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45节

  他知道宋徽宗的脾气,谁敢劝谏,必惹其不高兴,特别是劝谏成功之后!

  这次劝谏,肯定成功,只需点醒一下,要面子的宋徽宗就会放弃——自从宋真宗的骚操作后,封禅泰山已变成笑话。

  刘正夫现在只剩一个想法,皇帝快厌恶我吧,让我早早辞官滚回老家。

  ……

  “这个刘正夫,简直老糊涂了!”

  宋徽宗看完劝谏奏疏,果然气得不轻。

  心中虽怒,却也不打算放刘正夫走。

  在蔡京第二次罢相时,君臣之间已经有了裂痕。甚至蔡京罢相,就是宋徽宗一手安排的,还借星变事件,暗示蔡京有不利社稷之心。

  但宋徽宗又离不开蔡京,一边罢相,一边赐宅,随时准备重新启用。

  用还得用,蔡京捞钱厉害嘛。

  那就提拔官员制衡蔡京,连续提拔两个,都被蔡京搞下去,宋徽宗决定从其内部下手,分化蔡党让他们内斗不休。

  刘正夫就是关键棋子,郑居中属于预备力量。

  “官家,蔡学士求见。”内侍前来禀报。

  宋徽宗立即展露笑颜:“让他等着,俺这就去。”

  这位皇帝,是玩弄人心的高手,他正在编写一个很离谱的剧本:提拔重用蔡攸,让蔡京、蔡攸父子相争!

  历史上,宋徽宗成功了。

  蔡家父子被搞得反目成仇,蔡攸多次请求杀掉自己的四弟。

  刚开始,蔡京或许在跟儿子演戏,好让皇帝能够放心。但演着演着,假的就变成真的,蔡攸甚至逼得亲爹第三次罢相。

  宋徽宗坐着御辇前往需云殿外,蔡攸已经等待多时。

  “上来!”宋徽宗招手呼喊。

  蔡攸竟真的跑过去,笑嘻嘻上了御辇,跟皇帝同乘一辆马车。

  君臣往东北角的大工地而去,那里正在建造上清宝箓宫。等建成之后,专门用于道教醮斋,皇帝今后召见道士也在此地。

  除了皇宫里的上清宝箓宫之外,东京城内外,也在同时修建多处道观,有些是直接用佛寺改建的。

  便说这皇宫,自打宋徽宗亲政之后,土木之事就没停止过。

  擅长风水的道士刘混康,此刻站在工地上,见到御辇驶来连忙拜见。

  宋徽宗问:“真人可有所获?”

  刘混康说:“回禀陛下,东京地处平缓,皇室东北方形势稍下,阴气极盛,不利诞下皇子。须抬高地势,修建宫苑以镇阴气。”

  “原来如此,”宋徽宗终于明白前几位皇帝,为啥公主生了一堆,皇子却稀缺得很,“便拆毁东北角之殿宇,抬高地势,改建宫苑。等建好上清宝箓宫,便去建那里,就叫……就叫万岁山。”

  万岁山,即艮岳,花石纲愈演愈烈的根源。

  蔡攸连忙奉承:“官家英明,一旦改了地势,将那阴气镇住,我大宋必然千秋万载!”

  宋徽宗回到马车上,对随侍中官说:“让梁师成负责督建万岁山,再传令朱勔,让他从江南多运些奇石过来。”

  “是!”太监连忙跑去传旨。

  宋徽宗又说:“真人也过来,一并去看戏。”

  刘混康小心翼翼上车,端坐在宋徽宗身边。

  这位老道士,其实不愿伺候皇帝,他推辞了好几次征辟,几乎是被太监绑到东京的。期间,他还多次请辞,每次都获得封赏,宋徽宗甚至要封他为“三茅真君”!

  刘混康已经彻底躺平,皇帝让他干啥就干啥,从来不参与朝堂争斗。

  他以为这样不会出啥事儿,却不晓得自己刚才一句话,即将激起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

  一君一臣一道,坐马车回到需云殿。

  需云殿是皇帝看戏的地方,隔壁便是举行殿试的集英殿。

  三人观戏片刻,梁师成也来了,跟皇帝商量怎么建万岁山。

  看完一场,蔡攸忽然说:“官家,臣近来戏艺大涨,或可博君一笑。”

  “且去更衣。”宋徽宗说。

  梁师成道:“官家,臣也一样。”

  宋徽宗说:“你也去。”

  于是乎,一个宣和殿大学士,一个宫中大太监,结伴前去化妆换衣服。

  不多时,他们跑回来,还没开始演戏,就逗得宋徽宗哈哈大笑。

  只见大太监梁师成沾上胡子,穿着不合身的戏服甲胄,头盔故意歪着戴,一看就滑稽得很。

  而蔡攸穿着短衣短裤,涂脂抹粉,竟作妇人打扮。

  两人唱念做打,演得好不热闹。

  梁师成口舌木讷、不善言辞,扮演将军时如同傻子,被蔡攸演的妇人耍得团团转。

  宋徽宗看了,直笑得捂肚子。

  苏东坡若泉下有知,估计会踹飞棺材板,将梁师成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因为梁师成精通诗书,喜欢附庸风雅,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

  经常模仿皇帝笔迹发中旨的杨球,其实也是梁师成的手下。梁师成在故意培养太监,模仿练习宋徽宗的书法,今后能伪造皇帝笔迹的越来越多,他这个“隐相”也越来越名副其实。

  君臣一阵玩乐,天色渐渐暗下来。

  蔡攸、梁师成和刘混康,见皇帝没有留宿的想法,便纷纷告退出宫。

  宋徽宗也起身离开,瞥见负责戏班子的付得祥,立即招过来问话:“那个什么八行士子……”

  “朱成功。”付得祥说。

  “对,就叫朱成功,”宋徽宗道,“他以科举辞辟,且去看看,此人有没有来东京应考。”

  付得祥领到皇命,立即亲自出宫打听。

  他以为会很困难,结果随便去一家客栈,只问了几个士子,就探知朱成功已抵京了。

  这货仔细询问情况,匆匆回去禀报,而且嫉恨朱铭不给他面子,添油加醋诋毁道:“官家,朱成功已到东京,与陈瓘之侄陈渊,在蔡河边宣扬邪谈怪论。开封府尹、国子司业、国子监丞前去阻止,朱成功竟煽动士子,将开封府尹羞辱一通。此人多有忤逆之言,却又自称新学传人,居心叵测,不知意欲何为。”

  宋徽宗听了居然不生气,而是感觉很有意思。

  开封府尹是朱勔的人,跟蔡京也走得很近。国子司业和国子监丞,更是蔡京的铁杆心腹。

  一个应考士子,刚来东京,就把蔡京和朱勔全得罪了。

  宋徽宗觉得此人可以提拔,如同往茅坑里扔石头,那情况必定别开生面。假以时日,能把蔡京、朱勔恶心得够呛。

  这位皇帝,故意留了好几个老喷子,专门用来弹劾蔡京。

  他决定把朱铭当言官培养,搞个火力强劲的年轻喷子出来。

  越想越有趣,宋徽宗隔日叫来副宰相侯蒙,吩咐道:“有个应考举子叫朱铭,字成功,你且提点提点。若是落榜,便举荐他进太学。”

  宋徽宗至今也不知道,早就有人举荐朱铭进太学了。

第147章 【三纲五常】

  第147章 0142【三纲五常】

  侯宣是侯蒙的第三子,今年二十六岁,目前在国子监读书。

  相貌颇类其父,白天出来有点吓人,晚上出来可以吓鬼。

  宋代科举在糊名制之前,对容貌也是有要求的。若你长得太丑,或者身有残疾,考再好也趁早滚蛋。

  “去看看他们讲的什么学,再看看那朱成功是怎样人,”侯蒙得了宋徽宗命令,回家叮嘱儿子,“莫要与之深交,此人得罪蔡党,又被官家看重,今后多半要遭奸党围攻。”

  侯宣却说:“父亲何必气馁?蔡京四面树敌,早晚有一天会失势。”

  侯蒙摇头道:“官家喜欢下棋,我是棋子,那朱成功也是棋子。我等只是小卒,蔡京却是车马,关键时候,弃卒而保车也。顶多一两年内,为父必遭贬谪,何必把年轻人牵扯进来?我们不与朱成功深交,他还能多留在京城几年。”

  北宋末年,已经有象棋,唤作象戏、象格戏,甚至还有三人对局的三象戏、七人对局的广象戏。

  兵卒,可以斜着走……

  侯宣挎着宝刀,带上一个随从便出门了。

  他的性格,跟父亲年轻时差不多,喜欢结交豪杰,而且一掷千金。

  副宰相侯蒙还没考上进士那会儿,做过好几年游侠,经常因长得丑被人嘲笑。

  有一年春天士子聚会,有人将侯蒙的脸,画在风筝上放飞天空。

  面对如此戏弄,侯蒙当场作词一首:“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众士子羞惭敬佩,不敢再拿侯蒙的长相开玩笑。

  侯宣带着亲爹的任务,骑马来到蔡河边,略一打听,便知朱铭在何处。

  现场有许多士子和百姓,不但有应考举子,甚至连国子监、太学的学生,都悄悄来了一些。

  “谁人是朱成功?”侯宣问道。

  旁边的士子说:“此刻讲学之人,便是朱成功。默庵先生讲足一个时辰,喝水休息去了。”

  侯宣让随从牵马等候,自己继续往里面挤。

  却听有人质疑:“成功兄处处以‘我’为本,纲纪何在?‘我’可以是妻,妻为本而夫不存。‘我’可以是子,子为本而父不在。‘我’可以是臣,臣为本而置君于何地?”

  朱铭说道:“这位兄弟讲的是三纲。但三纲不能单论,须三纲六纪、三纲五常共论。纲是什么?各位有没见过渔网?纲便是把渔网撒出去,渔夫手里抓住的那根绳子。若处处都只顾那根绳子,绳子歪了,绳子断了,渔网再好,能捕得到鱼吗?”

  “请君细讲。”质疑之人说道。

  朱铭说道:“班固首倡三纲六纪,但他同时也说,人皆怀五常之性。又在论三纲之义时说,君者群也,群下所以归心。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

  “为君之人,不群臣下,臣子会归心吗?为父之人,不矩法度,儿女该遵从吗?为夫之人,不扶妻子,妻子该服从吗?不该!”

  “三纲五常,讲的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应该互相遵守道义。而非是说,君为臣纲,臣就要愚忠其君;也不是说,父为子纲,子就要愚孝其父;更不是说,夫为妻纲,妻就要盲从其夫。”

  “我且问阁下,有一夫妻。妻子贤良淑德,没有半点错误。丈夫却吃喝嫖赌,败光了家产祖业,还对妻子动辄打骂。夫者,扶也,这样的丈夫,扶持过妻子吗?妻子还该顺从他吗?”

  那人摇头道:“自是不该。”

首节 上一节 145/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