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隐相

大明隐相 第159节

  “先试这个……”

  朱标很快接过,想也不想,直接打开……

  顿时,一股刺鼻的酒曲味道和“大蒜味”就弥漫整个殿内。

  这一下不仅是朱标愣在原地。

  那三位御医也目瞪口呆,脱口而出,“这是什么?这就是你说的药?用酒和蒜混在一起不成?”

  朱元璋也疑惑看来,他想听苏闲解释。

  谁知后者默默点头,“就是这个。”

  嗯?

  一行人顿时愣在原地。

  为首的田御医更是喝道:“陛下,这简直儿戏!太子妃这时候虚弱至极,怎可服用如此辛辣之物?甚至还有这烈酒?”

  另一位御医也道:“蒜的确可以入药,甚至其本身就能解毒消肿,健脾暖胃,行气消滞,但此物对高热又有什么用?”

  苏闲则没管他们,只是自顾自说道:

  “我用酒简单的泡了一天,然后打开又让酒味跑出去不少。”

  苏闲没有说“蒸馏、挥发”之类的词语,简单的描述了一些过程后。

  “这就是那个老人在梦里教我的,现在的辛辣味也淡了许多,相比较药物,它还可以算食物。”

  “太子妃就算再虚弱,食物总能吃吧?”

  此话一出,那三位御医顿时还想说话。

  朱元璋直接抬起手掌,他们顿时不言。

  “标儿!”随后,朱元璋又看向朱标,有些决定,是要自己的儿子去下的。

  “就当民间偏方了。”

  言罢,朱标直接拿走。

  “另外,宫里还有没净身的太监吗?”

  朱元璋忽然看向一边,很快就有一位年老的公公上前,“用刚才苏闲说的法子,先试一试。对他们不要用你们的处理手段,就用这个,咱倒要看看到底有没有用。”

  “是!”

  看得出来,相比较朱标的急切,朱元璋现在还保持的非常冷静,动作也面面俱到。

  做完这些,他这才看向苏闲。

  “那第二种药物呢?”

  苏闲则看向另一个药瓶,“这就有一定的危险了,梦里的老人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

  苏闲虽然在小动物身上试过,但此物他还真不敢给人用。

  而且大蒜素和青霉素虽然同能抗炎杀菌,且前者同剂量的抗菌效果要远远大于后者,但针对的病菌却有不同。

  要不然后世也不会单独区分。

  更重要的是……苏闲直到现在还不是十分确定,这两种药物到底对太子妃有没有用。

  但愿第一种就有用!

  相比而言,第二种还麻烦一些,毕竟需要注射,如果服用,青霉素液体就会被胃酸分解。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而就在东宫内,所有人都在陷入等待的同时……

  ……

  外面。

  方孝孺和宋濂悄悄转移视线,却都是能感觉到彼此的心惊肉跳,苏闲这个动作不可谓不大胆。

  况且,刚才的动作他们距离的近,也看到了。

  这简直儿戏?

  蒜和酒混合,怎么可能比这几位国朝御医还好使?

  这要是待会儿出现差错,恐怕这些御医直接就将屎盆子扣到了他头上,甚至苏闲到底清不清楚,这段时间有多少人盯着他?

  这简直是自己把“把柄”,抛给了其他人!

  “希直,看来老夫要准备一下了。”

  就在这时,宋濂看向一旁的方孝孺,声音微弱。

  后者却还没反应过来,一脸迷茫。

  “这消息,怕是已经要传出去了!”

  “苏闲!到底还是太小,太冲动!”

  宋濂闭上眼睛,方孝孺还是没理解过来。

  而接下来,等待的时间非常长,甚至看样子要等到明天去了,毕竟太子妃都病了这么长时间,药效也不是瞬间就能见到的。

  朱标进去太子妃的寝宫后,也就没再出来,一直等到他们这些人离开东宫,也没能见到那位太子殿下的身影。

  而苏闲则一直在东宫待着。

  这一次……

  从来不在大本堂吃过饭的苏闲,也要吃一口东宫的饭了。

  但愿不会吃大狱的饭!

  ……

  回到大本堂。

  宋濂、方孝孺、李希颜还有刘三吾等国贤三老,这可是朱元璋为大本堂聘请的最高级师资力量。

  此刻宋濂叹了口气,接着上面的话题道:

  “但愿这孩子的善心,陛下不会怪罪,可就怕这下,怕是真要出大问题了。”

  方孝孺从刚才就不明白,现在连忙问道:“老师,您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宋濂无奈道:“你难道还看不出来,真以为那孩子的举动就能救了太子妃?”

  旁边的李希颜也是站起,他虽然很少来苏闲这个“小班”,一直管的都是秦王那些刺头皇子。

  但朝廷之上的尔虞我诈,他却也非常清楚。

  “苏闲就不该进入东宫!”

  他径直道:“或许那孩子现在还没明白,空印是造福了各地的掌印官员,让很多人免于一死!”

  “但钱庄却是与民争利,再加上其父之前的行径……已然得罪了丞相!”

  “或许丞相从来没有将其放在眼里,但中枢舍人张观策被斩之后,满朝文武,多少人是丞相门生?想走这尊大门?”

  李希颜叹道:“以前是老虎吃天,无从下爪!苏闲身在皇宫大本堂,足以称得上简在帝心,这个小小的孩子,恰恰是他们这个原本的九品检校之家,能飞黄腾达的原因!”

  “可现在……机会来了!”

  旁边,宋濂无奈一叹,接着说道:“那孩子太鲁莽了,虽然是好心,但此次伱们信不信,太子妃病情加重甚至……那一天,很多人就能借着此事,大做文章!”

  “届时,怕是其父这个已经炙手可热的宝钞司提举,也要跟着倒霉。”

  “毕竟,自从上次西番使臣议事之后,谁都能看出来,宝钞提举司已经是一条最快的通天路!”

  “不仅能和勋贵交好,更能总览国朝钱粮大计,到未来,说不准我大明朝就有两个户部尚书!”

  方孝孺听得心惊胆战,但他还是道:“但陛下明察秋毫!且苏闲是一片好心。”

  “你怎么还不明白?怕的就是明察秋毫,怕的就是那一片好心啊。”宋濂满是皱纹的脸上,也是一片烦闷。

  “陛下无情,对百官挥之即去,动则打杀。”

  “但陛下却重情,你我在这宫中大本堂多年,也看到了诸皇子,特别是太子一脉。”

  “太子妃若出事,陛下一怒之下,不知要牵连多少人?到时候凡是诊治的,怕是全都要死!诊治的官员相互推诿,苏闲一个孩子,连个医理都不懂,如此荒诞之事,纵观史书也闻所未闻。”

  “到时候,就是陛下想饶他,满朝文武怎么绕他?谁来背这个让太子妃不幸而亡的大罪?”

  “对陛下而言,除了这皇家,官员死则死矣!一百个一千个不过是数字罢了。”

  方孝孺再度摇头,“可皇长孙也会劝。”

  “会吗?”谁知,此刻宋濂的话语,却复杂到方孝孺都为之心寒。

  “真到了那时候,皇长孙还小,只要有一个人说是苏闲导致的!”

  “那彼时不过才四岁的长孙,生母离去之悲痛在前?他又该怎么想?”

  “这……”此刻,方孝孺也是被点醒了,他越想越是惊心动魄,越想越是为苏闲感到胆寒!

  “那怎么办?”

  虽然他们一直认为,那孩子太过顽皮,但只要好好培养,未来必定是国朝栋梁!

  说不定就能改变当下大明“困于武备”之局势!

  但现在……

  万一真的陷入如老师,所说之困境。

  那……如此良才,就这么被善心给误了?

  方孝孺的问题出现,没有人回答。

  但是。

  下一刻,宋濂却缓缓的站起了身。

  他徐徐长出一口气。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嗯?

  几人同时抬头。

首节 上一节 159/2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听说你老李想收编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