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第110节
“蹇硕的家人及其同党一律斩首!”刘明命令道。
夏牟、伍琼、周毖等人当即就在大殿前的广场上被斩首,人头送到大殿之上。
“请众爱卿传阅。”刘明举著酒杯笑道。
甲士用托盘端著一颗颗人头,挨个在每位大臣面前缓缓走过。
这些颗人头,刚才还在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拼命维护蹇硕的利益,转眼之间就人头落地,当众传阅,令人感叹甚至惊恐。
这欢乐喜庆的场面顿时多出一股恐怖的氛围,不少大臣看得两股战战,早没了吃喝玩乐的欲望。
心中也充满了对皇帝的敬畏。
“将人头挂在宫城外示众,让人知道谋逆的下场。”刘明命令道。
这时,尚书令卢植起身,道:“陛下,蹇贼罪责已经拟好。”
“念!”刘明淡淡道。
卢植当众朗读蹇硕的十条大罪。
“很好!”刘明放下酒杯道,“张榜雒阳城内,传诏天下各州,让天下臣民皆知蹇贼之罪,皆知朕之英明,告诫各级官吏谨守本份、安心本职。”
当即就在殿中众臣的见证下,用玺传诏。
正月初一,京都雒阳的居民都走上街头开展各种庆贺活动,但是如此喜庆的氛围中却让他们有一种心悸的感觉。
整个雒阳城以及核心区域的皇城周围都挂满了喜庆的灯笼,然而在这些灯笼之间却还挂著一颗颗人头。
雒阳外城挂著的是匈奴单于于扶罗以及七百匈奴俘虏的头颅,皇城上挂著的则是蹇硕及其家人、同党的首级。
每张皇榜之前,都聚拢著一群人,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好在守榜的士卒隔一会儿就会朗读一遍。
“蹇贼倒台了?!”
人们不可思议地小声议论,等最终确认这消息千真万确之后,人群中瞬间爆发出一片欢呼之声。
这几年十常侍为祸,不仅仅是祸乱朝纲,而且想方设法搜刮百姓,与民争利,京城的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如今一听蹇硕被满门抄斩,大家感觉仿佛压在头顶的一块巨石被移开一般,瞬间看到了天日。
此时再看皇城上挂著的一颗颗人头,也没有那么让人恐怖了,只让人从里到外的快慰。
“这害人精终于死了,今天得多喝两杯庆贺一下!”
“蹇贼的家奴占了我的田地,还打伤我的家人,如今一齐被斩,死有余辜!”
“陛下圣明,终于干了一件好事。”
“什么叫一件好事,陛下最近干了不少好事呢,免除丁赋、清除十常侍、打退匈奴人,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是啊是啊,要是能如此持续开明,大汉中兴有望啊。”
……
老百姓们伱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著,皇榜前走了一拨人又来一拨人,蹇硕及其同党覆灭的消息很快便传遍雒阳内外。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是刘明特意安排的托,散播皇帝近期所做的种种光辉事迹,将自己塑造成一代雄主。
灵帝之前在臣民中的形象实在是太差了,刘明想要很好地驾驭大汉这条破船继续前行,重塑形象是十分必要的,他要立起属于自己的flag。
进而让大臣和百姓支持他的各项政策,推动历史和文明提速前进。
却非殿大宴群臣之后,众臣纷纷散去。
离开皇宫之时,袁隗抬头,见宫门正上方挂著一颗头颅,正是蹇硕的头!
“你我半辈子的精力都放在与十常侍的争斗之上,如今他们彻底倒了。”身后传来杨彪的声音,“司徒大人是不是感觉身上轻松了不少。”
“可惜啊,美中不足,不是咱们将其斗倒的,而是陛下亲自动手将他们剪除的。”袁隗叹了口气,“十常侍根深蒂固,在朝中盘根错节,只希望陛下能就此打住,不要再牵连扩大,否则整个朝局就要被动摇根本了。”
杨彪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袁隗在担心什么,什么动摇朝局根本,放屁,他就是怕把袁家牵连进去。
前些时日袁家与蹇硕走得特别近,大有沆瀣一气之势,没想到蹇硕这么快就倒台了。如果陛下真要追究起来,他袁家也脱不了干系。
“陛下一贯英明神武。”这时另一个声音传来,正是御史王允,“当年陛下初登帝位之时年岁尚轻,便平息窦武、陈蕃之乱,掌控朝局,如今一个小小的宦官而已,灭之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次不一样。”这时蔡邕的声音传来,“之前陛下夺权乃是借助宦官之力所为,如今乃是陛下亲自坐阵指挥,弹指间,蹇贼灰飞烟灭,这才叫雄才伟略,有陛下之英明,何愁大汉不兴?”
当年刘宏初登帝位之时才十二三岁,后来为了巩固权力杀死外戚窦武、权臣陈蕃,包括后面再次掀起党锢之争,也是杀得人头滚滚,甚至动不动就灭族。
但是,这些都是借助宦官之手实施的,看起来就是权臣与宦官的斗争失败所致。而且当时的王甫、曹节等宦官为了打击异己,扩大打击面,不少忠臣及无辜之人受到牵连,包括当时的皇后都未曾幸免,可谓血雨腥风。
而如今这次夺权,则是皇帝亲自主导并且坐阵指挥,看那帝袍之上的斑斑血迹,可以看出,皇帝还亲自参与了战斗,亲临刀光剑影,亲手杀退叛贼。
这就非常人所能及了,从中可以看出当今陛下的雄韬伟略。
更难能可贵的是,杀戮并没有扩大化,即便是蹇硕的同党,也只是诛其首恶,满门抄斩的只有蹇硕一家。
这也让很多曾经与蹇硕有暗中来往的大臣们看到了希望,不至于产生激烈的反抗,袁家便是其中之一。
“老夫回去便拟写奏表,建议陛下以仁义治天下,借著新年元日,大赦天下。”袁隗说道。
他的心里还在担心孙坚和袁术,因为他们的任命很明显没有经过陛下恩准,乃是蹇硕一力所为,而且事后蹇硕也没有与陛下沟通,如果陛下要清理蹇党余孽,那么他们两人绝对难以逃脱。
“司徒说得有理,老夫也上表一份,请陛下改元。”杨彪说道。
每一个出宫之人,看到宫墙上的人头,难免都要议论一番,有了宴会之上的当众传首,现在看起这些人头来也不那么吓人了。
今日,满城都在议论蹇硕覆灭、皇帝英明神武。
刘明喝得也有点多,在吕强、史阿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出了却非殿。
“到嘉德殿看看。”刘明挥了挥手道。
两人不敢怠慢,扶著刘明前往嘉德殿。
此时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残垣断壁间还有余烟升起,焦臭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着。
“陛下,这片废墟要清理出去吗?”张辽问道。
“不必。”刘明挥了挥手道,“就地挖个大坑,将废墟统统埋在地下,用新挖出的土石在其上建一座高台,就叫明台!以示政治清明!”
“遵旨。”张辽的执行力很强,立刻指挥兵卒挖坑掩埋。
当然,张辽也只能干点苦力活,具体到建高台这种技术活,他并不在行,需要司空或者将作大匠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土木工程事宜。
刘明回到长乐宫,淑妃将其扶到榻上,为其脱去帝袍,亲自动手给刘明洗脚,揉捏全身放松。
没过一会儿,刘明便睡著了,今天他算是彻底放松了。
但是淑妃却看著那一柱冲天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轻声唤道:“陛下……尚能战否?”
第158章 大汉纪元
是夜,刘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似乎变成了一根轻飘飘的羽毛,一会儿飘在云端,一会儿落在谷底,一会在迎战急风暴雨,一会儿又在享受轻拢慢捏。
时而又梦到皇宫佳丽由他任意采撷,只是嫔妃太多,他忙不过来,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日醒来,竟然感觉略有些疲乏,像是干完重活没有歇过来的感觉。
昨夜似乎很忙,一晚上都没有停歇,似乎又什么都没做。
浑身上下摸了一番,似乎也没啥异样,不对,有异样,以往这个时间点,他正是晨起一柱擎天之际,而现在小明同学却老老实实,没有动静。
旁边的淑妃沉沉睡著。
刘明探过手去,将其轻轻拥入怀中,淑妃嘤咛一声,往刘明的怀里靠了靠,继续沉睡。
什么情况?往常这个点,小浪蹄子多半是缠著要做早操的,今天怎么这么乖巧了?
刘明也没多想,大手在淑妃优美的曲线上缓缓摩挲,最后在那团饱满之上轻轻一握。
心中不由得感叹,此女入宫的这几个月来身体变化还是很大的,可谓显而易见。
当初刚刚见面时,冯方女还是一脸青涩,胸器也未完全发育起来,而如今,经过日夜雨露浇灌,刘明的一只大手竟然都难以将其掌握。
在前世,他曾经听说过一句格言:爱,使人成熟,果然如此。
淑妃侧著身子,背对刘明,缩在他的怀里。
刘明很快便有了感觉,见淑妃还在恬静地熟睡之中,便起了恶作剧的心思。
淑妃睫毛轻轻抖动,眼皮子也不住跳动,似乎是在做著某个美梦,终于惊呼一声,睁开美眸,看著正在忙前忙后的刘明,脸上顿时羞红,这才知道不是梦幻。
“陛下龙精虎猛,体力真是充沛!”淑妃慵懒而娇柔地道。
“每日做早操也算是固定项目了。”刘明动作不停,笑道,“倒是爱妃,今日怎么尽显疲态?”
“昨夜陛下醉酒沉睡,臣妾可是忙了一宿呢。”淑妃嘟著嘴娇滴滴地说道。
“忙了一宿?忙什么?”刘明面露疑惑,他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当然是忙著给陛下解乏啊。”淑妃慵懒地道,“臣妾见陛下金枪不倒,担心陛下难受,便只得使尽浑身解数给陛下解乏了。”
刘明:“???”
原来昨夜的种种幻觉都不是梦,而是体己的淑妃在给自己解乏。
刘明不由得涌起爱怜之情,轻柔地撩开散落在淑妃那张俊美娃娃脸上的秀发,深情地吻了上去。
淑妃受其感染,也极尽温柔迎合,二人如鱼得水,心情欢畅,感觉从未有如此美好,仿佛是迎来一场新生一般。
……
当日又升了一次常朝。
刘明也不想这么频繁地升朝议事,前世虽然他不是体制内的,但也耳闻过开会太多乃是施政效率低下的一大原因,特别是像这种几十人聚在一起的大会,往往七嘴八舌除了骂架也难以定下一个准确的结果。
但是刚刚搞死灵帝与蹇硕,大汉这艘破船要想行稳致远,就需要打破旧秩序,创建新秩序,一些空缺也需要尽快填补起来。
大汉朝需要尽快回到正轨上来,事情要有人去干,他这个皇帝才能坐得稳当。
而这些目前来看都需要朝会确定,才能够彰显其权威性。
他已经决定,待走上正轨之后,将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尽量减少无谓的大小朝会。
刘明坐在龙椅之上,看著满朝文武,心中激昂澎湃,从今日始,这个殿内自己便可以说了算,再也不用看其他人的脸色行事了。
当然,在铲除外戚、宦官之后,这朝堂之上就是以世家为主的一群人了,他们必然要为其本身所在集团争取利益,这也对刘明的驾驭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暴力消灭世家是不可能的,即便灭掉一家,还有其他世家,即便把现有的世家全部灭掉,过几年还是会有新的家族成长起来。
善于利用、统筹平衡才是王道。
而由于世家掌握著教育资源,所以多数英才都出自世家,你还不能对此弃而不用。
其实刘明的脑海里有许多现代先进的制度设计,但是目前还不能生搬硬套在这个朝代,说得哲学一点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匹配,反而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上一篇: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