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470节
“两位都是洛阳人,那地方好打吗?”韩世忠问道。
陈与义说道:“洛阳太过富贵,名门望族遍地,早已是文恬武嬉,一旦兵临城下,洛阳肯定投降。”
种彦崇也说:“种家还是有点影响力的,我若报出名号,一些守军应该愿意放下兵器。”
韩世忠率军所过之处,荥泽、汜水、巩县、偃师轻松拿下,官员要么投降要么逃跑,这些城池全扔给后续抵达的巡检兵驻防。
西京洛阳,就在眼前。
洛阳周边乡村,应该是全国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区,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成都平原。
因为世家大族太多了,而且不断有新的大地主诞生。
既有唐代以来的老牌望族,也有大宋开国以来的各种学阀,还有越来越多的赵宋宗室,以及日渐增多的北宋退休重臣。
洛阳繁华富庶又远离朝堂漩涡,无数重臣和宗室,都跑来洛阳安家享受。
城内城外,遍地名门。
市井乡村,满眼权贵。
洛阳第一大族,并非吕蒙正的后人,而是唐代刘禹锡的后裔。
洛阳第二大族,是来自钱塘的宁家。赵宋攻占吴越之后,宁氏跟随钱氏入朝,子孙数十人皆为洛阳名士。
邵雍、二程、司马光、吕蒙正、文彦博、吕公著……这些人的后代,全都在洛阳定居!
赵宋宗室,迁居洛阳者更是数不胜数。
韩世忠得到朱铭的授意,在洛阳乡村只宣传八个字:减税降租,吃饱穿暖。
就这八个字,便让大量佃户主动投军,一些豪杰游侠更是趁机起义。韩世忠只带着三千兵过去,迅速募兵上万人,就在洛阳城外整编部队。
河南知府兼留守西道都总管王襄,吓得直接弃城而走。
副总管张杲急得满头大汗,让儿子突围出城去见二翟,请求二翟立即发兵救援洛阳。
翟兴、翟进兄弟皆为西军猛将,以前常年跟着刘法作战,又跟随刘延庆去伐辽。兵败之后,刘延庆屁事儿没有,二翟却被追究责任,全部降职听用扔去洛阳。
韩世忠杀来,王襄决定逃跑,不让二翟守城,而是派他们去守皇陵。
因为王襄非常明白,洛阳丢失他还能找借口洗脱罪名,一旦皇陵没了他便死无葬身之地。
此时此刻,翟兴、翟进兄弟皆在守皇陵,还有他们的儿子翟琮、翟襄、翟亮。
历史上,翟家满门忠烈,死得只剩一个翟琮。
他们两度收复洛阳,甚至靠巷战杀退金兵,从靖康年间一直作战到伪齐。而且手里没有像样的部队,全靠乡兵和义军一直苦撑,最后虽然有了正规编制,但钱粮兵甲都得自己想办法。
“父亲,叔父,”翟襄怒气冲冲道,“王襄让俺们守皇陵,张杲又让俺们守洛阳。咱手里就这几千弱兵,不论丢失哪里,事后必被朝廷问罪。索性还是反了吧!”
翟兴沉默不语,心情极度沉重。
翟琮也说:“父亲和叔父以前跟着刘经略(刘法)作战,刘经略忠君报国,最后落得什么下场?后来又跟随刘延庆伐辽,明明是刘延庆损兵折将,被朝廷问罪的却是咱们。现在种彦崇都从贼了,还带兵回来攻打洛阳,俺们翟家为何要给朝廷效命?”
翟亮跟着说:“朝廷君臣无道,为了剿贼卖国求荣,割让北地给金国不说,还把陕西割让给西夏。陕西那些边地,父亲和叔父到处都流过血,如今全被昏君奸臣割让出去了!”
翟进看向兄长:“守皇陵就没法守洛阳,守洛阳就没法守皇陵,任意一处丢失都是大罪。不管我兄弟父子如何卖命厮杀,最终都没个好结果。兄长若是做忠臣,俺就陪兄长去死。兄长若是投靠贼兵,俺也一并投过去。请兄长速速决断!”
第474章 0469【识时务者为名士】
2023-09-18
洛阳,酒税监衙门。
一群儒士围堵在门口,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诸位进去吧。”税吏开门道。
酒税官程端懿枯坐堂中,看到儒士们进来,抬头瞟了一眼,复又低头看书。
那本书,叫《大学章句疏义》。
儒士的带头者叫司马槙,是司马光嗣子的嗣子。
且不说司马光政治立场如何,私德那是真的无可指摘。没有趁机兼并土地,也不大肆蓄养奴仆,即便妻子无法生育,也一辈子坚持不纳妾。
他的嗣子是侄儿司马康,司马康的长子早夭,次子也体弱多病,次子的两个儿子全部夭折。
于是,司马康也过继一个侄子,也就是司马槙作为嗣子。
司马光定下规矩,让子孙清廉勤俭,儿子司马康终身遵守家训。司马康一辈子不蓄财,在退休的时候,皇帝认为他太穷,专门赏赐二千金供其养老,也被司马康给婉言拒绝了。
但但但但是!
孙子司马槙却喜欢享乐,由于养父和养祖父都不蓄产业,既没有多少土地也没什么店铺,只能靠变卖养祖父司马光的收藏度日。
先是司马光自己的字画被卖掉,继而是各种亲笔书稿被卖掉,再然后把司马家历代藏书也卖掉。
如今,已打算变卖祖宅了。
“先生是洛阳文宗,快快拿个主意吧,这种时候莫要再读书了!”司马槙焦急道。
程端懿摊开书籍封面:“近几日,吾读那朱氏著作,发现《大学章句疏义》实与洛学渊源颇深。朱成功学自陈渊,陈渊学自杨时,杨时学自鄙人的叔父(程颐)。如此看来,那道用之学,其实与洛学一脉相承。”
司马槙立即赞同道:“确实如此,吾等早年对道用学误解颇深,其实跟洛学有着传承关系啊。吾等与那朱成功,皆同门不同宗而已!”
刘禹锡的后裔刘观泰也说:“前两日,在下读了《抗金檄文》,真是写得句句泣血、字字惊心。华夷不两立,中国之人如何能联那夷狄?朱先生又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又言,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别。昏君奸臣,不但割让北地与金国,还割让陕西边地给西夏。吾等匹夫若不奋起,恐有亡天下之忧也。两害相权取其轻,可亡国而不可亡天下,宋室既已腐朽难堪,何不改朝换代建立新朝?“
“朱相公与朱大郎皆品德高尚之人,更兼武德充沛,可保中国而御夷狄!”赵榭跟着表态。
赵榭还是个宗室,乃赵光义第五子的五世孙。
众儒生瞎鸡儿扯了一通,簇拥着程端懿前往府衙,意图逼迫副总管张杲开城投降。
因为张杲强行募兵守城,各族都有子弟,被逼着做了基层军官。
万一贼寇打进来,迁怒各族乱杀一通咋办?
“诸位请回,张总管在巡视城防。”管家出来婉言拒客。
于是乎,众儒士又前往各段城墙寻找,守城将士也不敢阻拦他们。
只听一个士卒喊道:“贼兵要攻城了!”
儒士们连忙趴在城头,朝着外面看去,只见三面城墙外都有贼人,正推着新造的攻城器械缓缓向前。
亲自把妹妹送去跟朱铭完婚的种彦岑,此刻换上一身戎装带领种氏族人和奴仆作战。
突然,一群乡兵放弃城墙,在军官的带领下,来到种彦岑这里。
“种家郎君,外面带兵之人,是阁下的兄长,”那乡兵军官说,“俺们奋死守城,不晓得能有几人活命,阁下却肯定不会死。赢了,阁下能立大功;输了,却是俺们去死。这买卖不划算,种家郎君还是开城投降吧!”
种彦岑闻言看向族人,却见族人都看着他,很明显大家都想投降。
因为种彦崇是韩世忠的副将,此刻就在城外带兵。只要投降,种氏一族就能保全,而且还能在新朝立功。
却见一群儒士也匆匆赶来,程端懿义正辞严道:“少将军,朱氏吊民伐罪,乃顺应天命之举,还请少将军不要逆天而行。”
种彦岑都看傻了,来的全是洛阳名士,居然让他献城投降!
种彦岑硬着头皮说:“俺没有任何军职,带领族人守城,不过是奉张总管命令。若是张总管答应投降,俺自然没有二话可说。”
众儒士问清楚张杲在哪边,立即成群结队前往。
走到半路,忽听士卒大喊:“副总管跑了,副总管跑了!”
前几日,已经跑了一个总管,王襄直接就望风而逃。
张杲这个副总管临危受命,好歹组织军民防守,还派人去皇陵请救兵。
现在,张杲也扛不住了,他听说洛阳名士集体反水,知道自己再不跑就没机会。幸好贼兵围三缺一,张杲立即扔下军队,带着自己的家人开溜。
平夷砲已经组装好,城门突然大开。
韩世忠无限感慨:“还是二位猜得准,只要开始攻城,洛阳必定投降。”
“韩将军请。”陈与义微笑道。
“一起吧。”韩世忠昂首挺胸,朝着城门行去。
陈与义的资历,其实不够做河南知府,但现在就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等朱国祥后续派人过来,多半要另外安排,陈与义降为知州也是可能的。但官品会比一般知州更高,也算是一种变相补偿。
两位洛阳主官都跑了,一些幕官也跟着跑路。
还剩少数幕官和县官,带着大量名士出城迎接,而且让酒税官程端懿走最前面。
“罪官程端懿,拜见将军!”程端懿鞠躬长揖。
陈与义在韩世忠身边提醒说:“这位是明道先生(程颢)的长子,朝廷为了安抚洛阳士子,已经让他在洛阳收了近十年酒税。”
韩世忠根本不知道程颢是谁,这几天恶补常识才明白,此刻笑着拱手:“先生是大学问家,元帅见了肯定喜欢。”
程端懿躬身说道:“请将军入城,尽量约束部伍莫要骚扰百姓。”
韩世忠说:“俺的兵虽然军纪差,但也看跟谁比,骚扰百姓是万万不会的,你们这些大头巾尽管放心。”
一半军队被带进城,一半军队留在城外,果然全都秋毫无犯,这让洛阳儒士们更加欣喜,不断歌功颂德夸赞此乃仁义之师。
陈与义听得不屑冷笑,他虽然也是洛阳士子出身,但心里对这些家伙非常鄙视。
一个个夸夸其谈,只知游山玩水、狎妓宴饮,然后等着荫官放缺。
洛阳真正的人才,并非这些名士,反而是用功读书的寒门子弟——所谓寒门,当然是大族旁支,并非连产业都没有的苦哈哈。
现在是朱铭派兵来了他们立即就串联投降。
若是金兵来了,豪族全部拖家带口往南方跑,就没几个愿意出钱募兵死守的,反是翟兴兄弟父子那种丘八在辛苦支撑。
名士们把韩世忠殷勤引去转运司衙门,转运使比都总管王襄跑得更快。
当晚,程端懿设宴款待,好生跟韩世忠套近乎。
程端懿身为程颢长子,一直都清廉节俭,宴请费用由各大家族平摊。
在宴席开始之前,整个下午都热闹得很。
名士们派出奴仆,满城求购朱铭的作品,不管是诗词还是注疏,谁愿意卖的就立即给高价。
一首词,能被炒到二十贯。
若能拿出《道用策》、《大学章句疏义》等书籍,一本能卖到数百贯钱,真真就是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