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48节

  情节铺垫基本完成,主角在贾府困局将结束,后续情节上扬,会有起伏,但不会前面怎么惨……,求收藏支持。

第71章 呕血了夙缘

  宝玉那一句:倒是把外三路的贾琮放在心坎上。

  就像巨石一样撞在黛玉心房上,脑海中都是心酸委屈,还有一些迷惘。

  我和琮三哥才见过几次,和他说过多少话,我如何就把他放在心坎上,我什么时候把他放在心坎上……。

  她似乎一下被触到了心事,又被宝玉那番话激得羞愤难受,只觉天旋地转,气血上涌,喉口一阵发甜,哇的一声,竟吐出一口心血。

  一旁的紫鹃吓得半死,扑上去扶着黛玉,哭叫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你可不要吓我。”

  宝玉见黛玉竟被他气得吐血,也吓傻了,好一会才上前哀求:“林妹妹,你不要生气了,我不说了,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还不成吗。”

  黛玉无力的抬手指着宝玉,眼中都是怒气,只是浑身颤抖,却说不出话。

  紫鹃哭叫道:“宝二爷伱还是先走吧,不然真要把姑娘给活活气死了。”

  外面突然跑进来个穿桃红夹袄的清秀高挑姑娘,正是宝玉房里的袭人。

  早上宝玉被贾政叫去考教功课,袭人就一直担着心,后来宝玉被贾政打了戒尺,又被贾母带去了荣庆堂。

  只是过了许久都不见回来,袭人不放心便去荣庆堂找,听丫头说早就回来了,他又没回自己屋,那必定是去了林姑娘那里。

  她刚到黛玉住处,刚巧遇上两人吵架,让她把事情始末听了个清楚,正想进去劝解,就听见宝玉砸玉,之后黛玉便吐了血。

  她知道老太太最疼爱黛玉,如今竟被宝二爷气的吐血,这下真闯了大祸,她连忙从地上找到那玉,拉着宝玉退到门外。

  紫鹃哭喊着让雪雁马上去告知老太太,赶紧请太医过来诊治,这事想瞒是瞒不住的。

  不一会儿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一群人都赶了过来。

  贾母见黛玉面如金纸,气息孱弱,地上还吐了一滩血,唬的脸色发白。

  抱着黛玉就哭:“我的玉儿,你这是怎么了,你可不要吓外祖母啊!”

  又对这紫鹃等丫头吼道:“平时我一再嘱咐,一定要好好服侍,你们都当耳旁风,才这么点年纪就咳血,怎么得了。

  要是我的玉儿出了事,看我饶得了谁,说,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搞出这样。”

  紫鹃只说宝二爷和姑娘吵架,又摔了玉,姑娘才被气得吐了血。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紫鹃那里敢说,宝二爷觉得姑娘心里向着琮三爷,这才闹出了事。

  要是这样羞人的说了,自己姑娘只怕马上就被气死了。

  贾母心中却有些起疑心,往日这两个小冤家没少赌气拌嘴,可从来没闹怎么大的,看紫鹃那吞吐的样子,必有缘故。

  贾母听说宝玉又摔了玉,也顾不得黛玉,便问袭人那玉可摔坏了。

  袭人将包得妥妥当当的玉给老太太看,贾母才送了一口气,很少见的把宝玉数落了一通。

  又在黛玉床前安抚了老半天,这时外面太医也来了,众人便退出去让太医看诊。

  贾母本来想叫走紫鹃细问原由,但见她忙着服侍黛玉,也就作罢。

  她知道袭人好像一直都在场,只把袭人叫到了荣庆堂。

  袭人原来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温顺懂事,很得贾母看重,不然也不会特地将她放在宝玉房里。

  袭人正过豆蔻之年,早已懂了人事,她对宝玉小意温顺,就想将来在宝玉房里有个好结果。

  她知道宝玉自小就最在意林姑娘,虽然有时也吵架怄气,但交情却不是其他姊妹可比,只是如今年岁没长还没什么。

  但看老太太的意思,将来必定会让宝玉聘了林姑娘,这事府上众人多半都是心知肚明。

  那林姑娘长了天下少有的好颜色,又出身官宦世家,还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外孙女。

  不管那一桩,对袭人来说都是高山仰止,且林姑娘聪慧精明,口齿厉害,都说她长大了,连琏二奶奶都要远不如的。

  这么出众厉害的林姑娘,将来要是做了宝二奶奶,要是知道自己早早勾引宝玉做了那等事情,还不知怎么轻贱自己。

  所以当袭人决定一心要顺宝玉的意,便对黛玉有一种没来由的畏惧。

  今天她在门外听了宝玉和黛玉的吵架,其中竟然夹了一个琮三爷,心中便多了些心思。

  当贾母问她时,她便把在黛玉门外听到的都说了个清楚。

  贾母听完脸色铁青,骂道:“又是这个孽障惹出来的事,他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招惹我的玉儿,和她那个娘一样……。”

  贾母总算在晚辈面前顾及脸面,才没把难听说出去,可在座几人那里听不懂意思。

  王夫人看了袭人一眼,当年黛玉之母贾敏未出阁时,与王夫人的关系就不睦,如今王夫人自然也不怎么喜欢她的女儿。

  她也知道贾母这几年的心思,左右宝玉和黛玉都还到年龄,一时之间也不着急,到时总会有办法。

  如今出了贾琮这事,虽让她有些意外,但对她来说也不是不好的事情。

  便说道:“老太太多虑了,都还是孩子,那里就会有那些事情。

  我听说琮哥儿都埋头在清芷斋读书,几乎足不出户,还都是姊妹们去他那里串门,所以不会有老太太担心的事。

  在则说,琮哥儿和宝玉一样,都是林丫头的至亲表兄,表兄妹亲近一些也是常有的事,也不算什么。

  这回还是宝玉太孟浪了,本不是什么事,却闹得怎么大,还气的林丫头咳血,回去我定要重重说他,不会再有下次。”

  贾母虽也精明,但毕竟年纪大,又高乐惯了,那里有她这媳妇弯弯绕绕的肠子,听了这番话,多半也就信了。

  只是对贾琮的隔阂又深了些。

  ……

  黛玉房中,紫鹃见黛玉又挣扎着坐起身,连忙过去拿了个松软的靠垫让她枕着。

  “姑娘你今天咳了血,刚吃了太医的药,不安稳躺着,又起来做什么。”

  黛玉今天的形状,看起来有些吓人,其实是心中早有郁结,又一下子急怒攻心,才会闹成这样。

  如今她年岁还轻,元气还未亏损,身体倒不会就这样垮了。

  只是宝玉今天的话太伤人,太让人气恼。

  前几日见了宝玉在清芷斋的失态,还有今日在荣庆堂的那些场面,本就让她对宝玉有些失望。

  他又说出怎么难堪的话,她还是闺阁女子,如果让外人听了去,她还有什么脸面活着。

  往日他们也拌嘴,也摔过玉。

  但今天这次却大不相同,许多东西都是从量变到质变。

  黛玉感到和宝玉之间的某种东西像是被打碎了。

  碎了的东西还能重新弥补回来吗?

  更何况其中因果纠缠,天地新开,又有外因在潜移默化,既然慧眼已识,又怎么会再蹈污浊虚妄。

第72章 亲疏心自知

  贾琮是第二天才知道黛玉被宝玉气的呕了血。

  听到宝玉又砸了玉,他就觉得滑稽,这玉听说的不知砸了多少次,却都没砸破分毫,怎么看都是一个讽刺。

  宝玉虽然心地不坏,但是这等世人皆污浊,只我独醒,悲秋伤春,装腔作势的做派,有时真会把人恶心到。

  又听到风言风语,闹出这事居然还和自己有关,好像是黛玉帮自己说了话,所以宝玉才发脾气砸玉,闹出这么大事情。

  这让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当天就从清芷斋旁边的后门出了府。

  这天傍晚,五儿拿着一个卷轴,拎着一个汤盒去了黛玉住处。

  “林姑娘,这是我们三爷让我带来的,这幅字是三爷亲手裱糊好的。

  三爷今早听说姑娘咳血,特意出了一趟门,买了不少东西,说是从古书上看的奇方,特意熬了盅药膳。

  紫鹃忙上前谢道:“你们三爷真有心了,这是用什么做的药膳,有股子极好闻的甜香。”

  五儿微笑道:“是用新鲜白茅花两钱,白芨一钱,百合两钱,黄芪半钱,再把上等的雪藕切丝。

  和水浸泡半个时辰,再用慢火炖三个时辰才得的。

  三爷说这药膳虽不是宝贵东西,但性温和,润肺养阴,理气中和,对咳血有奇效,让姑娘吃上几次就能见效。

  三爷让我每日在清芷斋炖了,正好晚间能得,给林姑娘送来,吃了正好休息,即清静,也不惊动其他人。”

  黛玉道:“回去帮我谢谢你们三爷,让他费心了。”

  五儿走后,黛玉又让紫鹃将那卷轴挂在墙上,一边吃着五儿送来的药膳,一边看着墙上那笔风姿卓绝的书法。

  琮三哥配出来的药膳还挺可口,甜丝丝的,像是能润到心里。

  紫鹃见自己姑娘望着那字许久,像是叹了口气,又披着衣服去了书案那边,从书架上找出一本厚厚的,有些发黄的书。

  然后展开宣纸对着书抄写起来,一直写了快半个时辰才打了哈欠。

  紫鹃劝道:“姑娘还病着呢,不要熬坏了,快点歇息吧。”

  她服侍黛玉睡下后,又到了书案上去看,见纸上都是隽气秀丽的字体,抄得整整齐齐,水墨淋漓的,都还没干透。

  但是写了些什么,紫鹃也看不懂。

  紫鹃想起昨日宝二爷来了一通吵闹,还摔了玉,把姑娘气得吐血。

  但今日琮三爷听到消息,也没上门,却送了姑娘喜欢的字,还花心思做了药膳,又让丫鬟静静的送来。

  都是府上的爷们,这两个人的做派差别怎这么大。

  宝二爷平素是在姑娘身上用心的,平时也爱黏着姑娘,但言语举止到底像个孩子。

  琮三爷和宝二爷差不多大,但看着却稳妥许多,这心思也细腻通透。

  这当口,他不上门,只让丫鬟静静的送来东西,便是从姑娘的处境考虑。

  所以据紫鹃自己心里掂量,像是琮三爷更加知心些。

  只是挺好的一个人,偏偏摊上这样的出身,不过现在都是没影的事,也不用去想那些。

  之后自然有探春、迎春等姐妹时时来黛玉屋里探望,陪她说话解闷,贾母也是常来看望,或打发鸳鸯来问病情。

  宝玉也跟着姊妹们来了几次,黛玉见了他也不再生气,只是神色有些淡漠。

  宝玉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想着应该是林妹妹还在对他生气。

  等过几天林妹妹消了气,他再好好的陪不是,姊妹之间必定还像以前那样和睦相得。

首节 上一节 48/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