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456节

  审配眼中凶光毕露,陡然沉声道:

  “我们就宣称田丰挟持大王作乱,公子便打着勤王旗号,杀回邺城去!”

  袁尚陡然一震,绝望的眼眸中,闪过一道冷厉寒芒。

  审配这是要他彻底与袁绍翻脸决裂,以武力夺回邺城,捍卫自己得来不易的王位!

  他还未开口表态时,一直沉默的司马懿却摇头道:

  “公子,此举万万不可!”

  “那田丰素来有威望,说他挟持大王作乱,军中将士们未必会信。”

  “再则公子对我九万人马,也并非是完全掌控,沮授等不少文臣武将,真正忠于的皆是大王。”

  “且我们这九万人马中,不少人家眷皆在邺城,让他们反攻邺城,他们岂会甘心听令?”

  “只怕公子还未杀到邺城时,我九万人马已分崩离析,一哄而散了。”

  审配的计策被怼了回去,一时哑然无语。

  袁尚眼中燃起的一丝希望,转眼又被司马懿泼灭,重新又陷入绝望之中。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真就无路可走,只能坐以待毙了吗?”

  袁尚是被逼到抓狂,拳头狠狠的击打在了案几上。

  审配束手无策,文丑就更无计可施。

  刘氏则只是低泣垂泪。

  一片绝望气氛。

  “公子莫要灰心丧气,现在还远未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司马懿却眼中流露着自信,抬手向东北方向一指:

  “公子大可不必非得回邺城,完全可以拱卫邺城侧后为理由,率忠于公子的部众沿漳水向东,前往南皮驻扎。”

  “如此一来,便将邺城暴露在了刘备兵锋之下,让大王自己来抵挡刘备,坚守邺城。”

  “介时刘备兵临城下,大王为全力坚守邺城,定然不敢再对公子施以惩处,只能默许公子驻军于南皮。”

  “那么公子便可叫大王顶在前边,与刘备鏖兵于邺城,公子则可以南皮招兵买马,养精蓄锐。”

  “邺城乃我大魏都城,城墙高厚,又由大王亲自坐镇,这一仗势必会打成一场旷日持久之战。”

  “等到刘备师老城下,锐气丧尽,大王又支撑不住,不得不向公子低头求救之下,公子再率生力军南下救邺城也不迟。”

  “到时既能击败刘备,解了邺城之围,又能凭借巨大的威望,逼迫大王真正传位于公子。”

  “如此,岂非两全其美?”

  司马懿口惹悬河,一脸运筹帷幄的微笑,为袁尚谋划出了一条出路。

  袁尚眼眸大睁,精神大振,陡然间站了起来,直扑地图而去。

  他的目光,死死落在了“南皮”二字上。

  司马懿的话在耳边回荡,仿佛为他打开了新世界一眼,令他格局眼界霎时间豁然开朗。

  “仲达啊仲达,你真乃吾之子房也!”

  “放眼天下,能与那萧方抗衡者,唯你司马仲达也!”

  “好,我就依你之计,率忠于我的部众退往南皮!”

  “就让父王去跟大耳贼杀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去吧!”

  “哈哈哈——”

第356章 你是要做亡国之君啊!打我的脸?斩了这目无君上的逆臣!

  邺城,王宫。

  袁绍喘着粗气,拄着拐杖,在心腹大将颜良的搀扶下,艰难的登上了王座。

  就这么几步路走下来,他已是累到气喘如牛,额头汗出如浆。

  阶下田丰等众臣,眼见袁绍这副样子,心中皆是重新蒙上了一层阴影。

  任谁都看得出来,袁绍苏醒之后的身体状况,与昏迷前相比,已是断崖式的跌落。

  照这般样子发展下去,就算袁绍重登王位,掌控大权,只怕也活不过数月。

  刘备十七万大军,却是兵临邺城在即,这场生死国战,至少也得打个一年半载。

  介时若是打到一半,袁绍病死了,谁来主持大局?

  再扶被降为世子的袁尚,重登王位,来统帅他们对抗楚国吗?

  可袁尚若再登王位,他们这些拥立袁绍重掌大权之人,又将如何自处?

  袁尚会对他们善罢甘休,会不对他们秋后算账吗?

  众臣心思翻转,无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皆是开始暗自为自己找起了后路。

  “王后刘氏何在,可有寻得下落?”

  “审配何在,为何不来上朝?”

  缓过神来的袁绍,拄杖敲击地面,厉声喝问道。

  众臣无人敢吱声,目光皆是转在了田丰身上。

  这么多大臣,也只有田丰这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在袁绍面前敢说实话,而不惧被袁绍牵怒。

  田丰深叹一声,只得默默出列。

  “回禀大王,臣等已查明,王后乃是偷潜入宫,躲入了审府。”

  “尔后审配便带着审氏一族,由西门出邺城,现下已不知去向。

  “臣猜测,王后必是随着审配一并出城。”

  “依臣之见,他们多半是南下往武城,去投奔三公子去了。”

  田丰将实情道出。

  袁绍立时怒目圆睁,怒火嗡的一下就冲上了头颅,拄杖猛击地面,大骂道:

  “好个毒妇,孤前日说要杀她,她就敢逃出城去投奔他儿子!”

  “还有审配,他好大的狗胆,竟然也擅自出城去投奔那逆子!”

  “他们想干什么,难不成他们想跟那逆子合起伙来,造孤的反不成?”

  大殿内,回荡着袁绍忿怒的咆哮声。

  众臣战战兢兢,不敢吱声。

  “请大王以身体为重,切莫动怒才是。”

  田丰满脸关怀的劝说着,尔后道:

  “以臣之见,王后和审配皆因矫诏之过,害怕为大王追责治罪,所以才会冒险出城去投奔三公子。”

  “臣觉得,他们只是想保命,未必敢公然造反。”

  “至于三公子,他理应也不敢举兵造反,背负上叛父的骂名,为天下人唾弃!”

  袁绍心中翻腾的怒火,这才压制了下来,连喘几口气,稍稍恢复冷静。

  略一沉吟后,袁绍冷哼道:

  “孤量他们也没那个胆子,敢造孤的反!”

  “再派信使往武城,速速催那小子把九万大军,连同刘氏那毒妇,还有审配那个逆臣,给孤带回邺城来!”

  “若他识相听话,恪守孝义,孤就还认他这个儿子,继续令他做世子!”

  “若他执迷不悟,还贪恋王位,不忠不孝,休怪孤不念父子之情!”

  袁绍是极度自负,显然视袁尚审配之流,如同股掌之中的玩物一般,可任由他来摆布。

  田丰眉头微皱,眼中却闪过几分忧色。

  略一犹豫后,田丰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大王,臣以为大王对三公子的态度,还是当以怀柔安抚为主,尽量不要施以责备,以免令三公子心生畏惧。”

  “倘若其忧虑之下,做出什么铤而走险之举,后果便就不妙了。”

  “三公子手中,皆竟还握有九万兵马呀,这些可是我大魏最后的精锐,我们还要靠这些精锐,来抵挡刘备来犯,来守住邺城呀。”

  田丰直言进谏,却太过直白,触了袁绍的逆转。

  袁绍非但没听劝,却反倒勃然变色,怒道:

  “那九万大军,是我大魏将士,是孤的九万兵马,不是那逆子的!”

  “那逆子做下重重错事,弄出这么副烂滩子,你还想让孤对他和颜悦色?”

  “孤没有派人前去,赐他一杯毒酒,已经是顾念父子之情!”

  “孤就不信,他还有胆量敢抗孤的诏命,敢造孤的反不成?”

  袁绍霸气的一摆手,将田丰的提醒,当成了耳旁风。

  若换成别的臣子,这个时候就适可而止了,绝不会冒着触怒袁绍的风险,继续执着于进谏。

  田丰却毫无顾忌,反正站身来,厉声道:

  “三公子尝过了做王的滋味,怎会甘心情愿将王位归还?”

  “何况他身边,还有审配文丑等一众拥护者,皆是怕为大王秋后算账,就算三公子想要归还兵马,听任大王处置,这些人也会煽动风点火,鼓动三公子拒交兵马。”

  “大王若是执意不肯对三公子施以怀柔安抚,当真逼得三公子铤而走险,毁了我大魏最后的主力军团,就是要把我大魏往亡国之路上推啊!”

  “大王,你不听臣之劝告,只怕要做亡国之君啊!”

  亡国之君四字一出口,在场颜良等大臣们,无不神色惊变。

  众人万没料到,田丰竟然能刚直到如此地步,连亡国之君这种词,也敢用在袁绍头上。

  这不是成心激怒袁绍么。

首节 上一节 456/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