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41节

  “三位请坐吧。”

  任小天一屁股就坐下了,他虽然是精通了格斗技能,但是身体素质终究只是个普通人,和赵匡胤打了一架把他也累的够呛。

  秦始皇和朱棣看了坐在主位上的赵匡胤,那个位置自打他们登基以来都是属于他们的,现在看着别人坐在那儿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老赵啊,你总算是想通了,要是再打下去咱们双方都讨不了好。”

  任小天说完活动了一下肩膀,刚才撞在赵匡胤胸膛上现在还生疼,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练的。

  “朕好歹也是大宋的皇帝,你总是老赵老赵的叫朕,未免有些不尊重了吧?”

  赵匡胤皱着眉头说道。

  平日里要是有人敢这么叫他,早就被他拖下去治罪了。

  任小天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嗨,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名字起了就是让人叫的。我叫你老赵不是显得亲切嘛。”

  见任小天一副混不吝的样子,赵匡胤也懒得跟他计较了。和这事相比较之下,他还是更在意他刚才梦到的那些事情。

  “朕方才梦到的那些究竟是不是真的?”赵匡胤犹豫了片刻向任小天发问道。

  任小天剥了两颗葡萄放进了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那不是梦,都是大宋以后会真实发生的事情。”

  秦始皇和朱棣听着两人的对话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朱棣不禁疑惑的问道:“小天,你们俩在打什么哑谜呢?什么梦不梦的。”

  “哦,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刚才让赵匡胤看到了大宋的未来,估计他这会有点接受不了吧。四哥,你也尝尝这葡萄,还挺甜的。”

  说完任小天抓了一把葡萄塞进朱棣的手里,朱棣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什么时候你也让俺看看大明的未来呗。”

  朱棣随手把葡萄放在桌子上,凑上前来饶有兴致的向任小天问道。

  任小天不禁翻了个白眼,心说你还嫌我欠账不够多是吧?我还不知道上哪儿弄积分还账呢。

  “四哥你跟着瞎凑什么热闹,咱们那不是遇上特殊情况了嘛。你真以为这是路边的大白菜想看就看啊,我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好不好。”

  朱棣只好悻悻的坐了回去。

  赵匡胤没有心情听三人的窃窃私语,想到了梦里看到的那些皇帝,坐在椅子上喃喃道:“难道我大宋未来的皇帝真的都如此不堪吗?”

  “大宋昏君确实多了点,但也不都是一无是处的昏君啊。仁宗赵祯、哲宗赵煦,还有孝宗赵昚。这几位都是很好的皇帝嘛。”

  任小天听到了赵匡胤的声音,开口回答道。

  “那赵佶、赵构、赵昀、赵禥这些又该怎么解释呢?朕还没见过哪个朝代的昏君如此之多的,二弟的后人真是一个不如一个!”

  想到这儿赵匡胤恨恨的说道。

  “后边那俩跟赵光义没啥关系啊,那都是老赵你的后人了,你也别把屎盆子都可着一个人扣。”

  任小天抠了抠鼻子,把鼻屎偷偷抹在了凳子背面后说道。

  “怎么可能?难不成二弟的后人会善心大发的把皇位还给朕的后人?”

  赵匡胤没发现任小天的小动作,他震惊的说道。

  朱棣笑着解释道:“有可能是赵构这家伙坏事做尽的缘故吧,他虽然活了81岁但是却没有子嗣,只能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你的后人赵昚。所以南宋从第二任皇帝开始都是你的后人了。”

  “怎么可能?!朕的后人居然也会有如此多的昏君?!”

  赵匡胤刚才在记忆里被赵构气的半死,也没心情仔细看赵构后边的皇帝,现在听朱棣这么一说,他有些接受不了。

  “圣人都会犯错,更别说咱们这样的普通人了。再说除了赵构之外,其他的皇帝昏庸也不全都是因为自身的问题。”

  任小天拿起一块西瓜啃了一口后撇了撇嘴,宋代的西瓜还是没有现代的好吃。

  赵匡胤冷哼一声道:“赵佶这等昏君整日沉迷写字作画蹴鞠,国都沦陷不说,连自己都被金人抓了去。这种人会如此难道不是他自身的原因吗?”

  “赵佶治国确实是个废物,但是他本来也不是储君的人选啊。人家闲散王爷本来当的好好的,神宗的皇后向氏非要推举他当皇帝,加上朝臣曾布和蔡卞等人的推波助澜,赵佶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当上皇帝了。”

  任小天指了指朱棣接着说道:“赵佶的出身和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很像。只不过这俩人很有意思,一个是做皇帝太勤奋,什么都想自己管;另一个是纯摆烂,你们大臣爱咋的咋的。不过最后还是殊途同归的走向了灭国的道路。”

  “这个无知的妇人!竟敢干涉我大宋的朝政,实在是该杀!”

  赵匡胤不由得握紧双拳,眼中好像能喷出火来。

  “这事跟男女无关,都是父母对孩子的偏爱。宋神宗活着那会也很宠爱赵佶,还夸他福寿仁孝来着。”

  任小天说完不由得又想起来孙太后和朱祁镇的事来,土木堡之变后本来朱祁钰这个明代宗干的好好的,孙太后非得支持朱祁镇这个二货夺宫复辟。

  或许在娘的眼里,孩子的缺点也都是优点吧。

  “朕觉得你们大宋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太过重文抑武了。

  从你赵匡胤这儿开始,武将相比文臣的地位开始逐渐降低,宋后期武将在文臣眼中的地位甚至都不如普通百姓,要知道大宋北方可是一直有辽、金、蒙古这几大强敌环伺。

  大宋面对他们是打又打不过,朝中的文臣还一直拖后腿嚷嚷着议和,故而只能无休止的上交岁币,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要依着咱大明的行事风格,谁敢再给朕提议和,朕先把他们九族杀个干净再说!

  你要知道军队是保护国家和百姓安全的利刃,又岂是他们那些酸溜溜的文人可以随便褒贬的?”

  朱棣实在是对大宋重文抑武感到非常不满,急吼吼的说道。

  赵匡胤听的一头雾水,他什么时候决定要重文抑武了?

  虽然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诸多将军的兵权给收回了,但是军队的训练和投入他可是一直没松懈过。

  毕竟他还想在有生之年光复幽云十六州,怎么可能现在就自废武功?

第66章 重文抑武

  “老赵,这事虽然不能完全怪你,但是也绝对有你的原因。”

  任小天看出了赵匡胤的疑惑,开口解释道。

  “这里怎么还有朕的事?在朕梦里明明是从二弟那里开始重文抑武的。”

  赵匡胤显然是不想接这口锅。

  任小天笑道:“谁让你杯酒释兵权开了个好头呢,连你这个开国皇帝都对手下的将军这么提防,后面的皇帝还不个个有样学样?此消彼长之下文官自然就崛起了,大宋后期的文官甚至都可以当皇帝的家。”

  听到这儿朱棣不禁有些得意道:“你得多跟朕学学,朕的首辅大臣们只有给朕提建议的份儿,决断的权利可是在朕手上呢。只靠那帮子文人肯定是靠不住的,当皇帝还是得手上有兵才行。”

  赵匡胤不由得眼前一亮:“你能不能给朕详细说说这个首辅大臣的事?听你说的朕也想效仿了。”

  任小天翻了个白眼道:“老赵你别听我四哥瞎咧咧,他那套内阁的制度也不完全适合现在的大宋。

  再说你还真以为他的内阁制度就那么好嘛,实话跟你说吧,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的权力完全不次于大宋后期的文官集团。

  大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可是被人称为立皇帝的,你就可以想象他的权力有多大了。”

  朱棣听到这儿顿时急了:“小天,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早不跟俺说?!”

  “我现在给你说了也没用啊,你总不能跑到万历年间打他一顿吧?再说张居正虽然为人狂傲了一些,但还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也为大明做了不少贡献。你要真想打的话就留着力气将来打温体仁、魏藻德这种人吧。”

  朱棣还想说什么却被赵匡胤打断了:“不知三位可有办法解决我大宋的困境?”

  秦始皇《上下五千年》还没看到宋朝那部分,对宋朝的情况是一点都不知道,所以他干脆坐那儿一言不发,毕竟不说话就不会露怯。

  “这事说起来也不难,无非就是掌握一个平衡的问题。

  我知道老赵你担心武将太强势会出现唐末那种藩镇割据的覆辙,而文臣过强又会导致国防力量衰弱。

  其实后世的大清算是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同时削弱文官和武将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加强皇权。

  在大清除非有战事发生,否则平日里将军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军权永远掌握在皇帝的手上,这也能解决老赵你担忧的问题。

  政治上设立多个直属皇帝的部门,再就是类似我四哥刚才说的内阁制度,大臣间权利彼此制衡,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属于皇帝。

  只有军政的最终决定权都归属皇帝,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持文官和武将的平衡问题。

  但是这个事也不能心急,老赵你可以先在朝中设置一个试点的部门,然后逐步的推广开,这也不是你一任皇帝能做完的事,你要有长久战的心理准备。”

  任小天也没管赵匡胤有没有听懂,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赵匡胤和朱棣听完任小天这一串长篇大论后都陷入了沉思。

  “可要是储君是个糊涂蛋的话,那权力还不迟早会落入文武百官的手里?”

  赵匡胤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直言不讳的指出道。

  “这就不得不说大清的另一个优秀的方面了,那就是秘密立储制度。

  其实这事说起来也挺简单的,大清抛弃了以往立嫡立长的观念,由皇帝全权负责考察继承人。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说吧,大清的雍正帝确定了储君后一共写下两份密旨,一份放在了乾清宫的匾额后,一份由雍正自己保管。雍正去世后御前大臣将两封密旨同时拆封,对证无误后才能确定储君的人选。

  这个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各个皇子有一个长期的考察期,便于皇帝了解皇子,最大可能的避免昏君的出现;再就是能够有效的避免皇子为夺帝位而斗的你死我活,想必每个皇帝都不想自己的儿子跟李承乾、李泰似的吧?”

  任小天说完后赵匡胤还没说话,朱棣倒先嚷嚷开了:“立嫡立长自古就是我华夏的正统,泱泱华夏又岂可效法女真?小天此法俺不赞同!”

  其实赵匡胤对这事倒没什么想法,作为经历了诸侯割据混乱年代的他来说,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最后谁做皇帝都无所谓。

  “行行行,四哥你消停会吧。咋我说啥事你都跟着凑热闹呢,我这不是给人家老赵出主意嘛,人家都没反对你在这激动个什么劲儿啊。我也懒得跟你较劲,反正等你以后见了朱祁镇自然会同意我说的这个办法的。”

  “朱祁镇?那不是你说过的大明战神吗?他都干啥了你给俺说说啊!”

  朱棣见任小天说话只说了一半,急忙追问道。

  “我怕你现在知道会气死,还是以后再说吧。咱们先帮老赵解决问题再说。”

  任小天说完之后就彻底不再理会朱棣了,朱棣急的是抓耳挠腮的。

  赵匡胤沉思了一会后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个办法不错,朕会好好考虑的。”

  “那咱们这就算是和解了吧?要是和解的话能不能给我整点吃的?我一大早就过来了,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

  任小天摸着饿的瘪下去的肚子怨念的说道。

  赵匡胤笑道:“倒是朕的失误了,三位请稍待,朕这就让人传膳。”

  不多时饭菜上来了。

  任小天已经饿得不行了,抓起烧鸡撕下来个鸡腿就吃了起来。

  秦始皇和朱棣只是浅浅夹了几筷子就不再吃了。

  赵匡胤看到后奇怪的问道:“二位为何不吃?是朕这里的饭菜不合你们口味吗?”

  “你这菜没有辣椒,吃起来寡淡的很,朕实在是吃不下去。”

  朱棣拿着筷子翻了翻,嫌弃的说道。

首节 上一节 41/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