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940节

  李察哥无比震惊:“那里是明军杀来最短的路线,也是坚壁清野的主要地区。全都坚壁清野失败了?”

  李仁忠点头:“静塞军司的都统、副都统、监军,还有韦州知州皆当斩。这些混账,联手盘剥百姓,大旱之年还要加派,去年就把一個部落逼反。其余诸部虽然没造反,但也跟朝廷离心离德,怎么可能愿意迁徙部众、坚壁清野?”

  “用人之时,不能随便斩杀统兵大将。”李察哥说道。

  除了监军和知州,全是李察哥的心腹,怎么能让李仁忠砍掉?

  李仁忠说:“撤回来的将士和部众,尤其是那些酋长,都闹着要先杀贪官才愿作战。必须给这些人一个交代,否则接下来就不要再打了,他们极有可能会叛乱投敌。”

  李察哥说道:“那就先把监军、知州抓回兴庆府,暂时收押起来,也算给将士百姓一个交代。同时,还要安抚都统和副都统,免得他们因此而恐惧多想。”

  李仁忠也不敢把人全杀了,只能同意这个办法:“攻占韦州的,是明军主帅邓春。此人是朱皇帝的旧部,还没起兵就做了朱皇帝的随从,号称南征北战至今未尝一败。他已继续进兵攻陷溥乐城,现在估计正围攻耀德城。距离兴庆府这里,只有三百余里了!”

  李察哥连忙说:“拖住,一定要拖住。现在黄河水量还不大,必须拖到涨水之时再掘堤!”

  李仁忠面露苦色:“拖不住啊。明军不是宋军,攻城速度太快了。我大夏将士,也没有以前那般勇猛无畏,很多部落士兵都消极避战。”

  “而且抓到了细作,各路都有明军细作,劝那些部落酋长叛夏投明。诸部酋长不敢直接叛逃,却又给自己留退路保存实力。”

  “就拿萌井寨来说,明军还在数里外,守寨将士就逃跑了。守将逃回之后被砍头正法,结果他所在的部落,酋长带着部众一起叛逃……”

  李察哥无言以对。

  人心散了!

  静塞军司方向的西夏军,之所以一触即溃、望风而逃,并非全是因为明军太过强大。

  真正的原因,是连年灾害又盘剥过度。

  明军还没打来呢,去年就有部落造反。而在镇压起义的时候,又就近征粮补给,逼得当地诸部怨气横生。

  大明细作再跑去策反,好多部落酋长都摇摆不定,哪还会拼死帮着西夏朝廷打仗?

  一个太监站在殿外,焦急说道:“前线有急报。”

  李仁孝说:“拿进来。”

  急报是罔存礼发来的,诉说自己放弃盐州后撤。

  李仁忠大怒:“这厮好大的胆子,连吃败仗,还敢擅自撤军!”

  李察哥却说:“他做得对。我们之前低估了明军,又高估了自己的战力。左厢三大军司败得太快,别说野外作战,就连守城都守不住。罔存礼若留在盐州死守,他那几万兵也要全军覆没,还不如一路后撤拉长明军补给线。”

  “接下来该怎么打?”李仁忠问道。

  李察哥说:“让任得敬死守灵州,拖到黄河水涨再掘堤,把明军的粮道和退路全给淹了。罔存礼那边,明军的粮道会拖得很长,我亲率骑兵去袭击明军的运粮队。王枢那边,克夷门城高池深、兵精粮足,韩世忠、岳飞二人应该很难攻破。”

第960章 0955【踏破贺兰山缺一】

  在西夏人眼里,契丹、回鹘、吐蕃都是蛮夷。

  “克夷门”这个名字,最初就是为了克契丹,后来变成了克蒙古。由于蒙古人多次杀来,西夏甚至在克夷门地区修筑长城。

  北宋中前期,对西夏较远地区非常陌生。

  范仲淹甚至认为贺兰山是东西走向,并且这种观点在北宋中期成为共识。

  众人于是脑补出一副画面,贺兰山横在西夏国都的北方,山中有一处通道可以行军,在通道口修筑关城便是克夷门。

  此后数百年,甚至到了20世纪90年代,史学家们都认为克夷门是贺兰山的关口。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以及西北学者的实地考察,渐渐认为克夷门在乌海市的苏白音沟。

  苏白音沟长约20里,两侧皆高山峭壁,沟内蜿蜒曲折、地势险要。两山之上,可藏兵十万,中间沟底一览无余,敌军只要敢进来就别想出去。

  少量轻骑可以绕开,但大部队根本别想绕。

  东侧山峦之外是沙漠。

  西侧山峦之外是黄河,过了黄河还是沙漠。

  这里是贺兰山的余脉,如果连接克夷门附近诸多山岭,那么贺兰山还真是东西走向,且克夷门就卡在贺兰山余脉之间。

  估计北宋派出的使者,就是在这里考察之后,做出了相应的错误判断,包括范仲淹在内的所有人都信了。

  岳飞若是攻破此地,勉强也算“踏破贺兰山缺”。

  成吉思汗第三次征夏,就曾经打到这里。

  当时,西夏守军共有十二万,成吉思汗实在打不动,只能把猛攻改为围困。

  双方足足对峙两个多月。

  由于西夏朝廷不断催促,西夏粮草也渐渐不足,嵬名令公只能冒险夜袭,结果自己被蒙古军给抓住。西夏兵大乱,成吉思汗趁机攻占克夷门。

  蒙古顺势南下,围攻西夏首都,并掘开黄河猛灌城池。

  大水泡了一个多月,西夏都城没有垮塌。蒙古军临时修筑的堤坝反而垮了,黄河之水倒灌蒙古大军……

  这还打个屁啊?

  两国就此休战,约为兄弟之国,成吉思汗还娶了西夏国主的女儿。

  此时此刻,岳飞、韩世忠望着山沟,顿觉头大无比,完全不知道该怎样下手。

  投降的西夏监军曹煜介绍道:“此谷长约二十里,谷内蜿蜒曲折。两侧山岭有多处寨堡,谷后还有一座坚城,将军就算有三十万大军也难以攻克。”

  韩世忠问道:“既然只有二十里长,那从东侧沙漠绕过不就可以?”

  曹煜解释道:

  “最狭窄的山谷二十里,但过了克夷门还有山谷,只是没那么窄而已。本地人把克夷门北边的山谷叫前沟,把南边的山谷叫后沟。”

  “如果要绕行,我军应当后撤数十里,再往东穿过数十里沙漠,过了沙漠再穿过山岭碍口。然后才是在沙漠中南下,具体多远小臣不知,因为没人敢从那边走,估计还要再走一两百里的沙漠。”

  韩世忠听完,沉默不语。

  岳飞说道:“只能强攻了。”

  韩世忠说:“必须先拿下两侧山岭。”

  曹煜听着二人对话,只觉得他们已经疯了。

  西侧山岭要低些,主峰垂直高度也有数百米。

  东侧山岭的主峰,垂直高度却在一千米以上。

  大山套小山,高岭连低岭。山脉绵延一百五十余里,就算只打到克夷门城,也有二十多里的直线距离。

  而且山上多岩石,别说树木了,草都没长几根,由于风化侵蚀异常陡峭。

  火炮在此无用!

  岳飞、韩世忠麾下,有大明骑兵一万出头,有大明步兵五千余人。

  其余全是契丹、党项、唐古、吐蕃、回鹘各族士兵,有他们两個从草原带来的,也有他们两个在套外招降的。

  就连运粮民夫,也都来自套外草原。

  山西民夫,只把粮草运到东胜州。韩世忠辖内的诸多草原部落,用船只和牲畜转运至天德军城。天德军城附近的草原民夫,再把粮草转运到兀剌海城。兀剌海城的草原民夫,再把粮草运到这里攻打克夷门。

  不怕有投降的部落烧毁粮草,因为部落酋长和贵族们,都被韩世忠、岳飞带在身边。他们的妻儿老小,也已被送去山西做人质。

  岳飞把韩世忠单独叫去商量:“你和三千骁骑、三百重骑,留在山下压阵。我亲率部队去攻东面山岭,数千步卒去攻西侧山岭。各族骑兵,分出一些跟在我们后面爬山。占领一处险要之后,就让各部骑兵留守,大明精锐继续往前攻。”

  “你的骁骑,还有各部骑兵,都下马去攻山?”韩世忠问道。

  岳飞笑着说:“总不能骑马上去吧。”

  “上万人去攻山,此处距离克夷门二十里,山上的士兵怎么喝水?这些山岭光秃秃的,恐怕找不到水源。”韩世忠问道。

  岳飞说:“敌军山上有营寨,他们是怎么喝水的?到时候总有办法。”

  韩世忠把曹煜叫来:“山上有几处营寨?具体在哪座山头?”

  曹煜摇头:“不知。”

  韩世忠又问:“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曹煜摇头:“不知。”

  韩世忠再问:“每座营寨有多少人?”

  曹煜摇头:“不知。”

  韩世忠大怒:“你一个西夏监军,怎么一问三不知?”

  曹煜惶恐解释道:“小臣是威福军司的监军,并不是克夷门的监军啊。”

  韩世忠气得想一刀将其砍了,强行压住怒火对岳飞说:“你我各带三十人,先爬上去观察形势。”

  历朝历代的名将,到了一个陌生地区,都会亲自去侦察战场。

  地图画的,别人说的,总不如自己眼睛看到的直观。

  极为谨慎的将领,甚至在行军途中,还会带着亲兵加速前进,提前两个小时亲自选定扎营地点。

  岳飞、韩世忠二人,从草原骑兵那里借来轻甲,各带三十人攀爬两侧山岭,还每人携带干粮和好几个水袋。

  山下大军,暂时交给李世辅统率。

  折腾好几天,在山里爬得浑身酸痛,岳飞和韩世忠才搞清楚最近的敌寨位置。

  山岭上的生存条件过于恶劣,除非山谷里正在打决战,否则敌将不会在山上布置太多人——吃饭和饮水是个大问题。

  二人各自在附近下山,回到谷中互通消息。

  韩世忠说:“我发现一个墩台,根本不是寨堡,里面撑死能有两三百人。这种地势,那般大小,平时顶多五六人驻守。”

  “我那边也差不多,少量精兵就能快速拿下。”岳飞说道。

  他们运气好,西夏来不及修长城。

  历史上,西夏被蒙古人打痛了,等蒙古人退兵之后,就在两侧山岭修筑大段长城。既可以快速运兵运粮上山,又可以驻守长城防备蒙古人攻山。

  如果此时山上就有长城的话,岳飞、韩世忠根本无法进攻,只能像成吉思汗那样驻军对峙。

  商议完毕,岳飞、韩世忠留下休息,让麾下将领各带八百精锐攻山。

  不用从头攀爬,在标记好的谷内位置,先派善于登山者,不穿铠甲爬上去。然后砸下木桩,拴绳索抛下,后续着甲精锐拽着绳子攀登,最后还绑着一架架木梯拖上去。

  木梯是从兀剌海城带来的,就是民间使用的普通木梯。

  曹煜作为向导,说这边难寻树木。

首节 上一节 940/10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