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皇子开局,迎娶林黛玉

红楼:皇子开局,迎娶林黛玉 第8节

  但见了元春之后,他是真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元春本就长的极美,又有摄人心魄的尊贵气势,让人不敢冒犯。

  要知道现在元春还只是一个女史,可还不是贵妃呢!

  楚稷看着给自己倒茶的元春,嘴角噙笑道:

  “除了封王的消息,还知道什么了?”

  元春缓缓的摇了摇头,轻声道:

  “去报信的宫人只说是殿下封王的口谕已经传下去了,并没有说其他的事情。”

  楚稷靠在椅子上,下意识的用手指敲击着桌子。

  见他这幅模样,元春就知道这是在想事情。

  从四年前楚稷为她解决了麻烦之后,将贾家的未来利害分析的头头是道的时候,她就知道眼前的殿下不一样。

  不仅聪慧异常,就连心性也比许多老狐狸都要强。

  随后这几年时间,她几乎是看着楚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甚至她还在其中扮演了一些重要的角色,因此也早就成为了楚稷的人。

  这里说的是人手,不是那个啥...

  楚稷的指头忽然停住,嗤笑道:

  “这会儿怕是几位皇兄都已经得到了消息,也不知道现在大皇兄和二皇兄谁最着急一些。”

  元春依旧是檀口轻启道:

  “应当是吴王(二皇子楚秩)吧,毕竟目前他本就是落入下风,在加上殿下争储,局面对他更不利。”

  楚稷呵笑了几声道:

  “你太小看我这位皇兄了,论心性手腕,大皇兄完全不是他的对手。大皇兄若不是仗着嫡长子的身份,怕是早就被他踩在脚下了!”

  “他背后又站着平国公府,财力、人手都不缺。又是知政户部,不断的笼络人心。单论眼下的局面,两人其实是旗鼓相当。”

  “大皇兄虽然知政吏部、兵部,看似占了先机,可没有母族,只靠着王府的那些长史和门客是不够的。更何况这两个部门太过重要,想要伸手很难。”

  “二皇兄能在户部笼络人心,那是因为父皇现在缺钱!他背后的平国公府有钱,可以为了他不断的砸钱进去。等到天灾人祸过去了,呵呵.......”

  不得不说,雍和帝这一招的确是有点损.......

  一开始二皇子吴王楚秩心仪的是去兵部知政,毕竟平国公府权柄不小,他舅舅又是城外三千营的提督。

  边关还有不少将领是出自平国公府的提携,朝中也有话语权不小的中平武勋。

  只要去了兵部,有平国公府牵头中平一脉支持,他很快就能取得很大的支持和权利。

  这中平一脉就是太上皇时期抬起来的功勋集团,用来打压开国一脉。

  平国公府就和贾家的荣国府一样,分别是开国一脉和中平一脉的领头羊。

  可惜,雍和帝哪里会如楚秩的心愿?

  直接让他知政户部,这户部说重要肯定是重要的。

  但要是说不重要吧,也的确是比不上礼部和兵部。

  大部分朝臣都以为这是雍和帝对大皇子楚秀的偏爱,但也有少部分看明白了。

  平国公府也一样看的透彻,可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为了楚秩将来能成为大乾的皇帝,掏银子就掏银子吧!

  可以说这些年平国公府的家底都快被雍和帝给算计空了........

  楚稷继续掰着手指头算道:

  “老三整日在礼部和那些酸儒腐儒谈天论地,吟诗作对。老五在刑部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小圈子。如今我出现在工部,他们俩绝对是要拉拢我,而非是打破原有的平衡。”

  元春蹙着眉思索楚稷的话,疑问道:

  “可殿下是要高调争储的,若不然对朝堂上的大臣没有半点的吸引力。到那个时候会不会引得瑞王(大皇子)和吴王(二皇子)联手打压?”

  楚稷拉着她的手亲了一下,羞得元春整个人都激灵了一下。

  她已经习惯楚稷时不时的占一点便宜了,好在没有太过分的事情发生。

  她也知道自己是逃不得的,毕竟知道楚稷的事情太多了,以楚稷的心思即便出宫立府也会想办法带着她。

  果不其然,刚想到这就听得楚稷缓缓道:

  “自然有这个可能,所以才需要乖元春家里的帮忙啊!毕竟你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男人在争储中落败吧?”

  饶是元春一向是淡然处事,也被这句话激的轻啐了一声.........

第13章 做君臣和做朋友是两回事!

  元春虽然轻啐了一声,但还是蚊声道:

  “殿下需要我传什么消息给家里么?家里现在虽然做不得许多,但还是有些祖上余荫的。”

  楚稷失笑道:

  “你家可不是有一点余荫,那是大大的余荫啊!可惜,贾家东西两府竟然无一男儿扛得起大旗!”

  元春闻言也沉默了,抿了抿嘴却发现自己没办法反驳....

  贾家的确是没落了,说是龟缩有些过分了,但没有扛鼎之人却是真的。

  楚稷缓缓的说道:

  “开国一脉四王八公十二候二十四伯,其中四王府在太祖时期就已经交出了兵权。不得不说,他们很是聪明。”

  四王府虽是王府,但不是说开国前的功劳最大,是因为他们的家族太强。

  当初四家祖上有先见之明,既然得了王爵也就不敢在继续把持军权。

  想想历朝历代的权臣最后是什么下场?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看似没有道义,但其实这才是君臣佳话。

  太祖当年也的确给足了四家面子,不仅北静王府世袭王爵,其他三座王府也可传承王爵门楣。

  元春点了点头叹道:

  “的确,若是当年两位先祖也愿意交出兵权,也许现在贾家也和北静王府一样,乐得逍遥自在。”

  “不像是现在这样整日躺在祖上的功劳簿不思进取,却又被富贵荣华蒙了眼,看不到以后的危机。”

  楚稷摇头笑道:

  “也未必是初代宁荣二公不愿意交权,当年开国之前武将中功劳最高的就是宁国公府和荣国公府!”

  “要不是他们看得清局势早早的分了家,怕是贾家就不是国公爵位,而是王爵了!”

  “再加上他们多次救助太祖和太宗于危难,背后又没有世家,所以极得太祖太宗两代皇帝信任。”

  “京营节度使这个职位甚至直接给了贾家世袭!这个恩宠怕是也只有当年的汉武帝和冠军侯了!”

  神京之外有四大营拱卫京师,大约有二十二万的精锐士卒。

  而京营节度使就是专门节制这四大营,而且是军政一手抓的!

  可以说这两代皇帝将自身和朝廷的安危都交给了宁国府!

  初代宁荣二公过世之后,贾代善和贾代化又再次崛起。

  这哥俩一个老谋深算,阴险毒辣,把持神京四大营权柄滔天。

  一个文武双全,屡屡出击关外凭功封了国公!

  元春想想现在家里那些不思进取的父辈和兄弟,也有的感伤道:

  “殿下说的是,当年祖父和伯祖父的确是有些运道太好了......甚至好的有些让人不敢相信!”

  “若说初代宁荣二公是靠着自己,靠着那一代的贾家青壮用性命拼回来的荣华,那祖父和伯祖父两人就是占了几代人的气运才呼风唤雨.......”

  想想现在贾家子弟的模样,元春越发觉得是贾代善贾代化将贾家的运道都用光了.......

  楚稷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小声道:

  “这么说也对,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皇爷爷身上!”

  “皇爷爷一开始的确是倚靠着他俩的支持夺得皇位,甚至是稳固皇位的。其实到现在,皇爷爷也是相信两人的忠诚的。”

  “但做君臣和做朋友是两回事,当盛世到来,百姓安居乐业,皇爷爷成为圣君之后一切就都变了。”

  元春怔了一下,随后就听得楚稷继续说道:

  “他开始考虑下一代,开始考虑几代之后,开始考虑功高盖主的贾家是否会世代忠诚了。”

  “他不怀疑先荣国和代化公的忠诚,但他担心这权柄一直都在贾家的话,几代之后是否会和董卓王莽一样?”

  楚稷没有说的是正因为太上皇的考虑,所以中平一脉应运而生,所以自应天府迁都摆脱南方士卒掌控朝廷的计划也开始了。

  三十年前迁都之前,贾代善做了很多不想做的事情,他知道之后的一切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迁都之后,贾家的没落也就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以至于现在贾家东西两府竟然只有区区几个男丁不说,还没有一个扛鼎之人。

  楚稷拉着元春的手,元春也顺势蹲在了他的身边。

  哪怕是她比楚稷还要大上五岁,可她从来都没把楚稷当做孩子看待。

  她这会儿更像是一个不知道该如何做的孩子,心力憔悴却又无可奈何。

  楚稷摸了摸她的脸,有些歉意的说道:

  “我不能立你做王妃,不仅是因为年纪的关系,也是因为不能让贾家直接站在我身后。”

  “今天皇爷爷的态度很明显,可以让我试探着掌握四大家族,但原本的计划只会暂停,不会取消。”

  元春的身子颤抖了一下,有些迷茫的喃喃道: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楚稷凑近她后小声道:

  “有,换一个人做王妃一样可以让贾家免于灾厄,只是委屈了你了。”

首节 上一节 8/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