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131节

  王威额头滚汗,僵在原地是左右为难。

  刘表大怒,厉声喝道:

  “老夫的命令你没听见吗,怎么,连你也要背叛老夫不成?”

  王威一哆嗦,再不敢迟疑,只得召呼众亲卫,将刘琦强行架了出去。

  “父亲,你莫要再受这毒妇蛊惑!”

  “听儿一句劝,杀了这毒妇,我们归降刘玄德吧。”

  “这是我们父子唯一的生路啊父亲——”

  刘琦的叫声终于远去。

  刘表长松了口气,有气无力的重新坐了下来。

  蔡夫人也如释重负,一脸心有余悸的抱怨道:

  “琦儿这到底是怎么了,莫非是病糊涂,得了失心疯么,怎好端端的要杀妾身,还说什么妾身下毒害他的浑话~~”

  “够了,你还不退下!”

  刘表打断了蔡夫人的碎碎念,厌恶的摆了摆手。

  蔡夫人面生尴尬,却不敢再吱声,只得闷闷不乐的退了下去。

  “主公,大公子所言之策,固然有可能保全住主公父子性命。”

  “可主公若是一降,则生死全都要操之于刘备之手,余生便要看刘备脸色苟活。”

  “况且刘备与主公有血海深仇不说,以主公一州之主,堂堂八骏的身份,焉能向一织席贩履之徒求降,以苟全性命?”

  “天下人会如何嘲笑主公,史笔如刀,又会如何书写主公的贪生怕死?”

  蒯越开口劝谏,一脸大义凛然,慷慨激昂。

  苟活,看刘备脸色,天下人耻笑,史笔如刀…

  这一个个字眼,如刀子一般,将刘表的自尊再次刺痛!

  “砰!”

  刘表拍案而起,脸色决然如铁,咬牙切齿道:

  “异度所言不错,老夫堂堂一州之主,当世名士,焉能向那织席贩履之徒卑躬屈膝,求取苟活!”

  “襄阳虽失,老夫还有江陵,还有荆南四郡,还有江夏!”

  “老夫还有黄祖,还有刘磐,还有黄汉升的长沙精锐,还有你蒯异度追随!”

  “老夫决不降刘备,吾要退往江陵,与那大耳贼死战到底!”

  见得刘表决意不降,蒯越暗松了一口气,当即慨然大表了一番誓死追随之心。

  刘表当即下令,即刻收拢败军,趁刘备大军未全部过江,率众官弃城南下。

  “主公,我们若是一走,留在襄阳的那些士家豪姓,必会即刻倒向刘备。”

  “荆州有影响力的大小豪姓,一半以上皆在襄阳,若尽归刘备,荆州人心将跟着全面倒向刘备。”

  “越以为,主公不管用什么手段,哪怕是武力胁迫,也要将这些襄阳豪姓,一并迁往江陵才是!”

  刘表眼眸一聚,一道森冷闪过。

  “异度所言及时,这班见风使舵之徒,吾绝不会将他们留给刘备,让他们助刘备与吾为敌!”

  “就依你之计,将他们襄阳各家豪姓,全部强迁往江陵。”

  “敢有抗拒不从者,给我杀!”

  …

  汉水南岸。

  一艘艘战船,正往来于汉水两岸,运送刘军士卒。

  不到两日功夫,两万余刘军士卒,已悉数登岸。

  “最多再有一日,余下兵马便能悉数渡河,我们就能兵进襄阳了。”

  “军师,拿下襄阳,指日可待呀。”

  刘备马鞭指着江上战船,脸上是意气风发的笑容。

  “拿下襄阳,其实已毫无悬念。”

  “不过主公,方以为我们得尽快进兵,不必再等兵马全部过江了。”

  萧方语气之中,透出几分深意。

  刘备觉察到了有异,笑容收起,便道:

  “刘表在襄阳城中,至少还有八千左右兵马,我们集结三万余兵马,方才能勉强围城。”

  “景略,此时急于进围襄阳,是否操之过急?”

  萧方望向襄阳,缓缓道:

  “襄阳城兵马不满万,士气低落,民心动荡。”

  “就算刘表糊涂,料想蒯越多半也能看出,襄阳是守不住的。”

  “一旦我军尽数过江围城,刘表和他只有死路一条。”

  话锋一转,萧方马鞭向南面一指:

  “所以方推测,蒯越多半会劝说刘表,率残兵弃襄阳南下,经由当阳逃往江陵。”

  “尔后调集荆南四郡兵马,凭借江陵城墙高厚,粮草充足的优势,背靠长江天险,据城坚守!”

  “而襄阳易主,主公有袭卷荆州之势,势必会刺激到孙策,加快西进瓜分荆州的脚步。”

  “一旦我们鏖兵江陵,岂不给了孙策下山摘桃的机会?”

  “故而主公要尽全力阻止刘表南逃,就算来不及阻止,亦要再次给予刘表重创,削弱他坚守江陵的兵力!”

  萧方道出了理由。

  刘备蓦然警觉起来,目光望向东南方向,心中不禁有种预感,与孙策交锋,似乎已无可避免。

  而且,那位江东小霸王,是比刘表更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军师言之有理,我们现在就是要与孙策抢时间!”

  刘备深以为然,当即一令,不必等后军过江,全军即刻开拔,进围襄阳。

  号令传下,各营沸腾。

  就在这时,守营士卒飞奔而至。

  “启禀主公,营外有一年轻文士,自称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弟子,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主公!”

第108章 水镜三杰排名老三!想卷走人才提桶跑路?他想多了!

  刘备眼眸中一道奇色闪过。

  他来荆州也有阵子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大名,自然是听说过的。

  听闻这位颍川名士,识人之能极是了得,隐居于荆州之中时,收了不少荆襄年轻俊杰为弟子。

  早先之时,他就有心拜访这司马徽,只是听闻此人隐居于汉水以南,襄阳附近,便只得作罢。

  不想在自己过江第二天,这位欣赏已久的隐士,便派了弟子前来拜访。

  这无疑是一种表态,间接表明了对他的拥护啊。

  刘备当即下令,将那位水镜高徒,请入中军大帐相见。

  须臾。

  刘备已端坐中军大帐,静静等候。

  “军师,听闻这水镜先生的书院中,有许多年轻才俊。”

  “不知这一次,他派了何人来访?”

  萧方略一掐算后,淡淡道:

  “这位水镜先生虽然弟子不少,但真正称得上大才者,也就那几人而已,可称之为水镜三杰。”

  “最厉害的那位嘛,咳咳,不提也罢。”

  “这排名第二那位,现下应该在游历江东,来者多半不是那人。”

  “至于排名第三那位,论天资才华,比前边那两位自然是逊色了不少,不过放眼天下,至少也与程昱之流可相提并论。”

  “我猜想,来的这位,必是这水镜先生,排名第三的弟子。”

  听得萧方这番颇为“玄乎”的评价,老刘眼眸中顿时精光涌现。

  那可是程昱啊,曹操的心腹谋臣之一,称得上绝顶谋士。

  搁在未得萧方之前,程昱在他眼中,那可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存在。

  萧方说来的这位水镜高徒,竟能与程昱智谋相提并论,岂能不令他为之惊喜。

  “不知军师所说此人,高姓大名?”

  刘备满腹好奇,迫不及待便是问道。

  “此人姓徐,名庶,字元直。”

  萧方呷一口茶,不紧不慢的道出了那个名字。

  “徐庶,徐元直?”

  刘备搜肠刮肚,搜寻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搜刮了半天,又是查无此人。

  多半又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奇人,蛰伏于荆州,却不为刘表所用。

  “荆州当真是人杰地灵,卧虎藏龙,能人异士层出不穷。”

  “刘景升若能善用这些能人异士,振作精神举师北伐,何愁不能匡扶汉室,再造河山呀!”

首节 上一节 131/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