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417节
民夫正在一点点运粮回来,从大阵的后军通道穿过。更多民夫带着粮食继续后撤,尽早远离战场附近区域。
陈子翼的骑兵、花荣的火铳兵,已经全部来到朱铭麾下。
但跟邓春的骑兵一样很难奔驰起来,附近全是低洼地带,长期下雨变得泥泞不堪。
十八门火炮还在枝江北岸,楚军没能沉入江中,也不知道该如何破坏。他们甚至都没带铁锤,怎么把炮身砸得烂?倒是在拖拽时,淤泥把火门给堵了,事后还得慢慢清理。
中军阵地上,花荣与麾下火枪手,十多人围坐一团,开始少量烘干火药。
这种行为很危险,他们不敢搞太多,能临时烘干打两三枪就够了。
连日下雨,就连柴禾都是潮湿的,军中做饭都不容易。
神机营已经换装纸壳弹药,那些纸壳也是半湿状态,或许今后在北方作战能够好些。
他们费力点燃十多团篝火,撕开纸壳倒出火药。每人只倒出三发的量,放在已经烘干的碗里,还不敢离得火焰太近。
天空多云,没有下雨,但随时可能下雨。
朱铭已经布好大阵,而在更远处,楚军依旧在布阵当中。
钟相不知体恤民力,其核心地盘的百姓,很多都是半兵半民,随时可以拉起来作战。
但战斗力堪忧!
其铠甲多为布匹嵌缀竹片,选用厚实坚硬的竹子,阴干之后制成甲片,如同札甲那般串起来,缝制在坚韧的布匹上。一些精锐部队,则是在皮革上串铁片或竹片。
江陵城中,钟相足足屯兵五万!。
不管今后向什么地方发展,他都必须先守住江陵,最好是击溃朱铭的大军。
否则在荆江一线,钟相永远得沿江分兵守城,根本不敢全力南下或东出。
只需击败朱铭,这五万人就能做为机动部队,可以带去攻打桂阳监夺取银矿,也可以拉去攻打九江吞并江西。
朱铭用望远镜观测敌情,钟相大军在结阵时,不但全军乱糟糟的,各部衔接也异常混乱。
这个时候,如果能用骑兵,朱铭有信心将其一举击溃。
可惜距离太远了,道路又泥泞,不但骑兵冲不起来,步兵过去也得好半天。
钟相磨磨蹭蹭整军完毕,再前移一段距离,又重新进行整队。接下来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抬出平夷砲进行组装。
他兵变造反的时候,从王禀的战船上,弄到一些床子弩和小型回回炮。
床子弩跟弓箭一样阴雨潮湿天气没法使用。
倒不是什么弓弦变软,而是弓胶变得不稳固,过了雨季必须重新补胶。
平夷砲的轮子会陷入泥泞中,无法整体移动,只能拆解了抬出去组装。
朱铭当然也有这玩意儿,两军交战之初,便是大量平夷砲对轰。
与此同时,钟相两翼各派一万大军,缓缓绕向朱铭大阵侧方,他要凭借兵力优势,明摆着搞三面围攻。
“敌军的严字旗最乱,军容不整,号令迟滞。”王禀用望远镜仔细观测说。
王渊揣测道:“陈子翼和韩世忠在枝江那边,击败的便是严字旗、李字旗。眼前那些严字旗敌军,可能是重新整编的,甚至可能是入伍不久的新兵。”
张镗则说:“钟贼只晓得阴雨泥泞天气,我军的骑兵、火器、弓箭不好发作,却不知鸳鸯阵战力倍增。不管他精锐还是新兵,遇到鸳鸯阵都一样!”
鸳鸯阵自然不可能凭空提高战力,但泥泞路滑,楚军移动速度缓慢。而鸳鸯阵只需固守面对移动缓慢的敌人,可以从容不迫的结阵杀敌,打起来反而比正常情况更轻松。
平夷砲对轰近四十分钟,砲战终于结束。
不是双方投石车全砸烂了,而是钟相的石弹消耗一空,朱铭这边的石弹反而还剩不少。
楚军三面缓缓前进,朱铭的砲车继续投弹。
当面的两股楚军,陆续被石弹砸中,无论将官如何鼓舞士气,都显得慌乱不安行动迟滞,甚至有士兵转身逃跑。
钟相怒急,亲自下令处死逃跑士兵,这才重新整队往前移动。
敌军渐渐接近,朱铭的砲车兵全部撤回。
正面楚军的主将是钟义,这位老兄是钟相的胞弟,不但做了大楚国丞相,上个月还被晋封为蜀王。
如此王号,在恶心谁不言而喻。
两翼的楚军统率,分别是夏诚和黄佐。
在另一个时空,夏诚宁死不降,黄佐则投靠了岳飞。
其余投靠岳飞的将领,如杨钦、刘衡、金琮、刘诜、严奇等,此刻有一半都在江陵战场。他们是岳家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改良的水军战船和战法,更是影响了整个南宋和元朝水军。甚至连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水军,也残存了这些人的战斗方式。
楚军移动之际,钟相又派杨钦、金琮,各率五千人陈兵前军和两翼之间。他们属于机动预备部队,在友军不稳时进行救援。
钟相估计读过《武经总要》,而且还知道变通,把防守型的牝阵,稍作变化用来进攻。
排兵布阵没啥问题,可惜不注重练兵,或者说没时间练兵。勉强能排列阵型、明白号令了,便直接拉去打仗,几场实战之后,活下来的便是“精锐”。
朱铭的营盘只有寨墙,没有挖掘壕沟、修筑壁垒。
这是因为他没想过依托营寨防御,巴不得钟相主动来攻打。若真设有壕沟和壁垒,这一场野外大战根本不可能打起来,钟相脑子进水了才去进攻坚固营垒!
铁蒺藜还是要撒的,混在泥水当中不易辨认,当楚军接近营寨之后,陆陆续续发出零星惨叫声。
“投枪!”
藤牌手和长牌手的标枪投出,楚军纷纷举盾格挡。
再近前些,小队长们开始射箭。
弓箭还能用,但不可拉满,弓胶受潮不稳固,用力过猛会损坏弓臂。
说实话,竹片串成的甲胄,还是能有效防御箭矢的。
扛过了标枪和弓箭,在一线指挥的楚军将领大喜,因为敌人没有依托寨墙防御,他们可以更容易的推倒寨墙。
这当然是故意的,鸳鸯阵嫌寨墙太碍事,狼铣和镗耙都不方便活动。
“轰!”
各处的木栅栏寨墙,纷纷被楚军推倒。
他们踩着栅栏向前,似乎看到了胜利希望,迎面相遇的却是如林之狼铣。
钟相的兵力,是朱铭的2.5倍,但无法全部投入战斗,正面相接的兵力接近1:1。
夏诚和黄佐见战斗僵持,立即把闲置部队派向朱铭的后军。
无数鸳鸯小队结阵的大阵,他们战前就接到军令,在敌人没有溃败之前,能不动便尽量不动。就算是摔倒后退的敌人,也不去理睬,就在原地结阵厮杀。
泥泞路滑,节省体力。
整个战场似乎静止了,朱铭的大军岿然不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是楚军开始不稳,不断投入预备队去接应。
楚将夏诚甚至带着亲兵,绕向朱铭的后军厮杀。这人穿着铁甲,移动起来很废力,但打起来却勇猛,淌着稀泥杀过狼铣丛中,很快就被一支镗钯推倒。
摔倒的夏诚被亲兵拖着往后退,义军这边却不追杀敌将,依旧保持固定阵型防御。
三面合围,已经变成四面进攻。
久战无果,钟相愈发焦急,亲自擂鼓助威。
他兵力再多也没用,大量部队闲置在外围,根本无法去接战。
中军大阵也是有通道的,一些楚军去进攻那些通道,却被拒马、运粮车给堵住。好不容易搬开障碍物,立即遭到骑兵的冲击。
战场是朱铭的营寨,几处通道的路面,早就已经负土夯实。
特别是那八十个重骑兵,他们在营外没法冲锋,在几处通道却可从容活动。即便冲锋距离很短,但冲击敌军已经足够了。
中心垒起的高台上,王禀举着望远镜说:“差不多了。”
朱铭举起手臂,传令兵立即挥舞令旗。
古三、石彪带着三千亲卫,全部穿着步人甲的那种铁罐头,他们各领1500重步兵,分别穿过一处通道杀出去。
陈子翼的八十重骑兵,也弃马领着扈从,由另一处通道穿过。花荣领着500多火枪手,跟在陈子翼他们身后,烘干的火药足够放两三枪。
第425章 0420【还有豪侠部队?】
“陛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贼阵太硬无法攻破啊!”
说话之人叫高老虎,钟相现在的地盘,有七分之一是他打下来的。
钟相也焦急得很,但还能保持冷静:“我军兵多将广,若是一部不稳,便有另一部接应,可持久不泄作战。敌军兵少将微,一部溃散,满盘皆溃。长久下去,我军必胜!”
高老虎说:“各部将领派兵来报,小朱贼的铁甲亲卫还未出动,也不知要从哪个方向杀出,我与英兄弟恐怕无法及时救援。”
当初谈判的时候,朱铭的亲卫曾亮过相,楚国将领对此深深忌惮钟相专门准备了秘密武器。
高老虎和英宣的部队,便是钟相的底牌。
高老虎麾下士卒有数百人使用长枪,是那种又细又长的尖锐枪头。能够刺透重甲,但精钢不易得,仅打造了几百只而已,其余都是木棍套上铁头的钝器。
英宣本身是洞庭湖豪侠,自己打下两个县,跑来加入钟相的队伍。也挑选身强力壮者,重新编为一部,全军使用钝器作战,被钟相招来专门对付朱铭的亲卫。
带资进组的将领不止一两个,比如张广道此时在汉阳,跟他对峙的楚将叫陈寓信。陈寓信攻下两座县城之后,才带着地盘和军队投靠钟相,已经被钟相册封郡王爵位。
“你们绕去朱贼的后军,铁甲兵可能从那里出来,那边我军的兵力最薄弱,”钟相又补充一句,叮嘱说,“到朱贼大阵的艮位和乾位待战,若朱贼铁甲兵从左右军杀出,你们也能迅速前往应对。”
“是!”
高老虎和英宣,立即带兵绕向目的地。
鏖战还在继续,楚军的士气越来越低。不断有预备队,穿过各部间的通道,前去援助摇摇欲坠的友军。
龚斌此刻双臂都酸了,机械式的反复戳刺。
他是跟随朱铭剿灭黑风寨的老人,带兵奇袭大散关失败,被吴玠埋伏死伤千余。此事被他视为奇耻大辱,整编之后练兵更勤奋,陪同士兵往死里操练。
因为过于精锐,现在已变成突出部,不由自主就杀出去了,前方千余士兵遭到三面围攻。
杨钦带着亲兵过来救援,配合督战队好歹稳住不溃,如今正在疯狂进攻龚斌突出的前侧。
年龄尚幼的杨幺,跟在族兄杨钦身边猛冲,刚参与战斗就被狼铣划伤脸部。趁着杨钦荡开狼铣,杨幺矮身冲入,瞬间就被耥耙刺中肩膀,脖子上也擦出一道血口子。
被镗钯戳回来,杨幺只得被迫抵挡兵器,这大半年来学的本事完全发挥不出。
杨钦也是暗暗叫苦,他们属于钟相的嫡系,兵源是最好的,兵甲也是最好的。可真正面对鸳鸯阵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