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240节

  “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一回就完了。”

  别人都只道她贪图享乐,但她心里的苦,没人懂。

  丈夫贾代善过世之时还不到四十岁,在他死后,肯安分留在贾家未走的妾室就有六个。

  夫妻情深,却还是中年丧夫,也没有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神话。

  别人都羡慕贾母有两个嫡子成年,且嫡子又都生了嫡孙,十分圆满。

  可这两个嫡子,长子贾赦被太公太婆和公公婆婆宠成了个品质恶劣的“混人”,次子贾政则是个人品端方、百无一用的“庸才”。

  要是让“混人”继承了家产,那全副家产恐怕早就都被换成了一群一群的小老婆。

  实在不得已,贾母只能自己头顶一个“偏心老太太”的名头,让“混人”承袭爵位,让“庸才”继承家产。

  虽然“庸才”也没什么本事,但好歹败家的速度还是比“混人”要慢点儿。

  只要败家的速度别太快,万一孙辈当中能出个人才,贾家也就有救了。

  家外尚且如此,至于家里面的情形,更是只能得过且过。

  当年“混人”大儿子死活不肯迎娶史侯的外孙女,一心要娶一个家境寒微的布氏女子为正妻,后果就是导致了长孙贾琏出身收到了影响,在家中地位也不高,如今连续弦邢夫人也敢随意训斥贾琏。

  至于“混人”的那位续弦邢夫人,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不提也罢。

  “庸才”的正妻倒是金陵王家的小姐,出身很好,可心思也大。自打嫁进贾家,就恨不得把王家的闺女全弄进贾家来。

  先是撺掇着让贾珍娶了她侄女王淳凤,后来又撮合贾琏娶了她侄女王熙凤,这要不是因为国子监祭酒李守中对贾政的仕途大有影响,王夫人肯定又要把王家的哪个闺女塞给贾珠。

  如今,王夫人又为了能让她的外甥女薛宝钗嫁给宝玉,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王夫人疼宝玉不假,可她更疼她自己的妹妹薛姨妈。

  薛姨妈的闺女宝钗嫁给宝玉,已经败了家的薛姨妈就有了贾家做靠山,王夫人也有了最可靠的儿媳妇做帮手;可宝玉娶了薛宝钗,就是娶了商家之女,就算宝玉考中了科举,日后都要低人一头。宝玉的儿子就更别提,在贵族圈中肯定也是“子因母贱”。

  说到孙子,两个庶出的孙子也是“不提也罢”的那种。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贾环七岁时候,就已经跟他的生母赵姨娘一样心术不正。读书的心思不多,算计多拿两个果子的心思不少,抓到手立刻就往嘴里塞,宁可自己吃坏了肚子,也不肯给他娘一个。

  贾琮的娘年纪太小,生下贾琮就难产死了。据说现在贾琮那个一刻也闲不住的毛病很像他娘,七岁入学,写三个字就黑眉乌嘴的没个人样子,写五个字以上就能用墨汁给自己弄个满脸花。

  贾母的希望,都放在了两个嫡出的孙子和嫡孙女元春身上。

  如今元春在宫里终于熬出了头,她就是贾家在皇家的唯一靠山。

  宝玉是个没坏心的,可那孩子心思太单纯,他看不懂别人会算计他。若是没人庇护,就算考科举出仕当了官,只怕也跟他老子一样,哪儿哪儿都玩不转。

  贾琏原本也就是个给贾政料理家事的材料,不招灾不惹祸,可也没什么能耐,书不爱读,科举考不来,就捐了个五品虚衔混着,等着将来他爹“混人”死了就承袭爵位罢了。

  谁知,这贾琏竟然忽然开了窍,看准了皇帝的风向,一举得了赏识,做了顺天府知府,这已经大大超乎了贾母对这个嫡孙的期待。

  更不料他除了有政治眼光之外,竟然还很有治家的眼光,这可着实震惊了贾母。

  .

  “那你倒是说说,什么是贾家的根基。”

  贾母一点也没有表达出喜悦,她只是很认真地问贾琏。

  贾琏也很认真:

  “按说,身为人臣,根基必定是圣宠。

  皇上一言九鼎,手握生杀大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咱们贾家是开国功臣,与普通的臣子不同,皇帝未必要咱们死,至少不要明着死在皇帝手上。

  历朝历代的皇帝整治自己当朝臣子的很多,但向先朝的功勋之臣动手的不多。

  因为皇帝是要被写进史书的,他们在意后世如何评价他们。

  所以除非开国功臣谋反,否则诛杀开国功臣很容易招致不仁不义的千古骂名,被后世认为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说句过头的话,就算是珍大哥杀人放火,皇上也顶多会夺了他的爵位,治他一个人的罪,另外换个贾家的子侄来继续承袭爵位,也不会彻底动了咱们的根基。

  咱们只要不是对皇上不臣不忠不敬不轨,咱们最大的威胁就是自己败了家。”

  他这一番话,说得贾母暗自心惊:

  这个琏二,见识果然非同寻常,真真儿是长了大本事。

  他爷爷临终之前,曾单独与贾母说过一席话,说到他最担忧之事,也正是贾琏所说贾家的处境和危机。那可是跟在第一代荣国公身边长大的的代善老爷子一辈子的领悟,贾琏这个金银窝儿里偎大的孩子,才二十岁就都看通透了?

第三百一章 凤姐不能掌家

  贾母仍然不动声色,只是继续认真地问:

  “咱们这样的大家大族,哪里就那么容易败家了?”

  若是眼前如此一直不动声色问话的人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那么贾琏就不再多说了,免得不知就里,被对方“引蛇出洞”,说了不该说的话。

  但对方是自己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亲祖母,贾琏便明白这种不动声色乃是“考一考你”的意思,于是继续认真道:

  “荣府里咱们一家子,连带刚刚出生的大姐儿,也不过十八口人,就是咱们吃金喝银,所花费也有限。

  可如今府里的下人仆从已超过千人,人丁多,开销自然也大。加之如今丫鬟和主子吃穿一样,三等仆妇也穿金戴银,绫罗绸缎,以咱们如今的收入来比,这就是在败家。

  何况咱们府里的花销,不少都并不是切切实实该花的,而是叫家里的耗子给搬走了。

  家里人所共知的旧例,已经成了‘但凡管一点事情的,主子有一分,他们就得拿走半分’,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中偷着猫着弄走的,还不知多少。

  咱们一年下来,田租地租、俸禄赏赐的收入都是死数,碗里的饭就那么多,被奴才们明里暗里吃得多了,能真正吃到主子嘴里的就少了,这是个此竭彼盈的道理。

  这还不算,有他们在中间捣鬼,一时说水旱灾害,一时说亏了买卖,如今家中的地租田租店铺的收入,数目都已不及祖上的一半,而用度比祖上更加了十倍。

  咱们日子越来越紧巴,奴才们的却日益兴旺。如今咱们府里得些脸面的奴才,几乎个个在外面都有自己的生意和产业,个个吃得肚子滚溜儿圆。

  现在若真把各家里的银子拿出来比一比,只怕几个管家都比咱们有钱。

  再如此下去,咱们家里的大本儿都保不住了,入不敷出,败家就在眼前。”

  “你能看到这一层,确实很是难得。”

  贾母的脸上渐渐绽出笑容,拉住贾琏的手,重重拍了拍:

  “出息了,如今真是出息了,不枉费我疼你看重你,让你管家。”

  贾母端详着贾琏,越看越爱,笑道:

  “只是,你方才自己说的那些明白道理,后面自己又不懂了。”

  贾琏不明所以,问道:

  “孙儿不明白,求老太太教教我。”

  贾母攥着贾琏的手道:

  “你自己都说了,皇上不轻易动功臣,为的是不坏了名声。

  而咱们与奴才的关系,也是一个道理。

  家里的这些奴才,有多少都是伺候过你爷爷的?他们对你而言,就是功臣。你做小辈的,轻易动了他,就坏了你的名声。

  就好比东府里头的焦大,见天儿喝多了酒撒野,骂了多少听不得的话?都敢冲着蓉哥儿喊什么‘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这等混账透顶的话。

  可饶是如此没了王法,也并不能图个痛快,一刀宰了这个救过家里祖宗的功臣。

  能做的,也无非是万一他再惹出什么事情,顶多不过是远远地打发他到庄子上去而已。

  像咱们这样的体面人家,脸面和名声都是极要紧的,许多时候,反倒比不得那些小门小户的人,能够随心所欲,不顾名声,只图一时的痛快。”

  “那也不能由着他们明里暗里地掏空了咱们贾家!”贾琏忍不住脱口而出。

  贾母温和笑道:

  “朱元璋杀功臣,还得找个谋反的罪名呢,后世就算说得隐晦,也说他‘疑心重’,这是个好名声?

  如何比得上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成为千古美谈呢?

  咱们是勋贵之家,要学赵匡胤的宽容待人以德服人才是。

  你是要承袭爵位的人,行事不能落了下乘,否则,上乘的人就会看不起你,不愿与你为伍。”

  看贾琏点头,贾母拍拍贾琏的肩膀:

  “你今日的话,都说到我心里了。

  现在先回去看看你媳妇和大姐儿吧,头一回当爹,有的你新鲜的。”

  .

  贾琏去后,贾母手里抚弄着犀角茶杯,半日不语,面上的神情忽喜忽悲。

  鸳鸯上前轻声道:

  “老太太,茶凉了,换一碗吧?”

  贾母摇摇头:

  “不吃了,这时辰再吃茶,夜里就睡不踏实了。”

  鸳鸯接下贾母手里的茶杯,轻声道:

  “老太太少些思虑,夜里就睡踏实了。”

  “哪儿啊,这个家里头,上上下下多少事儿,我心里要是也没有数儿,这个家就要乱套了。”

  贾母坐累了,歪倒在榻上,一声叹息:

  “他们都当我是老糊涂了,以为我心里想不明白,所以胆子才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像话。

  我啊,脑子没糊涂,心里也明白,主意也不是没有。可惜,我没那么大的力气和精力了。

  要搁着我当年啊,怎么也要大刀阔斧彻底整治整治。索性豁出去乱上一乱,换贾家此后几十年的富贵太平。

  可如今,你瞧瞧,正经事情有人管没有?

  凤丫头呢,嘴乖,伶俐,做事利落,可私心太重,又没读过书,许多事情都只瞧眼前,管事也罢了,当家却是不行。

  如今又弄出个外人来管家,名不正言不顺,做事也不敞亮,纵然再稳重和平,到底不是那个意思,唉——”

  鸳鸯跟在贾母身边多年,大抵明白贾母这些话背后的意思,也跟着叹了口气。

  不过,这确实是老太太头一回如此明白地评价王熙凤,倒是很出鸳鸯的意外。

首节 上一节 240/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