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488节

  “这种情况下,那蹋顿还会听从公子调遣,前来易京助战吗?”

  袁尚眼中的希望之色,因文丑一席话,顿时暗淡了许多。

  蹋顿确实不傻,你爹在世时都调不动人家,还得靠给钱和亲哄着人家,何况是你?

  “此一时,彼一时也。”

  “蹋顿此人颇有些见识,岂会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先王在世时能容许他乌桓在盘踞幽州,为祸边地,若我大魏为刘备所灭,幽州为刘备所得,他乌桓人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审配捋髯冷笑,尔后向袁尚一拱手:

  “配请公子速派一说客,向那蹋顿言明唇亡齿寒的道理,让他清楚我大魏为刘备所灭的后果。”

  “同时公子可向蹋顿承诺,他若肯发兵助我们守住易京,击退刘备,便是于国有功,理当重赏。”

  “介时我大魏将以辽西,右北平二郡作为奖赏,赐给乌桓人,让他们名正言顺的长城以南获得一片封地。”

  “如此重利相诱之下,我就不相信,那蹋顿还能不为所动,还能不率军前来助战?”

  袁尚心头一凛。

  好家伙,审配这条计策,说不好听点,这是要让他给乌桓人割地啊!

  现下他控制的地盘,本就只剩幽州一隅,这要是再割两个郡给乌桓人,地盘岂非又进一步缩水!

  再者了,自古以来,都是汉人压着胡人打,哪有给胡人割地的道理!

  这事他要是做了,他岂非成了汉人的罪人,为天下人所唾弃?

  “正南,你此计不太合适吧。”

  袁尚不由为难了起来。

  “辽西和右北平二郡,本就已被乌桓人侵占了大半,现下顺水推舟赐给他们,于我们而言也算不上多大损失。”

  “至于世人的诽议,配以为到了这般地步,已经不是我们所能考虑的了。”

  “我们首先要活下去,而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守住易京防线!”

  “想要守住易京防线,就必须要得到乌桓人的相助。”

  “公子,忍辱负重,能屈能伸,方为真英雄呀。”

  审配语重心长的讲了一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给袁尚铺下了台阶。

  文丑欲言又止,犹豫片刻后,只拱手叹道:

  “公子,审正南此计虽是不得已而为之,却仍关乎到公子和袁氏的千秋之名。”

  “末将只能说,请公子慎之又慎才是。”

  袁尚沉吟不语,陷入权衡之中。

  割地,换取乌桓人助战,或许会遭天下人唾弃,视他为汉人的罪人。

  可不这么做,易京就守不住,他早晚会落入刘备手中,步父亲袁绍的后尘。

  身死国灭,那些个虚名还有意义吗?

  袁尚眼中犹豫消失,渐渐化为阴沉如铁的决然。

  深吸一口气后,袁尚手一摆,沉声道:

  “正南言之有理,我们现下重中之重,乃是先活下去。”

  “只要能守住易京,只要能活下去,我袁尚何计天下宵小的诽议!”

  审配暗松一口气,忙是一通恭维,盛赞袁尚的雄主气量。

  当下袁尚便即刻修书一封,派使者北上,往辽西向乌桓单于蹋顿求助。

  同时又分出兵马,往易京以北各郡县,尽可能的搜刮强征百姓粮草,勉强充为军用。

  手中四万人心惶惶的魏军,则在袁尚的督促下,日夜不停的重修加固易京壁垒。

  三日之内,二十万楚军悉数进抵易水南岸,连营十里下寨,与四万魏军隔易水河,形成了对峙之势。

第381章 幽州,我回来了,子龙安在?再等等,连同胡虏咱一块收拾了!

  易水南岸,楚军主营。

  刘备正立马于岸滩,远远望着对岸易京壁垒。

  那一条壁垒,离岸不足五十步修筑,高有三丈,里外三层,皆以土石所筑。

  除了石筑的易京主城外,绵延数里的壁垒上,箭塔,望楼等等不计其数,形成了一套立体式的防御体系。

  这样一道壁垒,光远远望之,就令人望而生畏。

  “当年公孙伯圭,便是在那一座城楼上,举火自焚的吧。”

  刘备抬手遥指对岸那座巍峨的主城楼,语气之中隐约透着一丝伤感。

  毕竟当年他与公孙瓒师从于大儒卢植,有着深厚的同窗之谊。

  自己能做上平原令,还是公孙瓒的保举。

  虽说当初自己先救北海孔融,又应陶谦之邀往救徐州,最终与公孙瓒分道扬镳,但那份同窗之谊却仍在心中。

  闻知公孙瓒陨命于易京的消息时,他心中着实是欷歔惋惜了好一阵子。

  如今立马易水,亲眼看到那位同窗陨命之地,不禁勾起了他几分伤感之意。

  “那城楼还看得见火烧后的烟痕,明显是袁尚事后修筑,应该就是当年公孙瓒举火自焚之地。”

  萧方羽扇遥指,轻声推测道。

  刘备微微点头,却又叹惜道:

  “伯圭为人豪义,于孤有提携帮衬之恩,可惜当年因种种原由,孤去往了徐州,未能与他并肩而战。”

  “孤着实是没想到,当年威震塞外,杀得诸胡闻风丧胆的白马公孙,会以举火自焚这等结局收场。”

  老刘的言语中,明显对公孙瓒的结局深为惋惜。

  “公孙瓒镇守边地,杀胡无数,确实是有功之臣,亦是难得的当世名将。”

  “可惜他这个人,一生太过顺风顺水,从未受过什么挫折,这样的人心气太高,性子太傲,最容易刚折。”

  “故而界桥一战,他自以为稳操胜算,却没想到被袁绍大破,连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亦全军覆没。”

  “只此一战,公孙瓒便被打出了心理阴影,被打没了傲气,打没了自信心。”

  “身为三军之主,若没有必胜的信心,又怎么可能取胜?”

  “所以他才会在连战连败中,想出了修筑易京壁垒,屯粮百万斛坚守不出,以观天下时变这种荒唐的手段。”

  “公孙瓒输就输在,他前半辈子太顺,栽了一个跟头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所以说,年轻的时候,吃点亏未必就是坏事。”

  萧方一席话,将公孙瓒败亡的根源点破。

  刘备若有所悟。

  “大王啊,公孙伯圭死都死了,你就别为他伤感了。”

  “咱现下已杀了袁绍,又把他儿子逼到了易京,咱们只要破了易京,杀了袁尚,不就等于给公孙伯圭报了仇么。”

  张飞却不以为然的宽慰道。

  刘备心头一震,仿佛为张飞的话所提醒,再次望向易京的眼神中,已多了一层意味。

  “说起公孙伯圭,臣倒是想起了子龙。”

  关羽忽然开口,捋着美髯道:

  “当年子龙跟随大王,咱们一同前去救了北海,又去解了徐州之围。”

  “若非是子龙兄长病故,他也不会回河北奔丧,多半会继续追随大王左右。”

  “公孙伯圭败亡后,子龙也没有音讯,现下也不知他是生是死。”

  子龙。

  常山赵子龙,那个曾经公孙瓒的部下,白马义从的统领之一。

  关羽是触景生情,不由想起了这个故人。

  “子龙义胆无双,武艺绝伦,确乃世之奇男儿!”

  提及赵云时,刘备眼中立时神彩飞扬,开口便是一通盛赞。

  尔后话锋一转,却又叹道:

  “自与袁绍开战后,孤也曾数度派人回河北,往常山子龙家乡去寻找子龙,却始终没找到他的踪影。”

  “不过以子龙的武艺,只要没有死在易京之战中,便定能保得性命无忧。”

  “此番孤拿下易京,收复幽州之后,再广派人马仔细寻找子龙吧。”

  正当刘备兄弟三人,在这边感慨旧人旧事之时,田丰收执一道帛书,神色凝重的赶至了河滩。

  “大王,右北平田畴来了密信。”

  “他在信中称,乌桓单于蹋顿,不久前率四万乌桓铁骑由辽西南下,正一路向易京方向而来。”

  “田畴推测,必是袁尚勾结了蹋顿,引得乌桓骑兵前来易京助战!”

  “故田畴便派信使,抢先一步前来送信,以向大王示警。”

  乌桓?

  四万铁骑?

  这几个字眼,令在场所有人,皆是神色为之一震。

  刘备感慨变为警惕,忙是接过田丰手中密信。

  “袁尚此贼,为与孤为敌,竟不惜勾结乌桓人深入到河北腹地,直抵易水么…”

  看过几眼后,刘备眉头深凝,眼中怒色渐起。

  张飞立时勃然大怒,大骂起了袁尚勾结胡人。

首节 上一节 488/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