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第113节
“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平定西羌之乱,军功卓著,朕决定加封皇甫嵩为大司马。”刘明继续宣布,“皇甫嵩仍在率兵作战,豫州牧黄琬颇能任事,兼通武略,威震天下,迁为大司马丞,暂理大司马事务。”
黄琬算是平调,都是两千石,刘明对他的印象还是深刻的,在历史上也是担任过三公的,而且为人刚正不阿,很有能力,由他协助皇甫嵩统管军务,是能够胜任的。
当然他在豫州之时,也是军政一把抓,而且平定盗贼颇有政绩,刘明也有意将其调离,方便接下来在豫州实施军政分离的新政。
值此五大司只剩下了一个大司徒之位,朝堂之上静得落针可闻,都想知道这个行政第一宝座,会花落谁家。
刘明扫视群臣一眼,最后将目光落在司徒袁隗身上。
“司徒袁隗德高望众,勤恳任事……”刘明简要评价袁隗的功绩,朝臣们知道接下来这个大司徒之位肯定就是袁隗的了。
袁隗也将一颗悬著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腰杆挺得倍儿直,内心颇为激动。嘿嘿,老夫就说这个位置非我莫属吧,果然……
正在这时,王越急匆匆走入殿来,大声道:“报,启禀陛下,南方急报,扬州刺史袁术、荆州刺史孙坚造反了!”
啊!?
整个朝堂哗然,袁术和孙坚怎么造反了?
要说那些饿得没饭吃的流民造反还在情理之中,你们两州刺史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造反?
特别是袁隗,脸都绿了,心脏怦怦乱跳,感觉眼前一阵阵发黑,差点当堂晕倒。
造孽啊,袁家怎么出了这么一个不知进退的货色?!
有袁术这一闹,大司徒之位怕是与袁家无缘了。
“怎么回事,详细报来。”刘明沉声道。
他原本想的是先稳定了朝局,再寻机处理这两人,没想到他们倒是闲不住,自己蹦跶出来了。
“袁术自领大司徒兼杨州牧,孙坚自领大司马兼荆州牧,二人拥立皇子协为太子,传檄天下各州,鼓动各州牧、刺史起兵推翻陛下,让协皇子上位称帝。”王越说著上前将一份文件递给刘明,说道,“这是二贼发布的檄文。”
刘明接过来看了看,忍不住笑了。
这真是老奶奶钻被窝——给爷整笑了。
原来刘协是被你们两个给劫走了,怪不得雒阳城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看来你们当初离京之时就早有谋反之心。
不过还别说,这两货找的这个时机还是很巧的,在檄文中陈述昏君种种“恶行”之后,还不忘指出昏君要借军政分离消弱州牧之权,借新税制打击世家壮大,蛊惑各州主官和各大世家起兵推翻昏君,另立新君,维护自身利益云云。
“其他各州都有何动静?”刘明淡淡问道。
“益州牧刘焉上表,说益州贼寇猖獗,州牧不宜军政分离。”王越禀报导,“济北相鲍信起兵,宣称为其兄长鲍鸿报仇,其他各州暂时没有动静。”
刘明点了点头,这个刘焉虽然也是宗室,但看似忠厚,实则狡诈,州牧制就是他提出来的,然后他就去益州当起了土皇帝。
刘明再次看向失魂落魄的袁隗,摇头道:“袁爱卿,这大司徒之职朕本来是要给你的,可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袁家谋反,恐怕少不了抄家灭门,这世家之林恐怕再无袁家一席之地了……”
袁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又往前跪爬了几步,这才涕泪横流哭诉道:“请陛下明鉴,袁家忠诚社稷,决不敢有半点忤逆之心,扬州之事必是袁术听信他人蛊惑,老臣这就亲往扬州令其息兵,将此不肖之徒绑至陛下面前请罪!”
“袁术屡次作乱,朕看在袁家劳苦功高的份上,也给他机会改过自新,没想到他不思进取,反而自误至此。”刘明有些狠铁不成钢地说道,“为震慑天下,袁术必须死,如果袁家不知进退,还想保此逆贼,那么袁家灭族,你也不必去扬州,朕亲自率兵剿灭此贼!”
袁隗一听皇帝的话语中对袁家似乎有所松动,便大声道:“袁家忠诚社稷,老臣在此郑重宣布,将袁术逆贼逐出袁家,袁家与他划清界限,此逆贼不得入袁家宗祠,所有袁家子弟人人皆有诛杀此贼之责,还请陛下开恩,给袁家一个侍奉赎罪的机会。”
这时卢植出列,道:“袁司徒忠诚社稷,素无二心,请陛下开恩。”
紧接著又有几位大臣出列为袁隗和袁家求情。
刘明想了想,事情还是太赶了,他看中的人还没有历练根底,难堪大任,目前大司徒似乎还只有袁隗最合适,不过袁家仗著自己是世家之首,这些年也没少做不光彩的事情。
而且袁术谋反,袁隗也不可能再让他舒舒服服做这个大司徒了。
“大司空负责监察百官,请大司空丞杨彪彻查袁术谋反背后有无袁家支持,免去袁隗司徒之职,如何处置等大司空彻察之后再定。”刘明吩咐道。
“谢陛下开恩!”袁隗叩首谢恩,满身大汗已经湿透衣衫,感觉袁家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臣领旨!”杨彪出班领旨。
刘明再次感受到了人才的匮乏,当然也与大汉四处漏风有关系,人才不够用啊。
袁家这个庞然大物无人替代不说,光是平定袁术、孙坚之乱,就已经无法派出合适的将帅之才了。
皇甫嵩、朱俊、盖勋这些都领兵在外,卢植虽然知兵,但现在的职务是大司宗,不便插手军务,张辽、关羽、杨奉也已经派去函谷关。
剩下的得力干将刘备、冯芳、张飞、吕布都不是帅才,他们多半是难以抵住孙坚、袁术的,更别说平定叛乱了。
思来想去,只能自己这个苦逼皇帝再次亲征。
“诏告天下,剥夺逆贼袁术、孙坚一切爵。”刘明掷地有声地道,“朕决定御驾亲征,剿灭叛贼,以彰显朝廷之威。”
众臣劝说半天无果,关键是他们也拿不出一个适合的统帅人选,只能按照刘明的旨意来办了。
当下封刘备为左校尉,与冯芳一起率军镇守雒阳,封张飞为下军校尉,率黑马义从及原鲍鸿的部属随军出征,平虏校尉吕布率两千新练的骑兵随军出征,又带了黑山降卒一万人。
杨奉和张辽带走白波降卒两万人,雒阳城外还有一万黑山降卒,朝廷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兵源了,财政也处在崩溃的边缘,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庞大的军事系统,刘明只能将这些黑山降卒利用起来,至少比袁术和孙坚在南方新募的那些兵要强上一些。
大军总共一万五千人,第二日便开拔出征。
众臣都为皇帝捏了一把汗,听说袁术和孙坚两人的兵马加在一起有十万人,陛下这点人马岂不是肥羊入虎口?
最近投月票和打赏支持的大佬逐渐增多,在此表示感谢,只是追订成绩不是很稳定,忽高忽低,求各位大佬稳定追订,谢谢!
第161章 要么为朕办事,要么灭族
每次打仗打的都是钱粮,而大汉如今最缺的就是钱粮。
这几年天灾不断,战乱不断,大量田地被荒弃,朝廷的税收已经快要支撑不起正常的官僚体系运转了,灵帝在位时想出了卖官敛财的馊主意勉力维持。
刘明出征前查验了一下国库以及皇宫府库的存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大汉朝已经处在了经济崩溃的边缘。
好在查抄了何家、十常侍及其党羽的家产,像何进和十常侍,虽然达不到富可抵国,但是每个人这些年的家资积累足以抵得上富裕州一年的财税收入了。
特别是像蹇硕、张让、赵忠这些贪腐巨头存在,家资甚至超过一个大州的年收入。
前期刘明拍卖西园各类珍宝,也给库府得了一大笔收入。
有这些巨额财富入库,虽然天下战火连天,也足可以抵得上半年的支用了。
出征之时,文武百官皆来相送。
作为堂堂大汉皇帝的御驾亲征,这队伍看起来有点寒酸。
没有宦官、宫女跟随,也没有庞大的仪仗队伍。
一万五千兵马也只有三百黑马义从和两千西园军还算得上比较齐整。
吕布虽然英姿勃勃,光彩照人,但是身后的两千骑兵看起来就有点杂乱不堪了,看样子是练过,但不是很精,基本没有骑阵可言,目前也就是处于能够控制住战马的水平。
无论是对比匈奴骑兵,还是对比汉室北军的两屯骑兵,无疑吕布这一支是最弱的,与张辽的并州狼骑更是没法比,这让统领过高水平骑兵作战的吕布,感觉无比的蛋疼。
剩下一万黑山军,不久前刚刚扔掉杂七杂八的家伙什,换上了官军库存里仅剩的一些制式兵器和军服,这些兵器也是五花八门,只能是善使一样兵器的编在一起,要说彼此间能够配合形成多少战斗力,谁也不抱多少希望。
至于盔甲更是没有,屯长以上的可能会有一副皮甲,士兵就是穿个号衣而已。
至于武将方面,除了担任贴身侍卫的史阿、何曼之外,就是吕布和张飞了。
这就是大汉皇帝带出来的兵马,让人看著心疼而担忧。
新任大司空丞杨彪对刘明低声道:“陛下,微臣已经审问过袁隗了,并作了一些初步调查,据微臣了解,袁术造反并非袁隗指使,但是袁术就任杨州刺史、孙坚就任荆州刺史一事,袁隗曾经走过蹇硕的门路。”
其实这些事刘明已经昨晚从王越那里得到了部分印证,因为蹇硕做的很多事王越都是清楚的,袁隗与蹇硕在一起只是利益交换,并没有谋划过一起对付皇帝。
他现在已经彻底搞明白了,当初派袁术回汝南征兵是袁隗的主意,但袁术攻击南阳与袁隗无关。
让袁术任扬州刺史、孙坚任荆州刺史,这都是袁隗的主意,但是袁术和孙坚劫走皇子刘协以及后面的造反,与袁隗无关。
但是袁隗始终有著将袁家做大的欲望,让袁术到汝南征兵,无非就是想著在当时董卓进京的混乱局面之下,让袁家能够趁势而起,更进一步。
而让袁、孙两人主政一方,也无非是想让袁家在蹇硕乱政或者贼兵攻打雒阳的乱局中赢得主动。
当然刘明也早已知道,当初招董卓进京,就是袁隗、袁逢两兄弟的主谋,只不过董卓没按照他们的套路出牌,再加上刘明的从中捣乱,这才逼反了董卓。
袁隗虽然未反,但是他的眼里只有袁家,朝廷利益是放在其次位置的。
但是袁家树大根深,现在大汉四处漏风之下,硬撼这棵大树事必牵扯甚广,还不是合适的时机,而且袁绍还在函谷关领兵,袁基还在负责新税制的推行,这事关今年大汉的税收问题。
这时袁基走了过来,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未曾开言泪先流,“陛下,袁术此贼造反,袁家有管教失当之责,虽然袁家已与其划清界限,断绝一切关系,但毕竟有责在先,难辞其绺。只是叔父年事已高,恐难堪刑狱之苦,微臣愿替叔父受罚,请陛下开恩!”
刘明看著涕泪横流一副忠孝两全模样的袁基,笑了笑,这家伙看似老实,其实鬼得很,也在耍小聪明。
袁术造反,这件事如果追究起来,袁家灭门都不为过,但是袁基却把袁家的过错说成是管教失当,这个就轻了很多。
“袁隗作为袁家家主,其罪难辞。”刘明冷哼一声道,“你作为袁术的兄长,难道便没有责任吗?你自己的罪责朕还没有追究,还想著替别人担责?你哪来的底气?”
袁基被训斥得一个激灵。
刘明又转向杨彪,道:“袁隗有什么想法?”
杨彪急忙道:“袁隗想表达的就是两个意思,一是袁家没有参与叛乱,也永远不会叛乱;二是袁术叛乱,袁家确实有责任,这一点袁家也认,愿意戴罪立功。”
刘明:“他想要如何戴罪立功?”
杨彪:“一是为陛下在嘉德殿废墟修建明台,二是动用袁家所能动用的所有资源,努力在入夏前摸清各地真实的人口和田亩数,并做好新税制的解释宣传,为秋收后的收税做好准备。”
袁隗到底还是老狐狸,一下子挠到了刘明最为关注的软肋上。
刘明皱了皱眉,看向跪在地上的袁基,略有些惆怅地道:“修建明台?可是宫中帑藏不足……”
本来他确实想修一座高台,将嘉德殿的旧址彻底压在下面,让人逐渐遗忘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但是自从查看了宫中库府,他就有点犹豫了,缺钱啊!
袁基突然说道:“陛下,袁家为表忠心,愿意独立承担修建明台的一切支出,不需要宫里往出拿一个铜钱。”
很明显,这是一个花钱买平安的做法。
刘明点了点头,郑重地问道:“朕问伱两件事,你要如实回答。一,入夏前能不能摸清全国的真实人口和田亩数?二,秋收后能不能按照新税制把税收上来?”
袁基在那里直吡牙,良久之后才道:“这个需要陛下给权,陛下要明确那些不如实申报田亩数、不按新制交税的农户特别是世家大户的处置办法,这个处置权不一定给袁家,陛下另派一支税吏也可以。”
袁基学聪明了,这个时候既说出了困难所在,又不给人留下要权的印象。
“让袁隗担任大司徒丞,暂行大司徒之职,拿出一个具体意见,给袁家一年期限,若是这两件事办不好,今年底袁家一并问罪,告诉袁隗,事关袁家存续,他自己看著办。如果干好了,大司徒的位子,朕给他留著。”
刘明说著,当场让大司宗卢植拟了一道旨,自己盖上御玺,让杨彪亲自把圣旨交给袁隗。
袁隗本来的职务是司徒,就是万石的职务,如今担任大司徒丞,只是两千石,可谓狠狠地降了一大级,但新税制推行事关袁家的存续,不容他不卖力。
袁术的造反无疑又递给刘明一把刀,而刀刃就架在袁家的脖子上,只要个这庞然大物不听话,随时可以一刀落下。
刘明当然知道新税制难推,主要的阻力就是那些世家大阀,那就让当今第一世家赌上家族的命运来全力推行吧。
要么倾尽全力落实刘明的旨意,还能得到大司徒的高位,要么袁家从这个世上消失,相信他们会做好正确的选择。
上一篇: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