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第120节
“不然呢?”
黄四郎瞥了赵魁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赵将军,据本官所了解,这围城的龙城叛军,不过三十五万兵马而已;”
“在这莫州城内,可是有着二十五万虎贲新军,难道不应该主动出城,与龙城叛军决一死战吗?”
说到这儿,黄四郎又将目光投向虎贲新军主将武三甲,语气咄咄逼人的继续说道:“武将军,这朝廷的八百万两饷银,可是早就下拨到了你虎贲军中;”
“当初,你武将军可是信誓旦旦的向秦相,向当今圣上保证过的,饷银一到,立马挥师北伐!”
“怎么,现在银子拿到了,就忘了自己当初北伐的承诺了吗?”
“黄大人,北伐平叛,收复失地的承诺,本将军自然是不敢忘!”
武三甲不卑不亢的说道:“但北伐平叛,也要讲究策略和时机,而不是像没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
“眼下,莫州城外集结了三十五万龙城叛军,领兵之人更是乱臣贼子陈怀安,贸然率大军出城作战的话,恐中了陈怀安的奸计。”
哼!
兵部尚书黄四郎皮笑肉不笑的说道:“那请武将军告诉本官,莫州城内的虎贲新军,何时可以出城北伐平叛?”
“本官,也好向秦相和圣上有个交代!”
武三甲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模样,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黄大人,领兵打仗非同儿戏,待到时机成熟之时,本将军自会率兵北伐平叛!”
“黄大人,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本将军就先行告辞了!”
说完,武三甲也不管黄四郎是何反应,直接扭头就离开了中军大帐。
副将赵魁见状,也二话不说起身就走。
只留下,兵部尚书黄四郎一人,在大帐中气得捶手顿足,直呼:“无法无天,这群骄兵悍将简直无法无天;”
“来人啊,笔墨伺候,本官要给秦相,给当今圣上拟奏折!”
“是,大人!”
......
武三甲前脚刚离开,副将赵魁后脚便屁颠屁颠的跟了上去。
凑到武三甲身边后,压低声音道:“大将军,这黄四郎还真是拿个鸡毛当令箭了,竟然敢指挥起大将军做事,教大将军领兵打仗;”
哼!
赵魁冷哼一声,继续道:“大新朝堂谁不知道,这黄四郎就是个溜须拍马之辈,靠着拍秦相的马屁,一路从兵部端茶倒水的小吏,坐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你说这黄四郎,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当个吉祥物不挺好的吗?”
“眼下大战在即,还非要跳出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简直令人作呕!”
“赵将军,少说两句吧!”
武三甲倒是看得开,摆了摆手道:“这秦相,毕竟真金白银的花了八百万两,在咱们虎贲新军身上;”
“自然,也想在短时间内,从咱们虎贲新军的身上捞一点政治资本。”
说着,武三甲抬手指了指莫州城城墙,道:“瞧见没,这一堵城墙外的三十五万龙城叛军,就是秦相在朝堂之上捞取政治资本的最好筹码;”
“若是,咱们虎贲新军再能斩首乱臣贼子陈怀安,一路北伐收复失地的话,这秦如桧的太上皇位置,可就真的坐稳了!”
额......
大将军武三甲的这一番言论,顿时让身为副将的赵魁满眼惊诧,难以置信。
在他的印象中,大将军可一直视秦相为主公,即便是在秦相拖欠虎贲新军粮饷的情况下,依然不曾对他有过怨言。
今日这一番话,可是颠覆了赵魁的认知。
呵呵!
武三甲突然自嘲式的笑了笑,看着副将赵魁道:“怎么,你是不是觉得本将军变了,竟敢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
嗯!
赵魁老实的点了点头。
武三甲道:“此前,本将军对秦如桧一直虚以委蛇,不过是为了给麾下虎贲军的将士们,争取到他们应得的饷银、抚恤和军赏罢了!”
“现如今,本将军手上已经有了足够支撑三十万虎贲新军将士半年的饷银粮草,又何苦再去看秦如桧的脸色?”
“这大新朝堂之上,奸相秦如桧欺上瞒下的窃国行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此等不忠不孝之辈,人人得而诛之,本将军又怎可能与其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说着,武三甲拍了拍副将赵魁的肩膀,一脸严肃的看着他,郑重其事的说道:“赵将军,事到如今,我们也到了,该替麾下的三十万虎贲军将士考虑何去何从的时候了!”
一听武三甲这么说,副将赵魁顿时觉得热血涌动,激动异常。
甚至,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随后,当即向武三甲拱手行礼道:“大将军,我赵魁承蒙大将军的提携之恩,才能走到今天;”
“日后,无论大将军作何选择,我赵魁必然生死相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一刻,武三甲那张粗犷的脸颊上,终于露出了隐藏已久的野心和渴望。
生逢乱世,手握重兵,他又怎可能一直受制于人?
这“太上皇”他秦如桧当得,我武三甲也当得!
第151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京师皇城,坤宁宫内。
身穿一袭大红色凤袍的当朝太后苏婉儿,眼神阴晴不定的盯着手上那封,出自于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武三甲之手,从幽云前线莫州城送回京师的绝密书信。
信上,武三甲向当今圣上灵武幼帝,以及垂帘听政的太后苏婉儿表明了忠心。
还表示,若是能得到灵武幼帝和苏太后的支持,武三甲愿意率驻防瀛、莫二州的三十万虎贲新军,进京勤王,诛杀窃国奸相秦如桧。
苏婉儿攥着这封武三甲的亲笔信看了良久,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蔡和,这封武将军自前线传回京师的书信;”
“在转呈哀家之前,可否有其他人知晓此事?”
“回禀太后娘娘,此书信乃是武将军的心腹,借着给朝廷和秦相汇报莫州前线的间隙,偷偷交由老奴,让老奴转呈太后娘娘的!”
司礼监秉笔太监蔡和,不假思索的回道:“娘娘,此信件,在老奴经手之后,绝无第三人知晓!”
嗯!
苏婉儿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这大新朝堂之上,身为太后的苏婉儿,即便是代替了幼帝赵灵武行垂帘听政之实,却依然是整个朝堂之上最弱势的存在。
说的好听点,是垂帘听政的当朝太后。
说得难听点,不过是窃国奸相秦如桧扶持的傀儡,坐在金銮殿上当个吉祥物而已。
自垂帘听政以来,身为当朝太后的苏婉儿,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摆脱秦如桧的控制,将大新王朝的权利收回幼帝赵灵武手上。
怎奈何,苏婉儿这个政治小白,根本不是老奸巨猾的奸相秦如桧的对手。
无论是她下令,让心腹太监蔡和以衣带诏,暗中招揽举兵靖难的晋王陈怀安也好;
或者是下令,让其兄中山王苏幕尘暗中联合江南地区,闲赋在家的大新三大异姓王招兵买马,伺机举兵进京勤王也罢;
事后,皆被掌握着大新朝廷情报机关赤衣卫的宰相秦如桧所知晓。
若不是碍于眼下没有合适的新帝人选,秦如桧恐怕早就已经对太后苏婉儿,以及大新灵武幼帝赵灵武下手了。
大新王朝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从上一次,秦如桧在朝堂之上,联合六部官员向太后苏婉儿施压,迫使她从中山王苏幕尘手上,拿出一千二百万两饷银一事就不难看出;
秦如桧及其党羽,已经准备拿苏太后和她背后的中山王府开刀。
短短数日,又以莫州前线虎贲军主将武三甲的亲笔信,继续向苏婉儿施压,逼要五百万两的军饷。
苏婉儿再傻,自然也能嗅到其中的危险。
很显然,秦如桧是打算将太后苏婉儿和中山王府的财物压榨干净之后,再以莫须有的事件让太后苏婉儿和幼帝赵灵武殡天。
若不是幽云战场之上,晋王陈怀安突然率大军进攻瀛、莫二州,前线战局吃紧的话,恐怕秦如桧都已经开始着手策划,让苏婉儿母子殡天一事。
值此危亡之际,太后苏婉儿却突然接到了手握重兵的大新总兵官、威武大将军武三甲的密信,表示他愿意率兵进京勤王救驾,诛杀窃国贼秦如桧。
要说苏婉儿不心动,那是骗人的。
但,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苏婉儿担心,这诛杀了一个秦如桧,又冒出来一个窃国贼武三甲又该作何应对?
尤其是,这武三甲在信中明确表示,若想要他神不知鬼不觉的率兵进京勤王,需授予他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利;
以便武三甲能畅通无阻的,率领三十万虎贲新军自瀛、莫二州,返回京师皇城。
就这一点,可就把苏婉儿难住了。
一方面,是因为想要授予武三甲节制大新王朝天下兵马的兵权,并非她苏婉儿一个人就能做主的;
另一方面,若是真让手握重兵的武三甲,率三十万虎贲新军进京勤王之后,放眼整个大新朝廷,可就再无一人能与之抗衡;
到那个时候,谁又能保证武三甲不会心生反意?
太后苏婉儿和幼帝赵灵武的命运,也将存续在武三甲的一念之间。
一时间,该何去何从,太后苏婉儿进退两难。
最终,权衡再三,苏婉儿决定先吊着武三甲。
她低声吩咐道:“蔡和,你亲自替哀家到莫州城走一趟,找到武将军以后,就这么和他说......”
......
莫州城,虎贲新军大营内。
自从大将军武三甲的中军大帐,被朝廷派遣的督战官兵部尚书黄四郎占据后,武三甲便改到了副将赵魁的营帐指挥作战。
近日来,莫州城外围城的三十五万龙城大军,并没有大规模的攻城作战。
只是每日,派出小股斥候部队佯装攻城,以借此摸清莫州城的城防分布情况。
武三甲依旧闭城不出,反倒是在瀛、莫二州之间,频繁调动军队换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