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222节
碰上袁术这等天下顶级士族,手中又握有重兵,孙坚马上纳头便拜,从此甘做袁术马仔,为其砍这个杀那个。
甚至最后为了袁术攻取荆州,还赔上了性命。
你要说袁术对孙坚好吧,袁术也曾坑过他,当初看他风头太盛,还曾断过他军粮。
以孙坚的暴脾气,这要是换成其他人,早就一刀砍了。
但面对袁术的穿小鞋,孙坚是半点杀心没有,还低声下气,苦口婆心的跟袁术大表了一番忠心。
为啥?
无非是因为孙坚慕强,对于袁术这种顶级豪族,骨子里有一种自卑感,以为袁术效忠为荣。
孙策也是一样,孙坚死后,被袁术当儿子养了多年,老老实实给袁术打工。
后来与袁术决裂,无非也是翅膀硬了,再加上袁术僭越称帝,曹操假借朝廷名义一顿忽悠。
如今孙策被老刘打得半残,眼看混不下去了,向袁术低头认错,换取袁术出兵相助,也算不得丢人的事。
毕竟袁家乃天下顶级大族,袁术仍旧握有淮南之地,实力尚存。
“袁术待孙策如子,孙策一度以父事袁术,如今穷困之下向袁术低头求救,对孙策而言不过是儿子向老子认错而已,也在情理之中。”
萧方便轻摇羽扇,道破了孙策此举的心理状态。
诸葛瑾恍然省悟,点头道:
“萧军师这般一说,还真是如此,袁术曾不止一次当众称赞孙策,说孙策若是他的儿子就好了。”
“如今孙策走投无路,向袁术请降,确实也不算有辱他的自尊,他原本便既是袁术臣子,又是袁术的假子。”
刘备亦微微点头,眉宇间掠起几分忌惮。
“袁术虽为曹操夺占了汝南陈国等数郡,如今仍旧手握淮南之地,更得了吕布这员天下第一武将的投靠,实力不容小视。”
“景略,你说那袁术,当真要发兵南下,前来救孙策吗?”
老刘目光看向了萧方,似乎对袁术是否介入江东战局,颇有些担忧。
“当年我们攻盱眙,翼德曾杀袁耀,与袁术有杀子之仇,这是其一。”
“江东若为主公所有,袁术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这是其二。”
“孙策若重降袁术,袁术便能名义上重占江东,纸面上实力大增,有利于他稳定人心,这是其三。”
“有此三点,我料袁术必定会出兵南下,插手江东战局!”
萧方的回答干脆利落,似乎对袁术的南下,早已在意料之中。
刘备沉默不语。
提及杀袁耀之事,当年的徐州旧事,不由浮现于了脑海之中。
想当初,若非是袁术大举来犯,入侵徐州,他也不会被逼迫到率军亲自南下抵挡。
如此一来,也就不会有后来吕布偷袭,自己痛失徐州,不得不远走荆州的狼狈。
虽说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因祸得福,但被袁术欺压逼迫,险些步入绝境也是不争的事实。
刘备虽然大度,但对袁术的这份恩怨,却始终不忘。
何况袁术还僭越称帝,公然要篡他老刘家的江山社稷!
他身为汉室宗亲,刘氏后裔,岂能不对袁术这个篡汉奸贼恨之入骨。
当初远在荆州,想要讨伐袁术是有心无力就算了,如今大军兵临江东,与袁术地盘已是接壤,岂能再对袁术这汉贼置之不理?
念及于此,老刘眼中的顾虑,顷刻间已化为了豪猎杀机。
“军师言之有理,袁术这篡汉逆贼,无论如何都必会发兵南下!”
“吾今手握荆襄七郡,兵精粮足,又有景略你和荆州豪杰辅佐,何惧袁术逆贼!”
“他送上门来最好不过,吾就连同他一并讨灭!”
老刘将陆逊那道密信,重重拍在了案几上,身上隐隐透着一股霸道意味。
“就是这个道理,谁阻挡主公扫平江东,主公就收拾了谁!”
萧方羽扇向东一指,欣然道:
“袁术纵然要出兵助孙策,少不得跟孙策讨价还价,这中间至少得拖上十天半月。”
“咱们就趁此时机,大军即刻挥师东进,先破了虎林再说!”
刘备深以为然。
于是在大军休整两日后,水陆近五万大军,沿长江一路东进,浩浩荡荡直逼虎林而去。
…
虎林。
刘备大军开拔的消息已传至,江东军上下无不为之震恐。
府堂之内,孙策正负手而立,焦头烂额。
张昭虽已出使北上,但抵达寿春尚需时间。
就算袁术即刻发兵来救,这一来一回至少也得十天半月。
刘备大军压境,却是近在眼前。
这虎林守还是不守?
不守,刘备大军就将长驱东进,直扑江东腹地。
介时怕是不等袁术发兵来救,江东已是群起倒戈,投靠了刘备。
若守虎林,谁来守?
孙策自己肯定不行,就凭手中一万人马,轻松便能被刘备五万大军所围。
身为江东之主,岂能身陷孤城之中?
他不守,就只能留一员武将来守。
他最多只能给这个人四千兵马,这个人不但得将才了得,还得对他忠心耿耿,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能献城降刘。
放眼江东诸将,孙策实在找不出,能扛住刘备十倍大军围攻,还能他忠心耿耿之人。
孙策正是为此事,焦头烂额。
“伯符!”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在耳边。
孙策停下脚步,猛的回过头来,就看到周瑜拄着拐杖,吃力的走了进来。
见得周瑜瞬间,孙策眉头不由一皱,心中那股怨意便被勾了起来。
若非周瑜失了柴桑,他焉会沦落到向袁术低头认错的地步。
又何至于面对刘备大军压境,无将可用,无兵可调的困境?
一想到这些,他心中就有怨气。
“公瑾你身上有伤,不好好去歇着,还来这里做甚?”
孙策背过身去不想看他,语气分明是想打发他走。
这一份冷漠的态度,如刀子一般,刺在了周瑜心头,令他一阵的心痛。
周瑜却强压下这份痛,吃力的半跪了下来。
深吸过一口气,神色毅然悲壮的一拱手:
“伯符,我愿以身为饵,为你死守虎林!”
第174章 赌命一战!三千敢对五万?想让我救你?我要纳你母,做你爹!
孙策身形一震,整个人愣了住。
他缓缓转过身来,吃惊的目光看向半跪在地的周瑜,似乎不敢确信自己适才听到的话。
“伯符,我愿为你死守虎林,拖住大耳贼!”
周瑜知道孙策不信,便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
孙策心头一凛,终于确认自己耳朵没听错。
周瑜这是抱着必死决心,要为他死守虎林,不惜身陷在刘备十倍大军的重围之中!
原本孙策正为由谁来守虎林而苦恼。
周瑜这时候站出来主动请缨,等于是替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他本应该感到高兴,现下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反倒只有深深困惑。
“公瑾,你应该知道,我最多只能留四千兵马守虎林。”
“刘备可是有近五万大军,十几倍的兵力优势。”
“袁术的大军不知何时才能南下,这虎林城要守到什么时候,我也无法保证。”
“坚守虎林,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你当真愿守此城?”
孙策道出了心中困惑。
他是不明白,周瑜为何要冒这么大的险,主动请求担此重任。
“若非瑜几次失算,鄂山我们就不会败,柴桑就不会失守。”
“伯符你就不会被逼到走投无路,被迫向袁术低头请降的地步。”
“江东如今的困境,皆是我一手所致。”
“伯符你虽不杀我,我却知自己罪无可恕,我也知满营将士,皆是恨我入骨!”
周瑜一脸惭愧自责,历数着自己的罪责。
尔后深吸一口气,拱手决然道:
“若不能为伯符你将功补过,我周瑜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