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皇子开局,迎娶林黛玉

红楼:皇子开局,迎娶林黛玉 第4节

  以前知道楚稷聪明,学什么都特别快!

  而且在算学一道的天赋甚至超过了国子监的那些官员,还曾在文华殿给几个算学天才讲过课....

  但今天楚稷给他们的惊讶实在是太多了,现在推测出边关的事情,现在有说出了他们对四大家族的打算!

  楚稷看着两人的目光,笑道:

  “皇爷爷,父皇,这件事其实并不难推敲。四大家族也不是傻子,多多少少都嗅到了一丝味道,也就是王子腾想要搏一把。”

  “史家的史鼐(同‘奈’音)史鼎两兄弟一直独善其身,贾家自从先荣国过世之后就沉寂下来,甚至贾敬辞官让爵躲到山里面去了。”

  “薛家就不用说了,早就是没落的不成样子。王家虽然有个王子腾,却也不必太过在意,因为他的需求是摆在明面上的。”

  雍和帝强忍着心中的兴奋,面无表情的问道: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四大家族身处局中,能察觉到一丝不妥是正常的。倒是你从未离开皇宫,怎么会知道这些?”

  太上皇也是很感兴趣的看着这个皇孙,这些年他退位之后反倒是感受到了天伦之乐。

  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眼前这个孙子,而且这孩子对皇太后和太皇太妃也极为孝道。

  他御极六十载,在识人一道上还是非常自信的。

  知道楚稷的孝心不是假的,和老大老二那种表面孝顺内心疏远是不一样的。

  可他也和雍和帝一样,可惜于楚稷太小了!

  虽说大乾没有立太子的规矩,可太宗、太上皇都是嫡长子。

  雍和帝虽然不是,可他的登基是因为当年出现大变故的。

  如果他们父子对楚稷支持的太明显,反倒是会让朝堂再次乱起来。

  因为这些年很大一部分的朝臣都已经站队大皇子和二皇子了!

  要是在突然出来一个强有力的夺嫡人选,他俩都担心十年前的血夜再一次出现........

第六章 得让元春过来好好的感谢一下自己!

  现在大乾的皇后名唤宣神谙,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好的女人!

  就连楚稷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绝对是一个贤妻良母,但,她却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后!

  宣神谙出身读书人家,祖上最大的官是个六品官员....

  雍和帝也是幼年丧母,一直都养在当年的皇后如今的皇太后身边。

  宣神谙当年能成为王妃,就是皇太后亲自点的!

  身家清白,知书达理,性子温和,简直是一个最佳儿媳。

  况且当年义忠老亲王如日中天,满朝文武有七八成都认定义忠亲王日后一定能继承皇位。

  所以雍和帝当年也的确没有夺嫡的想法,只是想做个逍遥王爷。

  他并不爱宣神谙,也不爱二皇子的生母容贵妃。

  但他知道如果想要家庭和睦,就必须早早的定下继承人。

  所以在做王爷的时候就一直捧着抬着楚秀,做了皇帝以后就更没得选了!

  一家和一国看似区别很大,但其中有很多共通之处。

  他抬大皇子就是为了稳定社稷,而默许二皇子争皇储,也是因为他心里也觉得大皇子有些不够格......

  做皇帝就是这样,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

  看着让他眼前一亮的楚稷,雍和帝内心喜道:

  “大皇儿从小以朕为榜样,可惜只学了朕的皮毛。表面仁爱,实则自卑心极重,好妒且易怨天尤人。”

  “二皇儿心思深沉,又有平国公府那边怂恿。虽有手腕却心性狠辣,没有仁心。”

  “三皇儿和大皇儿是一母同胞,本该成为大皇儿的助力,可惜只好书法绘画,对权势没有半点兴趣。”

  “五皇儿倒是比他们都好一些,明面上依附二皇儿,实则是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可即便如此,和稷儿相比依旧是差了许多。只观眼界,目前竟然是年纪最小的稷儿看的最远!”

  雍和帝对皇储的选择一直都很头疼,朝臣们以为是因为没有立太子的规矩,所以一直没人牵头。

  更何况雍和帝才四十二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谁敢这个时候说立太子,不是找不自在呢么!

  但其实雍和帝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没有一个合心思的选择。

  他担心他这一辈子呕心沥血打造的基业,最后因为没选好储君,都糟蹋了!

  现在忽然出现了一个楚稷让他刮目相看,心中不由得隐隐期待了起来!

  “你从未离宫,如何知道这么多的?”

  楚稷一副坦然的模样说道:

  “这件事根本不需要知道太多的消息,完全是儿臣自己推测出来的。”

  “去岁听讲课的先生说了林大人的事情,我心中震动便仔细询问了一下。”

  “一开始是想着若是能将林大人的事情做成宣传,说不得能让更多的读书人心中振奋,更加的为国效力。”

  “可了解的越多,心中竟然有一种凄凉感生出,和林大人的爱女有了些同病相怜。”

  “久久思之,虽未曾见过,但心中却已经有了道身影。所以今日才.......”

  雍和帝一脸黑线的打断道:

  “朕要听的不是这个,是要听贾史王薛四家的事情!”

  虽然这副脸色看起来是因为楚稷跑题,但心中却是暗笑道:

  “到底还是个孩子.......”

  楚稷这才‘回过神’来,正色道:

  “就是因为了解了林大人的消息,儿臣便知道林大人的爱女入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这才对贾家多关注了一些。”

  “儿臣寻丝攀线将四大家族的关系全都列了出来,发现自从三十年前迁都之后,贾家便沉寂下来。可那个时候先荣国还活着,这很不正常。”

  太上皇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似乎三十年前的迁都和先荣国三个字是他心里的一根钉!

  他对贾家的确是忌惮,但却并没有要让贾家抄家灭门的心思。

  无外乎让贾家一代代沉寂下去,等到军中余荫散尽,在给贾家一场富贵就好。

  他和雍和帝在这件事上也达成了共识,但现在只是先通过王子腾削弱贾家,还没有完全执行计划。

  而且真正的收尾阶段其实是在他驾崩之后.......

  楚稷瞟到太上皇的模样,心中顿时大定!

  心说果然原著中贾家最后的结局有很大的问题,以他对太上皇的了解,应当对贾家留有余地。

  现在看来应该是在他驾崩之后,贾家那边闹出了什么幺蛾子!

  要不然他这位胸怀大志的父皇,压根不会对没有半点威胁的贾家下手那么狠。

  这么看来只要策划得当,说不得现在就能保下湘云和探春她们!

  今天得寻个借口让人去凤藻宫那边找到元春,然后让她过来好好的感谢一下自己........

第七章 命林如海之女即刻入京,侍选肃王王妃!

  楚稷侃侃而谈自己是如何发现四大家族的不对劲,又是如何联想到太上皇和雍和帝的身上。

  最后又说了几句关于十年前神京血夜的事情,才总结道:

  “开国一脉这几年沉寂下来,皇爷爷也顺势一抬一捧,换了镇国公府的牛继宗去做领头人,又让王子腾去边关巡守。”

  “朝臣们看到这些并不会太在意,最多就是以为贾家无人扛鼎,又余荫太重,所以皇爷爷才会这样做。但换个角度就不一样了!”

  雍和帝双眼微眯,缓缓道:

  “继续!”

  虽然话语平淡,但楚稷听出了一丝急迫!

  他知道,这也是一个试探!

  和方才试探大皇子一样!

  但他需要的就是这个试探,等了十四年的试探!

  于是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理性的说道:

  “站在皇室的角度看,贾家虽然是国公府,但一门三国公,军中威望太深。当年先荣国又是开国一脉的领头羊,许多事情都可以插手。”

  “贾家现在的确没有先荣国那样的人物,但史家呢?王家呢?下一代呢?一旦再次拾起军中余荫,谁能保证领头人会是先荣国那样的忠臣?”

  “别人都以为皇室要的是平衡,一边太高就要压一压,一边太低就要抬一抬。但其实皇爷爷和父皇想要的是这份余荫消散,然后权柄尽在皇室手上!”

  “所以不管是贾家也好,还是牛家也好,其实都不重要。只要他们认得清时势,皇室会善待他们,做一副千古君臣的典范。”

  太上皇眼中精光闪过,开口无奈道:

  “如果他们认不清时势呢?”

  楚稷忽然笑道:

  “那就让他们认得清!要让他们,让着天下人都知道,这天下姓楚!”

  太上皇哈哈大笑了起来,数秒后才缓了口气问道:

  “现在天下局势如何,你知晓么?”

  楚稷的脸色有些凝重,答道:

  “讲课的先生说过一些,孙儿自己又推测了一些。虽然不能完全了解外界的事情,但应该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

  “现在灾年连连,各地人祸不断。兵匪沆瀣一气,百姓民不聊生。甚至赈灾的银两都可能有官员上下其手!”

  雍和帝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他登基之前的世道就已经这样了。

  原本以为他继位之后,是可以让天下太平的。

首节 上一节 4/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