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59节

  之所以在南方信战布置一只珍贵的海东青,就是为传递最为紧急的消息,而这次的信息传递,不过是曲泓秀做了次实际演练。

  ……

  大周宫城,乾阳宫。

  空旷阴森的大殿,御案之前,站着两人,跪着一人,气氛异常凝重,似乎压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站着的两人中一人须发灰白,年过五旬,气势老而弥坚,正是兵部尚书顾延魁。

  另外一人三十多岁年纪,面容清癯,五官端正,蓄一口美髯短须,仪表堂堂,如果贾琮看到此人一定会认得。

  这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推事院主理院事周君兴。

  而跪在地上那人是大理寺卿韦观繇。

  嘉昭帝看过从金陵送来的八百里快报,知晓大理寺和五军都督府下金陵拿问周正阳,居然被此人逃之夭夭,不禁大为震怒。

  便急招兵部尚书顾延魁、大理寺卿韦观繇入宫奏对,原本还应传召管辖金陵卫的五军都督府之中军都督入宫,只是被嘉昭帝自动忽略了。

  他一贯城府深重,这次大理寺和五军都督府的人还没到金陵,周正阳便能从容逃离,不用说是提前得知了神京方面的消息。

  那名在辽东抓捕的重犯,由大理寺接收关押,也是由大理寺审讯取得实证。

  更是大理寺卿韦观繇亲自入宫请旨,请求朝廷缉拿周正阳。

  因此,不管是大理寺卿韦观繇,还是大理寺左寺正杨宏斌,这两人都没有泄密的理由和动机。

  但是五军都督府的人就不好说了,如今五军都督府已成四王八公旧勋养老之地,里面尽是些混吃等死的家伙。

  这些前朝的陈腐旧勋,要说对皇帝没有怨怼之言,谁又能相信呢。

  金陵水监司大案被重新打开缺口,这次牵涉到金陵卫指挥使周正阳,而金陵卫正是隶属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管辖。

  一旦周正阳落网,谁知道他会供出什么要命的内幕。

  作为金陵卫的上峰管辖衙门,五军都督府很难避免被牵扯其中。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从五军都督府方面提前泄露消息,让周正阳从容逃离,避免其人落网,导致反噬其身,这种可能性无疑是很大的。

  不管是兵部尚书顾延魁,还是大理寺卿韦观繇,都是久经宦海沉浮的老饕,自然能想到这层原因。

  而这次圣上传了他们入宫奏对,却并没传召涉事的五军都督府官员入宫,说明嘉昭帝已对五军都督府起了疑心。

  这让大理寺卿韦观繇多少松了口气,有了这层理由,大理寺在金陵抓捕人犯失手,大理寺和杨宏斌承担的罪责也能轻几分。

  但这次下金陵缉拿周正阳,勘察水监司大案疑点,大理寺是本次事务主理衙门,周正阳提前逃脱,大理寺也是难辞其咎。

  所以,韦观繇一进乾阳宫,便跪地领罪,总也要摆出一个应有的姿态,也好让圣上消掉几分火气。

  不过,当他们看到被同时传召入宫奏对之人,还有推事院事周君兴,心里都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方知此事并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

  大周朝堂之上,哪个不知这周君兴是出名的酷吏,朝堂内外人称周阎罗。

  当年嘉昭帝初登大宝,朝局动荡,隐象频生,为稳定局势,曾花了极大的心思,据说周君兴在其中出了大力。

  所以尽管此人当年私德口碑不佳,曾经诬告上官,谋其美妾,为人诟病,嘉昭帝还是一再予以容忍。

  但后来周君兴得罪人实在太多,几番被朝官联名弹劾。

  最后嘉昭帝为了平息众怒,只能让他做了炮灰,把他打发到德州做了名参军,其实已是高举轻放,留了他一命。

  四年前,嘉昭帝有意启用处于半废弃的推事院,又将周君兴从德州参军任上,调任推事院事一职。

  当年先皇之时,推事院初立,职权在三司之外,稽查秘案要案,皇权特许,无孔不入。

  嘉昭帝初登大宝时,根基浅薄,内有吴王余党肘制,外有隐门余孽生乱,嘉昭帝为稳定局面,曾重用推事院扫平障碍。

  推事院虽给皇帝立下奇功,但行事酷烈,不知多少文臣武将,死在推事院的手中,那时推事院三字,在神京可止小儿夜啼。

  后来嘉昭帝坐稳龙位,朝堂百官对推事院之祸,隐惧极深,官衙串联,朋党交合,联名上奏取缔。

  嘉昭帝为平息内外纷议,且此时推事院已得毕功,到了该收刀入鞘之时。

  于是推事院缉案、刑审、谍情等权柄被三司、五军都督府、兵部等瓜分。

  推事院成了被拔掉爪牙的癞皮狗,长达六七年时间,变成了一个毫无存在感的闲散衙门。

  可是,等到嘉昭帝登基十年,帝位已稳如泰山,宇内臣服,圣心可称量天下。

  于是,推行新政,富国强兵,超迈先王,成立嘉昭帝心中炽烈之志。

  重启推事院,便成了他施政保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自从周君兴坐上推事院事的位置,便不遗余力在神京各官衙安插耳目,收罗人才,培植心腹。

  虽这几年推事院稳扎稳打,并未露出当年凶戾之气,但在嘉昭帝的支持之下,其实力已与日俱升。

  不管是当年协同大理寺,同下金陵处理水监司大案善后,整顿梳理金陵陪都官场。

  还是为推行新政实施,一夜之间缉拿定罪五名四品以上高官,震慑朝廷内外抨击抵触新政的旧党官绅。

  都显示出推事院已再显峥嵘,显示出极强的执行力和杀伤力。

  那些曾历两朝风云的朝野老臣故旧,似乎又从这个几度起伏的凶戾衙门,闻到了似曾相识的血腥味。

  ……

  如今大理寺下金陵缉拿周正阳失利,重要信息泄密已昭然若揭,五军都督府已勾起嘉昭帝疑虑。

  大理寺卿韦观繇、大理寺左寺正杨宏斌,虽然能洗去嫌疑。

  但是周素卿的供词消息,首发之地是在大理寺,谁能保证大理寺中其他人员没有嫌疑!

  在这件事情上,大理寺自身蒙诟,其侦刑之权,已失先机。

  不管是顾延魁,还是韦观繇,他们都深知,嘉昭帝此时传召周君兴一同入宫。

  那便是要动用第三方推事院之利,侦缉五军都督府和大理寺的泄密之事。

  这也是嘉昭帝向朝堂内外昭告。

  沉寂许久的推事院,将会重新从三法司手中夺回曾被瓜分的的缉案、刑审之权!

  嘉昭帝为政一向善于借力打力,这次大理寺和五军都督府缉拿周正阳失败,却成了推事院重新崛起的契机。

  不管是顾延魁,还是韦观繇,心中都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第358章 芳情心自许

  居德坊,伯爵府。

  自从贾琮得知大理寺在金陵抓捕周正阳未果,他便对最近朝堂动向多了留意。

  今日正好是官衙休沐之日,一大早晴雯在二门口,取来个传递进来的信封,送到贾琮的书房。

  这个信封是秀娘香铺伙计刘平送来的。

  贾琮和曲泓秀在神京收养的那批孤儿,现在被迁移到城西一家鑫春号自办的私塾里。

  如今鑫春号在江南根基渐稳,银流收益不单单局限于神京一地,要自办一所规格完整的私塾,自然不在话下。

  私塾还请了落第学子和西夷教堂教士,分别教授这些孤儿必要的识字、算术、格物等学识技能。

  在这些男女孤儿满十三岁后,贾琮便会安排他们进入秀娘香铺,或鑫春街女舍打工磨练。

  在劳作过程中发现其中资质出众者,还会进行重点培养,资质寻常的也会让他们习得充足的生存技能。

  信封里十几张写满文字的纸张,记录的都是最近秀娘香铺和鑫春女舍中,流传的各种市井信息。

  这些是贾琮给私塾里打工的孩子,布置的独特课业,他和几位教授孩子识字的学子解释,这叫“写日记”。

  记录发生在身边的事,以及身边听到的话,可以用来锻炼孩子的思维与写字行文能力。

  贾琮是雍州乡试解元,词名播于天下的俊彦,身上文华光环耀眼,这几个教授学子自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甚至对私塾打工孩子的课业,很是尽心督促,评讲优劣,通过一段时间磨合,这些日记课业记叙规整和准确,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贾琮将信封中的每一张日记,都详细阅读,并把其中觉得重要之处,都做了勾画和摘录。

  他通过日常在兵部观政所见所闻,在工部火器司和工部同僚的接触言谈,加上这些市井打工少年男女的日记记录。

  给他提供了一个尽可能立体完整的信息源,相互推演之下,也让对想要了解的东西,具备更立体和深入的认知。

  ……

  从飞羽传来的信件内容,周正阳在杨宏斌到达金陵之前,便已安排后路出逃。

  唯一的理由,就是在杨宏斌抵达金陵之前,拘捕周正阳的消息,就已提前从神京方面泄露至金陵。

  既然他能想得到这层,谋算深沉的嘉昭帝自然也会想到,而预知抓捕信息的相关官衙,只怕都难逃嫌疑。

  大理寺杨宏斌在金陵办案失利,以嘉昭帝的处事风格,必定会加派得力之人,再下金陵亡羊补牢。

  但是天子脚下,帝王卧榻,竟然有人勾连内外,偷传信息,干扰朝政,藏污纵恶,这已触及到皇帝敏感的神经。

  如果不予以彻查清除,绝没后患,以后人人都这般行事,大周国都尊严何在,牧守万民的帝王威严何存。

  这些年贾琮与嘉昭帝多有接触,对这位九五之尊逻辑缜密、治事凌厉的风格,深有体会。

  在他对侦缉金陵大案加力之前,必要先将神京泄露信息的渠道清理干净,不然再派多少人去金陵,多半也是一场竹篮打水。

  而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贾琮的推测。

  自从上次嘉昭帝颁布降减官绅免税田、按田赋税等新政,并遭到朝野内外旧党官纷起抵触。

  推事院解君王之忧,以迅猛之势,在一夜之间,缉捕落罪五名四品以上旧党官员,威慑朝野,为新政施行扫平障碍。

  而就在贾琮收到金陵飞羽传信几天之后,推事院又一次在神京掀起偌大波澜。

  当日大理寺参与审讯周素卿的四名狱卒、一名大理评事、一名刑录官、三名文牍典籍官都遭到推事院羁押审讯。

  五军都督府中接触大理寺供状信息的十一名官吏,也先后被推事院缉拿问询。

  连贵为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之职,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被请到推事院整夜问询,两日不归,颜面扫地。

  在打工孩子记录的市井传闻中,两名五军都督府涉案小吏,死于推事院的酷刑中,一名大理寺官吏被入罪,其家被查抄,家人被牵连羁押。

  一切的迹象说明,推事院似乎抓住了某些头绪。

  整个神京城风波暗涌,忧恐从生,谣言四起。

  推事院这个曾可止神京小儿野啼的名字,再一次以赫赫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

首节 上一节 259/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