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311节

  我这么跟你说吧,她的政治才能要超过你们大宋一半以上的帝王了。

  赵煦之所以能有丰厚的家底去打西夏,跟她前期的功劳也密不可分。”

  赵煦听到任小天夸赞高太后心里并不是很舒服。

  因为这么一说好像显得他这个皇帝很多余。

  任小天这时也察觉出话中的歧义,赶紧往回圆说道:“当然我也不是说赵煦干的不好。

  高太后终究还是太后,她也没有要当第二个武则天的意思。

  再说她年纪也不小了,再过几年也该殡天了。

  为了你的名声着想,我觉得你还是别把你们娘俩的关系闹的那么僵。”

  吕雉听到武则天的名字微微蹙了蹙眉头。

  她是个十分聪明的女人。

  从任小天的只言片语中就听出后世好像是有个叫武则天的女人做了皇帝。

  但是她的心思深沉没有表露出来,所以也没被人看出什么端倪。

  赵煦有些不甘的说道:“难道朕就任由高太后打压新党吗?”

  “什么是新党?”

  刘邦有些茫然的问道。

  任小天解释道:“所谓的新党和旧党最早要起源于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

  在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时期才正式定名为新旧党争。

  简单来说支持变法的就是新党,反对变法的就是旧党。

  变法先后由范仲淹和王安石主导,经历了四代皇帝。

  在这期间新旧两党的矛盾是愈演愈烈。

  高太后和赵煦之间的矛盾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引起的。

  因为高太后虽然是主张变法的英宗皇后,但她骨子里却是个坚定的旧党。

  这就让她和积极变法的赵煦站在了对立面。”

  刘邦继续追问道:“那这变法究竟是好是坏?”

  任小天有些为难的说道:“像这种声势浩大的变法运动很难用好坏来界定。

  因为再好的东西总有它不好的一面,变法也同样如此。

  就拿商鞅变法来举例,当时他积极推动的军功爵制度在当时作为诸侯国之一的秦国很实用。

  但是到了天下一统的大秦帝国,军功爵制度就很难再起到什么作用了。

  所以变法的事情得结合着当时的实际来看。

  像王安石所主导的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等强国强军的法度从短时间来看对朝廷还是大有裨益的。”

  秦始皇点点头。

  确实像任小天所说的一样,他也早就发现了军功爵制度的弊端。

  这制度虽然能够快速的让士卒们充满斗志,但是也因此让他们过于野蛮了。

  在战场上抢夺功劳而自相残杀的屡见不鲜,更遑论还有拿黔首的命来杀良冒功的。

  更何况现在天下已经一统了,除了匈奴和百越之外也没什么敌人让他们去晋升爵位去了。

  赵煦紧皱眉头道:“听先生您的意思,好像也不是很赞同变法一事?”

  任小天摊摊手道:“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说王安石的变法里有不少的弊端而已。

  从短期的目标来看变法的确能让国库充盈。

  但是从长远的目光来看那真有些饮鸩止渴的意味了。”

  赵煦难以置信的说道:“怎么可能?!”

  任小天解释道:“看似国库充盈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百姓更深层的压榨,这就是所谓的国富民贫。

  ‘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他太急了,很多事情都没有考虑周全就强行实施。

  他很多变法的举措都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打乱了原本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

  兼之他为了强力打压反对派,因此提拔了许多官员。

  然而这些官员里充斥着许多品行道德败坏的人。

  这些人借着变法的幌子排除异己、为己谋利。

  北宋之所以灭亡,很大程度上跟这些所谓的新党官员也脱不了干系。”

  赵煦感觉眼前一黑,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喃喃道:“难道朕和先帝们都错了吗?”

  任小天摇摇头说道:“你们也没错,大宋当时的局面如果再不改变的话也早晚都会灭亡。

  大宋最大的问题就是冗官、冗兵、冗费,范、王二人变法也主要是针对这些而去的。

  说起来范王安石的变法中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只需要略加改动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了。

  但是变法这事牵动多方的利益,绝对不可仓促行事,必须徐徐图之。

  特别是掺杂在新党里的蠹虫,必须借着这个机会把他们都给揪出来。

  其实旧党里很多的官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夫子,他们反对王安石也是因为他太急功近利了。

  像欧阳修一样,他在范仲淹时期原本也是变法的新党,为什么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就变成坚定的旧党了呢?

  哎,说起王安石我倒想问问你,他现在可还活着呢吗?”

  赵煦答道:“王介甫早已去世数年了。”

  任小天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了,其实我倒真是想和王安石好好聊聊。

  说不定在我的劝说下能改变他的想法呢,这样也就不会再出现那么长时间的新旧党争了。

  哎,还是等以后神宗赵顼过来之后再说吧。”

  秦始皇说道:“寡人记得王安石最大的政敌司马光也是和他同年死的吧?

  他们这对冤家估计到了地府也不得消停了。”

  任小天笑道:“其实他们俩除了政见不同之外私下里还真没什么太大的矛盾。

  要说最恨王安石的还得是大文豪苏轼了,他明里暗里都没少骂过王安石。

  甚至在王安石死后都要拿王莽和董卓来比王安石,称王安石是大宋的国贼。”

  秦始皇也乐了:“要寡人说这个苏轼也是不识好歹,政见不同而已何必上升到人格攻击呢?

  当初乌台诗案时要不是王安石上书赵顼力保他的性命的话,苏轼早就被赵顼给杀了。”

  任小天摆摆手道:“文人嘛,或许政见不同就足以让他们成为仇人了。

  更何况不止是苏轼,苏洵和苏辙也早就看不惯王安石了。

  要怪也只能怪王安石和苏轼的职场情商都有点低,要不然他们俩也不至于一辈子大起大落的。”

第440章 新旧党争

  赵煦可没空听这些文人之间的恩怨事,他急切的问道:“还请先生教朕,朕该如何继续变法呢?”

  任小天想了想之后说道:“先别着急,反正现在高太后还健在,即便你想要变法也绕不开她那一关。”

  赵匡胤站起身怒道:“她一介妇人还想阻拦国事?大不了朕亲自走上一遭。”

  任小天颇为无语的说道:“你那会都死了多少年了,哪还有人认识你这位太祖啊?

  万一没人相信你,那些个文人还不一人一句的把你拿唾沫淹死?”

  随后任小天对赵煦说道:“这样吧,反正距离你亲政还有一段时日。

  倒不如你把那些个新旧两党的代表人物都送到我这儿来,让我跟他们说说。”

  赵煦有些为难的说道:“这能行吗?那些人可是很顽固的,父皇在位期间可没少为他们的事头疼。”

  任小天笑道:“其实你也别把他们想的那么不开化。

  还是拿苏轼来举例子,其实他也并非完全反对变法, 只是认为王安石太过激进。

  而且他认为变法中其中很多举措都是与民争利,事实证明他的话里也不是没有道理。

  再者就是他认为祖宗之法不可违,这一点就有点违背事情发展的规律了。

  我主要就是想把这些观念给他们扭转过来,然后再一块商量出一个可行的变法举措来。”

  赵煦精神一振道:“先生果然是大才,居然连变法这种朝廷大事都懂!”

  任小天笑着摆摆手道:“我懂啥啊,我无非也是仗着比你们晚生了千年罢了。

【厌世小说中 转站一9 4 8 3 2 4 0 92】

  有前人总结的经验总比闭门造车要好的多吧。”

  秦始皇提醒道:“到时候别忘了叫上雍正这小子,他这方面的经验很多。”

  任小天一拍脑袋,要不是秦始皇提醒他还真给忘了。

  雍正可谓是变法界的大才啊。

  先别说他是不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单就摊丁入亩这一条就足以让大清朝廷富裕起来了。

  更别说还有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改土归流等等利国利民的举措了。

  有了秦始皇的提醒,任小天的思维也发散起来了:“干脆到时候把张居正也给弄来算了。

  虽然他这人品行上有些缺点,但比起他对大明的贡献来说倒也无伤大雅了。”

  秦始皇笑道:“小天,你要真打算把张居正给弄来的话,最好是把嘉靖年间的他给弄来。”

  任小天一时没明白的说道:“这是为啥?张居正是在明神宗时期才开始变法的啊。

  我把嘉靖时期的他给弄来也没多大用处啊?”

首节 上一节 311/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