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25节

  朱元璋轻笑道:“始皇帝都死了,他们有什么不敢的?如果不矫诏的话,等你登基之后他们才是大祸临头了。”

  扶苏不解的问道:“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没想过杀他们。”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从一开始就站在你的对立面,加上他和蒙家有旧怨,蒙家又是你的铁杆盟友,赵高自然不会放过你;

  李斯倒是和你没什么仇怨,但是你向来崇儒抑法和他政见不合,他作为法家的代表人自然不希望看到你上位。”任小天插话解释道。

  “按你所言的话最后是十八弟登基了吗?那他又做的如何?”扶苏再次发问道。

  “很糟,非常糟。哪怕是你这个书呆子当皇帝恐怕都不能比他更糟了。”任小天叹气道。

  扶苏难以置信的说道:“怎么可能?十八弟一向乖巧好学,我不相信他能干的有多差。更何况还有赵高和李斯的辅佐,哪怕他再荒唐也不至于被你说成这样吧?”

  “历史证明你平时看到的那些只是他想让你看到的,事实上他上位之后不仅沉迷享乐不问政事,而且性格非常暴戾,动辄抄家灭族,哪怕是你的兄弟姐妹们,最后也都被他腰斩或车裂。

  至于你说赵高和李斯的辅佐,那恐怕更令你失望了。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赵高的话,胡亥可能还不会这样。

  胡亥上位后赵高大权在握,他不仅肆意更改律法、残害忠良、蒙蔽圣听,最后义军攻入咸阳后还杀死胡亥妄图自立为帝。

  李斯倒是忠心耿耿,毕竟他只是和你政见不合,但是他还是希望看到大秦强盛的。奈何他并不被胡亥信任,最后还因为得罪了赵高,赵高进谗言后被胡亥怒杀其三族。可怜他一介大才竟落得如此悲惨,只能说他或许从一开始就选错了路吧。”

  任小天边说边摇头,其实他也对李斯感到有些惋惜,但这一切又都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扶苏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后退了几步坐在了地上,显然任小天的话对他冲击太大了。

  “十八弟...十八弟怎么敢这么做?那都是他的血肉至亲啊!他怎么能下得了手?!

  还有赵高这个狗贼!祸害我大秦!我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可笑我居然还为这样的人求情!”扶苏仰天大吼道。

  任小天蹲下安慰的拍了拍扶苏的肩膀。

  “你也别太悲观了,眼下始皇帝已经解决了赵高和胡亥的危机,我刚才说的事不会再发生了,但是大秦不能一直没有继承人,我以过来人的视角告诉你,大秦儒家的思想绝对不适合大秦的统治,你如果想要成为合格的继承人,必须学会用法治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扶苏本能的排斥道:“为什么要用法家那一套?严苛的律法荼害的人命还少吗?用儒家思想教化万民岂不是更合理?”

  任小天耐着性子解释道:“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建立的骨骼。也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

  无论是从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的角度出发,人都需要一个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为了惩治施暴的人,也是保护弱小的人。

  而大秦的儒家主要是从道德层面去谴责那些失德的人,但是对于那些不在乎道德名声的罪犯来说,单纯的道德谴责对他们有什么作用吗?哪怕别人骂的再响他们身上会掉一块肉下来吗?

  所以说必须要再国家强制力加持的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再加强人们的道德水平的建设,这样双管齐下后,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扶苏一时间难以接受任小天的言论,直接愣在了原地。

第39章 大秦的未来

  任小天也知道自己的话对扶苏冲击很大,站起身子不再打扰他,让他自己静静的思考。

  秦始皇见任小天起身,冲上前来焦急的说道:“小...小天先生,上次你和寡人说过大秦律法有问题,但是寡人回去和李斯商讨了几天也没有什么结果。既然你是来自后世,想必后世之律法已经相当完备,不知能否在大秦施行?”

  任小天摇摇头道:“后世的法律固然很完善,但是并不适合在大秦用。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秦的生产力水平比后世差之甚远,生搬硬套只会加剧问题的发生。

  这几天我也仔细研究过秦律,我发现秦律其实并不像后世传说中的那般严苛,只是你们不懂得变通,法家的精髓讲究的是世变则事变,事变则备变。大秦已然统一,再延用战时的律法显然不合适了。

  如今大秦战火消弭、百废待兴,律法的重点应该放在保障百姓的民生上面,如果百姓的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的话,何谈四海升平?

  其实大秦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有两个,第一就是徭役制度。”

  秦始皇惊愕的问道:“徭役怎么了?这制度自古有之,寡人也没见哪国因此出过事啊?”

  “我不是说徭役制度本身有问题,在劳动力短缺的时候征徭役也无可厚非。主要是大秦现在处于六国初定,人心不稳的阶段,大规模征发徭役容易引起六国百姓的抵触心理,加上下级官吏们横征暴敛更容易引发民愤。到时候一旦百姓暴动将如野火燎原般席卷全国。”

  秦始皇犹豫道:“可是不征发徭役,六国故地人心难测,届时不会更麻烦吗?”

  “嬴兄,话不是这么说的,老百姓才不会管当朝的皇帝是谁呢,他们在乎的永远都是自己能不能吃得饱穿得暖。就像咱当初一样,但凡能吃得饱饭也不会选择走上造反这条路。”朱元璋反驳道。

  任小天附和道:“我叔说的有道理,还是回归到刚才的问题上面了,那就是百姓的民生问题。大秦现在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和收拢民心,万不可操之过急。”

  “那寡人的阿房宫和陵寝怎么修?”秦始皇问道。

  历代帝王对自己的陵寝看的都很重要,任小天倒也能理解秦始皇的想法。

  “只能暂时将工程的进度放缓一些了,我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在这之前我会帮您把体内的毒素清一清,就您这状态再活二十年应该没问题。”

  秦始皇点点头又问道:“那第二个问题呢?”

  “第二个问题我刚才也提到了,就是下级官吏的问题。现在故六国的各级官吏基本都是老秦的故隶,这些人大多都是行伍出身,对地方治理并没有多大的经验。加上原六国百姓对大秦本就没有多少归属感,很容易激发官民矛盾。”

  秦始皇听到这顿时苦着脸道:“大秦本来可用之人就不多,寡人已经是把能用之人全部派下去了,总不能用六国本来的官吏吧?”

  这个确实是个难题,六国故吏本就和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算他们想对大秦效忠,秦始皇也不可能放心。再一个就是秦朝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能读得起书的人少之又少。

  任小天一时也没想出解决的办法。

  永乐朱棣突然发话了:“那就效仿曹孟德呗,广发招贤令,就小小的一个沛县都能隐藏着那么多大才,以秦朝的疆域来说还怕找不到能当官的人吗?”

  任小天听完之后狠狠挥了一下拳头,这是个好主意啊,像萧何曹参这种人才现在也不过是在沛县干个小吏,他们本身对大秦也没什么排斥感,想必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大秦不在少数。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曹参萧何他们直到遇到了刘邦这个伯乐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只要能挖掘出这种埋没的人才,还怕大秦没官可用吗?

  “四哥,真有你的。这个主意很好啊,这段时间正好能培养出下一批官吏了。”任小天乐道。

  秦始皇疑惑问道:“曹孟德是谁?沛县隐藏着很多大才吗?寡人怎么不知道?”

  “曹孟德以后您有机会会见到的。沛县确实隐藏着很多人才,大秦后面的大汉开国勋贵里沛县籍的就有二十三人之多,其他郡县的人才也不会少了。”

  秦始皇一听就来了兴致:“小天先生,能被你称为人才的人必定不简单,能不能把他们的情况给寡人详细说说?”

  “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掾,曹参是沛县的狱掾。他们两人的才能不亚于李斯、冯去疾,都有宰相的潜质,除了他们两人,还有诸如周勃、夏侯婴等人也都有不小的才能。”任小天侃侃而谈。

  永乐朱棣捅了捅任小天说道:“还有韩信呐。”

  任小天一拍脑袋道:“差点忘了,还有淮阴县的韩信。此人的军事才能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超然般的存在,甚至犹在大秦武安君白起之上。”

  秦始皇听到这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比我大秦武安君还强?这不会是小天先生你的夸张吧?”

  “韩信此人极善用兵,能与他比肩的只有西周姜尚、大秦武安君白起和大唐卫国公李靖等寥寥数人。”

  朱元璋面露不忿的说道:“咱大明的徐达和常遇春也不次于他们。”

  任小天没有理会朱元璋赌气般的话语,自顾自的说道:“不过大秦现在更缺的是治理地方的官吏,韩信倒是也没有那么着急。”

  “此等大才寡人岂能错过?回去之后寡人就安排人去淮阴县将他请回咸阳。”秦始皇迫不及待的说道。

  “招贤令一发,定能为大秦带来一批人才,到时候您可要好好用他们啊。”任小天嘱咐道。

  “这是当然,等寡人考察完他们,其中确实有才能,又和六国贵族没有牵连的人,寡人定会重用的。”秦始皇拍着胸脯说道。

第40章 无辜的解缙

  永乐朱棣拍了拍任小天的肩膀说道:“天弟,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也给四哥俺推荐些人才呗,俺现在也缺人才啊。”

  任小天哭笑不得的说道:“四哥别闹了,你还能缺人用啊。姚广孝、解缙、杨士奇、夏原吉、张辅这些哪个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臣?”

  永乐朱棣挠头尴尬道:“人才谁会嫌多啊,韩信用兵还讲究多多益善呢。”

  “得了吧四哥,你就别跟着人家始皇帝凑热闹了,你就把你手底下这些人用好就够了,别让人家解缙再含冤死一回。”

  “小天,你说的解缙是谁?含冤而死又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实在忍不住问道。

  “解缙我之前跟您说过,他和道衍大师一起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也是一位大才,还是大明第一位首辅大臣,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您以后也会见到他的。

  他这个人吧什么都好,就是性格很直,说话容易得罪人。

  当时我四哥偏爱二子朱高煦,有意立朱高煦为太子,解缙就苦劝我四哥立朱高炽为太子,惹得四哥不喜,把他贬到广西当布政使去了。

  朱高煦这家伙也没好心眼,进谗言说解缙结党营私,私会太子。四哥大怒之下就让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把解缙扔到雪地里活活冻死了。”

  说到这任小天也不禁为这位名臣的悲惨命运扼腕叹息。

  “老四!看你干的好事!咱还愁着人不够用,你倒好!给你个大才你还把人给逼死!”

  朱元璋一巴掌就扇在了永乐朱棣的头上,一旁站着的年轻朱棣看到这一幕也下意识的捂着脑袋。

  “父皇,儿臣也冤枉啊。解缙那臭脾气您是不知道,这人说话实在是太损了。当年您不也是嫌他不会说话,让他在家赋闲了十年嘛。

  大不了俺回去忍着他点,不杀他就是了。您能不能别再打俺了?”

  永乐朱棣捂着脑袋委屈着说道。

  “你是咱儿子,咱打你两下怎么了?还是你觉得自己也当了皇帝就能不把咱放在眼里了?”

  朱元璋愤愤不平,抬起手作势再打,永乐朱棣赶紧用手护住了头。

  “小天,你说说,咱是不是真像老四说的这样让解缙在家闲了十年?”

  朱元璋终究还是没再打下去,转头向任小天问道。

  任小天点点头说道:“这点我四哥是没说错,其实您也挺欣赏解缙的。只是他后来做了一件让您生气的事,就是替李善长上疏鸣冤,其实他也是年少轻狂,被人当枪使了都不知道。

  您倒也没怎么处罚他,就是让他父亲把他带回去保留官职居家读书十年,其实这一招您也是为了给朱允炆留个人才,可惜朱允炆也没用重用他,他无奈之下才投靠的四哥。

  解缙这个人算是个大才,但是确实没有职场情商,说话办事不考虑后果。毕竟他可以学魏征,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是李世民。历朝历代朝臣干涉皇家立储都是大忌,他之所以走到那一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他自身的原因。”

  秦始皇也附和道:“如果大秦有大臣敢干涉寡人立储的事情,无论官做的有多大,寡人都一样会砍了他们的脑袋。”

  “说到这咱倒想再说几句了。老四,咱当时怎么定下的规矩?咱朱家的皇位永远是立嫡立长,到你这怎么还想改立你家老二了?咱说的话、定的规矩对你来说都是放屁不成?”

  朱元璋一边说话一边活动着右手,显然是想再给永乐朱棣一顿“爱抚”了。

  永乐朱棣顿时后退了几步,和朱元璋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父皇,俺那当初看高炽身体不好,担心他出什么问题。再加上高煦这孩子从小就跟俺很像,俺有点偏爱也正常不是。不过您放心,以后俺绝对不会再有这个想法了,俺将来只会把皇位传给高炽。”永乐朱棣讪讪笑道。

  自从知道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将来干的不错,加上朱高煦这个混账玩意会造反,永乐朱棣心里那仅有的一点点换储君的想法也被彻底的打消了。

  “好了好了,棣儿年纪也不小了,重八你别动不动就打他。棣儿你也是,人家始皇帝在请教小天问题,你就别跟着掺和了。”

  永乐朱棣如蒙大赦,赶紧说道:“是俺唐突了,始皇帝你有问题就接着问小天吧。”

  被朱棣这么一打扰,秦始皇一时也想不起来该继续问什么了。

  “四哥,耽误人家始皇帝这么长时间的事,你不得拿出来点东西表示表示?”。任小天揶揄道

  “这倒不必,寡人...”秦始皇还没说完就被任小天打断了。

  永乐朱棣愣道:“表示自然没问题,但是俺该拿出来些什么东西呢?”

  “我看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挺好,大秦现在还用笨重的书简,如果想为大秦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良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大秦一旦普及了这两样技术的话,那普通人也能读得起书了。可惜我对这俩技术是一窍不通,只能麻烦四哥你了。”任小天说道。

  其实任小天也可以从系统里兑换这两样技术,但是积分这玩意能省则省。大明年间造纸和印刷都发展的很成熟了,完全可以把技术传给大秦使用。

首节 上一节 25/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