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第78节
山族乃是河内大族,养活官军这两万多人,坚持三个月没问题。
经此之后,这个家族必然元气大伤,当然,刘明也没有斩尽杀绝,给他们留了口粮,明年开春耕种后,秋收时便能缓过气来。
当然要真正恢复全盛时期,恐怕还需要几年的积累。
“陛下此计甚妙,既解决了军粮,又惩罚了罪责。”朱俊喜道,“臣这便去收缴山族粮草。”
朱俊当即返回怀县去亲自处理这件事,事关大军粮草,不可疏忽大意,还不能把山族逼魄太甚。
粮草的问题一解决,大家全都放下心来,商议对付白波军的策略。
函谷关外,董卓大营。
中军大帐中炭火盆烧得正旺,暖哄哄的与外面的天寒地冻形成强烈反差。
但是大帐中的气氛却有点压抑,满满一帐文武官员,却没有一个说话。
董卓居中而坐,一脸愁苦。
自从黾池一战把袁绍打得退入函谷关,官军便采取了以守为上的策略,特别是袁隗来了以后,更是如此。
袁术带著援兵来到后出关战了几场,但被华雄打败后便退回关内不出来了。
前不久孙坚率兵来到,也是不信邪,率军出关作战,结果被李儒用计困住,差点丢了性命,于是也不敢出来了。
任凭董卓采用什么激将法,袁隗是认定当乌龟了,就是不出战。
董卓强攻了几次,都无功而返,士气逐渐低迷。
好在抢掠弘农解决了粮草问题,否则这支军队恐怕早就散了。
“不能再如此拖延下去了。”良久之后,董卓叹了口气说道,“函谷关连日不克,袁隗老儿当起了缩头乌龟,只守不战。
“弘农不是久居之地,若是不能打破关城杀入雒阳,容易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以老夫之意,不如回兵西进,趁著长安守备空虚,将其夺下,经略关中。诸公以为如何?”
说著扫视了众人一圈。
“此策甚妙。”牛辅赞道,“皇甫嵩还在陈仓对付羌乱,抽不出身来,如果其平定羌乱,必然率兵东进,那时我军就会陷入腹背受敌。”
“确实如此。”大将郭汜附和道,“如果将军能在长安立住脚跟,还可以招降马腾、韩遂等人,甚至招降皇甫嵩,届时威震天下,英雄豪杰皆来相投,天下谁人能敌?”
大将李傕笑道,“届时我们守住潼关,皇帝老儿想要打我们,也要尝尝强攻险关的滋味。哈哈哈哈……”
众人全都跟著大笑起来。
其实很多武将早想撤军了,只是不敢直接说出来而已。
他们在这里属于孤军一支,没有地盘,没有援军,没有补给,随时可能被官军合围。再加上天寒地冻,本就不利于行军作战。
而且黄河那边的河东白波贼正闹腾得欢,没准什么时候就趁著黄河结冰进入弘农郡了,那时对董卓军而言才是最为致命的。
他们现在根本无法支撑多线作战。
白波军虽然战力不如他们,但是人数实在太多,真要是打起来,胜负难料。
因而士气本来就不高,再加上函谷关挡路,久攻不克,于是大家都心生退意,现在连董卓都有了这种想法。
“文优以为呢?”董卓看向了李儒。
李儒是董卓最为倚重的智囊。给董卓出过不少妙策,但是在对付袁隗上,却愣是没取得什么效果。
李儒想了想道:“将军此次起兵,初衷是藉机进入雒阳,把持朝政,号令天下,简单说就是杀掉蹇硕,由将军来控制皇帝。”
不愧是狠人,直接了当说出了他们此次出兵的目的。
以前还遮遮掩掩,打著清君侧、除奸佞的旗号,现在已经刀兵相见,便可以直接明说了。
“若是西去长安,朝廷一声令下,我等势必要面临全国围剿,将军仍然处于被动局面。”李儒沉声道,“以下官之见,还是进军雒阳,把持朝政。
“如果函谷关过不去,就换个方向绕道而过,一定要拿下雒阳,否则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绕道?”董卓手抚钢髯,沉吟思索,“可是道在何处?该从哪里绕?”
雒阳周边都是险关守护,绕到哪里都不好走。
正在这时,有探马来报:“启禀将军,白波贼首郭太及匈奴骑兵由河东进入河内。”
“道路有了!”李儒哈哈大笑,“真天助将军!狗皇帝就在河内剿匪,白波贼大举进入河内必是为此而去,此时河东空虚,将军可以趁此进入河东养兵,坐山观虎斗。
“等白波贼与狗皇帝斗得两败俱伤,然后将军再出兵河内收拾残局,以勤王护驾之功,挟持皇帝返回雒阳,届时这天下不就是将军说了算嘛!”
“好!文优说得好!”董卓哈哈大笑,一拍几案,道,“就这么干了,哈哈哈哈……传令,今晚暗中撤军,兵进河东!等明天袁老贼睁开眼睛,我们早在河东吃早餐了。哈哈哈哈……”
“要撤就趁早,何必等到晚上?”李儒笑道,“白天也可以撤。”
“白日撤军?若是官军趁势杀出,我军岂不是要吃亏?”大将华雄不屑地说道。
心说伱一个文人懂什么兵法战术?耍耍鬼点子还差不多,要说真正的排兵布阵领军打仗,你和我们这些武将差远了。
众人全都看向李儒,显然这些武将基本都是一样的观点。
“呵呵,袁隗多疑,我赌他不敢出关。”李儒不慌不忙地说道,“再说他出来不是更好吗?我等这几日想尽办法不正是想让其出关吗?只要我们做好周全的准备,就不怕他出关!”
……
函谷关内,袁隗正与众将议事。
“老夫再重申一遍,不许出战!”袁隗沉著脸道,“我们有朝廷作后盾,有整个大汉作后盾,还怕耗不过董贼吗?即便他劫掠了弘农粮草,又能坚持几天?我军就一个字:守!违令者,斩!”
刚才跃跃欲试想要请战出击的几位武将立刻蔫了下来。
袁隗的思路很清晰,就是和你拼消耗,我有整个天下源源不断供应军资,而你董卓根本就没有后勤,你拿什么跟我耗?
只要董卓撤了,不管他去哪儿,那么皇帝交给袁隗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他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朝向皇帝交旨,可保袁家安然无恙,袁术之前所犯之错也可以不再追究。
但是一旦出战,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经过几次交手,他能清楚地感受到,要论作战经验,自己这一方根本和董卓不是一个量级的,没法比。
只能采取守而不战的策略。
正在这时,负责巡关的将领朱灵进来禀报,“启禀司徒,董贼正在拔营起寨,似乎想要撤军。”
“快去看看!”袁隗一听大喜,急忙带著诸将登上关楼,向下一看,果然看见董卓的兵马正在拆除营寨,收拾辎重,一副马上就要离开的样子。
“此乃天赐良机。”袁术兴奋地道,“何不趁其移营混乱之时,突然出击,杀董贼一个措手不及!”
“公路言之有理。”孙坚赞道,“没有营寨守护,没有阵型防御,正是难得的出击良机。”
众人都把目光看向袁隗。
袁隗仔细观察,摇了摇头,道:“恐怕此乃董贼诱敌之计。”
“叔父,机不可失啊。”袁绍也劝道。
袁隗扫了一眼求战心切的众武将,道:“你们想想,董贼这几日用了多少诡计想要诱我们出战?不排除移营也是在诱惑我们。
“你们想,若是他真想撤军,怎么可能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掌旗鼓地拔营起寨?何不在晚上趁我等不备,偷偷撤军而去?其中必然有诈!不得擅自出兵!”
众人想了想觉得袁隗的话似乎确实有道理,但是万一董卓没有想那么多呢?只是简单的撤军呢?
第128章 丁原 孙坚中计,华雄 徐荣大杀
“为将者,焉能如此瞻前顾后?!”突然一个嘹亮的声音响起,众人一看,却是满身甲胄的丁原。
丁原一拍腰间佩剑,二目圆睁道:“董卓后无援军又无补给,早已成强弩之末,必然是真要撤退。袁司徒可在此守城,且看我并州儿郎如何杀敌!”
说著话,转身下关,点聚并州军马。
袁隗嘴巴张了几张,终于没有阻拦,他在函谷关的位置很是尴尬,他不是统帅,而是监军。
他可以统筹协调,但兵马指挥不归他管。
何况他本身不通兵事,而这关中的兵马又天南海北。
有原有的守关驻军,有袁绍带来的西园军,有袁术带来的汝南军,还有孙坚的长沙军,而势力最大的一伙则是丁原率领的并州军马。
袁隗只是本能地觉得董卓这么做其中必然有诈,但是有什么问题,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根本无法说服这些悍将。
正在犹豫之间,又一个声音响起:
“我长沙儿郎也不是吃乾饭的!”孙坚大喝一声,也转身下关去了。
“叔父,难道就剩我们袁家在这里吃乾饭?”袁术忍不住说道。
袁隗冷哼一声,眼珠子一瞪,吓得袁术一缩脖子,不敢再说话了。
袁绍站在旁边没有说话,但是能从其表情也看出来,心里也不服气。
很快关门打开,丁原和孙坚两人先后领著兵马冲杀出去,没有多余操作,趁著董军收拾器械之时,直接杀入营寨,大开杀戒。
董卓的军兵还沉浸在离开这个鬼地方的喜悦之中,受此突然袭击,立刻反应过来,扔下军械便跑。
丁原、孙坚在后一路追杀,董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倒在地上,一滩滩鲜血染红了雪地。
“叔父快看,董军不似作假。”在关城上的袁术一看,立刻急眼了,“他们真的在死人,而且死了那么多,请允许孩儿出关杀敌立功。”
“你们都下去了,谁来守关?”袁隗黑著脸说道。
关下的战况他也看得一清二楚,董卓的军队根本没作防备,被丁原和孙坚杀得四散奔逃,从前营往后营逃去。
而在后营,已经有军队和辎重在有序撤离,确实不像是有诈的样子。
丁原和孙坚追杀到中军,那里的中军大帐已经被拆除了,连帅旗都搬走了,也没有多少兵马驻守。
于是他们一直杀到后营。
“这回我们袁家连乾饭都没的吃了。”袁术嘟囔道,“只能喝西北风了。”
话音刚落,董营之中突然鸣锣声、号角声响成一片,密密麻麻的军卒从大帐内、障碍后涌出,将并州军和长沙军围在中间疯狂进攻。
领头一员大将虎背熊腰,便是董卓军中的第一大将华雄。
官军这几支人马在他人手上没少吃亏,骁勇善战,几乎无人能敌。
袁隗倒吸一口冷气,千防万防,还是被董军算计了。
董卓本人没这智慧,官军早已探听清楚了,董军有一智囊名叫李儒,诡计多端,而且使的手段都是狠招。
袁隗对董卓是又恨又惧,本来自己把对方当门生故吏,结果没想到对方根本没把自己当回事,直接就起兵捅娄子,还与自己刀兵相见。
不过从敢于死那么多军士作为诱饵来看,这次设伏的手笔肯定还是出在李儒之手。
“公路,这回你可以带兵出去了。”袁隗一边看著下面的战事,一边吩咐道。
对下面的变故,袁术也是看得一清二楚,正在庆幸自己没有冲动杀出去,现在听袁隗这么说,只以为是这位叔父在蹊落自己。
“在城上喝西北风也挺好,总比下去送命强。”袁术笑嘻嘻地道。
上一篇: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