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52节

  任小天突然想到什么说道:“我想起来个重要的事,老曹下回如果能再来我这儿的话,我必须得提醒他不能再用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了,这糟烂玩意祸害了华夏多少年。”

  朱棣挠着头道:“俺记得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开始实行的吧?曹操那会招贤令可是不问出身的,你交待他能有用吗?”

  “咳咳,四哥你不懂,我这叫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毕竟只要曹操不起用陈群不就没事了嘛。”

  任小天还真是把这茬给忘了,心虚的他为了不丢面子只能故作镇定的说道。

  “行行行,你高兴就好,反正曹操咋样俺也不关心。这回俺可是得在你这呆上一段时间。

  对了,上次俺看过的那个电视剧叫啥名字来着?一会俺接着看去。”

  朱棣也懒得戳破任小天的话,从躺椅上站起来说道。

  任小天想了想道:“好像是大明风华吧?我也就看了一点不记得了,你自己找找去吧,反正四哥你也会鼓捣了。”

  朱棣摆摆手,踱着方步往观影室走去了。

  “四哥,我上次给你说的让你带嫂子来,你咋还不带她来?”

  任小天冲着朱棣的背影喊道。

  也不怪任小天心急,要知道徐妙云的寿命也没几年了。

  朱棣头也没回的说道:“下次吧,下次俺带着妙云过来,等母后也在的时候。”

  任小天撇了撇嘴,心里盘算着实在不行就给朱棣说实话吧,他现在显然是没把任小天的话往心里去。

  ————————————————————————————————————

  大秦咸阳宫

  秦始皇看着风尘仆仆一身泥土的萧何笑道:“萧卿,想必这些日子过的很辛苦吧?”

  萧何从李斯蒙毅处得知土豆、玉米等粮食的产量后是一刻都不敢耽误。

  他和李斯两个人无论风雨每天都蹲在地头上盯着这些作物慢慢的发芽。

  萧何是生怕做不好秦始皇交给他的第一项任务,也更是想亲眼见证这些神奇作物的成熟。

  李斯则是想凭借着这份功劳能够再度赢得秦始皇的信任。

  蒙毅倒是乐得见他们两人这么忙碌,毕竟这样他就能在凉棚底下吹吹风喝喝茶了。

  萧何回答道:“回陛下,臣不辛苦。如果这些作物能够成熟,那对我大秦将是最大的喜事。臣只不过是每天晒晒太阳,根本比不上黔首每日在田间劳作,又怎么称得上是辛苦呢?”

  秦始皇抚掌笑道:“好,萧卿的辛勤寡人都知道。寡人之所以今日召你入宫是要交给你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你可不要辜负寡人对你的信任啊。”

  萧何听到这傻眼了:“啊?眼下还有比那些作物更重要的事情吗?”

  秦始皇指着两名工匠向萧何说道:“这两位是上苍赐予寡人的神匠,他们将会把造纸的工艺传给我大秦。这是事关天下人读书的大事,寡人出于对你的信任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你啊。”

  赵如赵深两人察觉到萧何惊异的目光,对着他笑了笑。

  这套说辞是秦始皇早就准备好的,之所以会假借上苍的名义是因为这事解释起来太麻烦了。

  毕竟从千余年后带来两个人这种事不是随便谁都能接受的了的。

  萧何疑惑的问道:“臣斗胆请教陛下,您说的纸是何物?又为何要说它会事关天下人读书?”

  秦始皇犹豫了一会,拿起桌案上的《上下五千年》走向了萧何。

  “萧卿你看,这本书就是用纸制成的。可不要小看这薄薄的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可是相当于六车竹简了。”

  萧何闻言顿时大惊,颤抖着手接过来,只是打开看了一眼就再也挪不动目光了。

  “这...这,这真是神物啊!一定是陛下德感上天,上苍才会赐下如此神物以助大秦昌盛啊!”

  秦汉时期的人还是很信神鬼之说的,萧何这下更是认定了秦始皇就是天命之君。

  “哈哈哈,萧卿说的不错啊,这正是上苍对寡人的恩赐。

  萧卿,寡人这就把这两位神匠交予你手,你可要好好的为我大秦造纸啊。”

  秦始皇被萧何的话说的颇为高兴,毕竟谁不爱听马屁呢。

  “是,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萧何可是饱读诗书之人,自然明白这种纸对于读书人的意义。眼下秦始皇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办理,这对他又是何等的信任。

  而且一旦这种纸造出来,他萧何也能跟着纸一起千古留名了。

  萧何不知道的是,即便是不靠这种纸,他的大名在千年后也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的萧何想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这种纸的制作成本高不高,如果造价很高的话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完全没办法向民间推广。

  “敢问二位神匠,这种纸的造价几何?都需要什么材料才能制作?”

  萧何向赵如二人施礼道。

  赵如哪里见过当官的向自己施礼,当即吓得就要跪下,赵深赶紧在旁边托住了他。

  秦始皇之前可是嘱咐过他们千万不要露馅,赵如这要真跪下去了以后还装什么神匠?

  但是二人也不知道大秦的物价是多少,秦始皇之前也没告诉过他们。

  赵深强作镇定的答道:“这位大人,造纸的成本非常低廉,原材料也不过是些竹子树皮一类的物品。”

  萧何听完赵深的回答当即兴奋不已,他设想过造纸的成本会非常高,没想到原材料居然这么常见。

  要知道竹子树皮这东西在大秦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掉在地上都没人会捡,萧何做梦都没想到这些废弃之物还能拿来造纸。

  秦始皇说道:“萧卿,想必你也没什么疑问了吧?这样,你先去治粟内史处支取三千金把工坊搭建起来,正好熟悉一下治粟内史的工作流程。

  造纸的事寡人可就全权托付于你了,你可要尽早让寡人见到成品啊。”

  萧何一躬到底后说道:“臣必不负陛下重托,誓死也要把纸造出来。”

  “好了好了,没那么严重,你的命还要留着为大秦造福呢。你们先下去准备吧。”

  秦始皇摆了摆手笑道。

  萧何道了声诺后领着赵如两人走出了咸阳宫。

第85章 赈灾

  大明洪武朝

  第一天跟着朱标上朝的扶苏晕晕乎乎的回到了东宫。

  “扶苏,这第一日上朝可还习惯?”

  朱标拍了拍扶苏的肩膀问道。

  扶苏虽然也跟着秦始皇上过几次朝,但他经历过的和今日所见完全不同。

  试想哪个文武大臣敢在秦始皇面前七嘴八舌吵作一团,更有甚者还出言顶撞秦始皇的?

  他苦笑一声道:“吾未曾见过这种场面,今日算是长见识了。”

  朱标笑道:“你也不用觉得奇怪,平日孤父皇上朝时这帮人可是老实的很。”

  随后朱标从奏章中随便抽出一本看了一眼后交给扶苏道:“你且看看此封奏章所奏之事当如何处理?”

  扶苏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虽然奏章是用行楷书写的,但是他大致上还是能看得懂的。

  奏章大概意思写的是河南布政使司中牟、祥符、原武三地黄河决堤,大片农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当地官员请求朝廷赈灾。

  扶苏在大秦也是见过秦始皇处理过水患之事,因此倒也不算陌生。

  “当务之急应当是就近征调民夫尽快堵住决堤之口,然后由朝廷运钱运粮以解黔首生活之困。”

  扶苏略加思索就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朱标点点头道:“办法倒是中规中矩,但终究还是太过于笼统了。”

  “那不知朱兄又有何高见,扶苏愿闻其详。”

  扶苏见朱标不认可自己的提议,不服气的说道。

  朱标见扶苏不服气也不在意,轻声说道:“孤且问你,就近征调农夫到底需要多少农夫你算过吗?这些人的吃住花费又由谁来承担?在农夫到达这三地之前就放任决堤之口不管吗?再者征调了大量的农夫,当地的农事又由谁来劳作?”

  朱标一连串的反问直接把扶苏问懵了。

  “赈灾需要的钱粮你又算过了吗?总不能当地的官吏张嘴说个数字朝廷就随便给出去吧?要知道我大明现在也不富裕,如果每次赈灾都这么干那国库早就空了。”

  朱标真是杀人又诛心,扶苏被说的满脸涨红着说不出话来。

  “还有,你又如何分辨哪些是真正需要救济的灾民呢?孤可是亲眼见过许多士绅大族伪装成灾民之后骗取朝廷的赈灾粮款的。”

  “还有这种事吗?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就不懂得礼义廉耻吗?”

  扶苏被朱标的话震惊到了,他完全没想过世间居然还有如此无耻之人。

  朱标摇着头轻笑道:“扶苏,不是所有人都是和你一样的君子。这种事自古有之,只是你久居深宫,对民间了解的还是太少了。人本性就是贪婪的,谁又会嫌弃自己家钱粮多呢?”

  “你,你不是学习儒家的吗?那岂不知圣人说过人性本善的道理?为什么从你口中会说出人本性贪婪的话来?”

  扶苏指着朱标说道,对他来说朱标这些话简直是离经叛道,违背了圣人的教诲。

  朱标摊手无辜的说道:“孤确实是学习儒家的啊,但是孤学的更多的是荀子的性恶论。特别是在孤多次体察民间之后,便愈发的觉得荀子说的很有道理。”

  荀子的性恶论在先秦是不被主流观点认可的,专精孔孟之道的儒生认为荀子的理论简直是有悖先贤。

  再加上荀子是法家韩非子和李斯的老师,这两个人又恰好是法家最杰出的代表。

  如果不是荀子自称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恐怕早就被儒生们驱逐出儒家的队伍了。

  “好了好了,咱们还是说回赈灾的话题上吧,荀子和儒家的事就不要再说了。”

  朱标看着扶苏的架势是还想和自己辩论,懒得在这问题上继续争论下去的他开口说道。

  扶苏面露不忿的说道:“那请朱兄发表你的高见吧,吾倒是想知道你能说出什么来。”

  “首先,由当地官府聚拢灾民,清点损失。防止水患再次来袭造成更大的伤亡;

  第二,由朝廷出钱雇佣灾民堵住决堤之口、清理水患后的遗留物、重建家园。一则可以防止灾民生变,二则在解决灾民温饱的同时还能加快当地重建的进度。

  第三,就近开放社仓和义仓赈济灾民,也可号召当地富绅捐钱捐粮以度过难关。

  第四,如果当地受灾实在严重无法再居住,可以移民就食,将当地灾民迁移到其他地方居住,并减免他们几年的赋税。”

  朱标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扶苏听的忍不住连连点头。

  (有种当年写申论作文的无力感,大家凑合看吧。)

  “不对,那朱兄你还是没有解决士绅伪装成灾民骗取赈灾粮的事情啊?”

首节 上一节 52/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工:开局叛逆者,成为军统信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