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302节

  “一旦我们失去了淮南这片屏障,刘备大军就能顺颍水北上,直扑许都,在我们背后狠狠扎上一刀。”

  “如今我军兵力已全部北调,用来抵挡袁绍,根本无力再阻挡刘备来攻!”

  “介时我们面临袁绍和刘备南北夹击,万事休矣!”

  “所以嘉以为,我们必须要出手救吕布,绝不能让刘备攻破寿春,夺取淮南!”

  顿了一顿后,郭嘉又补一句:

  “至少,不能让我们在打赢官渡之战前,让刘备吞下淮南!”

  曹操打了个寒颤,猛的坐了起来,再次来到了地图前。

  “奉孝说的没错,刘备若再拿下淮南,就能从南阳和淮南两个方面,同时对我许都发动进攻。”

  “我主力皆在对抗袁术,拿什么来抵挡他十万大军的两路夹击。”

  “若为刘备趁势夺了许都,劫走了天子,我必死无葬身之地也…”

  “吕布那四姓家奴不能死,淮南绝不能为刘备所得!”

  曹操拳头狠狠的捶击在了地图上,眼神决然凝重。

  “司空,若能救吕布,我们自然是要救的。”

  “只是现下我们兵力捉襟见肘,连增援徐州的兵力都抽调不出,又如何去救吕布?”

  程昱却给曹操当头泼了一瓢冷水。

  曹操立时被浇了个透心凉,浑身一哆嗦,眼中的坚决如铁,又变成了苦涩无奈。

  “是啊,你说没错,子孝我都救不了,拿什么来救吕布那四姓家奴?”

  曹操摇头一声叹息,无奈的又坐了下来。

  “救吕布,未必需要多少兵马。”

  郭嘉嘴角却扬起一抹诡色,手向地图上一指:

  “我军兵力捉襟见肘,无力救吕布,这一点刘备必定清楚。”

  “所以他必会无视我军,将兵马放心大胆的云集于寿春一线,而疏于上游阳泉的防范。”

  “那我们就出其不意,只需调集五六千兵马,沿颍水昼夜兼程南下,急渡淮水,突袭阳泉,必可一举破之!”

  “阳泉城一失,刘备势必无法全力围攻寿春,只能分兵回夺。”

  “如此一来,我们只需固守阳泉,就能牵制刘备数万兵马,便能缓解寿春城所受压力。”

  “以吕布的实力,加上寿春城的坚厚,守到我们打赢官渡之战,当不在话下吧。”

  郭嘉指尖戳着阳泉所在,面带着诡笑道出了自己的计策。

  曹操如被点醒,满是苦涩的眼中,蓦然间精光大作。

  “奉孝此计倒是条妙计,只是就算五六千兵马,现下恐怕我们也抽调不出来呀。”

  程昱继续泼冷水。

  曹操目光急看向郭嘉,既然他敢献上此计,必然有解决兵力不足之策。

  “司空别忘了,我们在许都还有七千多兵马尚未动用。”

  “这些兵马要留着监视…保护天子,自然不能全部动用,但也至少可调三千兵马。”

  “除此之外,关中马腾既已向朝廷献子侄为质,归顺了朝廷,司空可以朝廷名义,令他派数千西凉军以献马为由前来许都会合。”

  “马腾虽不会派重兵前来助战,三四千兵马肯定还是会出的,这般一凑的话,我们不就有了七千多兵马可用?”

  “司空便可派这支兵马,出其不意,奇袭阳泉,解吕布之危!”

  曹操眼睛亮了,阴云密布的脸上,霎时间泛起了光彩。

  他紧盯着地图,咀嚼着郭嘉献计,眼神越来越兴奋。

  突然一拍案几,大笑道:

  “奉孝真乃吾之子房也,没想到被你这么一东拼西凑,竟然还真凑出了七千兵马。”

  “好好好,就依奉孝之计,速速派人持诏往关中,向马腾调兵!”

  程昱却脸色凝重依旧,拱手道:

  “奉孝之计固然可行,可这七千兵马,将是我军唯一的机动兵力,必须要有一个可靠之人来执掌。”

  “否则这支兵马若是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曹操笑容渐渐收起,眉头重新凝聚。

  程昱的潜台词,自然是这支机动军团,当由夏侯氏和曹氏宗室武将执掌。

  否则有外姓将领执掌,倘若在此关键时刻起了异心,倒戈一击突袭许都,后果岂堪设想?

  可曹仁夏侯渊等外姓诸将,皆已肩负重担,无法抽身回许都统领此军。

  而夏侯惇虽不在前线,却担负着坐镇许都的重任,宗室之中似乎已无人可用。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现下也只有自家儿子可信了……”

  曹操深吸一口气,蓦的喝道:

  “典韦,你速执我密令回许都,命昂儿统率这七千兵马,由颍水昼夜兼程南下,奇袭阳泉!”

  …

  官渡以北,袁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袁绍也已拿到了吕布的求救信。

  众谋士们皆是议论不休,争论着该不该去救吕布。

  有人主张,要袁谭稳扎稳打,在未拿下徐州之前,不必去掺和淮南战事。

  也有人认为,以袁谭的力量,足以在拿下徐州的同时,分兵干预淮南之战。

  有人认为吕布反复无信,不可去救。

  也有人认为,相较于吕布的反复无信,刘备鲸吞淮南的威胁更大,应当去救吕布。

  “主公,攸以为,我们既要救吕布,又不能白白去救吕布!”

  一直不吭声的许攸,突然间大声开口。

  这般故弄玄虚般的言语,立时吸引了众人目光。

  袁绍也眼神微动,拂手示意许攸说下去。

  “不救吕布,则刘备有可能在大公子拿下徐州前,攻陷了淮南。”

  “如此,则刘备向西可干预我军与曹操官渡之战,向东则能插手徐州战局。”

  “那么主公与曹操死战,却反倒让刘备坐收渔利,这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这吕布必须得救。”

  许攸话锋一转,又冷笑道:

  “至于吕布的反复无信,也是事实,自然不能不防。”

  “所以主公要令吕布先将妻儿家眷送来为质,主公有了钳制吕布的手段,才会发兵相救。”

  听得许攸献计,众谋士们再无人争论。

  没办法,谁让许攸这一计考虑周密,将所有的漏洞都补全,可谓是两全其美之策。

  袁绍脸上犹豫尽散,遂点头道:

  “子远此计,确实乃是万全之策!”

  “就依你所说,令吕布使者回复吕布,叫他送妻儿前来为质。”

  “子远你就执老夫手令往徐州,辅佐谭儿准备分兵救吕布的吧。”

  许攸领命,就要告退而去。

  这时。

  沮授却站了出来,拱手道:

  “主公,授以为,主公除了令吕布送妻儿为质之外,还有一件最重要之物要让他送来。”

  袁绍一怔,眼神奇道:“公与还想让那吕布送何物前来?”

第237章 受命于天!贾诩:若我投奔刘备又会怎样?欲破寿春,先破袁曹!

  “传国玉玺!”

  沮授四个字缓缓出口。

  大帐中,所有人都神色为之一震。

  袁绍神经蓦然间绷,半开半阖的眼睛,陡然间睁开。

  他瞬间明白了沮授的深意。

  当年孙坚攻破洛阳,无意间得到了这象征皇权天授的玉玺,却拒为了己有。

  孙坚死后,这传国玉玺便为孙策所有,孙策为了拿回自己的部曲,又将传国玉玺献给了袁术。

  袁术胆敢称帝,也有手握传国玉玺的底气在内。

  毕竟“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的诱惑,可不是谁都能经受得住。

  而袁术被刘备所杀,吕布窃占淮南后,这传国玉玺,自然就落到了吕布手中。

  沮授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借着吕布求救之机,逼其将传国玉玺献上!

  传国玉玺,天命所在啊…

  若打赢了曹操,攻陷了许都,又手握传国玉玺,这在天下人心中象征着什么,还用得着过多解释么?

  沮授虽然最初反对袁绍南征,是为维护河北士人的利益,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摸不透袁绍的野心。

  既然袁绍南下已是既成事实,对刘氏取而代之已是大势所趋,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帮袁绍将传国玉玺拿到手。

  袁绍拳头悄然握紧,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道不易觉察的兴奋。

首节 上一节 302/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