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44节
彼时,议各后,大宋的西北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
庆历四年(1044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上疏仁宗,大宋应行四条国策:
“一曰和,二曰守,三曰战,四曰备。”
朝廷应该力行七事:
一,密为经略;二,再议兵屯;三,专于遣将;
四,急于教战;五,训练义勇;六,修京师外城;七,密定讨伐之谋。
“庆历新政”推行起始,就开始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不久后,因新政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遭到很多大臣的抵制和上疏反对,仁宗也开始动摇了……
“庆历新政”受挫,改革失败……
恰逢彼时,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他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赵吉感慨,先贤范仲淹在七八十年前所行的“庆历新政”,若能推行成功,到现在大宋不仅国富民强,军队应该也能成为这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强的吧?!
不过,赵吉却看到了早在距今七十六年前的“庆历新政”,对于现在的北宋仍然可以借鉴。
只不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时代不同,“庆历新政”时所提出的国策,“一曰和,二曰守,三曰战,四曰备”应该略作调整了。
赵吉对着随行的侍从宦官,道:“给朕拿笔墨纸砚。”
侍从宦官遵旨,立即取出了携带的御用笔墨纸砚,毕竟赵官家擅于书画还爱写诗填词的,御用笔墨纸砚随行的宦官必须常备。
侍从宦官令兵库内的小吏,搬来桌案,擦了又擦,给赵官家铺好宣纸和镇纸龙雕玉石,他研好墨,双手举起御用狼毫于头顶。
这兵库的守备,跪在因没有多少兵器而显得空旷的兵库内,战战兢兢,冷汗直流……
他觉得,难道是赵官家视察兵库,发现缺少兵器、武备松弛,因圣怒而迁罪于吾吗?
赵吉接过侍从宦官手里的毛笔,在宣纸之上,回想了一下自己所知的“庆历新政”时,范仲淹所提出的国策是“一曰和,二曰守,三曰战,四曰备”。
赵吉却没有用原主自创的瘦金体,而改用太祖的狂草,快速写下几行字:
当今国策。
一曰备,二曰守,三曰战!
赵吉也略一考虑,要不要把“和”字定为最后的一条国策呢?
不了!
不再和了!
大宋,绝对不能再与敌国议和了!
有朕这个天命之子,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早就知道,无论北宋还是以后的南宋,与敌国议和,皆是受尽屈辱,最主要的是,议和只能屈辱地暂保,也终将因此而灭国。
哪怕,天子死社稷!
朕,也要博它一搏。
何况,以朕这个穿越者,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和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任好贤臣武将,提前军备,训练士兵,尽量能在金攻宋之前研制出火枪、火炮,
那么,我大宋,应该能实现对强金的反杀!
…………
【感谢两道题的打赏,感谢为本书投月票和推荐票的书友。】
第80章 精者入库,劣者追责!
十九岁的郓王赵楷和十三岁的康王赵构,侍立在赵官家两侧,默默地看着父皇写在宣纸上的内容,
【一曰备,二曰守,三曰战】!
他俩都没敢开口问父皇一句话。
赵吉向已经明白其意的赵楷,投去赞许的目光。
他又伸手摸了摸赵构的脑袋。
小赵构被父皇溺爱般地摸头,他却有些紧张了。
子凭母贵,如太子赵桓、郓王赵楷。
子凭母贱,当如小赵构。
赵构从小就没怎么得到赵官家的宠爱。
毕竟,当年赵吉这副身体的原主临幸赵构生母韦氏之时,只不过是给当时正得宠的乔贵妃一个面子。
彼时,乔贵妃已在原主宋徽宗的面前,多次推荐与她一起入宫的好姐妹韦氏。原主采纳乔贵妃的推荐,仅临幸了韦氏区区几次,韦氏就身怀有孕,生下了赵构。
此时,小赵构在这兵库内,对于环境感觉陌生,对于一年也见不上几次的父皇也一样生疏。
他诚惶诚恐地感受着久违的父爱……
赵吉则是想好好地培养赵楷和赵构的。
他自然不怕这两位皇子看到自己新定的国策。
这国策,不像他之前独自写下的要提防何人的名单,不能公开。
新定的国策,还是要耐人奉召即将回京的李纲和宗泽等忠臣见面的。
赵吉待宣纸上面的墨迹干了之后,将宣纸叠好,揣入怀中。
赵吉微笑着对小赵构问道:
“构儿,父皇写的第一条,是什么?”
少年赵构紧张地回答,道:
“儿臣见到父皇所写的是,一曰备。”
“甚好!武备重中之重。”赵吉先表扬了一声正在被蹭气运的小赵构,便转喜为怒,道:
“然则,尔等再看看我大宋京城这专供禁军兵器铠甲的兵库,库存都寥寥无几了!”
这一句,差一点把这兵库的库守官给吓得魂飞魄散。
龙颜大怒,他的小命可能就要搬家了。
不过,赵吉不是一个喜欢滥杀无辜之的帝王。他刚刚说过,让赵楷负责去查明此事,那就要先查再审,有罪杀之,无罪免之。
“为朕拟诏。”赵吉命令道。
随行的执笔宦官,立即取出圣旨,准备像以往一样,按赵官家之命,代笔拟旨。
赵吉一指三皇子郓王赵楷,道:“由郓王执笔吧!”
“儿臣遵旨!”赵楷欣然地接过执笔宦官手里的毛笔。他感觉到自己父皇还是像以前一样宠他、爱他、重用他的……
赵吉道:“从即日起恢复‘旬课’祖制,若朕因国事无暇亲查进献之兵器甲胄时,由太子赵桓、郓王赵楷、肃王赵枢一同替朕查验各作坊所进献之兵器甲胄数量,并验其是否精良。
精者,入库!
劣者,追责!
各州的兵库,亦当实行每旬征收精良兵器之制。”
赵吉刚说完,科举状元郞的郓王赵楷,就已经在诏书之上写完了。
赵楷弯腰,恭恭敬敬地奉起诏书举过头顶,请父皇查视。
赵吉看到赵楷的书法造诣也极高的,并且他所写内容与自己口授的也一样。
赵吉道:“下诏吧!”
第81章 少年的天性,谁能压得住?
赵吉视察完京城兵库,对库存兵器数量之少,龙颜大怒。
郓王赵楷小心翼翼地说道:
“父皇息怒,请保重龙体。
兵库之弊,父皇已交于儿臣去查,儿臣定当竭尽全力,追查出幕后的贪官污吏,以正国法。”
赵吉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郓王赵楷为了更一步在父皇心里留下好感,便劝道:
“时至‘巳正’,儿臣恭请父皇回宫歇息。
从此地回宫,还需要耗费半个多时辰,父皇此时回宫,应能赶上宫中的午宴。”
赵吉眉头一皱,他知道古时用“铜壶滴漏”计时,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每一时辰的前一小时为初,后一小时为正。
现在赵楷所言的‘巳正’,在现代社会就是上午10点了。
赵吉道:“兵库弊端如此,他处可能更甚!
朕,心忧国是,无心用膳!”
“呃?!”赵楷感觉自己的奉承,反而惹得父皇不高兴了,他诚惶诚恐,道:
“父皇圣明,儿臣知错。”
赵吉安慰道:“楷儿仁孝,关心朕体,何错之有?”
他又瞧了瞧身这若有所思的九子赵构,问道:“构儿,在思考何事呢?”
少年赵构的眼中充满睿智,见父皇问话,便恭请地回答道:
“儿臣所虑,这兵库内兵器数量奇缺,如深潭少水;
水少,则因源头不畅。
若想潭深水满,儿臣愚见:当确保源头之水充足、流畅!”
“构儿所言有理!”赵吉微微一笑,表扬道。
他没想到,面前这个身高只到他肩膀处的少年赵构,向朕进言居然用比喻,而且把兵库比喻成深潭还挺贴切呢!
赵吉问道:“如何让这深潭似的兵库,潭深水满呢?构儿,可有良策?”
“回禀父皇。”少年赵构表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沉着和冷静,说道:
“兵库之源头,在于掌造兵器、戎具、旗帜、油衣、藤漆、什物之器的【东、西作坊】;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