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51节

  任小天揉了揉太阳穴道:“南朝鲜人拍的一部历史电视剧《渊盖苏文》里,世民兄你带兵攻打高句丽的安市城,结果被渊盖苏文一箭射瞎了一只眼,从而被高句丽军队打的大败而归。”

  李世民都被气笑了:“朕被射瞎了眼?这简直是荒谬绝伦!

  朕自十六岁从军,十二年的军旅生涯中还没有谁能让朕受过一次伤。

  高句丽这个小国难缠不假,就连前隋炀帝都栽在他们身上了,但是朕不认为自己也会败给他们。

  小小的新罗人居然敢说朕被那渊盖苏文射瞎眼?!是谁给他们的胆子敢如此肆意的编排朕?!”

  任小天继续说道:“先不说他们编的这事是有多么的离谱。

  就单说你亲征高句丽这事跟他们新罗后裔有什么关系?

  高句丽跟新罗是世仇,而且高句丽自被李治灭国之后也没多少后裔流传下来。

  何况人家渊盖苏文是扶余人,扶余人后裔在后世也都是生活在华夏东北的省份,跟他们新罗有鸡毛关系,他们也真是能往自己脸上贴金。

  能将仇人认成自己的祖先,还夸大其词的宣传,这个国家的无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李世民脸色铁青,显然是被新罗的无耻行径气的不轻。

  “早知道朕当初就劝说父皇不要调解他们的矛盾,就该让新罗这样的国家亡于高句丽之手!”

  李世民重重捶了一下茶几怒道。

  任小天摇摇头道:“那倒犯不上。

  世民兄你刚才也说高句丽是难啃的骨头,如果放任他们吞并了新罗和百济岂不是让他们更壮大了吗?

  何况你没能灭亡高句丽也是事实,直到李治那会他才一鼓作气攻占了高句丽的全境。

  高句丽灭亡之后,新罗不过就是跳梁小丑。

  事实上如果不是吐蕃入侵了吐谷浑,新罗可能已经被李治给灭了。

  后来的大唐皇帝将更多的重心转移到了西线的战事上,新罗趁机窃取了大唐在朝鲜半岛的战果,之后形成了后面的那个恶心人的国家。”

  李世民惊悚道:“听小天兄你说的,朕打高句丽居然真的无功而返了?”

  任小天摆摆手道:“也不算无功而返吧,世民兄你亲征高句丽还是取得了不少的战果的。

  那次战役缴获了不少高句丽的牲畜、铠甲、兵器,大大打击了高句丽的野心。

  同时也为日后李治剿灭高句丽提供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李治总结了你失败的教训,改为先灭百济再灭高句丽的策略,经过十余年的征战,高句丽终于是被平定了。”

  李世民忙追问道:“朕是因何而败的?”

  任小天皱了皱眉,在脑海中思索了片刻道:“当初你吸取了隋炀帝的教训,缩减了军队的人数,轻车简行。

  前期攻势还是很顺利的,连下了高句丽数城,但是攻占城池的代价就是需要分兵留下驻守。

  这样可用之兵就越来越少,这也代表着补给线被拉的越来越长。

  再者就是高句丽的地形崎岖,多有高山沟壑,远异于中原之地,唐军的大型攻城器械无法正常派上用场,攻城只能靠人数去堆。

  自古以来攻城一方就天然是劣势,这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高句丽的天气夏天是雨季,冬天又异常寒冷,每年可以实际征战的时间其实很短。

  而且高句丽人极为好战,即使大唐军队战斗力要高于他们,想要在战场上战胜他们也不算是件容易得事情。

  在久攻不克,军队又因雨季和极寒造成行进困难和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加上后勤补给困难,你不得不选择了班师回朝。”

  李世民闻言咬了咬牙。

  难怪隋炀帝杨广数次征讨高句丽都没有战果,甚至还因此劳民伤财闹得天下大乱。

第234章 中央集权

  任小天劝慰道:“世民兄,你也不必太过担心,刚才我已经把你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你了。

  我想以你优秀的军事能力肯定能总结前次的经验,再征讨高句丽的时候肯定就能想出来更好的作战方案。

  其实高句丽不过是疥癣之疾,无伤大雅。

  只要你们在剿灭高句丽的同时顺便把百济和新罗给灭了,那就一劳永逸了。

  大唐的心腹大患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突厥和吐蕃。

  吐蕃时下尚未崛起,你现在只要对其严密监控即可。

  但是突厥就如同寄生在大唐身上的外来生物一般,叛而复降,降而复叛。

  他们一直伴随大唐度过了无数个春秋,一直到突厥自己消亡。

  就像历史中的你灭亡了东突厥,生擒了颉利可汗,但是突厥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仅仅几十年后李治在位期间,阿史那骨笃禄就在原来突厥的地盘卷土重来建立了后突厥。”

  李世民登时有些愕然道:“那朕耗费国力灭亡突厥之举岂不是做了无用功?”

  任小天摇摇头道:“那肯定是算不上无用功,只是你们后来对突厥的管理方式上有些问题。

  其实这也和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之间的文化冲突有关系。

  中原人民自古喜欢在地里劳作,哪怕是你打下来突厥的地盘,你们依旧对他们那边不适宜种植的贫瘠土地不感兴趣。

  你后来只是设置了安北都护府,从名义上管理突厥地盘,实际上当家做主的还是突厥自己的贵族。

  这样在大唐强盛的时候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是当大唐衰落或者内乱的时候,这些心怀二意的突厥人肯定止不住要搞些动作的。”

  李世民搓了搓鼻子问道:“朕这么做难道有什么问题吗?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对这些外族地盘都是设置都护府的,这也是怕他们对中原人统治他们有所不满。”

  任小天反驳道:“当然有问题了,那你们打下来这些地盘的意义何在?难道只是为了向这些国家展示你们的国力有多强盛吗?

  我倒不是说你目光短浅了些,对中原王朝有威胁的从来都不止是某一个游牧民族。

  秦汉以来是匈奴,后来柔然取代了匈奴,鲜卑取代了柔然,突厥取代了鲜卑。

  就算你把突厥全部都灭族,草原上还是会出现新的游牧民族,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

  就像五代十国开始崛起的辽国契丹、金国女真,还有后来建立元朝的蒙古、建立清朝的女真。”

  李世民立刻问道:“那朕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还请小天兄教我。”

  任小天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元朝开始建立的行省制度就很不错。

  你们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因为中央政府对这些地方的集权程度不够。

  以大唐的统治力和集权程度根本不足以支撑突厥这种地方实施区域自治的政策。

  元清实施的行省制度就让中央直接管辖地方,这极大的提升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就算是有些突厥人想要搞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让他们轻易的得逞。

  甚至这种行省制度一直到我们后世还在沿用,也算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国家管理制度了。”

  李世民追问道:“那小天兄能不能详细跟朕说说这个行省制度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朕也想学习学习。”

  “我了解的也不算很深刻,就不在你面前献丑了,这两本史书里应该对这块有所记载,你先拿去看一看。

  如果还是看不明白的话,我再给你找找相关专业的书籍吧。”

  任小天对此也不甚精通,他返回房间拿回来元史和清史交给了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抱了抱拳道:“如此多谢小天兄了。”

  任小天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道:“跟我客气啥,这都是小事而已。

  另外我再嘱咐你一句,对待倭国那些番邦小国切不可再如此的仁慈。

  你送技术送钱粮,别人吃你的喝你的,背后还要骂你一句臭傻嗨,甚至还要趁你衰落的时候狠狠在你身上咬上一口。

  我们近代欧洲那边有个国家元首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真理永远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

  在这个物竞天择的世界里,只有保持强大的武力威慑才能永远保持一个大国的风采。”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朕明白了。”

  任小天说道:“我暂时也没有其他要交待你的了。

  我先去做饭,一会咱们吃着再聊。”

  李世民嗯了一声,坐在沙发上开始翻阅史书。

  长孙皇后心中有些不放心李丽质和朱雄英孤男寡女的共处一室,虽然他们都还是小孩子,但这也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担忧之情。

  “哈哈哈,这个小狼真好玩,他太笨啦。”

  长孙皇后来到观影室的时候,李丽质正不顾形象的笑的前仰后合。

  朱雄英在离得李丽质老远的地方拘谨的站着,这倒让长孙皇后对他的印象加分不少。

  长孙皇后笑道:“丽质,看什么呢?笑的这么开心。

  本宫怎么给你说的来着,要时刻注意你公主的形象,你都把本宫的话当成耳旁风啦?”

  李丽质撇撇嘴道:“母后,这个喜羊羊的动画片真的很好笑嘛,不信你也来看一看。

  况且现在我都不是在宫里啦,每天端着公主的架子好累的。”

  长孙皇后无奈的摇了摇头,好在她也没有真生李丽质的气。

  她转向朱雄英说道:“孩子,别在那儿站着了,你也跟着丽质一起坐着看吧。”

  朱雄英摇摇头道:“婶婶,丽质妹妹毕竟是女子,我贸然坐过去会影响她的清誉的。”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这个孩子还真是挺懂礼数的。

  李丽质拍了拍旁边的位置道:“你这人还真是执拗,我都不在乎你在乎什么呀,赶紧过来一块看呗。”

  朱雄英这才小心翼翼的坐到了李丽质身边,尽力往一边侧着身子,好像李丽质像洪水猛兽一般。

  长孙皇后随口问道:“孩子,你今年多大了?你父皇和母后呢?”

  朱雄英答道:“回婶婶,我今年八岁了。

  大明皇帝是我皇爷爷,我父王是监国太子,我的母妃在三年前便已过世了。”

  长孙皇后歉意道:“对不起孩子,本宫不是有意要提起你的伤心事的。”

  朱雄英展颜一笑道:“没事的婶婶,皇爷爷和皇奶奶都对我说过,我母妃一直在天上看着我。

  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好皇帝,才能不辜负母妃对我的期待。”

首节 上一节 151/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