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115节

  黄承彦捋着半白胡须,望着萧方背影,眼神尽是欣赏目光。

  黄月英沉吟片刻后,轻声道:

  “未见这萧景略之前,女儿只道他神机妙算,乃世之奇士。”

  “今日亲眼所见,此人当真是深不可测,已不能单以奇士二字来评价了。”

  黄承彦微微点头,认同了女儿的评介,尔后感慨道:

  “玄德公仁义宽厚,礼贤下士,其气量胸襟,确实远胜于刘景升。”

  “这样的明主,又得萧方这等奇谋之士辅佐,将来的功业,恐怕绝不会止步于夺取荆州。”

  “为父现在敢断言,为父的选择确实没有错。”

  父女二人暗自议论,目送着萧方背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

  襄阳,州府。

  “黄祖,黄祖,你到底在想什么?”

  “老夫三令五申叫你出兵,你不是粮仓起火,就是染了风寒!”

  “你到底想干什么?”

  府堂内,刘表手中捏着黄祖的来信,正大发雷霆。

  为解樊城之围,夺回汉水水权,他十日之内,连发三道军令,命黄祖尽起江夏之兵北上。

  谁料黄祖答应的是干脆,私下里却各种推诿,不是今天粮仓被烧了,就是明天又染了风寒下不了床。

  整整十日,三万江夏军集结完毕,就是开不了船。

  “主公,瑁听闻黄射落在了刘备手中,会不会是大耳贼以此来威胁黄祖,令他不敢出兵?”

  蔡瑁眼珠转了几转,当即如此猜测道。

  刘表一震,怒火渐渐沉息下来,目光看向了蒯越。

  “刘备以黄射为人质,以卑鄙手段要胁黄祖,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近来江夏方面有流言,说是孙策已率江东军逼近柴桑,有入侵江夏的意图。”

  “黄祖屡屡推脱,恐怕也是怕被孙策趁虚而入。”

  蒯越的判断,显然比蔡瑁更要周密。

  刘表听得孙策之名,不由打了个寒战。

  孙策啊,那可是个嗜杀的主,平定江东杀得是人头滚滚。

  江东上下,但有哪位名士豪杰,敢对孙策稍有不敬,立时刀斧加身。

  这要是让孙策打进了荆州,不得杀得荆州血流成河才怪。

  何况他与孙策,还有杀父之仇,倘使败于孙策,满门被族灭也不奇怪。

  “孙策这黄口小儿,偏偏在这个时候西进,可恨啊~~~”

  刘表拳头紧握,眉宇间掠起几分无可奈何。

  黄祖不肯发兵来救,刘磐等荆南援军又远水解不了近渴,樊城中粮草所剩已无几,不知刘琦还能支撑几天。

  这要是再不想办法,夺回水营,打通樊城的粮道,恐怕他的长子和一万精兵,就要交待在樊城了。

  更严重的是,樊城一失,汉水北岸最后一座屏障就此失陷。

  他还拿什么来阻挡刘备,打过渡水,兵临他的襄阳?

  “异度,你是我荆襄第一谋士,现下我荆州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你得为老夫想一条扭转乾坤的出路啊!”

  刘表抬起头来,几乎用乞求的目光,巴巴的望向了蒯越。

  蒯越额头滚汗,思绪飞转,绞尽脑汁的思索着破局之策。

  思索良久之后,蒯越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主公,事到如今,恐怕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刘表以为蒯越想到什么反败为胜的奇谋,精神立时一振,忙问蒯越有何良策。

  蒯越深吸一口气,从牙缝里艰难的吐出了两个字。

第97章 绝不低头!苦一苦百姓,给我撑下去!打不过认怂不丢人!

  “求和!”

  蒯越声如蚊音,似乎是不愿启齿。

  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字一出口,将面临何等的狂风暴雨。

  果然。

  刘表勃然变色,脸上的期许,霎时间变成了暴怒。

  “异度,你说什么?”

  “你让老夫卑躬屈膝,去向那织席贩履之徒,低声下气的去求和?”

  “那大耳贼,可是杀吾外甥,杀吾妻弟,令老夫颜面扫地!”

  “你竟然让老夫去向他求和?”

  “这就是你所谓扭转乾坤的妙计吗?”

  “蒯异度,你太令老夫失望了!”

  刘表的自尊心深深被刺痛,全然不顾一州之主的气度,劈头盖脸对蒯越就是一通斥责。

  “主公说的没错!”

  “主公可是天子委任的荆州牧,乃是宗册有名的汉室宗亲,更是为天下人景仰的名士。”

  “那刘备算什么东西,他不过是个冒充汉室宗亲,一个织席贩履之徒!”

  “主公若向他求和,岂非令天下人耻笑,主公的颜面何存?”

  蔡瑁也跳将了起来,愤愤不平的一通驳斥。

  他主臣二人的反应,蒯越似乎早有所料,也不作声,只由任二人宣泄。

  尔后,蒯越才一声轻叹,苦涩说道:

  “越又岂会不知,向刘备求和,有损于主公声名。”

  “然则以眼下形势,樊城粮草最多只够支撑半月,我们又无破局良策。”

  “若不忍辱负重,向刘备请和,则樊城势必陷落。”

  “介时一万精兵折损,大公子也会死于刘备之手,北岸最后一道屏障就此被刘备拔除。”

  “那刘备又夺了我樊城水军战船,到时大军从容渡河,兵临襄阳城下,主公如何抵挡?”

  “襄阳若失,荆州人心必定瓦解,那些摇摆观望的士家豪姓,顷刻间皆会倒向刘备。”

  “到时这荆州,只怕…”

  蒯越越说越是心惊胆战,无法再说下去。

  刘表连打几个寒战,满腔的暴怒被蒯越的话泼灭,渐渐冷静了下来。

  蒯越所说,他岂又会看不明白,只是先前一味自欺欺人,不想面对。

  现下被蒯越戳破这层窗户纸,便由不得他不想再面对。

  “难道,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路可走了吗?”

  “让老夫去向那刘备求和,老夫不甘心,不甘心啊~~”

  刘表咬牙切齿,脸形扭曲着不甘与无奈的复杂表情。

  但他的态度变化,意味着已倾向面对现实。

  “主公,我们还有路可走!”

  “别忘了,江陵我们还有一支水军可用!”

  “请主公准我前往江陵,统领这支水军北上,瑁必能夺回汉北水营,打通樊城粮道!”

  蔡瑁高昂起头,拍着胸膛夸下了海口。

  刘表心头一震,灰暗的眼神中,陡然间迸出一线曙光,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江陵水军久不训练,战力羸弱。”

  “况且从江陵至此,先要走长江东下,再经由夏水转往汉水,再沿汉水北上樊城,时间上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根本赶不及呀。”

  蒯越又泼了一瓢冷水。

  “赶不及又怎样,这好歹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我会快马加鞭赶往江陵,率江陵水军尽我所能日夜兼程北上!”

  蔡瑁打下了保票,尔后讽刺的目光看向蒯越:

  “再说了,那大耳贼野心勃勃,铁了心要夺主公之基业。”

  “如今他兵围樊城,形势一片大好,就算主公屈尊向他求和,你以为他就会答应吗?”

  蒯越语塞。

  蔡瑁这一席话,亦如一道闷雷,将刘表最后的犹豫击碎。

  “德珪言之有理!”

  “求和是绝不可能求和,老夫宁死也绝不受大耳贼这份羞辱!”

  “就依德珪之计,你速速往江陵,率江陵水军北上解樊城之围!”

  蔡瑁如释重负,当即慨然领命而去。

  眼见刘表决意已下,蒯越也无从再反对。

  一声轻叹后,蒯越苦着脸道:

  “主公,倘若樊城粮尽之时,德珪还未赶到,介时又当如何?”

首节 上一节 115/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