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曹操,何惧天下 第11节
第一,可以继续留在杨奉身边,即便杨奉打不过曹操,他还会找机会去投奔袁术,凭将军之武勇,在袁术身边也不至于埋没。
第二,曹操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等到曹操出兵讨伐杨奉的时候,你可以里应外合,立下战功,曹操非常赏识人才,将军日后必定鸿运当头,封候拜将不在话下。
第三,不知道将军能否屈就,先来朕身边做一个亲卫,朕从长安到许都,身边也急需得力的护卫。
刘协还帮徐晃设身处地的比较了一下,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重用,被提拔,第二条最适合将军,只要弃暗投明,归顺曹操,将军必然会被重用。
刘协和徐晃尽管之前有过接触,但他没有绝对的把握,就可以完全信任徐晃。
大家都需要继续的了解和观察。
明明曹操和刘协现在在一起,可徐晃看完这封信,却陷入了沉思。
如果曹操和刘协一条心,辅佐谁还不都是一样吗?为什么陛下还给自己指了两条不一样的路呢?
一个是归顺曹操,一个是去许都做天子的亲卫。
归顺曹操,至少他还是将军,而给刘协当亲卫,似乎职位不值一提。
刘协也在试探徐晃,看他是想当将军,想要眼下看得见的前程,还是想对自己表忠心。
恐怕很多人都会选择当将军。
中年人一直在旁边静静的等着,也不催促,徐晃看了他一眼,明白了,他是在等自己回信。
徐晃摆了摆手,“这件事我还需要再考虑考虑,伱先回去吧。”
可是过了几天,送信的又来了,每隔几天,徐晃就会收到刘协的一封信。
古人很看重诚意,而刘协,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自己的江山,最不缺的就是诚意了。
如果他没有诚意,谁也不会帮他!因为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王财等人的表现,着实出乎了曹操的意料,不到几天的功夫,曹操就收到了一千万钱。
连曹操自己都是咬牙咋舌,没想到他们这些生意人赚的这么多,出手如此大方。
曹操也不得不拿出诚意,把王财这些人夸奖了一番,并吩咐下面的人,一定要保护这些人的安全。
人家带头给自己捐钱,曹操总不能恩将仇报吧?
这就是刘协的用意,既给曹操提供了帮助,也让这些生意人的安全有了保障。
从古至今,人们都特别痛恨官商勾结,但凡是做生意的,如果官面上没有人给你保驾护航,能行吗?
刘协对此看的很通透,所以,直接给王财这些人,找曹操来当保护伞。
当然了,这些生意人的主子,可不是曹操,而是赐给他们富贵的刘协!
有人捐钱,帮曹操分忧,这是好事,但是全城最有钱的曹洪,却抠门的厉害,勉勉强强只给曹操出了三百万钱。
这三百万,也是刘协的功劳,他算是看透了,曹洪的抠门,是骨子里生出来的,改不了了。
不管怎么劝曹洪就是不肯再多掏了。
曹操也拿他没有办法,但心里的不满,却越来越多。
曹操心想:“我这么缺钱,你这么有钱,也不帮我多分担一下。”
又过了几日,人们发现鸿运酒楼门前贴上一个牌子。
“凡是忠义之人,本店一律免费!”
这一下子,成了大新闻,连曹操都听说了这件事,还称赞了王财。
谁不喜欢忠义之人?
郭嘉听说这件事以后,还引起了重视,亲自来到鸿运酒楼查看,他怀疑刘协会不会暗中拉拢培植自己的亲信。
结果,一连几日,也没有看到刘协,这几日刘协经常在天香阁,听说那里来了一个漂亮的西域女子。
而且,郭嘉观察了几日,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这些忠义之士,多是一些打抱不平的江湖游侠,每个人来这里吃饭,吃完最多是向王财表示一下谢意,并没有别的举动,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刘协。
也有不少人滥竽充数,冒充忠义侠士,被其他人很快揭发,免不了被打一顿,轰出酒楼。
刘协要给王财的酒楼,打造最好的口碑,至于暗中培植力量,暂时他还不需要。
饭要一口口的吃,做什么事情都要多看多想,考虑好了再下手!
来了几趟后,郭嘉就放心了。
不过这里的饭菜确实不错,很对郭嘉的胃口!
回去见到曹操后,郭嘉摇了摇头,“看来是我想多了,陛下这几日经常待在天香阁,都没去过酒楼。”
曹操笑了笑,“奉孝,你也真是的,陛下如果要培植亲信,身边不就有现成的吗?董承担任车骑将军,伏完担任辅国将军,这两人都是他的亲信,要兵有兵,要人有人,何必去结交几个江湖游侠呢?”
曹操对游侠,一向很有好感,因为年轻的时候,他也喜欢打抱不平,也结交过一些游侠。
尤其是认识了袁绍之后,受了很多影响,当初袁绍在洛阳做官的时候,游侠经常来他府上做客,那些人豪爽洒脱,仗剑不平,曹操由衷的钦佩。
曹操接着说道:“王财的酒楼,我已经了解过了,生意确实不错,此人忠厚老实,第一个带头给我捐钱,还经常接济穷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不轨之心呢。”
连曹操都在替王财说好话。
“再说了,他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商人,陛下如果要联络,也应该联络各地的诸侯。”
“主公。”
就在两人谈话的时候,有人禀报,“曹洪将军来了。”
“他?哼,来此作甚。”曹操不满的哼了一声。
摆了摆手,“让他进来吧。”
就算曹洪再抠门,曹操暂时也不能对他怎么样。
因为曹洪救过他的命,是他非常依仗的人才。
第18章 ,提出屯田制
三国这么多诸侯,曹操起家和其他人都不同,曹操主要靠的是宗族的力量。
曹操的父亲是夏侯家过继出去的,所以曹家和夏侯家亲同一家,而两家能征善战的武将,实在太多了!
曹洪、曹仁、曹纯、夏侯渊、夏侯惇……包括后期的曹彰、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简直是人才济济,勇将辈出。
别的诸侯也有宗族,但谁也比不上曹操的宗族。
这是三国独一无二的!
哪怕曹洪这些人一直打败仗,人品有所缺憾,曹操也非常信任他们。
外姓武将,很难取代曹操亲族的地位。
像袁绍、刘备、陶谦、公孙瓒这些诸侯,宗族即便有不错的武将,也寥寥无几,甚至有的一个都没有,比如刘备和陶谦。
曹操表情有些严肃,“子廉,你不留在兵营,来这里做什么?”
“陛下写了一封信,让我特意带来交给主公。”
曹洪尴尬的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捐钱的事,曹洪也知道曹操嫌自己出的少了,但是,他心里也很心疼,那可是三百万啊,再让他多掏,比杀了他还难受。
曹操打开看了看,上面写的竟然是刘协关于屯田的一些想法。
刘协知道,很快曹操的身边就会有人提出屯田制,所以他要抓紧时间,提前献计。
其实曹操身边屯田制的提出者,文官是枣祗,武将是韩浩。
枣祗就是曾经和程昱一起坚守东阿的那个县令。
当然了,屯田制也不是他们的创造,而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
早期第一个建议屯田的,是西汉的晁错。
他针对匈奴屡屡犯边,军粮难继的问题,提出了迁徙百姓驻守边境,进行农业生产的办法。
这几年,曹操的家底几乎都被掏空了,缺钱缺粮,问题非常严重,要不然,也不会任由杨奉在定陵为祸一方而不马上出兵清剿。
“奉孝,你来看一看。”
郭嘉凑过来看了一遍,也不由得两眼一亮,称赞道:“陛下说的很详细,有民屯之法,还有军屯之法,确实很有见识,这几年连年灾祸,兖州和豫州闲置了大量的田地,而眼下我们在这里定都,必然会吸引大量的百姓前来,明公再多给他们一些优惠鼓励的措施,将民屯和军屯相结合,用不了多久,缺粮的问题就能得到改善了。”
曹操很欣慰,笑道:“陛下如此诚心实意的帮我们,看来我们对陛下多心了。”
“走,我们这就去见陛下,好好的商议一番。”
曹操雷厉风行,说走就走,郭嘉和曹洪急忙在后面跟上。
来到兵营,远远的就听到了董承正在和刘协说着话。
“陛下,你是君,曹操是臣,伱不能偏听偏信,千万不能被小恩小惠所蒙蔽。”
对董承来说,曹操允许皇帝自由出入兵营,这点小恩小惠已经把皇帝给收买了。
曹操停住了脚步,只听刘协不耐烦的说道:“国舅,谁是忠臣,谁是奸臣,朕心里有数,朕早就说过,天下这么多诸侯,朕从长安一路逃难到洛阳,有谁在乎过朕?杨奉之流不提也罢,只有曹司空在乎朕!他明明根基不稳,力量不足,却义无反顾的前来救驾,此番忠心,可昭日月,你以后就不要再中伤他了。”
曹操的嘴角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恭恭敬敬的喊道:“臣曹操,拜见陛下。”
董承意识到刚刚他和陛下的对话被曹操听到了,董承也不害怕,冷冷的哼了一声,退到一旁。
他并没有离开,而是要看看曹操究竟要干什么。
见董承气哼哼的,表情全都挂在脸上,刘协轻轻的摇了摇头。
其实刘协也曾经想过,让董承低调一些,但是董承就瞧不惯曹操的做派,脾气就是那么冲,他这种人,注定掩饰不了内心。
更何况,董承和杨奉等人一样,都自认为应该和曹操平起平坐。
所以,对曹操现在一人独大的现状,董承接受不了。
索性,刘协也就由着他折腾,反正,只要董承没有太出格的事情,曹操还不至于对付他。
曹操进来看也不看董承,他还犯不着和董承这样的人计较。
曹操拿出了那封信,笑着问道:“陛下,这屯田之法,都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吗?”
“不错,朕从长安来许都的路上,就一直在观察,这一路所见所闻,令人无限唏嘘,大片大片的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百姓举家逃离故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曹操真心称赞道:“陛下忧国忧民,真乃百姓之幸,社稷之福。”
接下来,曹操按照信上写的,一条一条的和刘协探讨交流。
上一篇: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下一篇:大明:扮演圣主,铸造恶龙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