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21节

  一帮守门小厮都看呆了,内宅传出来那些话,果然是真的,这琮三爷真带了个姑子进门。

  早听说琮三爷年纪轻轻中了秀才,以往有些传言,说他也不是个好惹的,这下有好戏看了。

  贾琮带着静慧等人刚走到二门口,就看见周瑞家的,带着几个婆子堵在门前,颇有些居高临下的神气看着他,不禁微微眯起了眼睛。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心腹陪房,贾琮知道这妇人表面温厚热络,骨子里并不是什么善人。

  周瑞家的皮笑肉不笑的说道:“琮三爷,我得了老太太的吩咐,让三爷即刻去荣庆堂,老太太要问话。

  老太太还特别嘱咐,来路不明的女人不得带进府中,以免坏了贾家的门风!”

  她指着一身佛衣的静慧,对身边几个婆子喝道:“你们把这女人看管起来,等老太太发落。“

  又转头对贾琮强笑道:”三爷就别耽搁了,老太太还等着呢。”

  贾琮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她身后的静慧脸色苍白,一旁的英莲一脸担忧的扶着她。

  五儿上前说道:“周大娘,这位不是外人,是三爷以前的大丫鬟芷芍。”

  周瑞家的讥讽道:“五儿,你是当我是傻子,青天白日的糊弄,府上那个不知,那叫芷芍的丫头,早两年就跳河死了,说这种鬼话想骗谁!”

  芷芍不是贾家的家生丫头,是从小外头买来服侍贾琮的。

  因贾琮从小被贾母厌弃,一直被拘在东路院禀库房长大,几乎没来过西府。

  芷芍作为他的贴身丫鬟,自然也没在西府露过面,所以周瑞家的从没见过芷芍,只是芷芍出事后,知道她的名字而已。

  其实不要说周瑞家的没见过芷芍,连黛玉、惜春都没见过。

  倒是迎春和探春见过她。

  还是那年除夕夜,她们带嘉顺王府的王栋,去禀库院给贾琮送除岁礼,正是芷芍给她们开的门,这才见过一面。

  周瑞家的带来的几个婆子,也都是贾母和王夫人这边的,自然也都没见过芷芍,见五儿出来说话,一时都迟疑起来。

  周瑞家的不耐烦的催道:“你们还愣着干嘛,还不把人先看管起来!”

第180章 府门护红颜

  那几个婆子正要上前拉扯,却看到琮三爷站在那姑子面前,一脸阴冷,目光刀子似的盯着她们,像是要活剥了她们,都打了个寒颤。

  这琮三爷都说是个读书人,怎么看人的眼光怎么渗人。

  当年都听说过他整治王善保家的狠劲,那婆子二年前就被砍了头,连骨头都化了。

  想想心里都发凉,这会子也顾不得周瑞家的催促,个个脚步都僵在了原地。

  周瑞家的见了这场面,也有些变了脸色,不过她领了老太太的令,又有王夫人撑腰,要是这么灰溜溜的收场。

  折了老太太的和太太的脸面,以后在这内宅还怎么立足,满府的奴才都要背地里看她的笑话。

  还有当初她拿暗话提示王子腾夫人,这才让对方起了举告贾琮的毒计,虽说她是得了太太暗中授意,但她却怎么也脱不了关系。

  听说这事后来惊动了朝廷,好些人遭殃,已经成了天大的事情,虽一时没牵连到自己,但周瑞家的一直提心吊胆。

  这事已成了她的心病,也让她对贾琮愈发忌惮,他在府里倒霉受制,被老太太和太太拿捏,对自己的威胁也就轻了,自然最称她的意。

  想到这些,说话的口气便生硬起来,只想压住贾琮的气焰,好把事情办了。

  “三爷,我们可是得了老太太的吩咐,你可别让我作难,老太太怪罪下来,可谁也吃罪不起!”

  “你们还愣着干嘛,赶紧把这没来路的女人拿了,老太太还等着回信呢!”

  贾琮也不说话,只是慢慢的走上前去。

  周瑞家的见他一步步走近,目光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寒意,心里突然慌乱起来。

  “啪”的一声脆响,声音如此响亮,似乎在整个二门外回荡着。

  贾琮毫无预兆,一个耳光狠抽在周瑞家脸上。

  他日常练刀,这一记力道极大,周瑞家的猛得踉跄了两步,还是刹不住势头,烂树桩一样摔在地上,溅起满地烟尘。

  这一幕把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王夫人最信任的心腹,而王夫人是荣国府的管家太太,王熙凤也不过是帮着她打理家事的帮手。

  王夫人对周瑞家的信任,估计还在王熙凤之上,像有些私隐之事,她会让周瑞家的去办,却绝不会叫自己娘家侄女去做。

  周瑞家的仗着王夫人的势,在府上奴才里是极有体面的一个人,即便宝玉三春等姊妹,见了她也要恭敬的叫一声周大娘。

  在场所有人做梦都想不出,周瑞家的这样一个极有体面的奴才,竟然会被人当面扇耳光,还被打得这么狠。

  那几个周瑞家的带来的婆子,被贾琮的威势镇住,居然没有一个敢去扶周瑞家的。

  那周瑞家的被贾琮一个耳光,打得半张脸红肿起来,满嘴渗出血来,样子别提有多狼狈。

  一脸难以置信的指着贾琮:“你敢打我……。”

  “打的就是伱!我看在太太的面上,才称呼你一声周大娘,五儿已和你说了,她是我的丫鬟芷芍,你却还狗仗人势,竟敢拿我的人。

  你以为是太太的陪房,就可以作威作福,你只不过是贾家的奴才,竟敢在主子面前耀武扬威,不教训你,那才是贾家门风丧尽!

  往后再敢到我面前做耗,小心你的狗命!”

  贾琮抬头望了眼深沉蜿蜒的二门内院,说道:“既然老太太容不下我的人,我就不进府惹老太太厌烦了。”

  贾琮这一巴掌虽然抽得是周瑞家的,却是打在贾母和王夫人的脸上。

  按他以往的性子,忌惮这世上的孝道礼法,本不会做得如此偏激。

  但当年他苟活东路院,被人压制作践,连自己最贴心的丫鬟都没能力护住,让她被人逼得投河,吃了这么多苦楚,心中一直自责甚深。

  如今周瑞家的竟又捅在痛处,要拿芷芍作践,怎么不让他愤恨欲狂,如果不是还有理智,只怕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至于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他倒是不在乎,贾母就算再不待见他,也不可能因他打了奴才,给他戴什么罪名,不然闹出去就是个笑话。

  因为在贾母和王夫人这些人眼中,奴才就是奴才,就算和主子关系再亲近,再有脸面,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她们想整治贾琮,也只会从其他地方找由头。

  所以贾琮根本没把周瑞家的放在眼里,今日这个耳光,他本来就是打给人看的。

  虽如此折了贾母和王夫人的面子,会多出不少阴私波折,但至少以后有人想拿他身边人做法,就要掂量掂量。

  ……

  那周瑞家的,被贾琮一记耳光打的吓破了胆,见贾琮杀气腾腾的望着她。

  生怕他冲动起来,再做出出格的事,岂不是要了命去,这会子连太太都来不及救她。

  如今她倒想到自己是个家奴,即使贾琮现在将她打杀了,他也不用偿命,他又有官身,连宗人府的板子都打不到他,最多赔些俸禄银子。

  原先以为仗着老太太和太太的令,贾琮还不得乖乖服软,却没想到他不循常理,竟不管不顾撕破脸。

  拿出主子奴才的位份,直接对自己动手。

  贾家多少年没出过这么蛮狠的,心里虽然极恨,但此时却不敢哼一声,生怕吃了这疯子的眼前亏。

  又听贾琮对几个婆子说道:“把我刚才的话传给老太太和太太,要是敢说错一个字,或添油加醋,让我知道了,你们可给我仔细着!”

  连周瑞家的这样体面的,都被琮三爷一个耳光抽成死狗,那几个婆子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连忙唯唯诺诺的答应。

  静慧的眼里含着泪光,望着贾琮的背影心神激荡,五儿、晴雯、英莲眼中都异彩连连,这就是她们的三爷,出了什么事都能护住她们。

  ……

  荣庆堂里,周瑞家脸颊肿胀,满脸狼藉,跪在地上向贾母、王夫人哭诉。

  “老太太,我一辈子对主子忠心耿耿,在贾家这么多年一心服侍主子,老太太和太太待下慈悲,也从没动过奴才一手指。

  如今我给老太太和太太办事,他却动手打人,他这不是打我,他这是在打老太太和太太的脸,求老祖宗和太太给我做主啊。”

  贾母和王夫人见她这幅模样,也是唬了一跳。

  贾家一向待下人宽厚,像贾母的陪房丫鬟赖嬷嬷,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这些自小相伴的奴仆,更是待之亲厚。

  为显示大家风范,甚至与家人一般对待。

  只是亲厚过之,便是御下不足,日久天长,更是让这些老奴骄奢横生。

  赖嬷嬷家里一个所谓的”破花园子“,泉石林木,楼台亭轩,竟有半个大观园的气象,一个奴仆哪里来这么多银子,可想而知。

  而贾母和王夫人也是靠着这些老仆,才能牢牢把控内宅的权利。

  如今见周瑞家的被贾琮打成这样,都满脸的惊怒之色。

  贾母怒道:“这孽障竟如此无法无天!”

  又指着那几个婆子骂道:“你们不是跟着一起去的,你们难道都是死人,怎么会闹成这样,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胆大的婆子将情形说了一通,又把贾琮的话转述了一遍。

  还当真一字不错,不敢有半点夸大,都是府里的老人,哪个不知这荣庆堂里的话,没半日就会传出去。

  要是话中有虚瞒撒谎,传到琮三爷耳朵里,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连周瑞家的都说打就打的主。

  贾母听完便愣了一下,意识到事情出了错漏,问道:“你说什么,带回来的姑子,是他以前的丫鬟芷芍,那丫头不是跳河死了吗?”

  那婆子回道:“回老太太,我们没见过那个芷芍,是三爷的大丫鬟五儿说的。

  周大娘也说那丫头已经死了,说是三爷他们故意欺瞒,让我们先把那姑子看管起来,这才和三爷起了争执,所以就……。”

  贾母听了这话,大概也就猜到了情形,如果那姑子真的就是当初那丫鬟,以这小子当年的做派,哪里会让人碰那丫头。

  王夫人说道:“这芷芍当初是东路院的丫鬟,从没在西府走动,我们这边的人都不认得,琮哥儿说这姑子就是芷芍,这话只怕难辨究竟。”

  突然一个声音说道:“太太,西府虽见过芷芍的人不多,但我和二姐当年正好见过一面,只要过去瞧瞧就清楚,这也做不得假的。”

  只见堂外进来一妙龄少女,俊眼修眉,目光湛湛,穿一身杏红底花枝刺绣交领长袄,边走边说着话,精明干练,正是三丫头探春。

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

  方才,贾琮返回神京的消息传到后宅,探春、黛玉、迎春等听说后,都心中高兴,只等着贾琮回府相见。

  可是等了许久,都没传来他回府的消息,探春便让侍书出去打听。

  侍书回来后说三爷刚到二门外,就被周瑞家的拦住了,周瑞家的说是奉了老太太的令,不让三爷带那姑子进府。

  三爷和周瑞家的起了争执,之后就带着身边人离开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探春、黛玉、迎春等听了这话,心都揪了起来,贾琮带着人离开了,他能去哪里,难道为了那个姑子,从此就不回贾家了?

  这事到底是个什么情形,侍书毕竟是个丫鬟,有些事情不一定能打听到根底。

首节 上一节 121/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