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842节

  张伯玉颤巍巍跪下:“老臣叩见陛下!”

  李阳焕虽然已经走上昏君之路,但他非常聪明且有手段,微笑着说:“太师不必多礼。快快给太师赐座!”

  “谢陛下。”张伯玉被太监搀扶着坐下。

  李阳焕问道:“不知太师有什么要事?”

  张伯玉说道:“明国早已取代宋国,为中原之正统。近些时候又传来消息,北方的金国已灭,大明尽得旧辽疆土。陛下,我大越是时候向明国称臣了。”

  李阳焕却说:“我大越独霸天南,如今内外承平,难道还怕明国不成?”

  “占城和真腊两国,都已经做了明国藩属,”张伯玉说道,“去年两国联手来攻,我大越天兵虽然威武,却也费了一番工夫才把两国打败。若是哪天明国也出手,带上占城、真腊三面夹击,到时候却该如何抵御?”

  李阳焕当然不傻,立即感觉事情有些棘手,下意识点头道:“太师所言有理。”

  张伯玉继续说:“向大明称臣之后,再趁机扫灭北方蛮酋豪帅!”

  在越南的北部山区,此时有很多半独立部落。

  越南李朝通过联姻,把公主嫁给部落酋长们。在安抚收编部落的同时,还让那些部落做侵宋先锋,隔三差五不断袭扰中国边境。

  但发展到现在,越南君臣想除掉那些部落!

  这是因为,越南的制度和思想正在急剧改变。

  近数十年来,越南一直在疯狂扩张,时不时就要入侵周边邻国。不管是入侵占城、真腊,还是出兵十万打北宋,都是其国内政治生态所推动的。

  越南李朝的创建者是一個商贾子弟,靠行贿做了黎朝的殿前指挥使,并且还娶了公主。

  趁着黎朝内乱,太子年幼,黄袍加身!

  越南李朝得位不正,叛乱此起彼伏。在改制收权的同时,又必须笼络文武官员,并且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在全国实行强制兵役制,军队达到三丁养一兵的规模!

  还大搞封建庄园制,给文官武将疯狂封爵赐地。

  越南朝廷为了支付沉重的军费,文武官员为了获得更多农奴,于是选择积极对外侵略。而且经常打下了地盘却不要,只抢劫财货和人口回国。

  越南出兵十万攻宋,虽然刚开始劫掠无数,但很快遭到北宋的报复。

  越南的军功集团就此影响力锐减。

  文官们趁机上位,开始采用科举制度,这几年甚至靠裁军来改善财政。

  文官政治已经比较成熟,对外侵略扩张难以持续,接下来就该解决国内的割据势力了。越南北部那些几代娶公主的酋长,不但经常向北袭扰中国,还经常向南劫掠越南百姓,他们是文官政府铲除的首要目标!

  张伯玉说道:“只有臣服于大明,我们才能摆脱三面受敌之危。而且,铲除北边山里的蛮夷部落,也是在向大明皇帝示好。只要我们稳住了大明,今后再去攻打占城,大明朝廷就可以两不相帮。”

  “此言有理!”

  李阳焕被说服了:“立即挑选使臣和贡品,前往大明朝贡请求册封。”

  “陛下英明!”

  张伯玉总算松了口气,他生怕这位年轻君主会意气用事。

  由文官们掌控的越南,虽然侵略性不再那么强,但绝对不可能就此消停下来。

  因为封建庄园制没有改变,封建领主们渴求战争。他们不敢再招惹北方大国,今后只能拿占城和真腊开刀,持续性的出兵劫掠财货和人口。

第865章 0860【交趾献麒麟】

  杨再兴带着六千新军,路过邕州(南宁)的时候,正好遇到从贵州过来的夏大均。

  再加上邕州知州陈可大、通判吴逵,四人开了一个碰头会。

  夏大均首先说道:“我奉命招抚西南诸蛮,刚从自杞国和特磨道过来。自杞伪主不愿去国除号,只愿接受大明册封成为属国。特磨道的那些酋长,都表示忠于大明,但恐有三心二意者。”

  特磨道是宋代设立的羁縻道,名义上跟邕州属于平级关系,但一直是由邕州知州在代管。

  陈可大身为知州,介绍情况说:“特磨道诸蛮,一直都是表面臣服。只有出兵打两场,把他们打痛了,才会真正忠于大明。”

  杨再兴问道:“邕州现有多少土丁、峒丁?”

  通判吴逵回答:“共有土丁、峒丁八万余,多数是诚心归附。若有战事,可以招来打仗。”

  “这么多?”杨再兴惊讶道。

  陈可大微笑解释:“多亏了玉米和红薯。劝农官带着玉米红薯种子,传授各族百姓耕种之法。许多山地粮食产量猛增,各族首领和百姓皆沐皇恩,对于邕州官府的命令也更愿服从。”

  邕州境内,少数民族遍布。

  侬智高叛乱之后,北宋朝廷在此修改征兵制度。王安石变法时期,更是勒令邕州编立保甲,各族百姓通通都要搞保甲制。

  编立保甲,抽丁为兵,意味着进一步控制少数民族部落。

  那些部落酋长肯定有瞒报,但又不敢公然对抗朝廷,纷纷选择报一些、藏一些。

  一直到北宋末年,邕州的土丁、峒丁数量,始终保持在五万人以内,官府随时可以抽调他们当兵。

  但大明建国不到十年,邕州在籍的异族丁员就近乎翻倍。

  这主要得益于玉米红薯的推广,让少数民族部落切实获得好处。他们境内遍地山区,太适合种植玉米红薯了,而大明还派了劝农官去指导。

  吴逵说道:“八万多丁,肯定不能全征,否则各部必然叛乱。征募一万丁当兵,再征募一万丁做民夫,这就已经是邕州的极限。邕州另有驻防军三千,还能临时募来汉兵数千、民夫两三万。”

  杨再兴点头道:“已经足够了。临时招募的汉兵和土兵,也不奢望他们出城作战,能守住打下的城寨即可。我奉命编练新军,需要一年时间。”

  “一年之内,我能保证邕州不出大乱子。”陈可大斩钉截铁道。

  杨再兴说道:“如此最好。”

  陈可大是一个能臣干吏,但他出自仙游陈氏。

  他的家族,上次被抓了两个贪官,其中一个还是他的亲兄弟。

  陈可大是被罢官之后,再由皇帝特赦启用,贬到邕州这破地方来的。他心里对朝廷多少有点怨怼,但更想立功升迁洗刷污点,而开疆拓土便是最好的方式!

  邕州太特殊了。

  西北边挨着刚刚自立的自杞国,西边又是不听话的特磨道,西南部与越南李朝有漫长的边境线。

  陈可大问道:“朝廷对安南边境是怎样看法?”

  杨再兴说:“安南暂时不必理会。陛下的意思是,先灭自杞国,收服特磨道,接着川南、湘西与广西四路合击大理。灭了大理,再去处置安南。”

  闻得此言,陈可大、吴逵两人瞬间精神振奋。

  他们都属于被贪腐案牵连的官员,惨遭贬谪至此。皇帝现在想对外扩张,他们身为邕州的一二把手,只要好生配合就必定立功。

  ……

  就在杨再兴带着新军,即将启程继续西行之际,一条快船从左江飞快驶来。

  杨再兴和夏大均,都被陈可大派人留住。

  “发生了何事?”夏大均已经准备回京复命了,在城外码头被请回州衙。

  陈可大解释道:“安南国主派人来接洽,希望臣服大明、请封国王。贡品礼单都送来了,使者下個月就能到。”

  安南国王上贡或请封,都是先跟邕州知州接洽,再由邕州官员上报朝廷。

  夏大均说:“此乃邦交大事,肯定要如实上报。”

  陈可大却想立更多功:“朝廷一旦册封安南国王,广源就很难再拿回来。那是当年侬智高父子的老巢,不但突出于交趾北部大山,而且还盛产黄金。不管是财税还是军事,都对安南大大有利。即便朝廷要册封安南国王,也应当重新划界,朝廷借此收服广源。”

  广源州,也叫顺州,是越南高平省的东北突出部。

  这里本来是北宋疆土,由于盛产黄金,被安南国反复入侵。当地部落请求宋朝保护,但宋朝哪有空管这些羁縻部落?无奈之下,广源州各部只能一边臣服北宋,又一边含泪咬牙给安南上贡。

  侬智高他爹当年起兵叛乱,就是因为在宋朝莫名其妙丢官,回到广源州又被安南国扒皮盘剥。

  哪边都靠不住,干脆自立建国。

  北宋后来大败安南,一直打到首都升龙府,因为非战斗减员太多而被迫撤兵。

  然后,为了平息边患,竟然把广源州赐给安南!

  安南白捡一个广源州还不满意,反反复复跟北宋闹边界纠纷。北宋选择息事宁人,又把二峒、六县、八隘赐给安南。

  几人商量一番,夏大均表态道:“我回京复命时,当劝陛下收回前宋失地,不可爽快册封安南国王。”

  陈可大拱手说:“此事就拜托阁下了。”

  陈可大转身朝杨再兴作揖:“安南小国,自称天南小中华,却是蛮夷之气不改。一旦大明拒绝册封,他们肯定会侵扰边境,直闹得朝廷答应册封为止。明年或有边患,但规模肯定不大,请将军随时准备带兵过来。”

  “正好拿安南练练新军!”杨再兴当即同意。

  ……

  出使中国请求册封,这对越南官员而言是个好差事。

  国舅杜英武深受宠幸,顺顺利利做了正使。

  他们也不等邕州官府回复,带着贡品就出发。

  贡品还挺丰富的,有麒麟一只、大象两头、沉香二十斤、乌木两根、象牙十五对、宝石若干……

  门州(镇南关)守将派人请示邕州,陈可大只得命令守将放行。

  杜英武来到邕州城外,发现自己无法进城,顿时生气道:“我们是来朝贡请封的,你一个知州竟敢苛待,就不怕挑起两国边衅吗?”

  陈可大听闻此言,立即面北拱手:“吾当秉明朝廷,安南使者气焰嚣张,威胁邕州太守发兵寇边!”

  眼见陈可大态度强硬,杜英武当场就软了,乖乖听从邕州官府的安排。

  这也就是现在,杜英武还没掌权,只是一个宠臣兼国舅。

  历史上,再过几年时间,安南国王就会病逝。杜英武爬上太后(甥媳)的床榻,控制年仅三岁的小皇帝,成为安南实际上的掌控者,到那个时候他才叫嚣张跋扈呢。

  陈可大告诫道:“我会派官员引你们入京,但一路上不可生事。这里是大明,不是什么蛮夷小国!”

  安南使团就此启程,先去广东那边,再翻越梅岭到江西,一路沿赣江坐船北上,转入长江走运河。

  等他们抵达河南境内,已经大雪封冻,只能暂时停下来。

  麒麟和大象不耐寒,地方官府不敢怠慢,专门派人搭建棚屋生火取暖。

  冬去春来,已是大明复兴中华二年。

  安南使者带着贡品来到洛阳,刚送上礼单就被训斥一通。

  接待他们的官员,正是去年回京的夏大均。

首节 上一节 842/10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