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第187节

  懒汉一般不会那么快产生,只有手里余粮多了的时候,才会慢慢出现。

  到了那时候,想必天下已经平定了。

  现在把政策先立下来,可以减少懒汉思想的滋生。

  非剥削性质的集体农庄,确实可以大大激发百姓生917产积极性,同时增强自耕农个体薄弱的抗风险能力。

  生产积极性本来就高的农庄农户,万一有个病啊灾啊什么的,集体农庄为了集体利益考虑,大多数都会主动调控资源,互帮互助。

  一条又一条关于集体农庄的政策从众人口中说出,引起众人一阵阵惊叹。

  然而当他们把关于集体农庄的政策看完后,马上看到了【取消免费徭役】

  “这…青州哪里来的这么多财政收入,承担这一笔巨额费用啊?”王脩惊讶道。

  然而,众人马上又看到了下一条政策:摊役入亩。

  田多者多加征,田少者少加征,无田者不加征。

  可是怎么让豪强们接受呢?

  【郡国兵制】又出现了,让郡国时隔两百年后再次拥有暴力机关。

  同时对郡国兵进行种种限制,防止郡国兵成为太守私兵。

  众人一阵惊叹,觉得曹操敢违背祖宗之法,当真大胆,但想到青州军的精神面貌,又觉得切实可行。

  “建立青州学院,以卢植为院长,蔡邕为副院长,全面向青州各县招收门生,来者不拒。”

  “日后青州部分官吏,将从学院优秀学子中选拔。”

  卢植与蔡邕居然愿意招收门生,还来者不拒?

  众人看向陈玄,一阵骇然。

  这一定是陈玄争取来的,否则以卢植天下大儒,蔡邕天下名士,如何愿意招收豪强子弟为门生?

  但这一条,确实为摊役入亩提供了可能,能成为卢植与蔡邕的门生,已经足以让所有豪强疯狂。

  而青州未来所有官吏将全部从青州学院中选拔,又为小豪强小地主提供了一条能看得见的上升路线。

  因为以往,为官为吏的资格,都是被青州各地的小世家大豪强们牢牢把控。

  而现在这一条上升路线一旦确定,小豪强们终于看见了希望。

  要知道,人的需求是会不断升级的。

  不是所有小豪强小地主都只想着收租当地主,他们也有理想有抱负,但以前他们根本没有实现理想的可能,便只能无奈继承产业,收租放贷。

  现在,曹操给他们提供了为官为吏的可能。

  用细盐粗盐的分销资格来拉拢大豪强大地主,打通上升路线来稳定小豪强小地主。

  当真是无懈可击。

  【取消口赋算赋】,这笔钱同样摊到土地田亩中,向豪强们加征田税。

  众人觉得,似乎步子迈得太大了些。

  曹操道:

  “除了百万流民立即组织集体农庄,其他政策并非立马在青州全境实施,而是先小范围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大范围推广。”

  “这些新政都是主公与祭酒,共同参详?”徐庶惊讶于陈玄的内政之能。

  曹操一笑,道:“曹子脩、王仲宣、诸葛亮三名孺子构想,太阿与我稍加修正。”

  “……”

  众人顿时惊掉下巴.

第131章 青州蓬勃发展,卖盐资格赚四百万粮草

  以集体农庄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政,开始如火如荼地在青州落地。

  而这时候,青州反围剿大胜的消息,才刚刚传遍天下。

  曹青州与陈太阿的名头,比之前讨董结束之时更加响亮。

  然而天下人在震撼于陈玄的惊天布局,在震撼于青州的逆天反转的同时,却也几乎都认为,这极有可能只是让青州喘两口气罢了。

  袁绍与曹操唇齿相依。

  而袁绍区区四五万人马,冀州九郡五郡皆叛,必不可能抗过这次公孙瓒与袁术十五万大军的两面合围。

  只要袁绍一败亡,那公孙瓒与袁术将向青州发起全面进攻,曹操败亡指日可待。

  没多久,袁绍界桥以弱胜强的消息,又传到了天下人耳中。

  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太耸人听闻了。

  所有人都开始分析,袁绍在界桥之所以能以弱胜强,若没有曹操陈兵龙凑,则绝无可能。

  但这或许就是袁绍能做到的极限了,公孙瓒只是小败,实力尚在,挡住曹操三万人马不敢西渡黄河,则袁绍仍然不是袁术与黑山贼联军对手。

  结果曹军又跳出一个名为徐庶的寒家子,带着“恶龙之勇”的赵子龙,带着曹纯,领着两千骑如同鬼魅一般突然出现在兖州腹地,纵横驰骋,把袁术的完美攻势击得粉碎。

  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们抱着对曹操的偏见,集体陷入了沉默,

  而在时代的角落里,越来越多不为世家大族所注意的破落寒门,破落小地主们开始幻想了起来。

  时代,是不是已经变了?

  这个时代,是不是不再属于四世三公的袁绍与袁术?

  这个时代,似乎应该命名为曹操,命名为陈太阿。

  越来越多的破落寒门与破落小地主抛家舍业,离开州郡,往青州而去。

  他们都想试试,能不能成为第二个程昱,能不能成为第二个徐庶,能不能成为第二个陈太阿。

  当然其实这样想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有自知之明。

  他们所求不多。

  他们听说曹操那里开办了稷下学院,来者不拒,据说学业优秀者,不论出身,不论孝廉与否,皆有机会进入青州学院,成为卢植、蔡邕的门生,最后为官为吏。

  到了年关之时,总共有一千多名学子来到青州,通过了陈玄设置的分级考试,进入稷下学院学习。

  这个稷下学院,与卢植、蔡邕的青州学院有所区别。

  以卢植、蔡邕二人为院长建立的青州学院,是给青州本地豪强们上课,讲春秋,讲四书五经的,是务虚的。

  大儒名士的门生,是重要的政治资源,如果陈玄将这个名额轻易地给了外面州郡来的寒门豪族子弟,那青州豪强们就要闹事了,这不利于青州的内部团结。

  稷下学院的院长是陈玄。

  这新来的千余寒门子弟,本就多是慕陈玄之名而来,对于不能成为卢植蔡邕门生,并没有什么情绪,反而由于陈玄的光环太盛,他们很多人都很是兴奋。

  甚至青州本地豪强子弟,也有一些人选择不入学青州学院,而入学稷下。

  于是加上前几个月来投奔曹操的千余人,总共两千多寒门豪强子弟,成为了稷下学院的第一批学子。

  青州学院,讲的是务虚。

  稷下学院,讲的是务实。

  至于稷下学院教师的问题,则是由第一批投靠过来的精英学子来代为授课。

  在腊月到来,稷下学院建立起来之前,陈玄便已经用最短的时间,亲自教出来了近百名精英学子。

  说是精英,其实也没多精英。

  真正家大业大,能够读得起书的豪强子弟,如程昱、鲁肃这样的,就算明白曹操正在崛起,绝大多数却也仍然并不愿意抛家舍业离开故土。

  因为绝大多数人胸中的理想抱负,并没有程昱与鲁肃那般远大。

  越是有家有业,顾虑越多。

  所以来投靠曹操的,大多数还是字都认不全的那些。

  繁体字不好认,知识垄断很厉害。

  陈玄花了两个月时间,教这批人认完常用字,教他们简单的算数,教他们打算盘,教他们处理简单的数据统计工作。

  陈玄将一些简单公务文件拿到课堂上,教他们模板化处理。

  陈玄带他们走进刚刚建立起来的集体农庄,让他们熟悉集体农庄的制度,熟悉集体农庄的生产模式,熟悉如何与管理农庄的髦老打交道。

  这是这个时代的人,从来没有设想过的职业化教育。

  陈玄给他们画了大饼,暗示他们曹操的脚步绝不止于青州,大家将来必有衣锦还乡的时候。

  许多人虽然并不愿意与泥腿子们打交道,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对陈玄画的大饼产生了憧憬。

  在集体农庄初步建设的时候,这第一批千余人在统计人口,丈量土地等工作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青州流民约四十万户,在各郡县建起了四千个集体农庄。

  这一批千余名学子,每人负责三个到四个农庄建设,每人带着二十名青州兵,走在田间地头,丈量土地。

  青州是一大片的平原,肥田基本都还在豪强手中,所以分到集体农庄手中的土地,在局部上看肥瘦问题并不大。

  而也由于是第一年,田亩的分配也只能暂时分到农庄这一步。

  今年集体农庄集体耕种,等收获了第一茬粮食,再按家中人口分田到户。

  一来是时间不充分,来不及分田到户。

  二来是由于农具的不足。

  如果直接分田到户,肯定有人分到铁锄,有人分到木锄,连相对的公平都做不到。

  所以吃大锅饭,在刚开始农具不足的时候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候吃大锅饭,反而更能调动集体农庄绝大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

  大家轮流使用木锄铁锄,轮流赶牛耕地,做到相对公平,最后明年的收成,每户按出的劳动力人口分配。

  农分制度建立还是太过于奢侈,没有那么多识字的人做统计工作,也没有那么多的纸笔。

  只要什么时候哪个农庄做到每户都能分到一把铁锄,就可以实行分田到户,最大限度调动生产积极性。

  第一年要做的就是把集体农庄建设起来,不要误了农时,至于其他规章及奖惩制度,分配制度,要再花一定的时间来慢慢细化与普及。

  总之先把框架立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87/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校长,军训活捉蓝军司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