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10节

  太子现在还年轻,臣恐有些人会专权干政啊。”

  孙太后听完恶狠狠的瞪了于谦一眼,这话里外里都像是在说她啊。

  朱棣点头道:“下任皇帝的人选朕已经选好了,那就是朱祁镇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

  于谦听到朱祁钰的名字后眉头紧锁。

  倒不是朱祁钰的名字有多响亮。

  事实恰恰相反,郕王朱祁钰平日里存在感极低,大部分的大臣对他都不是很熟悉。

  于谦也不知道一向英明神武的朱棣怎么会选择了朱祁钰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藩王。

  其实别说于谦了,就连朱祁镇对他这个兄弟都没什么了解,毕竟朱祁钰大多数时间都是闭门不出,也不见他有什么显山露水的地方。

  朱棣看出于谦的疑惑,笑着解释道:“你可别小看了朱祁钰,要不是这小子在京城保卫战中重用了你,你也没机会打出那么漂亮的战果的。

  他在位的那几年里铲除阉宦、重用贤臣、稳定朝堂、休养生息。无论从各个方面都是碾压朱祁镇这个离谱的皇帝的。”

  于谦微微点了点头,既然朱棣能提前知晓未来这么多事情的话,那他说朱祁钰是个合格的皇帝应该也错不了吧。

  任小天这时候也凑上去拍了拍于谦的肩膀道:“于大人,其实让朱祁钰登基也是等于救了你一命啊。

  朱祁钰这人还算不错,你以后可要尽心辅佐他才是,爱国固然很重要,但是取得皇帝的信任也很重要。”

  于谦眉头一挑道:“阁下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何说郕王登基是救了在下的命?”

  任小天解释道:“据史书中记载,朱祁钰病重的时候,已经是太上皇的朱祁镇在孙太后的默许下,联合徐有贞、石亨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坐回了皇帝的宝座。”

  于谦不解的问道:“就算是皇上重新回来了,那和在下的性命有什么关系呢?”

  任小天无奈的摇摇头道:“要我说你这人虽然其他的都很厉害,就是这个政治嗅觉差点意思。

  当初可是你力主将朱祁钰推上的皇位,你说朱祁镇心里能对你不充满恨意吗?

  虽然朱祁镇在重归帝位后对杀你一事有些犹豫,但是在徐有贞等人的劝说下还是将你处死了。

  你说你当初要是坚定的继续支持朱祁钰的话,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夺门之变的事发生了。

  所以说当官坚守原则固然要紧,但是你也要看清形势灵活变通才对啊。”

  听到自己被处死的消息后于谦下意识的看向了朱祁镇。

  此时的朱祁镇虽然没有干过这事,但是感受到于谦质问的目光他还是心虚的低下了头。

  于谦把目光收回去后朝任小天躬了躬身道:“多谢阁下指点,于谦受教了。”

  任小天摆摆手道:“没事,应该的。我也不想看着你这么一位大忠臣落得个尸首异处的下场。

  你就听我一句劝,以后尽心尽力的辅佐朱祁钰就成了。

  朱祁钰那边你也不用担心,他本身就对你的能力很信任,我也会让我叔和四哥他们敲打敲打这小子,让他对你这位肱骨不要那么警惕。”

  于谦点点头,转身对朱棣说道:“既然皇上已经有安排,那微臣奉命行事便是。”

  朱棣拍了拍于谦道:“这就对了,朕希望你以后和朱祁钰君臣相和,尽力将咱大明发展的越来越好。”

  于谦郑重的说道:“微臣必不负皇上的重托,誓死效忠大明!”

  朱棣轻摇头笑道:“别动不动就提死字,你还要留着有用之躯报效咱大明呢。”

  胡濙这时候问道:“皇上,既然您已经下定主意要另立新君了,那您打算什么时候宣布这一消息呢?

  依微臣之见,此事宜快不宜迟,臣恐迟则生变啊。”

  说完之后胡濙看了看孙太后和朱祁镇。

  孙太后恨得咬牙切齿,在她看来胡濙就是根墙头草,看着他们娘俩失势在这儿落井下石。

  其实她也不好好想一想,胡濙那可是从建文朝就做官的六朝老臣,自然还是更信服朱棣这个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皇帝,更何况朱祁镇的荒唐之举早就让他心生不满了。

  朱棣点点头道:“那是自然,朕准备明日早朝的时候就和父皇、高炽共同宣布这个消息。”

  胡濙犹豫了片刻后说道:“皇上,微臣要跟您说一句,明日按照安排是没有早朝的。

  平日里当今皇上都是将朝政交给王振处理,早朝也是隔三差五的才开一次,所以...”(此处为作者臆造,为了烘托气氛。)

  朱棣冷冷的瞪了朱祁镇一眼道:“那就通知百官明日早朝。

  但凡有一人敢不来,朕就当堂罢了他们的官!”

  朱祁镇赶忙写了一道圣旨交给了胡濙,毕竟他是礼部尚书,此事由他办理正合适。

  忙完这一切后朱棣说道:“好了,现在只待明日早朝宣布了。

  于谦,你与张辅是否相熟?可知英国公府在何处?”

  于谦点点头道:“微臣在兵部任职,自然和英国公认识。

  虽然与他不是非常熟络,但也知道他的府邸在哪里,不知皇上为何要问这些?”

  朱棣活动了一下身子道:“如今朝中朕认识的人大多都不在了,只有张辅朕还认识,朕难得来一趟自然要去府上看一看他。”

  于谦自然不会反对,跟朱元璋打了个招呼后就和胡濙带着朱棣离开了寝宫。

  朱元璋在这儿没什么熟人,他自然也没有出去的打算。

  朱元璋不动的话,朱高炽爷俩也不敢随便乱跑,正好在寝宫里盯着朱祁镇娘俩。

第173章 朝堂冲突

  翌日清晨

  大明北平皇宫宣政殿内

  或许是被圣旨中当朝罢官的言辞吓到了,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早早的来到了大殿。

  “胡大人,今日皇帝怎么突然上朝了?往日不都是由王振这个宦官处理朝政的吗?”

  趁着朱祁镇还没来的空当,兵部尚书邝埜低声向身边的胡濙问道。

  “本官也不清楚,只是皇帝昨日吩咐本官通知诸位同僚今日上朝,具体原因本官就不知道了。”

  胡濙自然不会把实情说出来,他故作茫然的回答道。

  邝埜不禁怀疑的看了胡濙一眼,他当然不信胡濙对此事一无所知,但是胡濙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让他也有些琢磨不透。

  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王振的侄子王山和王林、以及陈宫、唐童一批王振的心腹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由于王振被朱元璋杀死一事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内情,而朱祁镇和孙太后又处在严密监视之下,马顺几人自然不会收到这个消息。

  “王山,王大人那边有消息了吗?”

  想到自己已经两三天联系不上王振,马顺不由得焦急的问道。

  王山摇摇头道:“我这几日也没有见到叔父,昨日我还专门去了一趟他的府上,门子对我说叔父还没有回府。”

  听到这儿马顺不禁头上开始冒汗了。

  他可是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使,这些天也不是没让手下严查此事,但是都没有找到朱祁镇和王振的下落,好像二人凭空消失了一般。

  唐童这会也紧张的问道:“王大人不会得罪了皇上被处罚了吧?那我们...”

  马顺开口斥责道:“王大人可是皇上的心腹之人,怎么可能会被处罚?你小子别在这里胡言乱语,说不定王大人只是和皇上秘密出宫了。

  既然皇上都回来上朝了,那王大人一定也回来了,咱们耐心等待便是。”

  说实话马顺都不太相信自己的话,但是眼下这种形势下他们自己肯定不能先乱了阵脚。

  任小天穿着于谦给他找来的七品兵部给事中的官服站在队伍的末尾。

  这也是任小天自己要求的,七品官员有上朝的权利,而且官轻位卑也不会引人注意。

  看着朝堂内三五成群的小团体他不禁摇了摇头,看来抱团站队这种事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罕见啊。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尖锐声音的响起,百官纷纷停下了小动作,恭敬的站着等候朱祁镇的到来。

  但是马顺这个王振的狗腿子却听出来一丝异样。

  往日这项工作都是由王振来干的,但是刚才的声音明显不是王振的。

  但是随着皇上身着龙袍慢慢走了出来,马顺也顾不上思考这么多了,跟着百官一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朱元璋慢悠悠的在龙椅前站定,随后坐在龙椅上说道:“平身吧。”

  等百官站起身子向龙椅上看去后,顿时像平静的湖面中投入了一颗巨石般炸开了锅。

  “皇上?您怎么变样了?”

  这位官员估计是还没睡醒。

  “你是何人?居然敢坐在龙椅上!快来人将此人拿下!”

  说这话的这位看起来倒是一副忠臣的模样。

  胡濙、于谦、张辅几位知晓内情的人对此是毫不惊慌,淡淡的看了看朝中的百官众生相。

  王山也慌了,连忙向马顺问道:“马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人怎么坐在龙椅之上了?皇上和王大人去哪儿了?”

  马顺低声斥责道:“慌什么!先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看着乱成一团的百官皱了皱眉头,开口喝道:“好了!都别吵了!这可是朝会!不是你们吵吵嚷嚷的地方!”

  或许是被朱元璋的话镇住了,百官霎时间鸦雀无声,都把目光投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摩挲着龙椅的扶手淡淡开口道:“这才过去多长时间,看来你们都不认识咱是谁了啊。

  也罢,咱就自我介绍一下吧。

  咱是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不知诸位大臣是否还记得咱的名字?”

  朱元璋这一番话说出后,百官的动静顿时比刚才还大上百倍。

  倒也不怪他们大惊小怪,实在是朱元璋这番话太过惊世骇俗了。

  毕竟一个已经死了几十年的皇帝突然活生生的站在他们面前,这事搁谁都受不了。

  马顺出列呵斥道:“你这贼人居然敢冒充太祖皇帝!你到底是何居心!

  诸位同僚,速速同我一起将这贼人拿下!”

  听到马顺的话后,王振的心腹和许多不明真相的官员步步紧逼着向朱元璋走去。

  这时站在武将队列首位的张辅大步走出,站在了马顺和部分官员的对面拦住了他们。

首节 上一节 110/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