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曹贼 第161节
“房相,此次你房家出手,帮我化险为夷,感激不尽啊!”
房玄龄抚摸着胡须,笑着道:“别,只是三郎的个人行为,跟我房家没关系。”
瞬间明白的戴胄,感慨万分道:“话不多说,我记下了,知道该如何去办。”
“现在,我就进宫面圣,回复圣命!”
“等等,此事还没完!”房玄龄立马制止了焦急的戴胄。
“还没完?”戴胄满脸的疑惑。
微微颔首的房玄龄,出声道:“长安米粮有限,流民太多,即便百家施粥,一日两日还好。”
“可时日多了,定无法供应,届时,流民依旧食不果腹。”
“而且,流民饿肚子的时候,想着吃饱就好。”
“现在他们吃饱了,闲来无事,很可能会惹出事端。”
“我家那小子,想了个法子,叫做以工代赈。”
“给这些流民安排活计,让他们有事干,也能够个约束。”
“不过,我家那小子,没有想到好法子。”
“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解决此次流民之祸。”
以工代赈!
这四个字一出,戴胄浑身一颤,眼睛中精光直冒。
他赞叹道:“以工代赈,好一个房家三郎,这法子真是绝妙!”
“让这些流民干活换食物,才能有效的把他们约束!”
“至于这法子,房家三郎没有,咱们这么多人,还想不出一个来?”
“玄龄,走走走,找陛下去,肯定能想出以工代赈的好法子!”
戴胄迫不及待,不容拒绝的拉着房玄龄,上了马车,直奔皇城。
太极殿,御书房内。
李世民听完戴胄的禀报,龙颜大悦,猛地站起了身。
他朗声笑道:“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好一个房家三郎房遗义!”
“以工代赈,真是绝妙的法子,如此,以后流民之祸再也无法困扰我大唐了!”
“此举,我大唐将名留青史,传唱万年!”
戴胄和房玄龄都笑着朝李世民行叉手礼躬身,开口祝贺。
“陛下乃明君贤主,上苍赐福,大唐定蒸蒸日上!”
“历朝历代无法解决的流民之祸,由我大唐解决,拯救无数百姓的性命,后世皆以我大唐为荣,以陛下为荣!”
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听着二人的吹捧,笑得更开心了。
他看了房玄龄一眼,心中为房遗义再次记下一笔,随后便令人将诸公召入御书房,商讨以工代赈的法子。
第365章 谢陛下隆恩,为众百姓排忧解难 !
临近午时。
收拾好一切的房遗义,这才坐着马车,朝着明德门而去。
他一出明德门,就被眼前的盛况所惊讶,但并未震撼到。
前世救灾的阵仗,可比这大多了!
马车朝着挂着房家旗帜的粥棚驶去,
经过昨日薛礼斩杀那惹祸之人,还带着众流民编织渔网捞补渔获。
房家的马车徽记,所有流民都认识。
“哎,是房家的马车!”
“驾驶马车的那位,是房家三郎身边的人,是咱们的大恩人来了!”
“儿,快给房家三郎行礼,若非房家三郎,咱们一家都得饿死了!”
“商汉拜见房家三郎!”
“陈梦拜见房家三郎!”
......
发自肺腑的感激声,此起彼伏,传荡极远。
更有甚者,直接跪伏在地,朝房遗义叩拜,感谢其救命之恩。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跪拜,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明德门外成千上万的流民,全都跪伏在地。
马车停止了前进,被流民包围,享受着叩拜感激。
贵妇小姐等人,原本羡慕赞叹的表情,在这一刻,全都凝固了。
房遗义的阿娘卢氏,手猛地攥紧了裙摆,坐直了身子。
程夫人崔氏,担忧的看了眼卢氏,伸出手抓紧了她的手,给她以宽慰。
房家粥棚中,柴雪莹面色凝重,手中的木勺,不堪其大力,出现了裂纹,并快速蔓延。
李丽质也紧张不已,担忧的蹙紧了眉头。
正在分发衣物的杜桂茹,手一颤,手中的棉衣掉落,紧抿住了嘴唇。
万民跪拜,是真的跪拜。
这是连李世民都没有感受过+,甚至做梦都想要的情况。
房遗义,做到了!
大唐,是李世民的大唐!
但是,现在遭灾的百姓,受了好处,没想着李世民+,而是想着房遗义,对其感恩戴德。
任谁,都会想到一个词:功高盖主!
所有人都不知该如何是好,该如何解释眼前的一切,将房遗义摘出来。
这时,房遗义从马车内站出来。
笔挺修长的身姿,俊美无双的面庞,引得无数流民感恩之心更加虔诚。
房遗义矗立在马车上,心中感动之外,也有着些许的焦虑感。
他懂得功高盖主的麻烦,眼下流民发自肺腑的感谢之举,定会是他房遗义功高盖主的证据。
房遗义急的额头生出了冷汗,猛地,他心中一动,高声喊道:
“诸位父老乡亲!”
“咱们都是大唐的子民,我房遗义做这些,都是陛下下旨!”
“是陛下的命令,我才为大家施粥,为大家捕捞渔获,让大家能够吃饱!”
“你们不应该感谢我,应该谢当朝陛下!”
说着,房遗义朝着皇城方向行叉手礼躬身。
“谢陛下隆恩,为众百姓排忧解难+!”
柴雪莹反应极快,率先呼喊道:“谢陛隆恩!”
别的扈从也赶忙跟上!
随着这番呼喊,众多百姓也下意识的朝皇城跪拜!
“谢陛下隆恩!”
“陛下天威浩荡,让我等吃饱穿暖!”
“谢陛下救命之恩!”
......
山呼海啸瞬间响起,所有流民,原本都记着房遗义的好,此刻全都转移到了李世民身上。
太极殿中。
正在跟诸公商议如何以工代赈的李世民,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第366章 段卿,真是好办法!
“陛下,保重龙体啊!”
“太医,快宣太医!”
“陛下,您没事吧?”
......
一阵关切的呼喊声中,李世民拿起了明黄的帕子,擦了擦鼻子。
他摆了摆手道:“无碍,不必叫太医。”
“诸卿,今天,咱们必须想出个以工代赈的法子出来。”
诸公再次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没多久,段纶猛然提议道:“对了陛下,之前定好了在皇城内建造大明宫。”
“不过基于国库空虚,就一直搁置。”
“眼下这么多的流民在长安城内,正好可以提前开始大明宫的筹备。”
这话一出。
魏徵第一个反对道:“不可!现在北方战事吃紧,建造大明宫耗费之巨,无法想象,国库无以为继。”
“即便现在是为了以工代赈,解决流民问题,也不能将大明宫的建造,推上日程!”
上一篇: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就黑客帝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