反,他们之前还为了朝廷鞠躬尽瘁,只是可惜啊,两人终究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

  李世民说道:“按照你这么说的话,在处置他们的时候,倒是要酌情处罚了。”

  萧然并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因为按照他的想法来说,牛僧孺和李德裕,之前确实为国家做了贡献,可是被他们排挤的那些官员也是无辜的啊。

  这件事情要怎么决策,终究还是要看李世民和李昂的。

  于是萧然便只是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你李世民。

  “想说牛僧孺吧,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他为官比较正派,他不受贿赂,在当时很有好名。”

  在《唐书》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土族韩弘入朝为官时,其子曾厚赂宦官朝贵。

  韩弘父子死后,皇帝派人帮助其幼孙清理财产时,发现宅簿上“具有纳赂之所”,至僧孺名下,独注其左曰:“某月日,送钱千万,不纳。”

  穆宗看了这批语大受感动。

  不过牛僧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妥协反战。

  长庆元年以后,西部民族吐蕃又派使者与唐朝会盟,约定双方各守现管本界,不相侵犯,并把盟约刻石立碑,表示亲善。

  大和六年的时候,吐蕃又遣使者论董勃义入朝修好。

  李德裕建议乘机出兵以图大事。

  牛僧孺却上奏章驳斥李德裕所议,强调“中国御戎,守信为上”,若“一朝失信”,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其实,大和四年吐蕃已违约攻唐,此时,唐已可不受盟约拘束。

  李昂后来也后悔自己听从了牛僧孺的建议,但是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还能怎么样呢。

  李世民听了之后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而是说道:“那李德裕呢?”

  萧然突然一笑,“李德裕可就厉害了,他历经六朝。”

  说到这,萧然补充道:“这六朝可不是算上他出生的年月,而是从他为官开始算起的。”

  很少有人能历经六朝,而李德裕死的时候,也不过才六十多岁,之所以能历经六朝,也不过是因为朝代的更迭比较快罢了。

  李德裕幼年时便姿质不凡,唐宪宗对他非常赞赏,常把他抱坐在膝上,李吉甫也常在同僚面前称赞儿子的敏辩。

  宰相武元衡召见李德裕,问道:“你在家都看些什么书?”想借此试探他的志向,李德裕却缄默不言。

  次日,武元衡将此事告诉李吉甫,嘲笑不已。

  李吉甫回家责备李德裕,李德裕答道:“武公身为宰相,不问治国之道,却问我所读何书,这是成均、礼部该管的事,武公所问不当,我因而不答。”

  李世民说道:“如此看来,他确实聪慧早熟。”

  萧然点点头,“确实,在宝历年间,亳州一带传说出产圣水,患病之人喝下便能痊愈,当时自洛阳到江西等数十郡,百姓都争相捐钱取水,使其获利上千万钱。”

  “消息传来传去,越渲染越跟真的一样,李德裕便在大市场召集百姓,命人用锅装满圣水,并放五斤猪肉进去煮。”

  “并且说道:‘如果真是圣水,猪肉应该不起任何变化’,不久,猪肉都被煮烂,从此人心稍定,妖言随即平息。”

  李世民叹息一声,“若是没有两党相争的局面,我还真的就愿意任用他,向来应该是能够做出一番政绩来的。”

  萧然说道:“这是当然了,在李德裕当政的时候,他先是反击回鹘,平定泽潞,又裁汰冗官,甚至还抑制了宦官的发展。”

  听萧然这么一说,李世民都有点舍不得这么个臣子了。

  不过再一想到因为他和牛僧孺两人的争斗,导致的国家混乱,李世民又心生不满。

  这时就听萧然说道:“史书上对李德裕的评价也十分不俗,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绝唱,李商隐将他誉之为万古良相,在近代也是将他和管仲等名相并称。”

  好,这下李世民是彻底舍不得了,甚至问道:“不能回到他们还没有开始争斗的时候吗?”.

第463章李世民很头疼背叛的愤怒!

  萧然摇了摇头,“他们从唐宪宗开始就有了怨恨,这次是不行了,你不如还是想想该怎么处置他们吧。”

  李世民只觉得头疼。

  最终拍案道:“既然如此,那就贬官外放吧。”

  萧然想了想,觉得这也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这倒是也可以,那就将他们安插到合适的岗位去吧,就比如牛僧孺,若是让他掌管国库,恐怕就十分合适。”

  李世民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为什么能争斗起来,不过就是因为两人的权势相差不大。

  要不然肯定是一边倒的场面,而不会这么激烈的争斗,还卷进去了其他人。

  等废除他们的宰相之位,就让他们去自己应该去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去吧。

  ————————

  唐文宗一朝!

  李昂,庙号文宗!

  长庆元年,封为江王。

  宝历二年十二月,即位为帝。

  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事败后遭到软禁。

  李昂即位之初,朝政相对清明。

  放五坊鹰犬,裁减冗员千余人。

  其在位期间厉行节俭,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许多劳民伤财之事,注重考核官吏。

  曾命京兆府造水车,配给郑白渠附近百姓,以灌溉水田。

  致力于复兴王朝。

  李昂闲暇以诗书自娱,好为五言诗。

  太和五年。

  延英殿。

  李宗闵和牛僧孺面面相觑,随后将视线放在自己手中的折子上。

  一旁的路随也紧皱着眉头,暗暗思索着。

  见这三人都不说话,李昂有些不满的说道:“朕的三位宰相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三人相互之间对视一眼,沉默良久,牛僧孺才开口说道:“回圣上,这奏报所言可属实?”

  刚才李昂下诏召集所有宰相,说是有要事相商,但是却没有说是什么事情。

  而等到他们都已经到了宫门的时候,才有一个宦官出来,说李昂召见的人当中并不包含宋申锡。

  要知道,最开始就是李湛选择和宋申锡一起商讨,该如何除掉宦官。

  结果现在李昂召集宰相,却唯独不让宋申锡进来。

  当即宋申锡就有数了,怕不是有人上本参自己了。

  虽说他行得正,坐的端,但是架不住有小人作祟啊。

  不过宋申锡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去辩护是没有用的,李昂如果真的不相信他,那他说再多的话也都是在狡辩。

  就是宋申锡没明白,自己为官以来,公平公正,清正廉洁,到底能有什么错处,能让李昂不愿意见他。

  但是现在宋申锡也只能叹息一声,然后回家静静的等着消息了。

  不过宋申锡想不到的是,那上面写着的,竟然是他联合漳王李凑,企图谋反的事情。

  在路随等人看见这个奏报的时候,也是十分震惊。

  宋申锡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清楚的,要说他谋反,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所以才有了牛僧孺那一句疑问。

  李昂显然对牛僧孺的质疑感到不满,“朕已经调查清楚了,也已经下旨命人将宋申锡的侍从王师文逮捕,可是这王师文竟然逃走了。”

  “若是他问心无愧,为何要逃?”

  牛僧孺只感觉无语,你连一个辩驳的机会都不给人家,那王师文又只是一个侍从,当然是命要紧了。

  何况,不过是一个侍从而已,那宋申锡不是还好好的在家里待着呢么。

  只不过这种话是肯定不能说的,李宗闵想了想,开口说道:“圣上,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突然,不若将朝臣召集起来再议吧。”

  就在这个时候,王守澄走了进来。

  他先是看了牛僧孺等人一眼,然后才对着李昂说道:“大家,诏书已经发下去了。”

  牛僧孺当即就觉得不好,还没等他问出口,王守澄就主动开口说道:“如今宋申锡已经被贬为太子右庶子了。”

  三人皆是一脸震惊的看向李昂。

首节 上一节 654/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