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13节

  圣上是要以平定女真赫赫军功,勒石以记,昭示嘉昭皇庭煌煌威势。

第305章 上皇的赐礼

  荣国府,探春院。

  家中姊妹都喜欢在探春屋里聚谈。

  那是因探春英气爽利,素喜阔朗,连她住的屋子都是拆去隔断,地方宽敞,舒展典雅,最适合用来聚会谈心。

  此时黛玉、迎春、宝钗,甚至小惜春都在,唯独不见主人探春的影子。

  今天宝钗听薛蟠回来嚷嚷,说是今日和几个勋贵子弟吃酒,听说辽东传来新战报。

  据说辽东又有大捷之胜,宫中已经传出多道令谕,很多官衙官吏突然忙碌起来,只是大捷之事还未在市井传开。

  其实薛蟠会听到这样的口风,是因为按照规则,这样的灭战大捷,是需吏部考功之后才能昭告天下。

  而且嘉昭帝所出的九条诏令,其目的都是尽快进驻关外,让大周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关外形成实际控制。

  兵贵神速,事以秘成,所以清元集大捷,在眼下也就没有刻意进行大肆渲染。

  不过稍微有些官方渠道的人,多半很快就会知道事情底细,只是朝廷没有昭告,很多人不好到处宣扬罢了。

  和薛蟠吃酒的都是败落边缘的勋贵子弟,自然对这件大捷之事,不是知之甚详。

  但是宝钗却是留了心,和园中的姊妹说了此事,如今贾琮身在辽东,众姊妹人人挂心。

  最后还是探春自告奋勇,去梦坡斋书屋打听消息。

  ……

  因为她知道自己三哥哥去了辽东,父亲贾政便开始对辽东战事变得非常关注。

  常通过同僚的关系,抄录和听取一些兵部诋报上的消息。

  贾政那些同僚都知道他是贾琮的亲叔,而贾琮自上次在鸦符关大捷立下首勋,早就成了辽东战事中的瞩目人物。

  人人都认为荣国府起势已指日可待,而且必定会应在这奇异少年身上,自然也乐于和贾政做些人情。

  而贾政也发现,只要提到贾琮的名字,他那些同僚自会通过各种渠道,或抄录或原稿给他送来辽东诋报。

  这让贾政心中多少有些骄傲,琮哥儿即便远在千里之外,可这名声在神京却依旧管用,人人听到都给几分薄面。

  贾政也几次将诋报上贾琮领军剿灭几个女真城寨,歼灭多少敌寇之类的消息,说给老太太和王夫人听。

  只是她们对这些消息很不在意,没让贾政说上几句便撩开了,让贾政颇有些无趣。

  倒是探春机敏灵巧,听了这些消息如获至宝,便常常去梦坡斋书屋询问贾琮的消息。

  贾政自然乐意自己的女儿来做听众,两父女经常就诋报上的消息,在书屋中谈论。

  一个说的惬意投入,一个听得笑意盈盈,倒很是有趣。

  只是每次探春听完父亲啰嗦,都会把贾政收集的诋报哄了来,做了自己的私藏之物。

  最后这些诋报就成了园中姊妹热衷的读物。

  其实她们这样的闺阁,对攻城略地、火器奇绝、兵道诡计等都不是很懂。

  但只要在诋报上看到贾琮的名字,就觉得好玩兴奋,各自的话题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黛玉会说盘陀城我知道,我那张图舆上就有呢。

  宝钗会问到那里离神京有多远,要走上几个月罢。

  至于探春说的话便多了几分英气冲劲,这次三哥哥又斩敌两百,好生厉害……。

  迎春说话多半是有些离题,还有些呆,比如琮弟不是说春暖花开便回,如今都快入夏了,怎么还不见回来。

  这大概是贾琮去了辽东之后,贾家姊妹们出于无聊和思念,经常会发生的搜寻远人信息,并以之闲聊打趣的乐事。

  ……

  等到时间过了五月中旬,朝廷调集的两万大军,已经陆续进驻关外,开始在关外设堡立营,戍边镇守。

  而吏部紧急选定大批官吏,也陆续到达关外各城镇,开始立府治民。

  在牧政治理过程中,必定会受一些原住民的抵触,但有两万大军做后盾,这些都不止一提。

  但凡有些经验的流官,都知道这是新地之政,必须经历的过程,等到牧政数年之后,不习惯的都会变成习惯。

  而辽东和神京的信道来往变得空前繁忙起来,工部已计划在两地之间的驿站,再加建十二座,将沿途驿站密度大大提高。

  而关外的信道驿站也在紧急营造中,这将会极大提高,神京和辽东之间信道传递效率。

  这些举措能看出,嘉昭帝对大治关外之地的坚定决心。

  而随着嘉昭帝对关外之地举措的落地,关外新地局势渐成为定局,官府开始对清元集大捷进行大肆渲染。

  荣国府贾家消失十几年风光,似乎一夜之间就回来了,开始成为神京城中军功荣耀的焦点。

  市井街巷都在传送,那位曾经二元登科,词名震动天下,亡母追封诰命的荣国长房庶子。

  如今又闹出天大动静,竟在辽东立下一战扫平女真的奇功……。

  这几天已很多贾家的老亲上门庆贺,忠靖侯史鼎更是亲自带夫人向自己姑母道贺。

  而和贾家有世家之谊的四王八公,却没急着上门,因为贾琮虽立下军功,但毕竟还没回京受封赏。

  如今人都还在辽东,现在上门庆贺未免过于唐突,毕竟他们和贾家的老亲不同,人家毕竟有血亲之谊,没那么多顾忌。

  只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完全改变这些人想法。

  ……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懿章皇太后突然遣内侍到贾府,给贾琮赏了些上好的文房四宝。

  还给贾母带话,贺贾母养了个好孙子,可以为国建功。

  那内侍还给贾琮留言,让他回来时写他那首临江仙的书法,宫里自然有人来取。

  太后突然给贾琮赐礼,不仅让贾家人很是诧异,在神京的官宦勋贵圈子也引起不小的波动。

  很多人都知道懿章皇太后和贾太夫人,那是少年时手帕至交,如果太后给贾母赐礼,也不算什么奇怪事。

  但是没听说过贾琮和太后有过来往,本就是八竿子不到的,怎么这个时候突然给贾琮赐礼?

  而且赏赐的是文房四宝,还特意讨要贾琮写的书法,可从来也没听说太后喜欢书法。

  只有重华宫的太上皇才酷爱书法,而且很多人知道,太上皇就有一副贾琮写的般若心经,那是太上皇最喜爱的书法珍物。

  这那里是懿章皇太后赐礼,分明是皇太后代太上皇赐礼,并讨要他一向欣赏的贾琮书法。

  这样一想就顺理成章了,太上皇这个身份,的确不能随便对人示以亲近。

  而以懿章皇太后和贾母的交情,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只是太上皇虽一向爱贾琮的书法,但怎么会偏偏挑这个时候来求字?

  像陈翼这样四王八公的老人,都知道太上皇当年武略盖世,最喜欢英武出众的晚辈。

  而贾琮这次在辽东绽放异彩,闯出清元集大捷这样的军功,竟然入了太上皇的法眼,这才对他有所关注。

  四王八公老一辈都曾跟随太上皇驰骋天下,自然很了解这位上皇的喜好。

  所以陈翼这样的揣测想法,绝不止他一个人。

  于是神京城里不少老牌勋贵之家,虽然家主不好亲至,但开始陆续派了次子或管家,上门给贾太夫人道喜。

  搞得荣国贾家最近的气氛十分诡异,老是一些非常脸生的人物上门道贺。

  ……

  大周宫城,乾阳宫。

  郭霖躬身站在御案前,向面色不显喜怒的嘉昭帝,禀报中车司刚上报的消息。

  “启禀圣上,据重华宫的人密报,昨日太后至重华宫拜见太上皇,太上皇正在赏玩贾琮写的那幅心经。

  太上皇对太后说:贾琮在书道上乃天纵之资,是朕平生未见,没想到他在兵事上也颇有天赋。

  太后说:贾家那孩子的确有些气象,都中各家很久没出这般出色的子弟了。

  太上皇说:朕听说这几年,他在书道上越发炉火纯青,写的字怕比这幅心经更高一筹了。

  皇后明日赐他一些上等的笔墨四宝,让他新写一副字送来。”

  嘉昭帝问道:“父皇和母后没再说其他了?”

  郭霖回道:“启禀圣上,上皇和皇后还说了其他的话,不过都是日常的小事,都和此事无关。”

  于是郭霖又絮絮叨叨,把太上皇和皇后说的其他闲话,一一复述一遍。

  连太后和太上皇闲聊,服侍太后三十年刘医婆,家中新添了个孙女,这等芝麻小事,郭霖都一字不错的禀报。

  中车司的密探还真是了得,将太后和太上皇说的只字片语,毫无遗漏的记录下来。

  最后嘉昭帝听得实在不厌其烦,挥手让郭霖立即闭嘴。

  嘉昭帝瞥了郭霖一眼,沉沉问道:“你执掌中车司,你以为太上皇为何突然给贾琮赐礼求字。”

  郭霖一听这话,浑身的寒毛似乎都树立起来,思索刹那之后。

  便回道:“启禀圣上,太上素来酷爱书法。尤其钟爱贾琮那幅心经,这些年来常常抚卷赏玩,宫中之人皆知。

  太上皇当年武略盖于天下,最喜爱擅长兵武的后辈,此事勋贵老臣皆知,如今贾琮在辽东建立功勋。

  或许是引起太上皇的关注,这些年上皇在重华宫,也是时长无事,心生好奇,心血来潮,赐礼求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嘉昭帝话中似带着淡淡讥讽,说道:“父皇一贯喜爱兵武出色的子弟,我如何不知,当年我那兄弟不就是那样。

  而朕当初却是兵武之姿平平,哼……。

  父皇就算青睐贾琮兵事卓异,总也不好在这个时候有所倾示,弄的下面的人胡乱揣测。”

  嘉昭帝说到最后,言语中颇有些无奈:“你将朕收集的几件前朝书法送去重华宫。”

  又说道:“贾琮今年不过十四,未过舞象之年,就让皇后赐贾琮衣履吧,省的那些勋贵老臣生出奇怪的想法。”

  郭霖连忙回道:“遵旨,奴才马上去办。”

  心中却有些腹谤,这个贾琮走的都是什么狗屎运,圣上用皇后赐礼,来冲淡太后赐礼的非议,合着体面都给他一个人得了。

第306章 无冕的军权

首节 上一节 213/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