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391节

  刘彻之所以能够实行推恩令,那都是刘启给他打下的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就是那么一句话,想要实行推恩令。

  那你中央朝廷得能打,得能用强横的武力镇住藩王。

  要不然什么推恩令,最后都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朱祁钰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赵匡胤这时候突然发问道:“说道这个,朕倒还有个问题。

  大明那个朱允炆为何不像刘彻一样实行推恩令呢?

  朕记得朱元璋说过,他那会朝廷对藩王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啊。

  他为何非要走极端的方式来武力削藩呢?要不然也不会激起朱棣的强烈反抗了吧?”

  任小天解释道:“老赵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我之前也说过,明朝的藩王和汉朝的藩王权力根本没得比。

  明朝的藩王根本没有自己的封地和属国,全靠中央朝廷发放俸禄供养。

  你想想,藩王连封地都没有,你这个推恩令的恩从哪儿来?

  你推不推的他们那些藩王子嗣都有钱拿,谁还跟谁争的你死我活啊?

  再者当时大明所有的军政权力都在朱允炆的手上,他也根本没有实行推恩令的必要。

  其实换个稍微有点能力的皇帝来做,单凭武力就能镇压那些个藩王了。

  但是朱允炆实在是太过...不提也罢,他身边那些个儒生也是没什么卵用。

  以全国之力打一个燕地的朱棣,最后还让人给直捣黄龙了。”

  初来乍到的刘启听的一愣一愣的。

  没有封地、没有军队、没有财政的藩王?

  他怎么就碰不到这样的好事呢?

  这个明朝的朱允炆到底是得有多废物啊?这么大的优势还能输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朱允炆在不在这些人里边,自己倒是很想见识见识呢。

  任小天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道:“今儿就到这儿吧,说的也挺多的了。

  诸位肚子也都得了吧?要不咱们这就开饭?”

  曹操摸了摸肚子笑道:“小天你这么一说吾倒还真觉得饿了。”

  任小天打了个响指道:“得嘞,我这就让他们做饭去。”

  随即任小天安排早就准备好的张成等人下厨做饭。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道道菜就端到了桌子上。

  刘启闻着诱人的菜香味不禁咽了口口水。

  他毕竟贵为皇帝,之前也不是没吃过好东西,但是今天这里的饭菜好像他没见过多少。

  任小天招呼众人道:“来来来,诸位都坐吧,菜也上了不少了,咱们先吃着。

  雄英,仓舒,你们也去旁边桌上吃吧,今天放一天假,就不上课了。”

  朱雄英和曹冲带着皇子们去到另一张桌子上就坐了。

  刘如意调皮的跑过来薅了一把刘邦的胡子后又笑嘻嘻的跑走了。

  刘邦对此不以为意,还满意的眯起了双眼。

  那边戚夫人则是低声训斥了刘如意几句,刘如意吐了吐舌头便乖乖坐好了。

  “高祖,不知刚才那是...”

  刘启仔细打量了几眼刘如意后问道。

  刘邦捋了捋胡子后笑道:“那是我大汉的赵王,也是我的儿子刘如意。

  算起来你还得叫他一声叔父呢吧?”

  刘启大惊道:“隐王?他不是已经...?”

  话说了一半后刘启瞬间反应过来了。

  既然刘邦都还活着,那刘如意必然是也还活着。

  刘邦皱眉道:“隐王?

  这肯定是刘盈给如意追封的吧?”

  隐这个谥号算是平谥。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胜利后就追谥李建成为隐,是为隐太子。

  隐拂不成曰隐,明不治国曰隐,怀情不尽曰隐。

  这个谥号主要是代表了对人的惋惜之情。

  对吕雉再了解不过的刘邦明白这肯定不是吕雉给刘如意的谥号。

  那也只能是老好人性格的刘盈干出来的了。

  刘启擦了擦额头的汗道:“是孙儿的不是,居然在您面前提起此事。”

  刘邦摆摆手道:“无妨,现在有了小天,那史书中记载的一切都不会再上演了。

  如意就是大汉的赵王,谁都不能害了他的性命。”

  一段小插曲过去后,众人再次开怀畅饮起来。

  刘启悄悄拽了下刘彻的龙袍道:“彘儿,朕能这么叫你吧?

  晚上朕有些事情想要问你,不知你那边是否方便?”

  刘彻恭敬道:“父皇有名,朕又岂敢不从?

  一会散席后父皇就随朕到卧房详谈吧。

  正好朕也有很多话想跟父皇您说。”

  刘启点点头,随即不动声色的又夹起了菜。

  待到酒足饭饱之后,有事的皇帝便先行返回了。

  剩下的像赵匡胤这样喝醉回不去的,再就是有心事的刘家父子几人。

  任小天安顿好这些人之后就回房睡觉去了。

  至于刘启和刘彻会说什么,他也不是很关心。

  毕竟谁还没有点小秘密呢。

第517章 油炸鬼

  累了一天的任小天回到房间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等到他第二天起床之后,发现刘启和刘彻正在外面沙发上坐着聊天。

  “二位起的够早的啊?”

  任小天打着哈欠从房间里走出来说道。

  刘彻笑了笑回道:“朕和父皇何止是起得早?我们是根本没睡。”

  任小天接了杯水,随后把牙膏挤到牙刷上说道:“你们俩再父子情深也不至于不睡觉吧?

  还有什么事这么要紧,非得连夜说完啊?”

  刘启笑道:“小天先生,朕可以这么叫你吧?

  其实朕和彘儿也没说多少国家大事,更多的还是在说些家常而已。

  彘儿真是有出息了啊,也不愧朕打小就看好他。

  匈奴这么重要的事他都能解决,朕就算是将来去了也能瞑目了。”

  刘彻皱眉道:“父皇,您还是莫要再说那些不吉利的话了。”

  刘启哈哈一笑道:“哈哈,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

  朕虽然是皇帝,但是也逃不过这些啊。

  更何况朕并不畏死呢。”

  刘启虽然是偏向法家治国,但是他骨子里和他爹刘恒一样尊崇道家的黄老学术。

  讲究的就是一个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所以他对死亡这种事自然不像其他皇帝一样那么畏惧。

  任小天漱了漱口后说道:“不怕死和想死是两码事啊。

  我们后世还有一句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你这皇帝还不是赖活着呢。

  你就算为了你的大业也得多活几年不是?

  平时该休息就休息,该摸鱼就摸鱼。

  天下这么大总不能什么事都指望你皇帝一个人干完吧?

  下属该用就得用,别整天担心这担心那的。

  你之所以壮年去世还不是因为你操劳过度。

  所以你还是悠着点吧。”

  刘启叹了口气道:“朕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可是眼下七国之乱未平。

  虽然你们已经给朕说过了未来之事。

  但没有亲眼看到平叛成功,朕始终是放心不下啊。

  这样吧,等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朕再好好休息休息。”

首节 上一节 391/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