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406节

  大明官兵在康巴地区驻防之后,每个人的军饷都翻了一倍,伙食待遇也是非常好,每日牛羊肉不断。

  这些牛羊对于大明官兵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些普通的乌斯藏农民来说,可是难得一见的贵重东西。

  张定边自然是不肯收这些牛羊。

  最后双方几次三番的推让之下,张定边只接受了藏民们送上代表祝福的哈达,而把所有的牛羊和美酒都给退了回去。

  不仅如此,张定边还下令驻军伙房,今日加餐!!

  他把所有的前来恭贺节日的藏民都留了下来,让他们一起跟大明官兵们来一场冬至节军民一家亲。

  看到大明官兵竟然如此亲切爱民,扎旺为代表的藏民们,不禁把哈达赶紧送到了张定边等明军将士们的脖子上。

  “扎西德勒!”

  “大明扎西德勒!”

  君士坦丁堡。

  作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这是一座赫赫有名的千年之城。

  自从当年罗马人在此地修建了君士坦丁堡要塞之后,这里便成为了小亚细亚与色雷斯地区的中心城市。无数的商队在此地汇集,南来北往的货物一度充斥了君士坦丁堡的大街小巷。

  当东西罗马刚刚分裂的时候,君士坦丁堡早已经超越了罗马,成为了当时帝国最为富庶繁荣的城市。

  只不过,如今的君士坦丁堡可谓是江河日下,因为东罗马帝国逐渐被周围的国家逼的丧失掉了国土。

  许多罗马人都已经意识到危机,纷纷逃往了相对安全一些的其他欧洲地区。

  现在的君士坦丁堡城内,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顶多只有二十万左右的常住人口而已。

  而且几乎所有的商业都被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垄断。

  这个结果不仅是东罗马帝国皇帝约翰五世不想接受,对于东正教大牧首阿莱克修斯和君士坦丁堡的罗马公民们来说,也同样是不可接受。

  在对待东正教的态度上,大牧首阿莱克修斯和罗马公民们可是非常的虔诚。

  远远超过他们的皇帝约翰五世。

  约翰五世面对日益窘迫的帝国,甚至一度有了改变东正教信仰去投靠罗马天主教,为自己争取救援的想法。

  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东罗马帝国,约翰五世连自己的信仰都愿意放弃。

  可想而知,当他知道大元王朝驾临欧洲之时,内心是多么的激动。

  所以当热纳亚人拦截了东罗马帝国使者,阻挠东罗马帝国与大元王朝结盟的时候,约翰五世才会暴跳如雷,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下令东罗马帝国海军向热纳亚人展开报复。

  双方在黑海和地中海上进行的数十次的小规模交战。

  东罗马帝国凭借自己的看家本领,开局取得了一些胜利。

  罗马帝国在海战中拥有一样非常强大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希腊火。

  其实希腊火就是一种经过特殊加工的原始石油提取物,所以才能够在海面上遇水不灭,能够轻易烧毁敌人的木质战船。

  这种东西在中国古代也已经存在。

  宋代的海军就有猛火油柜,并且也搬上战船,然后在海战中一举烧光了女真金国的数百艘战船。

  这么强大的秘密武器,让东罗马帝国海军在海上,也是拥有相当分量的话语权。

  双方在地中海和黑海大打出手。

  最终热纳亚人依靠强大的海军和后续补充能力,将东罗马帝国海军给赶回了君士坦丁堡港口内龟缩。

  东罗马帝国皇帝约翰五世,再一次获得了可悲的失败。

  热纳亚人在获得海战优势之后,立刻向东罗马帝国发出了威胁。

  他们要求约翰五世向他们赔偿一大笔的军费开支和战争补偿,否则热纳亚海军将会袭击地中海沿岸所有的东罗马帝国港口,把东罗马帝国最后的一点财政来源都可以破坏殆尽!

  约翰五世在得到这个威胁之后,立刻就慌乱不知所措。

  东罗马帝国现在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各个地方军区的土地都已经成了军区领主的私人财产。

  东罗马帝国中央政府,不仅无法收取地方足额的税收,而且为了维持各地军区的忠诚,对于这些形同割据的军区长官们,东罗马帝国还要给他们大笔的赏赐,才能够获取他们的继续效忠。

  东罗马帝国如今的局面,就如同大唐王朝末年的藩镇割据。

  各地的割据势力都在表面上拥护中央,实际上却干着自保地盘的事,各地的军区总督既不向东罗马皇帝缴纳足够的税赋,也不上供各种物资。

  罗马帝国仅剩的一些财政来源,便是地中海沿岸的几个港口。

  这些地方可以收取过路船只的入港税款,一旦失去这些地方,东罗马帝国那脆弱不堪的财政就将会全面崩溃,甚至于连守卫君士坦丁堡的雇佣军,约翰五世都没有办法再维持。

  面对热纳亚人的威胁,约翰五世立刻从原来强硬的态度变成了近乎卑躬屈膝。

  但是。

  贪婪的热那亚人见状,更加不愿意善罢甘休。

  他们本着压榨出最后一个铜子的原则,又向约翰五世提出了一大堆无理的赔偿要求。

  对于这些割地赔款要求,约翰五世根本无力反对和化解。

  这个时候,约翰五世又开始召集自己的亲信们开始商量,想要亲自去罗马,请求获得教皇的支持调停。

  热纳亚人信奉罗马公教,也就是天主教,肯定要给教皇面子的。

  不得不说,约翰五世是一个拙劣的政客。

  或者说他连政客都算不上,只能说是一个幼稚的君主。

  其实,罗马教皇根本没有多么大意愿去约束热纳亚人。

  就算东罗马帝国全体国民皈依了天主教,罗马教皇也派不出一兵一卒的救援东罗马帝国。

  约翰五世这个想法在提出来之后,就立刻引起了身边许多人反对。

  但是,约翰五世却一意孤行,坚持要亲自去一趟罗马,求见罗马教皇,要让罗马教皇挽救即将崩溃的东罗马帝国。

  面对固执的约翰五世,他手下的官员们和亲信们全都露出失望的神情。

  有不少人已经觉得约翰五世差不多是要疯掉了,才能够干出这么离谱的事情。

  在没看到任何实质援助之前,他竟然就要背弃东正教。

  这绝对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当天晚上,立刻就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东正教大牧首阿莱克修斯。

  阿莱克修斯作为东正教最高的首领,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刻怒不可遏。

  阿莱克修斯连夜进入皇宫求见约翰五世,试图说服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放弃这个愚蠢的想法,继续与罗马公民保持一致的信仰。

  但是,已经被帝国财政搞的精神崩溃的约翰五世,根本不愿意接受东正教大牧首阿莱克修斯的建议。

  他固执己见,叫嚷着谁能够挽救罗马帝国,那谁就可以成为新的国教,无论是东正教或者天主教。

  东罗马皇帝约翰五世这么一番离经叛道的言论,立刻把阿莱克修斯大牧首气的火冒三丈,在皇宫内大骂约翰五世是可耻的叛徒和伪信者,必然会遭到上帝的惩罚!

  在怒气冲冲地离开皇宫之后,阿莱克修斯连夜召集了手下几个大主教。

  他们经过简单商议之后,一致认为约翰五世可能真的已经疯了的。

第255章 蒙古,可以成为罗马帝国的新皇帝

  一个疯子,自然不再适合成为东正教的保护者。

  阿莱克修斯对着手下几个大主教怒气冲冲的说道,“约翰五世已经为了世俗的利益,想要背叛上帝的旨意,这对于我们这些虔诚者来说,是绝对不能够忍受的,谁能够想出一个办法来让约翰五世改变他这愚蠢的主意,我就将会考虑把下一任君士坦丁大主教的位置让他担任。”

  东正教对于各个地方的管辖采用的是地区负责制。

  每一个地区都拥有一个大主教。

  虽然这些大主教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但因为各自管辖的区域大小不同,地位也是有高低差别的。

  其中以君士坦丁堡地区的大主教最为尊贵,一般来说,担任了君士坦丁堡地区的大主教,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最终会成为下一任的东正教大牧首。

  这就相当于东正教的宗教太子!

  阿莱克修斯的这一番话,让手下的几个大主教们纷纷摩拳擦掌献计献策。

  他们有的提议,搞一个万人请愿的方式,进让约翰五世看到罗马公民们对于东正教的前虔诚,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改变信仰这个根本底线。

  但是,这个主意在众人一致商议之后,却觉得并没有什么鸟用。

  因为约翰五世已经明确说了,谁能够拯救东罗马帝国,那么他就去尊奉谁的信仰。

  一般手段很难劝说成功。

  而且君士坦丁堡的罗马公民们,现在早已经不是当年上阵杀敌的罗马军团,全成了只会嘴炮‘东罗马废物’。

  东正教大牧首阿莱克修斯觉得,自己并不能组织出一支规模庞大的请愿队伍。

  因为君士坦丁堡的罗马公民们一向是自由散漫,除非有生死大敌兵临城下,否则就算是上帝来了,也不能指挥动他们。

  无组织无纪律,便是现在东罗马帝国公民的真实写照。

  一计不成,众人又生一计。

  他们觉得应该派人去联络热纳亚人,只要劝说热纳亚人退兵。

  放弃攻击封锁东罗马帝国的港口,那么约翰五世便可以回心转意。

  但是这个主意,无异于画大饼充饥,热纳亚人提出了一大堆割地赔款的要求,东罗马帝国根本拿不出来钱。

  东正教大牧首又不是财神爷,自然也变不出钱来去喂饱那些贪婪的热那亚人,如果要变卖东正教教堂的财产,那更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凡人怎么可能有权利去处置上帝在人间的财产呢?

  所以,贿赂热纳亚人退兵的这个提议又被众人商议过后一致否决了,随后这些人又提出了好几个看似可行的建议,但最终都没有获得众人一致赞同。

  阿莱克修斯大牧首看着手下的这些大主教们不禁心情急躁了起来。

  忽然他灵光乍现,顿时想到了一个绝妙无比的主意。

  他拍了拍手,让众人安静了下来,然后对他们说道,“既然约翰五世想要背弃我们正教,那么我们何不先下手,废掉他的东罗马皇帝,另外选择一个强大的,能够保卫正教和罗马公民利益的人来当罗马皇帝?”

  阿莱克修斯大牧首的话,让众人一阵惊骇。

  东罗马帝国上千年来,换了十几个王朝发生,过无数的政变和兵变,也更换过许许多多的皇帝。

  但是却没有一任罗马皇帝是由东正教大牧首发动政变换掉的。

  阿莱克修斯的这个提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大胆之举。

首节 上一节 406/10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