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209节

  好不容易辗转数年回到京城担任参知政事(宰相),却被秦桧狠狠摆了一道。

  当时正值绍兴和议的关键时候,一向聪明的李广却上了秦桧的当。

  秦桧欺骗他说绍兴和议只是权宜之计,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就会出兵北伐。

  信以为真的李光就这么在和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后面的事情自不用多说。

  不仅北伐是个幌子,连李光都因此背上了卖国的骂名。

  心灰意冷的李光只能辞去相位,一路被贬到海南。

  虽然在八十一岁的时候复任左朝奉大夫,但那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官职,并没有什么权力。

  赵瑗沉吟道:“李光大人在朝中时素有贤名,朕亦知道他的事迹。

  眼下他正在温州充任知州,明日朕便下旨召他入京为官。

  只是您说的胡铨是何人?朕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任小天翻到了名册靠后的位置,指着一个名字说道:“这个就是胡铨。”

  赵瑗凑上去一看,紧接着皱眉道:“他区区一介枢密院编修官有您说的那么大的能耐吗?”

  枢密院编修官是负责记录国史和实录的八品小官,也难怪赵瑗有些瞧不上他。

  任小天微微一笑道:“你可别小看了他这个小官,将来他可是你最为倚重的大臣。

  说起来这个胡铨性子也是这三人里最刚烈的一个。

  在秦桧提出和金国议和的事情后,他身为一个八品小官却直接硬刚秦桧,向赵构请言将秦桧处斩。

  因为得罪了秦桧,赵构在位期间的二十三年里他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一直到你继位之后才有所改观。

  因为你力主抗金,所以胡铨也很快被你从地方提拔了回来。

  他在后来历任吏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位,多次积极参与北伐的谋划。

  甚至在隆兴北伐失败后,他亲自在射阳披挂上阵击退了金兵的入侵,挽救大宋于水火之中。

  在这之后他清醒的认识到大宋和金国之间军事上的巨大差距。

  于是他开始积极向你进言,辅佐你对朝中的弊端开始改革。

  甚至直到他临死前嘴里还念叨着对你的建议:舍己为人,安民和众,牢记家仇国恨,收复失地。”

  赵匡胤听完忍不住感慨道:“好一员忠臣志士啊!要是我大宋官吏皆如胡铨一般,何愁辽金不灭啊!”

  连赵瑗都被胡铨的事迹感动了:“朕没想到胡铨他经历数十年的苦难依然能够不忘初心。

  像这样的人才若是被朕错过了,那真的会是朕的罪过。

  明日朕便提拔他做御史中丞,正好万俟卨已死,官位已经空缺出来了。”

  任小天合上名册放到桌子上说道:“现在的大宋经济和军事发展完全不成正比。

  无论此次岳飞北伐的成果如何,你都不要忘记努力的加强军队建设。

  你的这位祖宗现在都认识到单靠士大夫是救不了国家的,你也必须要把军队的素质也给提上来。”

  赵瑗重重点了点头道:“朕明白了,朕定牢记太祖和您的教诲。”

  任小天捅咕了一下赵匡胤低声道:“你这个当祖宗的见了后辈就没点表示吗?”

  赵匡胤一愣道:“表示?什么表示?”

  任小天没好气的说道:“你就算不出兵也得给点别的什么吧?”

  赵匡胤手一摊道:“朕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辽国还在北边虎视眈眈,朕哪来多余的兵力派来帮忙?

  再说钱粮一事,朕看赵构的大宋比朕要富裕的多了,朕没让他支援朕一二都算不错的了。”

  任小天翻了个白眼道:“不出兵不出钱不出粮,你出几个人应该行吧?”

  赵匡胤追问道:“出什么人?赵瑗现在文有李纲李光胡铨,武有岳飞韩世忠,还要朕出什么人?”

  任小天趴在他耳朵边说道:“李纲的大限快到了,李光和胡铨现在还挑不起宰相的大梁来。

  我的意思是老赵你派个能当宰相的人来帮帮他,这样也显得你这个当祖宗的面子上好看。”

  赵匡胤眼珠一转。

  任小天的话倒是给他提了个醒。

第314章 任小天返回

  “好!朕也不能空手来这一趟,那朕就让赵普来帮帮赵瑗如何?”

  赵匡胤当即拍着胸脯道。

  这下任小天反而有些惊讶了:“赵普?就是你那个宰相赵普?

  老赵你怎么突然这么大气了?这让我很不适应啊。”

  赵匡胤嘿嘿一笑道:“赵瑗怎么说也是朕的直系子孙,朕不帮他帮谁?”

  任小天想了片刻,一拍脑袋道:“好啊老赵,我知道你打的什么鬼主意了。”

  赵普虽然自幼读书不多,但却是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他和赵匡胤关系极好,在赵匡胤征战天下和陈桥驿黄袍加身中都出力甚多。

  赵匡胤也没有亏待了他,北宋建立之后便封了赵普做了宰相。

  但是随着赵匡胤执政的日子渐长,他和赵普之间的嫌隙却越来越大。

  赵普此人虽然智计过人,但是却生性贪得无厌。

  仅是被赵匡胤发现的贪污事件就有好几起。

  赵匡胤也多次派人甚至当面和赵普说起此事,赵普却都不以为意。

  而且赵普心胸并不宽广,经常会对得罪自己的人打压迫害。

  他也不精于官场之道,明明是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事务,最后功劳却被他一人独揽。

  久而久之赵匡胤对他的不满愈发的强烈了,甚至产生出了罢免赵普相位的想法。

  特别是赵匡胤从任小天处知晓了赵光义篡取了皇位,赵普居然也牵涉其中了。

  他三弟赵廷美‘谋反’一案可以说就是赵普一手策划出来的。

  这让赵匡胤对他的不满和猜忌达到了顶峰。

  赵匡胤原本打算近期就处置赵普一事,却恰巧被赵构的事情耽搁了。

  就算任小天今天不提起来这事,赵普最后也难逃被贬官的下场。

  赵匡胤笑道:“看破不说破啊,你心里明白就行了。”

  不知内情的赵瑗兴奋的说道:“太祖您要把宰相赵普送给朕吗?那实在是太好了。

  朕毕竟年幼不精政事,现在朕正在发愁怎么处理朝中这诸多大事呢。

  太祖您可真是雪中送炭,帮了朕的大忙啊!”

  “咳咳,你是朕的子孙,朕不帮你帮谁啊。

  另外你也别把赵普神话了,他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被赵瑗这么一说,赵匡胤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任小天有些担忧的说道:“老赵,这样不会出问题吧?

  赵普这人虽然没有什么篡位的野心,但是他要真是把持朝政、架空了赵瑗也是件麻烦事。”

  赵匡胤大手一挥道:“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朕自会对赵普有所交代。

  更何况朕不时就会来这里巡视,如果赵普真有什么不臣的举动,朕也好找个由头杀了他。”

  任小天摇了摇头。

  最是无情帝王家,白居易诗里说的果然没错。

  任小天把令牌交到赵瑗手上道:“这个令牌你收好,任何人都不要给。

  如果真是碰到什么棘手的问题,你就用这令牌到我那儿去,我找人帮你想办法。”

  赵瑗接过令牌郑重道:“多谢,朕定不会辜负了您和太祖的期望。”

  赵匡胤转向吴皇后问道:“你这妇人有何打算?是和赵构一起跟朕回去还是留下照顾赵瑗?”

  吴皇后看着赵构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毕竟她和赵构的夫妻感情一向还算不错,就这么把赵构给抛弃了也于心不忍。

  但是她也属实有些放心不下赵瑗,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这些年的感情却比亲生的还好。

  赵瑗突然抱住她道:“母后,孩儿已经长大了,您就不用担心孩儿的事情了。

  父皇一个人在太祖那边母后肯定也很担心,要不母后您就陪着父皇一起去吧。”

  吴皇后点点头道:“瑗儿有如此孝心,本宫就算死了也能安心了。

  太祖,臣妾就跟着官家一起去您那里吧,官家他也好有人照顾一二。”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赵匡胤自然没什么意见。

  嘱咐完一切的任小天突然好奇的对赵瑗问道:“哎,赵瑗,我问你个事。”

  赵瑗正色道:“您有事尽管问便是,朕定知无不言。”

  任小天摆摆手道:“没那么严重,我就是想问问岳飞现在在临安城里吗?”

  赵瑗一愣道:“您是想见岳将军吗?那可是不凑巧了,岳将军现在正在鄂州练兵呢。

  如果您想见他的话,朕马上派人传旨让他赶回京城。”

  任小天连连摇头道:“算了算了,还是别耽误岳飞将军的事了。

  虽然我好奇他这位民族英雄究竟长什么样子,但这也得分个轻重缓急。

  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哪天他得空回京城的话,你就带他去我那儿一趟就成。”

  赵瑗点点头道:“朕记下了,不日将和岳将军登门拜访。”

首节 上一节 209/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