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409节

  朱国祥说:“还有金子。洋州、金州产金,房州也产金,以黄金、粮食、绢布、川盐做储备金,足够保证纸币的信誉度。还有就是防伪问题,得采用特殊纸张、特殊图案、特殊油墨来印刷,最好再发明出套版彩印技术。”

  房州的黄金产量,在全国都排得上号,远远大于洋州和金州。

  “荆湖和江西得尽早拿下,都是重要的铜银产地,”朱铭说道,“占领这两个地方,就可以锻压铜币和银币,到时候与纸币并行流通。能打下云南更好,云南的铜矿足够多。”

  朱国祥摇头:“难。”

  此时整个贵州,都在蛮夷手中,川南也有大量蛮夷,云南等于被蛮夷给包围起来。

  大理国的汉化程度极高,但也只是在主要城市,其国内也遍地蛮夷存在。

  打下来或许容易,治理难度极大,行政成本太高,只能使用土司制来过度。册封土司的同时,迁徙军队和百姓去屯垦,让汉人占据关键地区,并朝着周边蛮夷辐射影响力。

  移民屯垦这种事,在宋初非常困难,主要是瘴气导致死亡率高。

  现在渐渐摸索出经验,官员们已经知道怎么防瘴气,许多汤剂也被医生探索总结出来。

  可即便要移民屯垦,也是优先考虑湖南、湖北,那里尚且地广人稀呢?若有人口和钱粮搞移民,当然得先发展核心区域,川南、贵州、云南这些地方还得靠后。

  父子俩开始讨论这个,朱国祥说:“先在川南逐步汉化,特别是产盐区。就连宜宾、泸州都遍地蛮夷,还扯什么贵州、云南?我打算在这些地方开办学校,让蛮夷头领送子女来读书,既是作为人质,也能传播汉文化。所有蛮夷头领和熟蛮,必须改汉姓、取汉名。特别是离得近的熟蛮,须得全部编户齐民。”

  朱铭说:“可能会激起叛乱,川南地区只有三个军,不知道军队够不够用。”

  朱国祥说:“激起叛乱就镇压,川东还有军队,随时可以调过去。你治理过的黎州,五部落蛮率先编户。他们都是熟羌,不但会说汉话,且早就取消首领世袭制,很多五部蛮子弟还在当兵,只要给予一定赋税减免,编户齐民工作还是相对轻松的。让腾骧军的五部蛮士兵,全都给家里写信。”

  朱铭在黎州的时候,已经让五部蛮编户齐民了。

  但那只是做样子大量隐瞒人口土地。

  这次却是动真格的,人口土地不得瞒报。但毕竟这些部落率先投靠,也不能做得太过分,赋税必须相应减免,而且要给他们留一些自治权。

  朱国祥说:“我今年打算组建劝农司,培养专门的农政官员。优先在山区推广玉米红薯,那些蛮夷多在山区,等把核心区域推广开了,便派农官去蛮夷聚居地。对待蛮夷不能一味强硬,特别是熟蛮,他们被宋代官员压迫得很惨。给他们好处,让他们能吃饱,肯定有一部分蛮夷会感恩。有这份恩情存在,再去拉拢分化,打击顽固死硬分子。”

  朱铭的思维极其跳跃,刚刚还在说蛮夷,突然想到别的地方:“给我弄点马来,要西北好马。”

  朱国祥笑道:“这得结交姚古,还要结交新上任的提举都大茶马司。”

  就是跟朝廷的茶马司合作,用川茶换取西北战马,一路走私过来。

  茶马司油水很足,最近几任提举都大茶马司,全都是宰相的心腹担任。他们为了捞钱,多半愿意合作,到时候互市买马,肯定把好马卖给四川,再把劣马交给大宋军队。

  这种操作太正常了,像明代的那些军阀,悄悄把健壮官马卖掉,对外宣称养死养坏了,不断哀求朝廷拨款买马。然后再跟蒙古、后金合作,先把劣马卖给蒙古、后金,再用朝廷的银子买劣马吃回扣。

  反正一个比一个玩得骚,到最后都懒得复杂操作,省去各种中间环节,直接索要银子买马贪钱。

  朱铭说道:“南襄盆地那边地广人稀,好多地方都荒芜长草了。除了把土地分给士兵和流民,我还打算暂时留些做牧场。腾骧军调过去,有大片牧场供他们撒欢。但这只是轻骑兵,我还想搞些重骑兵,所以需要大量的西北战马。组建精锐骑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现在就得提上日程。什么牧草最好?”

  朱国祥说:“全国遍地都有苜蓿,这东西本来就是当做牧草引进的。”

  “那就安排一些流民做养马户,让他们大量种植苜蓿,”朱铭又问,“军械工厂搞得怎样了?”

  朱国祥说:“即将正式组建军械司,钱琛就不错,让他来主管军械司。你能放心,我也放心。各州府县,我打算设置七个军械所,发给私人采矿和冶炼牌照,为他们提供先进的冶炼技术。私人炼好的生铁和熟铁,必须拿出一半卖给官府。官府这边只需采购生熟铁,再让军械所打造兵甲,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财政开支。而且颁发冶炼牌照时,还能奖励和控制本地富户,让他们配合清查人口和土地。”

  北宋也想着盐铁国营,事实证明,效率奇差,贪腐横行。

  每次整顿之后,最多十几年又坏掉了。

  最后只能改为盐铁专营,给商人发放经营牌照,朝廷只控制关键流程,立即就能让盐铁产量大增。

  就连宋徽宗的御茶园,现在都搞得一塌糊涂,大量采购私茶当做御茶进贡。

  因为御茶园的茶叶,质量远远不如私茶。

  即便许多新品茶叶,其实是御茶园开发的,但新品开发两三年之后,私人茶园就能完成学习、仿制和反超。

  父子俩聊了几个小时,最后的谈话内容是摊丁入亩。

  朱国祥已经有了计划,等完成土地清查之后,就立即全面实行摊丁入亩。

  这是在变相增加田赋,但能减少摊派,对地主来说有利有弊。

  如果官府能确保不胡乱摊派,地主是极为愿意且支持的,可惜古代王朝做不到。最终的结果,是既要摊丁入亩,摊派也会渐渐恢复,导致地主需要交两份钱。这才是地主反对摊丁入亩的根本原因。

  各种军政措施,父子俩交流了好几天。

  互相确认之后,再各搞各的,同时又有一定合作。

  如今,地盘内的兵甲制作工厂,暂时停止打造军械,正在疯狂打造农具。

  还有大量耕牛,每个县根据富庶程度,提供十头到五十头不等,全部要跟农具一起运往南襄盆地。有些耕牛和农具已经快运到了,大量流民正等着春耕。

  京西南路籍贯的俘虏,已经全部放归家乡。

  本地流民也获得安置每天都有京西北路的农民,从朝廷的地盘,成群结队往朱贼的地盘逃难。

  特别说明一下,京西南路的地主,对朱贼的忠诚度极高。

  只因朱国祥下令,不再有西城所那种玩意儿,直接让许多地主的赋税减半。

  得到实惠的地主,纷纷把子弟送往汉中,一来表达忠心,二来谋求官职。

第411章 【爆米花】

  第411章 0406【爆米花】

  阳春三月,第一批流民已在南阳府、襄阳府开荒。

  主要种植大豆,农历三月正好适合春播。夏季收获之后,还能来一次夏拨。后续的流民,甚至可以秋播。

  豆科作物,都极为适合开荒,还能为土壤积攒肥力。

  早在去年秋冬季节,朱国祥就在囤积豆子,冬春之交往新占地盘运去。

  在朱铭起兵之前四川就被朝廷横征暴敛。

  起兵造反,应对围剿,两者相加,耗时长达一年半,期间又消耗了许多粮食。如今还养着十万兵,还要给流民发放口粮和种子,各个府县的粮仓全都空了。

  幸好击破各路官兵时,缴获了大量敌军粮草,否则今年更加捉襟见肘。

  目前,川峡经略府发行的战争债券,还欠着百姓三十多万石粮食。

  今年须得防备富户挤兑债券,朱国祥打算发行一拨“富民债券”。去年买过“战争债券”的百姓,今年如果不来兑现,“富民债券”就不用再买了。

  朱院长只能这样往后拖,拖延一两年,即可平稳度过困难时期。特别是玉米红薯,在整个四川推种之后!

  而士绅地主们也只能忍受,害怕把朱相公逼急了,撕破脸皮直接搞摊派。到那个时候,粮食还得交出来,且连一张债券凭证都拿不到。

  “元帅,经略府送来的。”白胜献宝似的捧出两个小罐。

  朱铭拍开罐口的封纸查看,一罐冰糖,一罐红糖,忍不住问:“我爹从哪儿弄到的?”

  白胜解释说:“遂州送来的贡品,相公本来不要,去年就退回去了。但遂州糖霜户真心进献,今年春天又托官府送来。相公便收下了,还取消土贡制度,不准任何官员征收贡品。”

  遂宁是北宋冰糖的主要产地,被列为贡品之后,那里的糖霜户已被逼得破产大半。

  朱铭起兵占领四川,糖霜户们瞬间生活有了盼头。

  可惜啊,冰糖工艺太过原始,每年也就那么点产量,属于制作红糖的副产品。

  《天工开物》里的黄泥水淋糖法,百分之百是道听途说瞎写的。

  以朱铭那可怜的理科知识,在第一次读到此处时,都下意识的觉得不可能。因为吸附杂质可以用木炭,黄泥水又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黄泥水没有任何的物理或化学效果。

  于是去搜视频和资料,果然没有一个人复原成功。

  后来朱铭又去搜历史类论文,有学者对古代白砂糖进行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一种比红糖颜色更浅的红糖……

  朱铭还查找过现代白糖的制作过程,发现离心机什么的很好解决,主要是古代很难制备磷酸或亚硫酸。

  傍晚下班,朱铭提着两罐糖回后宅,发现张锦屏已经从成都回来了。

  “怎不派人说一声?”朱铭高兴道。

  张锦屏道了声万福:“相公事务繁忙,不便去前堂打扰。”

  朱铭心血来潮:“正好得了一罐糖霜、一罐红糖,把她们几个都叫来,为夫要亲自做好吃的零食。”

  不多时,郑元仪、赵福金、赵富金到场。李师师和裴月里嫦娥,前两日也已搬进来。

  朱铭嫌裴月里嫦娥名字太长,直接改成裴嫦娥。

  众女的关系,说不上融洽,也算不得紧张,反正也就那样。

  倒是赵富金天真烂漫,让人没有戒心,大家都觉得这小姑娘不错。

  只见朱铭弄来一些玉米,将红糖捣碎为粉末。

  然后搬来铁锅和炉灶,铁锅烧热后,加入些许猪油,将玉米翻炒均匀,然后盖上锅盖抽柴用小火慢慢煎。

  听到锅内有弹跳声,就把锅摇一摇,直至煎到没有声音为止。

  朱铭揭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面而来。

  红糖已经磨碎加进去微火拌匀,红糖融化便裹到爆米花上。

  “都来尝尝,”朱铭伸手去抓,又猛地缩回来,吹着手指说,“呼,好烫!”

  待到温度稍降,朱铭抓起两颗塞嘴里,就是记忆中那味儿。

  他对自己的“厨艺”极为满意,以前只看人做过爆米花,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动手就成功了。

  张锦屏让侍女拿来几双筷子,夹起一颗品尝,笑着点头说:“好吃。”

  妻妾们纷纷尝鲜,就连侍女也分到一些。

  玉米终于有了新用途,朱铭对张锦屏说:“请几个官员家眷来做客,给她们展示一下,此物大可传播出去。如今的富人,都只吃嫩玉米,让富人也尝尝爆米花。”

  张锦屏笑道:“这叫爆米花吗?倒是贴切得很。官妇们品尝之后,肯定回家让厨子炒制,用不了一两个月就能出现在街头。”

  李师师立即恭维:“元帅和夫人真是心系百姓,但凡有好东西,便要与万民分享。”

  这马屁拍得张锦屏舒坦,对李师师的印象改观许多。

  张锦屏说道:“先祖偶得胆矾炼铜法,加以改进之后,亦不曾藏私,献予朝廷推行天下。”

  李师师根本不知道啥叫胆矾炼铜,却继续夸赞道:“不料胆矾炼铜之术,竟是夫人的祖宗所献,此举惠及万民,着实让人佩服。”

  朱铭瞥了一眼李师师,这位歌姬倒是擅长搞气氛,初次见面就让张锦屏心情愉悦。

  隔日,张锦屏就跑去严大婆那里,把爆米花做法献给老夫人,接着又邀请几个官员家眷做客。

  当朱铭带着全家前往襄阳时,爆米花已在汉中的上流社会传开,并且迅速向中低层家庭传播。

  普底层百姓吃不起红糖,那就不拌糖呗。

  反正玉米价钱便宜,穷人家的孩子,终于多了一种零食吃。平时若是嘴馋了,便让娘亲抄一些爆米花,立即就有了幸福的童年回忆。

首节 上一节 409/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