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57节

  因贾赦和她都觉得鸳鸯奇货可居,掌管着贾母的私房宝箱。

  再加上贾赦有这等嗜好,最贪婪这等青涩稚嫩秀色,便决意使手段纳鸳鸯入房。

  这对他们夫妇来说,都是一举两好的美事。

  贾赦得了青春女人,还控住了老太太的私房,邢夫人顺了自己老爷的意,也多了一条巧取敛财的路子。

  因此,贾赦让邢夫人去探一探贾母的口风,不过邢夫人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和贾母开口,只能自讨没趣。

  她准备先找鸳鸯私下游说一番,在她看来,鸳鸯一个家生奴才,有了做姨娘主子的机缘,那里会不千肯万愿的。

  只要鸳鸯本人妥当了,老太太那边就算不依,也没什么法子了,常言‘人去不中留’。

  到了最后,老太太也就只好认了这事,也省了自己直接去老太太面前讨臊。

  邢夫人心中这番计量清楚,竟也觉得自己颇有些谋略,便兴冲冲去了荣庆堂行事。

  刚走到一半路,便见对面石桥上,正有一对少年男女走过,男俊女俏,甚是碍眼,那男的还举着折扇给女的遮阳,形状更是古怪。

  邢夫人仔细一看,便怒火腾起,那女的不就是鸳鸯吗,那男的却是贾琮那个畜生。

  自己这边正要去给老爷做媒,这畜生倒是应景,这么快就挖他老子墙角,连老太太房里的人都敢去弄!

  ……

  金陵,鑫春号江南总店。

  秦可卿将宝珠说的事情,仔细的用笔记录下来。

  说道:“秀姐,琮弟不是刚送了两个女孩过来,在金陵建立信站,这个消息可以让她们用飞羽送出去。”

  曲泓秀问道:“你觉得,这个消息会和他有关联?”

  可卿回道:“前年琮弟在金陵破了水监司大案,主犯邹怀义伏法,那时我也在金陵呢,他还因为这事被皇上升了官。”

  说到这里,可卿想起当年和贾琮在安定寺中的那些往事,脸上腾起一片红润。

  “如今水监司大案重新出现变故,皇上派来的钦差又没抓到人,说不得皇上要派更得力的人来……。”

  曲泓秀眼睛一亮:“你说的是极,当初就是他揪出了邹怀义,对这案子最是熟悉,而且又在辽东立下战功,眼下正受重用。”

  可卿微笑道:“这也是我猜测罢了,说不得准的,不过早些让琮弟知道这事,总也没错的。”

  曲泓秀瞥了可卿一眼,说道:“你拐弯抹角的琢磨这些,是巴不得他来金陵吧,可是想见他了?”

  可卿俏脸一红,笑问道:“你就不想见他,前几日中元节放河灯,我可看到你的灯上写了他的名字。”

  曲泓秀:“……。”

第356章 利欲搏人心

  神京城东,一所单进院子。

  极少数细心的邻居,会注意到那院子的上空,常有展翅的大鸟在高空盘旋。

  院子的主人是个来自江南的徐姓妇人,三十多岁的年纪,举止端庄,待人重礼,和普通市井妇人颇有些不同。

  这徐氏还有个长得很好看的女儿,身姿绰约,肤白如玉,秀美英气,日常喜欢扎头巾,穿胡袍,和中原女子有些不同。

  这么漂亮的女人,自然会引人注意,倒是有两个附近的地痞,起过坏心思。

  有一次这女孩出门,有人看到这两个横行市井的坏胚跟在后面,一些好心的街坊见了,虽不敢去管,心里倒是很为这女孩担心。

  只是当日那女孩却平安无事的回来,而那两个地痞却从此再也没出现,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甚至让附近的街坊多了不少安稳。

  这女孩每隔些时候都会早早出门,总是过去大半日才会回来,也不知出去做什么。

  有时也有个生得十分俊美的富家公子上门,每次来都会给这姑娘和徐氏带不少礼物。

  其中有街坊在外面走动,见多识广的,便认出这富家公子便是如今神京大名鼎鼎,荣国贾家的公子,刚封爵威远伯的贾琮。

  一个勋贵公子老往漂亮女人家里跑,这些听多市井香艳故事的街坊,大概多少也猜出这家人的根底。

  那两个企图骚扰人家姑娘的地痞,就这么无缘无故失踪了,多半也是这等高门勋贵料理麻烦的手段。

  因此,从那以后,周边的人物,对这家住的一对母女,再无半点轻视,也再没什么不长眼的人起坏心思。

  ……

  七月十八,神京五马巷,六芳居。

  六芳居是神京最有名的点茶店,店里的糕点师傅是苏州人,能做出神京最美味的苏式糕点。

  二楼靠窗的雅间里坐了一对少年男女。

  男的丰神骨秀,相貌俊美,衣饰清贵;

  坐在他身边的女子,衣履却是简洁飒利,头上包着蓝底暗花纹头巾,遮盖住满头浓密的秀发,只在发髻处露出几绺深棕暗金的发丝。

  身上穿了件淡蓝绣辛夷花枝蜀锦月白胡袍,腰上扎根湛蓝单色浸香汗巾,将纤腰束得如盈盈一握,更衬得美好的曲线如山峦般婀娜。

  女子的身边还放了顶白纱帷帽,她自从跟着贾琮进了神京城,因为样貌异样,每次跟贾琮出门,都养成戴着帷帽的习惯。

  自从贾琮将艾丽母女带到神京,他总会抽出时间去看她,如正遇上休沐,便会带她出门去逛一逛,看看景致。

  当初艾丽跟着他回南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想见识他口中常说的各样南朝风物,这也算贾琮兑现承诺的方式。

  等到送艾丽的两个女弟子,去到金陵建立飞羽信站,金陵鑫春号便时常有飞羽传递书信。

  为了便于及时接收信息,贾琮将和艾丽见面时间定在逢八之日。

  金陵飞羽传递的消息,大部分是鑫春号在江南各州铺路行商的信息,也有很多江南各地风土民事的消息。

  这些信息都是由鑫春号各地商铺收集,定期发送到江南总店,再转发神京,而重要行商消息,传递速度会特意加快。

  所以,虽然贾琮身在神京,距离金陵有千里之遥,但金陵周边的重要商路消息,他几乎都能在三天内就知晓。

  这让他能及时给鑫春号在江南的扩展深耕,及时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这时,艾丽正在专心品尝六芳居最有名的百果蜜糕,女孩儿总是对这种甜点有天生的偏爱。

  而贾琮却在细心阅读艾丽刚收到的飞羽传信。

  那日曲泓秀和秦可卿听了宝珠打听的消息,决定把这条特殊的消息传回神京。

  既然两人想到这消息对贾琮有特殊作用,便找了其他途径,把宝珠打听的消息进一步充实,才让飞羽发出。

  所以,贾琮手中这份传信,详细记录朝廷派杨宏斌为巡案钦差,入金陵抓捕金陵卫指挥使周正阳,因此人是当年水监司大案的幕后主使。

  但这次周正阳不知通过何种方式,提前得知了消息,逃脱了抓捕,目前下落不明。

  这让贾琮想起不久之前,他在贾政的书房,曾听贾政说起过朝廷派了大理寺和五军都督府,南下金陵办理大案。

  如今刚从周素卿身上找到的线索,竟然又离奇的断掉了,以嘉昭帝这种谋深疑重的性子,必定不会就此罢休。

  只怕这件事要再起波澜……。

  ……

  荣国府,东路院。

  邢夫人在园里看到贾琮和鸳鸯那一幕,就怀疑贾琮竟和鸳鸯有了瓜葛,但心中又不做准,便暂时息了去荣庆堂说道的心思。

  回到东路院和贾赦说了这事,贾赦听了便骂道:“好个畜生,又来坏他老子的好事,就凭他也配惦记老太太的东西!”

  贾赦以己度人,以为别人都和他一样贪鄙好色,贾琮必定也是想弄了鸳鸯,借此觊觎染指老太太的私房宝箱。

  也或许这畜生如今封了爵位,又占据了东府,便贪欲不足蛇吞象,竟不知所谓起来,连西府的家业也惦记上了。

  真是瞎了他的心,我这个做老子的还在呢,哪里就轮到这畜生痴心妄想。

  贾赦此时断了大同的生意进项,把弄银子的法门都寄托在鸳鸯这档子事上,哪里能容人搅和了。

  只是如今贾琮今非昔比,是堂堂世袭罔替的伯爵,当今圣上器重之人,做着大周火器监实职,且一贯做事手段也颇为厉害。

  贾赦虽是贾琮的老子,如今也不敢轻易拿孝道去压制贾琮。

  自从府上老太爷过世,贾赦作为荣国承爵人,心里十分清楚,当今圣上对荣国贾家可没一点好感。

  一旦父子相斗,事情闹起来传到宫里,只怕吃挂落的多半是自己。

  因为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之前,皇帝能找一百个理由收拾自己,再说贾赦一贯举止,屁股根本就不干净,也经不起别人折腾。

  贾赦对贾琮都有忌惮,邢夫人就更不用说了。

  贾赦毕竟是贾琮的亲老子,实打实的血脉相连,可邢夫人不过是名义上的嫡母,再说当年她可没少作践贾琮。

  贾琮或许明面上不敢把邢夫人怎么样,但是背地里呢?

  当年那王善保家的,可是死得不明不白,到如今都是一笔糊涂账,邢夫人想起来就害怕……。

  所以,让邢夫人为了自家老爷,去和贾琮放对,她是绝对不敢的。

  不过妇道人家的心思,却比贾赦更阴森了许多,再说她在园子里看到那一幕,也不能就断定贾琮和鸳鸯勾搭上了。

  既然这事没办法在贾琮身上使劲,难道还不能捏把鸳鸯这小丫头片子。

  于是,邢夫人把自己心中所想,和贾赦说道了一通。

  贾赦听了觉得大有道理,连说太太是个有办法的,邢夫人得了自己老爷夸赞,竟有些得意。

  邢夫人给自己男人娶小老婆,竟能做到如此费尽心思,女子三从四德,她也算天下少有的奇葩。

  ……

  金文翔两口子突然被邢夫人传唤,心里也是一片纳闷,因他们平时和东路院这边并无往来。

  他们夫妇因妹子鸳鸯做了老太太的心腹丫鬟,金文翔便沾光做了贾母房里的买办,金文翔家的做了贾母房里浆洗的头儿。

  就连鸳鸯的爹娘,金彩两口子能做金陵老宅的管家,也多半因贾母愈发器重鸳鸯的缘故。

  别人家里是养了儿子光宗耀祖,金家却是个离奇的,养了个好女儿,一家子都鸡犬升天。

  金文翔两口子进了邢夫人待客的偏厅,却见大太太正坐着,慢条斯理的喝茶。

  他们平日极少来东路院,如今进来多少有些不自在,都知道大太太不是个好相与的人,也不知什么事找上他们。

  邢夫人对付下人奴才历来是个厉害的,见金文翔夫妇见了自己,神情多有拘谨忐忑,心中的气势便愈发高涨。

  话语中多有些居高临下的意思:“今儿叫你们过来说话,是有一桩好事要和你们说道,老大爷看上了你们家鸳鸯,想要纳她入房做姨娘。

  这在府上可是体面事情,只要上了花轿,入了房门,她就不是奴才丫鬟,可就是半个主子了。

  伱们老子娘都在金陵,一时也说不话,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所以我先问你们的意思,事情如妥当,你们自去告诉鸳鸯。

  我想她自然是愿意的,到时我再去和老太太说去。”

首节 上一节 257/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