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669节

  等西夏使者离开大殿,朱国祥不顾还有太监和礼官、史官在场,就忍不住怼儿子:“你神经病吧?”

  起居郎听得毛笔一抖,不知该怎么记录。

  朱铭却笑嘻嘻说:“父皇,银川公主李清露的故事,不是您讲给儿臣听的吗?”

  朱国祥没好气的吩咐起居郎:“这几句不用记。”

  “是!”

  起居郎大舒一口气,又自责学问太浅,居然没听过神经病是何病症。

  找时间得请教太子。

  “宣大理国使者觐见!”

  李伯祥、黄渐入内拜见,皆得赐座。

  稍微聊了几句,朱国祥就问:“汝二人,一姓李,一姓黄,祖上可是汉人?”

  两人熟读儒家经典,又仰慕中原文化,攀附祖宗那也是张口就来。

  李伯祥说:“回禀陛下,小臣的先祖,乃唐皇室后裔。”

  黄渐更牛逼:“小臣的先祖,却是春申君。”

  朱国祥大感震撼,点头赞许:“皆源远流长,可见大理国亦为诸夏。”

  “陛下圣明!”

  二人立即大喜,他们就喜欢这个,里面包含深刻的政治因素。

  其实全部属于白族,在唐代才拥有汉姓。

  大理白族除了李氏、黄氏,还有段、高、杨、赵、董、王、周、何、苏、张、龚、尹等等。

  他们是最先汉化的,并且把周边各族视为蛮夷。

  安南也差不多,自封中华,周围全是蛮夷。

  樊绰的《云南志》,记载了唐代西南地区详细信息,可惜此时只在云南局部流传。

  对于大理国,大明君臣两眼一抹黑。

  朱国祥对二人说:“中原与大理皆为诸夏,久不来往实在不妥。不但两国官府应当互市,还要允许两国商贾自由出入彼此国境。”

  “陛下英明!”

  李伯祥赞叹。

  他此次出使大明,除了请求册封之外,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恢复商业来往。

  朱国祥、朱铭的想法,却是让商人打探大理虚实,把行军路线和敌国城池给画出来!

第685章 0680【天阙献俘】

  郊祭,又称郊祀,从周代开始就是最隆重的祭典。

  因为这是国家祭天仪式。

  唐代的时候,选在春夏秋冬,一年要郊祭四次。

  赵匡胤不愧是开国君主,拥有务实的良好作风。他认为郊祭太过频繁,实在浪费人力物力,在位十七年仅郊祭四次。

  赵匡义发扬这种务实作风,在位二十三年,仅仅郊祭过五次。

  宋真宗……嗯,大家知道的。

  这位喜欢祭祀和祥瑞,从此定下祖制,三年郊祭一次。

  下一位出场的,当然是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郊祭二十三次。

  朱国祥、朱铭开国建制,已在《大明律》中定下各种礼仪。郊祭十年一次,若遇重大事件,不定期增加郊祭——比如新皇登基、将军凯旋等等。

  并且,不再南北郊分祀天地,从今年开始合祀于南郊。

  大大节省祭祀成本!

  为了等功臣们回京,祭祀时间延后到二月底。

  这天,诸国使者在御街排队等待。他们前方是文武大臣,还有将领、军队等候在朱雀门外。

  郊祭天地,凯旋大典,封赏功臣,三者合而为一。

  “皇帝升楼!”

  四处街道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终于听到几声钟响,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出现在宣德门城楼。

  在礼乐声中,礼官宣导文武官员上前,继而宣导番邦使者上前。

  平时取消了跪拜之礼,这种重大场合却保留着。

  群臣跪拜,山呼万岁,随即舞蹈庆贺。

  “检阅兵马!”

  白祺作为功臣代表,领着一众立功将士,从朱雀门外过州桥,来到御街之上列阵前行。

  最前头是一千太子重甲亲卫,其后又是一千火枪手部队,接着是二百重骑兵、三百骁骑……场地有限,只抽调少量队伍进行检阅。

  “轰轰轰轰!”

  重甲步兵本来就是优中选优,能选来参加阅兵仪式的,甚至连身高都非常近似。

  他们全身包裹着铁罐头,踏着整齐步伐徐徐向前。

  没有喊任何口号,只是默默前进,但脚踩地面仿佛有千军万马而来。

  大理国使者李伯祥,下意识感到惊惧,低声问旁边的西夏使者李仁礼:“大明有多少这样的甲士?”

  李仁礼道:“听说有好几千。”

  刚说完,李仁礼就瞳孔一缩,他看到了紧随其后的火枪手。

  “李贵使怎的了?”李伯祥顺其视线看去,不解道,“这些拿着铁棒的,又是什么兵?”

  李仁礼说:“火铳兵。”

  李伯祥还是不明白:“贵使见到重甲士还神态自若,怎见到火铳兵就骤然色变了?”

  李仁礼不愿回答,目送火铳兵从前方经过。

  继而是两百重骑兵、三百骁骑兵,李伯祥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骑兵能够连人带马全部披甲。

  鸠摩僧哥和摩君明稽两位真腊使者,已经站在原地看傻了。

  他们十年前来开封朝贡,当时可没有什么阅兵仪式。

  真腊吴哥王朝虽然处于鼎盛期,但政体实在过于松散,大部分国土开发度不够,而且大量财政用于建佛寺佛像。看似疆域庞大,看似实力强盛,其实军队非常糟糕。

  他们哪见过重甲骑兵、重甲步兵?

  摩君明稽低声说:“这个大明国,比以前的宋国更强大。明国的军队不可战胜,回去以后应该告诉陛下。明国皇帝让我们派年轻人,来开封这里学习儒经,一定不能违背皇帝的意愿。

  鸠摩僧哥说:“我当然知道……他们的铠甲,都是铁做的吗?”

  “应该是吧。”摩君明稽也搞不清楚。

  白祺代表将士伏阙跪拜,其余将士全部站立行礼,因为他们甲胄在身行动不便。

  兵部尚书赵遹开始宣读战功,从杨志大败西夏,一直讲到去年的大捷。

  礼乐声大作,文官武将再次舞蹈庆贺。

  “献俘!”

  战鼓擂动,号角吹响。

  几队轻骑兵押着金国俘虏,从朱雀门外径直来到宣德门外。

  沿街百姓欢呼呐喊,还有人往俘虏扔烂菜叶子。

  东京被围困饿死不少人,他们当然不能埋怨朱太子,于是把亲人去世的怒火,都发泄在这些金兵的头上。

  完颜活女一瘸一拐走在最前面,因为他在俘虏当中地位最高。

  去年被俘之时,完颜活女双腿胫骨被打断,只简单接骨包扎就完事儿,痊愈之后却是变成了一个跛子。

  张广道上前做介绍:“此人名叫完颜活女,乃完颜娄室之子。完颜娄室为金酋阿骨打麾下第二号猛将,其子完颜活女亦在金国屡立战功,麾下有金国最精锐的军队合扎猛安……此人在灭辽攻宋之时,皆残暴嗜杀,死于其手之百姓不计其数……”

  一个兵部官员前去验明正身。

  陆陆续续,又有三十多个金国将领、军官、士兵被带上来。

  赵遹奔至阙下,请示道:“俘虏皆已验明,请陛下指示。”

  “正法!”朱国祥说道。

  “正法!”

  “正法!”

  “正法!”

  一声接一声,从城楼传至城门外。

  几个膀大腰圆的将官,临时担任行刑人员,把俘虏拖到御街南端砍头。

  献俘仪式结束,礼部尚书孟昭出列,开始宣读封赏内容。

  第一个受封的,却是即将退休的张根:封赣国公,太师,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

  众臣一听这些官爵,立即明白张根要离开朝堂了,否则绝对不可能搞封赏大批发。

  “臣,叩谢陛下!”张根极为激动。

  即便马上就要退休,但活着就能有此殊荣,已经足够光宗耀祖。

  第二个受封的是李宝,灭国之功,灭掉了东南小朝廷。封为濮阳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八百户。

  接下来是——

  张广道,洋川郡公,食邑一千四百户,食实封七百户。

  杨志,济阴郡公,食邑一千四百户,食实封七百户。

首节 上一节 669/10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