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166节

  “公瑾你还不了解我么,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岂能一笔钩销!”

  “适才的话,我不过是哄骗黄射那蠢材,只为从他手里骗得夏口城。”

  “大军一入夏口,我要即刻杀尽黄祖满门,还要屠到夏口鸡犬不留,以泄我心头之恨!”

第132章 人心算个屁,谁不服我就杀了谁!一条道走到黑?刘备才能救我们!

  周瑜心中一凛。

  果然如他所料,孙策嗜杀的性子半点没变过,当年平定江东时,就屠了数城以泄愤立威。

  如今看来,这夏口也要难逃一劫,整个荆州多半也要被他杀到人头滚滚。

  周瑜只得苦笑道:“伯符既然要杀黄射,灭黄氏满门,又何必指江立誓呢?”

  汉人重信,何况又是指长江为誓为这种重誓。

  他自然是担心,孙策违誓会有不吉。

  孙策却不屑一顾,一脸狂傲的冷笑道:

  “我孙策向来只信手中的剑,不信什么誓言。”

  “公瑾你放心,这天下间,能杀得了我孙策之人,还没出世!”

  眼见孙策目空一切,周瑜情知是不可能劝其收回成命。

  眼珠转了几转后,周瑜话锋一转,便又道:

  “黄祖害死文台先公,伯符你灭其满门以报父仇,也是天经地义。”

  “只是我们拿下夏口城后,还要以之为跳板,击破刘备,进而夺取荆州。”

  “此时若屠夏口,恐怕会令荆州人人自危,上至士家豪姓下于平民百姓,皆愿为刘备死战。”

  “这样一来,便不利于我们攻取荆州。”

  “所以我以为,不如暂不屠夏口,以安荆州人心?”

  周瑜是苦口婆心,剖析了一番大道理。

  孙策脸上杀意稍敛,却仍不屑一哼:

  “吾平定江东,靠的也不是什么人心,而是我手中的剑够锋利,杀的人够多。”

  “荆州人若敢不服,我杀到他们心服便是,何必还要花心思去笼络他们,实在是麻烦!”

  周瑜干笑了几声,说道:

  “以伯符的骁勇无双,再加上瑜的出谋划策,击败刘备,杀到荆州人心服口服,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现下曹操大破吕布,攻取徐州已为时不远,介时拿下徐州后,必会掉转兵锋,南下荡灭袁术,收取淮南。”

  “我们若能尽早拿下荆州,便能及时抽身东归,北上淮南分一杯羹,何乐而不为呢?”

  周瑜的潜台词是,咱们没必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尽快拿下荆州,回去瓜分袁术的遗产他不香嘛…

  孙策将周瑜比为自己的再世张良,周瑜如此规劝了,多少也得给点面子。

  略一沉吟后,孙策遂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退一步,屠黄射满门,黄祖留下那些残兵败将,全部坑杀!”

  “至于夏口城嘛,我就屠一半,车轮以下免死!”

  周瑜眉头微微一皱。

  说到底,孙策还是要屠城,只是稍做让步,留下孩童不杀。

  “公瑾你还不明白吗?”

  “我此番就是要以杀立威,我要让荆州人想清楚,跟随刘备与我孙策为敌,会是什么下场!”

  “我只屠一半,是立威,车轮以下免死,乃是施恩。”

  “公瑾你不是常说,恩威并施方为雄主,我这正是照你所说,对他们荆州人恩威并施啊!”

  周瑜一愣。

  他显然是没料到,自己这位主公兼好友,脑回路如此清奇,对恩威并施四个字,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理解。

  只是心下虽不太赞同孙策作法,但孙策到底乃是主公,一再的质疑反对主公的决策,也非为臣之道。

  何况孙策神猛超凡,下江东也是一路杀杀杀,还不是照样拿下了。

  “罢了,伯符要以杀立威,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他要杀就杀吧,大不了拿下荆州后,再规劝他收敛杀心,施恩于士民也为时不晚…”

  心中思绪笃定后,周瑜当即一拱手:

  “伯符你能知恩威并施的帝王之术,足以配得上雄主二字,何愁大业不成!”

  “我周瑜必尽我全力,辅佐伯符你击破刘备,收取荆州,以实现我们全据长江之战略!”

  孙策心中豪情壮志,被周瑜一席话恭维点燃。

  目光望向夏口方向,嘴角扬起一抹志在必得的冷笑。

  “刘备,你想跟我孙策抢荆州,那咱们就看看,谁手中的剑更锋利吧!”

  …

  夏口,郡府正堂。

  一名名心腹亲卫,正将一筐筐的咸鱼,搬往内室。

  现下虽已近秋末,但秋老虎的余威还在,黄祖迟迟不下葬,尸骨难免会滋生恶臭。

  黄射不得不下令,偷偷运来了大批咸鱼,以掩盖黄祖尸体上散发出的恶臭。

  正堂内。

  黄射在焦虑不安的踱步,苏飞等武将则眼神变化不定,各自都有心事。

  唯有蒯越则闲饮着汤茶,一副淡然自若的悠闲状。

  脚步声响起,张硕神色中带着兴奋,踏入了堂中。

  所有人立时轰然而动,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少将军,末将回来了!”

  张硕一步上前,拜倒在黄射脚下。

  黄射慌忙扶起,迫不及待问道:

  “你此去怎样,可有见到那孙伯符,他是怎么个态度?”

  张硕面带笑容,拱手道:

  “恭喜少将军,一切皆如蒯别驾所料。”

  “那孙伯符果真有雄主气量,末将表明少将军归降之意后,他当场指长江为誓,说黄家与孙家的恩怨一笔钩销,绝不会秋后算账。”

  “他还说,少将军若献夏口归顺,则是他攻取荆州的首功之臣,绝不会亏待少将军!”

  黄射如释重负,悬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子锐啊,我早说过,这孙伯符有雄主之风,其志在天下!”

  “志在天下者,争的不止是疆土,争的更是人心。”

  “善待子锐你,善待黄氏一族,善待我们这些降臣,就是他争取荆州人心的天赐良机!”

  “子锐呀,你现下总该安心了吧。”

  蒯越捋着细髯,又是一番宽慰,脸上是意料之中的笑意。

  黄射脸上露出久违笑容,当即拱手一揖:

  “多谢蒯别驾,为射指出了一条明路啊。”

  “若不然,射一时糊涂,降了那刘备,岂非要背负上不孝的骂名,为天下人耻笑!”

  蒯越嘴角微微上扬,却忙上前将黄射扶起。

  “贤侄啊,你我黄蒯两家,本来就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今后归顺孙伯符后,咱们两家还要好生互相扶持才是,往后这荆州,就靠咱们两姓了。”

  蒯越给黄射画起了大饼,言外之意,将来要借孙策的庇护,由黄蔡两姓取代原先的蔡蒯两姓,成为荆襄执牛耳的两大家族。

  黄射立时会意,也不点破,只哈哈大笑。

  他二人是开怀大笑,一旁苏飞,邓龙等江夏诸将,却彼此对视,心中各怀心思。

  降孙的决策就此定下,黄射则安排诸将,各统本部兵马,坚守夏口,以待孙策大军前来。

  同时又叮嘱诸将,绝不可泄露黄祖已死,以及他选择降孙的机密,以免被刘备知晓,提前对夏口城发动进攻。

  众将只得领命而退。

  半个时辰后,苏飞与邓龙二人,已出现在了西门城楼上。

  “苏兄,咱们当真要跟着少将军,去投靠那小霸王吗?”

  邓龙见左右无人,便小声的问道。

  苏飞叹了一声,默默道:

  “少将军受那蒯异度鼓动,已决意归降孙策,咱们拦也拦不住。”

  “只是近来城中流言四起,都说孙策为报父仇,若得了我夏口城,不但会屠了少将军满门,还会屠城泄愤。”

  “我就怕少将军一时失算,害咱们满城军民,皆是为他的错误赔葬啊。”

  邓龙打了个寒战,脸色立时警觉起来,忙道:

  “可张硕不是说了,那孙策指长江为誓,应该不会为难少将军,更不会屠咱们夏口吧?”

  苏飞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道:

  “这可就不好说了,我听闻当初孙策攻打严白虎时,曾斩杀对方使者严舆!”

  “你想想看,他连使者都能杀,谁敢保证他不会食言而肥,屠城泄愤呢?”

首节 上一节 166/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