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123节

  他眯着眼,对卫宁道:“要处理对方,就要让对方感到痛,找到他的痛点狠狠打击!”

  这一刻,汉武帝变的无比绝情冷酷。

  卫宁不解的道:“那是什么?”

  汉武帝微笑道:“将他们的权贵权力给剥夺了!”

  “他们不是世袭侯爵吗?朕虽然不能杀他,但朕能让他们生不如死,让他们知道怕,让所有侯爵引以为戒!”

  “剥夺他们的侯爵,后代用世不得加爵!”

  卫宁愣住了,惊愕的看着汉武帝。

  这一层是他没想到的,汉武帝做的也确实够狠辣,这比杀了安国安侯的惩罚力度还要强!

  将他们引以为傲的侯爵剥夺了,尤其后世不得加爵为官,就等于消灭了他们王家的所有希望!

  要知道在这个科举制还没诞生的朝代,出身就能决定命运。

  现在汉武帝将他们的出身全部剥夺,这对对方的惩罚有多大,可想而知!

  卫宁真学到了,在汉武帝身上学到了怎么对付敌人!

  这一招真的太狠了。

  “朕说,你写。”

  汉武帝淡淡的对卫宁说道。

  卫宁拿过纸张,汉武帝开口:“兹有安国安侯……”

  汉武帝蹙眉说着,卫宁奋笔疾书记录。

  等卫宁写完后,汉武帝将纸张交给建章营,道:“拿去给丞相府盖印!”

  ……

  丞相府是负责下发皇帝政策的重要机构。

  天子文书盖章后,要交给丞相府,丞相府在盖章下方执行。

  在此前,汉武帝的丞相分别是外戚卫绾、窦婴、田蚡,各个都是外戚,在大汉权柄举足轻重。

  不过这些人都被汉武帝用强硬的手段杀了。

  现在大汉的左丞相是庄青翟,右丞相是李蔡。

  李蔡的权力高于庄青翟,他是李广的堂弟。

  李蔡看到未央宫送来的圣旨,微微有些发愣。

  这五年时间,他协助汉武帝做过太多事,下发太多政令,对汉武帝的字太熟悉不过了。

  今日未央宫送来的字,显然不是汉武帝写的,但这上面却盖着汉武帝的印章。

  这说明这个圣旨不可能是假的。

  那这字是谁写的?李蔡陷入沉思,面色凝重。

  刘焕?

  天子现在已经开始培养国本了吗?

  踟蹰片刻,李蔡忙不迭盖上印章,交给廷尉府。

  廷尉府那边负责去坐罪下发。

  同一时间,位于长安西南集市的安国安侯府内。

  安国安侯王辟方现在整个人惶恐到了极点。

  当他的人被盘问之后,他就觉得出事了。

  汉武帝究竟会怎么惩罚他,他心里没底。

  就在他惶恐不安的时候,廷尉府来人,下发圣旨。

  圣旨下发之后,王辟方瘫软在地,面色无比沮丧!

  完了!

  他们王家,因为这一道圣旨,彻底完了!

  天子这道圣旨,不杀人,但它诛心!

第141章 是谁在发圣旨?

  汉武帝确实够狠,够绝情。

  对这些开国功臣武将的后代,下起手来,丝毫没有手软,不讲究任何情面。

  或许做皇帝就该如此,要狠!

  今日中午,石庆从天禄阁教完刘焕出来,才走到丞相府附近,就被李蔡叫去值庐喝茶。

  石庆很奇怪,不知道李丞相突然找自己做什么。

  蒲团上,李蔡举杯呷口茶,试探着问石庆道:“石内史,长公子殿下最近去帮天子忙啦?”

  石庆:?

  嗯?什么意思?

  他端着茶缓缓摇头道:“长公子殿下这些日子都在专心和老夫学习学问,到很少会去陛下那里,偶尔会去拜谒天子,行父子人伦礼。”

  “怎么?”

  李蔡哦了一声,道:“到没什么意思,就是随口问问,昨天去陛下那儿了么?”

  石庆摇摇头。

  不过他也饶有深意的问李蔡道:“李丞相观长公子如何?”

  李蔡似笑非笑的道:“长公子贤。”

  他没有多说。

  石庆是刘焕的老师,师生感情不错,石庆一直在外面夸奖刘焕知礼,很显然是在给刘焕造势。

  但李蔡作为丞相,他还不想站队。

  送走石庆后,李蔡表情有些变幻莫测。

  不是刘焕?

  在此前,他一直猜测汉武帝下发的那道剥安国安侯爵的圣旨,是刘焕代笔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无疑就是对外释放强烈的政治信号。

  可刚才石庆说并不是刘焕代笔下发那道圣旨的,那会是谁?

  李蔡揉了揉额头,有些想不出个所以然,总不可能是年仅五岁的刘据吧?

  那小子这么小,懂什么?陛下也不会疯了将国家大事让一个五岁小孩子执笔,这不是荒唐吗?

  ……

  今日不早朝,汉武帝在卫宁府上睡了一夜,第二日才回未央宫。

  他先在长乐殿内召见了两位丞相和一众高官,开了一场小朝会。

  和大朝会不同,汉朝的小朝会基本就是几名国家肱骨之臣对汉武帝回报近日的一些国家大事。

  宗正大农府路充国先对汉武帝汇报了纸张在大汉的应用。

  其实不用宗正大农府汇报,昨日汉武帝和卫宁去集市上就能看到纸张的广泛应用。

  他自己都没想到,纸张一经发布,会在各地方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不仅被士大夫推崇,就连民间小民都争相购买。

  不过竹纸说到底还是略贵,一般百姓能买得起,相对穷苦一点的就买不起了。

  路充国将这些事告知汉武帝后,汉武帝沉思片刻,对路充国道:“一会退朝你在此处等着朕。”

  路充国不明所以,还是抱拳推到一旁。

  等路充国汇报完毕,左丞相庄青翟出面汇报。

  现在全国入春,春耕农桑工作开启,全国要开启劝课农桑的工程。

  汉武帝将此事全权交给庄青翟负责。

  而后便是大将军卫青出列汇报,山东地区有流寇叛乱,祈求汉武帝派兵镇压。

  山东地区就是崤山以东,函谷关东边,战国时期,六个国家都在此处,地广物丰,是产粮的重地。

  这个地区出现叛乱,事情还是很严重的。

  不过相较于匈奴的叛乱,大汉内部的流寇叛乱根本没气候,尤其在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都不需要派遣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去镇压,仅仅派遣了一名上造爵率两千关中兵前去山东镇压流寇。

  一切事商讨完毕,汉武帝宣布退朝,群臣退下,唯有路充国不明所以的站在长乐殿等着汉武帝。

  不多时,汉武帝便换常袍走了出来。

  他看了一眼路充国,道:“算了,不要换官服了,跟朕出宫。”

  路充国忙不迭道:“遵旨!”

  一路无言,很快来到镇北侯府。

  这是卫侯爷的府邸,路充国自然认识。

  说来也奇怪,卫侯爷对大汉做出了这么多贡献,可陛下却始终没有加封官职。

  不过路充国也能想明白,太年轻了,进入官场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官场的尔虞我诈不是这种毛头小子能应付的。

  他当然不知道,不是汉武帝不让他入官场,而是对卫宁的期望更高。

  去官场学为官之道干什么?

  他要学的是治国之道,这是官场无法学习的。

首节 上一节 123/4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骥行三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