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214节

  任小天耸耸肩道:“其实不止是佛教。

  儒家讲究礼法伦常、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佛教讲究六色皆空。

  这些其实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告诉百姓们要安于现状、不要反抗斗争。

  不得不说佛教在洗脑这块比其他两家的手段更隐晦也更有效。

  萧衍他也正是发现了佛教在愚民这一块的突出作用,这才把佛教定为南梁的国教宣传开来。

  毕竟只要百姓们都去信佛礼佛了,才不会有人去起义造反颠覆他的政权。”

  刘彻沉思了一会后说道:“他这确实也是个办法。

  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过是借了儒家的外衣行帝王之事而已。”

  任小天哑然失笑,这个刘彻说话还真是耿直。

  其实历代帝王都会用各种手段愚民来限制民智,只不过萧衍的手段更特殊一些。

  任小天摇摇头道:“我倒也不是全盘否定萧衍信佛一事,毕竟佛教的理论还是有它的好处在的。

  但是全面推行佛教肯定是有很大的弊端。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家的赋税问题。

  所有的僧人和寺庙是不需要交税的。

  要知道南梁的僧人可是多达数十万。

  这些人不事生产也无需缴税,一切用度都靠国家资助和善民捐款,这无疑是给南梁的发展上了一把枷锁。

  而原本平摊在这些僧人头上的赋税只能变着花样的加在其他百姓的身上,这更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再者寺庙会大量占用国家的土地资源。

  除了朝廷给他们建庙的土地之外,他们还强取豪夺从百姓手中拿来土地。

  这些土地再由他们转租给失去田地的百姓,里外里得来的好处全是他们的。

  再者这也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全。

  由于大量的人口流向了寺庙,导致军队人数锐减。

  南梁一国僧人的数量甚至要超过一州之地的驻军。

  如果北魏这时候趁机发动战争,难道要指望着这些僧人上阵打仗不成吗?”

  秦始皇和刘彻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没想到区区一个宗教居然能对朝廷影响如此之大。

  好在是他们二人那会道教、佛教这些宗教还没出现,他们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赵匡胤在一旁听的嘿嘿直笑。

  任小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老赵你笑个毛啊。

  自唐末灭佛运动之后,佛教在你那会可是又再次崛起了。

  如果说南梁的寺庙是萧衍的小金库的话,那你大宋的寺庙可都是一个个货真价实的小王国了。”

  “这里面还有朕大宋的事呢?”

  赵匡胤顿时傻眼了。

第320章 侯景之乱

  任小天摆摆手道:“你那是小问题,以后再解决也没事。”

  赵匡胤强忍着疑惑重新坐下了。

  萧衍仍然不服气的说道:“你说的这些不止是在我大梁存在吧?

  据朕所知,北魏现在的寺庙可是多达数万余座,我大梁跟他们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那为何你不说北魏的事,单单要来斥责朕呢?”

  卫子夫听到这恐怖的寺庙数量,不禁张大了嘴巴。

  刘彻喃喃道:“这些人都是疯了不成?盖这么多寺庙到底是要做甚?”

  任小天耸耸肩道:“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大部分的寺庙还是集中在高家人掌控的东魏境内。

  西魏虽然是也有不少寺庙,但是从平均数量上来说还是要少于你们两国的。

  特别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登基之后兴起了大范围的灭佛活动,北周境内大部分寺庙被一扫而空。

  也正是由于从寺庙中查抄出来的巨额钱粮让北周快速的崛起,从而一举消灭了北齐。”

  秦始皇忍不住问道:“小天,那如果萧衍也像宇文邕似的开始灭佛,那南梁有没有希望北伐成功?”

  萧衍听到这个话题也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任小天。

  任小天摇摇头道:“我看够呛。

  先不说南梁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

  单说从南向北进攻的难度有多大,从古至今北伐成功的案例也只有我叔麾下的大明军队做到过。

  您别忘了生产战马的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如今都在北魏的境内。

  就算是南梁真有意北伐,没有战马的他们也根本不是北魏的对手。

  更何况如今的南梁能够抵抗住北魏的进攻就很不错了,更别说是主动进攻北魏了。

  按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再过个几十年南梁的蜀地也要被西魏给攻下来了。”

  听到任小天的话,萧衍倒也没有多么沮丧。

  毕竟他本来也没有多少北伐的心思,只想着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任小天继续说道:“纵观南朝四国,恐怕也只有当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有北伐成功的可能。

  但是由于当时东晋虽死未僵,刘裕被朝中事拖了后腿导致延误了战机,从此便再没有北伐的机会了。

  剩下的齐、梁、陈三国在北魏强大的压力下能坚持这么多年已经不容易了,更别说让他们北伐了。”

  赵匡胤摇摇头道:“其实这些也不能全怪到当权的皇帝身上。

  他们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南朝大部分权力还是主要集中在世家大族的身上。

  就算出现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没有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想要出兵北伐也只是想当然。

  更何况这些世家大族都在江南温柔乡消耗尽了仅存的斗志,想让他们支持北伐那完全是痴人说梦。”

  萧衍感激的看了赵匡胤一眼,心里直呼知己。

  看来这些年他做皇帝也没少受这些世家大族的窝囊气。

  任小天微微颔首道:“老赵你这话说的倒也没错,这些世家大族就是喜欢拖后腿。

  哪怕是隋朝建立了之后,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也没少被这些世家刁难。

  虽然刘裕执政之初就定下了寒人掌机要的决策,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啊。

  这些世家大族一直活跃到了唐朝末年才算是彻底消停。”

  刘彻不屑道:“还不是他们这些做皇帝的都是废物,要是换了朕来,早就把那北魏给收拾了。”

  萧衍大怒反驳道:“就算你是汉武帝又怎么样?朕面对的压力你未必就能抗的下来!”

  “停停停,怎么又呛起来了?”

  任小天制止住二人的斗嘴,捂着脑袋说道。

  卫子夫插话道:“先生,单凭您刚才说的这些也不足以说明萧衍就是老糊涂啊?

  虽然他确实是信佛礼佛,但那也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不是吗?”

  任小天笑道:“卫皇后的问题果然是一针见血。

  我马上就给你解释清楚,为什么我要说萧衍是个老糊涂。”

  “那朕倒也听听你能说出朕的什么不是来。”

  萧衍冷哼一声,目光紧紧盯着任小天说道。

  任小天不紧不慢的说道:“侯景此人你听说过吗?”

  萧衍冥思苦想了一番后说道:“朕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可他不是北魏的官员吗?和朕有什么关系?”

  任小天轻笑道:“何止是有关系,那关系可大了去了。”

  刘彻不耐烦的说道:“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任小天无奈的摇摇头道:“这个侯景原本是北魏的臣子,北魏分裂之后他加入了东魏高欢的阵营。

  在此期间他受到了高欢的重用,先后担任司徒、司空、河南道大行台的职位。

  但是他和高欢之子高澄素来不慕,高欢死后他怕高澄杀了自己,于是将河南十三州之地作为礼物投向了南梁。”

  萧衍大喜道:“哈哈哈,这不是好事吗?

  朕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河南之地,真是可喜可贺啊。”

  任小天斜了他一眼道:“那如果这份大礼是用你的命来换呢?你还觉得可喜可贺吗?”

  “这从何说起?朕难道还会死在侯景手上不成?”

  萧衍大惊失色之下急忙追问道。

  任小天摆摆手道:“你先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说。

  其实侯景刚到南梁的时候你跟他关系还算是不错的。

  但是之后发生了一件小事却让侯景开始对你心存怨恨。

  当时侯景想要攀附权贵,因此想让你从中做媒求娶王、谢家的的女子。

  但是被你以侯景出身卑微、门第不够为由断然拒绝了,自此侯景开始怀恨在心。”

  萧衍下意识反驳道:“就这些许小事也不至于让他造反吧?”

  任小天摇摇头道:“这点事当然不至于让侯景立马就造反,但是后面又出了一件让侯景忍不了的事。

  当时为了接应投诚的侯景,你的侄子萧渊明被高澄俘虏了。

首节 上一节 214/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