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有一个恋爱模拟器

三国:我有一个恋爱模拟器 第187节

  也就是说,这孩子多半出身家道中落的士族,至少没有到能与荀氏来往的层次。

  他耐著性子和郭嘉交谈,想要让这个熊孩子明白自己是身不由己。

  清名固然重要,可要是被纳入党人之列,这辈子就没法出仕,岂不是把朝堂彻底让给那群宦官党羽了?

  然后,荀彧像见了鬼一样发现,自己居然没办法说服这个熊孩子。

  如果一个东西看起来像鸭子,走起来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那么它就是鸭子。

  到荀彧这件事上,不管他心里怎么想,背后有多少不得已,【荀文若娶了阉宦之女】就是会让世人认为荀氏已经为了一己私利与阉宦勾结,没有人会在乎有些什么内情。

  荀文若张了张嘴,放弃了为自己辩解。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道。

  很多事情言语是争不出个结果的,既然这个毛头小子不相信,那就等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到时候他荀文若是何许人也,想必世人已经有了公论。

  “郭嘉。”

  “我知道郭家”,荀彧没好气道:“我问的是名字。”

  “郭嘉,后皇嘉树的嘉。”

  谐音梗扣钱!

  “今年多大?”

  “十三。”

  “那好,以后伱可以经常来我府上,他们会放你进来”,荀彧表情认真地叮嘱他,“要常来,知道了吗?”

  “我才不听你的.”

  小郭嘉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嘟囔著,又觉得这个阉宦党羽实在是烦的不行,才不耐烦地应付他,“知道了知道了,小爷我赏脸常来还不行吗!”

  “甚好。”

  荀彧笑著把郭嘉的宝贝木剑还给他。

  在荀文若堪称顺风顺水的人生中,迎娶唐氏之女带来的非议可能是为数不多可以称得上挫折的事情,也是这件事情,让小他7岁,门第相差甚大的郭嘉与之结交,成为好友。

  而当初那个毛头小子,如今也已经有了唤作【奉孝】的表字,才刚加冠成年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隐姓埋名四处游历去了,也不知道如今人在哪里。

  要是不巧在青州或者豫州,情况可就不太妙了。

  嗯,希望人没事。

  随著宦官的全体扑街,荀彧的正妻是阉宦之后这件事就没什么人再提了,也再没见过有外人这样冒失地闯门,好笑之余,荀彧稍微起了一点玩乐的念头。

  “荀文若?”,他的表情语气平淡,像是在谈论一个不相干的人,“好像是住在这一块,可是听说他向来不见外人,你若想见他,不妨先回去找中人介绍再来。”

  不知道等这人托好介绍人之后见到他会是什么精彩的表情

  荀彧自认没有刁难此人,这年头稍微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不会随便见陌生人的,至少要有个同样级别且知根知底的人引荐才行,颍川拉帮结派,尤其重视这种规矩,作为新生代的领袖人物,他自然有必要维护小团体的自我认同感。

  说罢,荀彧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准备回去了。

  大冬天的,还是在房里喝茶看书舒服一点,不宜见客。

  中人?

  我还中之人呢!

  因为荀爽和荀攸的关系,徐嘉树下意识地把荀氏当成自己人看待,忘了人家好歹是天下顶尖的士族,门槛不低的事实,别说是陌生人了,就连韩馥这种一州之主登门拜访,也得老老实实地提前预约才行。

  可让他就这么回去,实在是心有不甘。

  “在下并非不懂礼数之人”,没办法,徐嘉树对著荀彧的背影喊道:“只是中人远在长安,仓促间怕是没法帮我介绍,还请兄台行个方便。”

  闻言,荀彧步子渐渐慢了下来。

  “果真是长安来人?”,他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这个不请自来的武人,喃喃道:“莫非是公达的信使?”

  他已经很久没收到过大侄子荀攸的信了。

  荀攸虽然小他一辈,但年纪却长他6岁有余,两人除了正式场合之外,私下里并不严格以叔侄关系相交,而作为家族里目前唯一在朝的官员,对荀攸传来的情报他非常重视。

  荀氏内部的通信,直到豫州混战开始之前,都是通畅的。

  只是如今的豫州,袁绍阵营的周昕、周昂、周喁三兄弟正和袁术的头号马仔孙坚打得不可开交,除了各自的老大之外谁的面子也不给。虽然崤函故道依然可用,但信使出了虎牢关便再无力东进,荀攸与家族之间的联络也随之断绝,所以荀彧对长安这个地名很是敏感。

  在徐嘉树的目光下,他转过身,脸上的表情正经了不少,开口问道:“是公达的人?”

  听到此人直呼荀攸表字,徐嘉树当即反应过来,这人哪里是门房,根本就是荀氏诸位公子的一员!

  怪不得,亏我刚才还赞叹,荀氏不愧是荀氏,英才辈出,连个门房都有如此风度.

  “在下徐子茂”,徐嘉树非常自来熟地走进了大门,“是公达兄的朋友,他应该提到过。”

  自然是提到过的——徐子茂,蔡伯喈的弟子,王子师的故吏,慈明公中意的反董士人,如今占据了凉州的安定郡。

  不算这些基本的个人信息,荀攸在与家族的通信中还猜测,此人除了与老师之女蔡琰关系匪浅之外,还金屋藏娇了许久没有音讯的万年公主。

  只论起点之低,崛起之快,当今只有占据了大半个豫州的孙坚孙文台能与之相提并论,如果还要比比女人缘的话,天下间没有人能比得过这小子!

  “公达有什么嗜好?”,荀彧突然抽冷子问出一个八竿子打不著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喝酒。

  但是荀攸这人面瘫又哑巴,是个典型的外冷内热,有资格与他一起喝酒的人寥寥无几,知道答案的人里,他这个小族叔算一个,那个徐子茂也算一个。

  如果对方真的是徐子茂,这个问题不会答不上来。

  徐嘉树沉吟片刻,语气缓慢而确信:“阿鹜.还有喝酒!”

  呃,也没错。

  看徐嘉树坚定的样子,荀彧都想给他鼓掌了。

  一百昏,一百昏。

  “子茂请进。”

  两人回到房中对坐,荀彧照旧用自己琢磨出的喝茶小技巧,给徐嘉树泡了一杯。

  正准备让下人帮徐嘉树倒掉第一遍茶水之时,不料面前之人已经自己动手了。

  荀彧有些诧异。

  茶叶在汉代刚刚开始由药用转而饮用,而且野生茶叶十分珍贵,非世家大族不能得之,真正成为全民风靡的习俗,至少也要到唐宋时期。

  所以,此时所谓的茶道尚且是一种贵族之间的小众爱好,远远没有形成公认的礼仪和规范,喝起来各有各的规矩。

  可徐嘉树的动作熟练无比,几乎是下意识做出来的,根本不可能是投他所好临时所学。

  此人似乎对茶也有研究?

  看来公达说他在很多领域都有涉猎这话确实不假。

  荀彧收起心思,趁著品茶的间隙仔细观察徐嘉树——嗯,除了那股冒失劲之外,年纪也和奉孝相仿,不过身子骨却是比奉孝好太多了,那小子从小就梦想仗剑四方,可惜生来一副弱身板,要是让他看到不得羡慕死?

  另一边,徐嘉树略作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来意,“董旻身居大将军,朝廷已经没有倾覆之忧,不知文若兄愿不愿意回去?”

  荀彧虽然很早就做过阴修的府吏,可正式踏上仕途还是两年前。他被举为孝廉,担任守宫令一职,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算得上是天子近臣的一员,也是时任少府阴修的直接下属。

  天子近臣,老上司照顾,这个仕途起点可谓羡煞旁人。

  但董卓掌权之后,荀彧便自请出任地方,任亢父县令,随即弃官归乡,带领族人避难,所以徐嘉树这里用的是【回去】一词——只要荀彧答应回朝为官,有荀攸在一旁帮腔的情况下,自己有的是时间搞定这位王佐之才。

  闻言,荀彧却是有些惊讶于此人行事的直接了当。

  延揽自己的诸侯不在少数,有许诺实权高位的,有出手阔绰大方的,甚至有试图联姻捆绑的,唯独没见过张口就让他回去上班的

  “为何?”,他想要一个理由。

  “上辅天子,下安黎庶,本是士人天职,又何须理由?”,徐嘉树反问道。

  牙尖嘴利这一点也和奉孝很像——荀彧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念头。

  徐子茂这话,放在太平时节自然没错,可各地诸侯已经形成了逐鹿中原的默契,眼看就要形成秦并六国之后,又一次的战国格局(楚汉时间太短)。

  这时候选择支持朝廷,就是与所有的野心家为敌,他们只要继续打著反董的旗号,就能名正言顺地对抗汉室,大义名分基本没有作用。

  除非董氏出局,汉室的名头才重新具备号令天下的威力,在那之前,荀彧是不会考虑回朝为官的。

  他没有隐瞒地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徐嘉树听到这些话,心情有些复杂——荀彧无疑是个忠臣,但他并不像杨彪或者士孙瑞那样愚忠于天子本人,而是效忠天子所代表的秩序,只要能恢复秩序,手段灵活一些也无妨。

  这样的人,大义是唬不住的。

  而且荀彧身为族长和士人领袖,需要为全族乃至小半个颍川士族考虑,必须要慎重地选择阵营,如此一来,招揽荀彧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连长安都不去,难道还指望人家全族搬到凉州那种苦寒之地去吗?

  或许是看到他情绪不高,荀彧主动开口道:“公达说子茂手下缺人,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我这里倒有一个人选,与子茂应当很合得来。只是年纪尚小,还需要一番磨砺才能成事.”

  “没问题!”,徐嘉树当即表示自己不介意——毕竟荀彧推荐的人就没有一个不靠谱的,堪称汉末第一hr。

  “他才加冠不久。”

  看他这么痛快,荀彧觉得自己有必要把话说清楚,免得闹出什么误会。

  “没问题!”

  “出身不高。”

  “无妨!”

  “性子有些跳脱。”

  “就喜欢跳脱的!”

  荀彧也不知道这个徐子茂为什么这么信任自己的眼光.

  “既然如此”,他叹了口气,“那我就修书一封给奉孝之母,等他回家之时,应该就能看到了。”

  “等等!”,徐嘉树敏锐地发觉到不对劲,“他不在家?”

  “嗯”,荀彧点点头,“在外游历,不知去向。”

  “那不行”,徐嘉树表示怎么也不能白来一趟,“文若兄再给我推荐一个,最好是现在就能带走的。”

  闻言,荀彧差点一口茶水喷他脸上——怎么还带讨价还价的,当我这里是什么地方?

  没过多久,经不住软磨硬泡的荀彧还是投降了。

  “去把志才请来”,他吩咐下人道。

首节 上一节 187/2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大明春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