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09节
“袁熙走投无路,投降了曹操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曹操刚逼降刘璋,还在北归路上,曹仁就已神速北上接管了并州。”
“不得不说,这个荀彧临机决断之能,当真是非同一般。”
“难怪当年吕布袭取兖州,曹操正是靠着此人的随机应变,方才守住了三座城池,保住了夺回兖州的希望。”
庞统啧啧慨叹过后,向刘备一拱手:
“大王,现下秦军已大批入并,进驻了各处雄关险隘,曹操也已拿下益州,不出数日就能班师关中。”
“我军若想拿下并州,势必与秦军全面开战。”
“现下秦军已占地利之险,我军连续一年多作战,将士们转战千里之地,体力精神已达到极限。”
“臣以为,此时与秦国全面开战,并非明智之选。”
“此番北伐,我们夺取河北三个州,灭了伪魏,已是实现了事前战略目标。”
“臣以为,可以暂时收兵止战了。”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又转向萧方询问意见。
“臣也赞同士元所言,将士们实在是太过疲惫,灭秦也不在这一时,可以收兵了。”
萧方赞同了庞统提议,却话锋一转:
“不过士元适才评价,这荀彧临机决断之能非同一般,臣倒也是认可。”
“只可惜啊,他这一次临机决断,虽为曹操拿到了并州,却给自己掘下了坟墓!”
第397章 群雄已灭,曹操,就剩你我了!叩请大王改朝换代,登基称帝!
荀彧给自己掘了坟墓?
“景略何出此言?”
刘备眼眸中透出一丝茫然。
“为君者,最忌惮的便是军权旁落,忌惮臣下功高盖主,尤其是曹操这种多疑的君主。”
“彼时曹操远在成都,荀彧根本来不及请示,必是凭借自己的地位威望,擅自作主调动曹仁率潼关镇军北上,抢先一步接管并州。”
“这一举动是为曹操抢得了并州,却也让曹操看到了荀彧在秦军中的威望,换句话说,便是看到了荀彧对他的威胁。”
“而荀彧夙来以汉臣自居,当初曹操称王之时,听闻他便不太支持,由此必与曹操已生嫌隙。”
“如今又出事这样的事件,以曹操的多疑,岂能不担心荀彧会有凭借自己威望,调动军队发动兵变的可能?”
“大王觉得,以曹操的性情,一旦对谁生了猜疑防范,还会容那个人活下去吗?”
萧方道出了其中玄机。
刘备恍然明悟,却又道:
“可荀文若不同别人,当年吕布窃夺兖州,他可是全凭荀文若的临机决断,才保住了三座城池,方才有后来回师夺回兖州的可能。”
“他与荀彧,可以说是共过患难,说是生死之交也不为过。”
“这样一个人,曹操当真会怀疑他的忠诚,当真会因忌惮他的名望,就要置之于死地吗?”
萧方心中轻叹。
这就是老刘与曹操的不同。
曹操这一辈子,只信他曹家和夏侯家的人,剩下那些外姓将领,都是留着八百个心眼防着,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决不令他们独镇一方。
老刘则不同,只要我认准之人,管你是同姓还是外姓,我皆能以身家性命相托。
想历史上老刘称王之时,手里边就俩州,其中一州就交给了关羽这么个义弟坐镇。
这要搁曹操那边,简直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的事。
当然这也与老刘没有宗族可依靠有关,但也足以表明,老刘在用人不疑这方面,远远要胜于曹操。
就如这荀彧,若把曹操换成老刘,就算对荀彧再不满,就算荀彧当真功高盖主,当真是有威胁到自己权位的可能,老刘也决计不可能杀之。
最多就是削了荀彧实际权力,给个什么太傅之类的荣誉闲职,让他安心养老去便是。
曹操就不同了,只要是令他起了猜疑的人,那必定就上了他的黑名单,剩下的就是排队等死而已。
当年历史上,荀彧不就是因反对曹操称王,被曹操赐了一只空食盒,被逼自尽了么。
“曹操的信条是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莫我。”
“除了皆为雄主,都有宏图大志之外,他与大王根本乃是两类人,他的所做所为,大王有时无法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臣相信,荀彧是生是死,很快就会见分晓了。”
萧方也不过多解释,思绪转回眼前:
“咱们现下要做的,便是抚定河北三州,休整士卒,积蓄粮草,安抚百姓,为将来西进伐秦灭曹,一统天下做好准备。”
刘备思绪也收回眼前,起身下阶,来到了大堂之外。
负手而立,遥远西面方向,司州,并州,凉州,益州…四州河山仿佛已尽收眼底。
一幅宏伟的蓝图,已在心中浮现。
“天下群雄已灭,曹操,现下就剩下你我了。”
“我们这么多年的恩怨,也该是做一个了结的时候了…”
几天后,刘备诏令传下,正式宣布班师。
鉴于河北初定,伪魏初灭,河北三州人心未稳,刘备便在萧方的提议下,将邺城设为陪都,常驻于其中。
前将军关羽,则率军还于许昌,担当镇守都城,节制河南诸州的重任。
而张飞则留驻于蓟县,在庞统的辅佐下,镇抚幽州,扫荡伪魏的残留势力,以及铲除盘踞于辽西二郡的乌桓余孽。
田畴,田豫,鲜于辅等幽州众豪杰,因反魏有功,皆为刘备论功封赏,或调往邺城听命,或留于幽州辅佐张飞镇抚幽燕士民。
河北的硝烟,随着伪魏的覆灭,就此尘埃落定。
而益州方面,亦随着刘璋的投降,曹操的班师北归,烽烟也随之散去。
天下十三州,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局面,楚秦两国都在忙着消化新得诸州,“默契”的选择了偃旗息鼓,谁也没有再招惹对方。
这一年的冬天,大汉朝的天下,难得四海升平,兵戈不见。
…
长安城,秦宫。
一场暗流,却在悄无声息的涌动,渐渐汇聚成了滔天巨浪。
大殿之内,一场朝会正在进行。
这是开春之后的第一场朝会。
坐镇并州的曹仁传回消息,并州诸郡已皆委任了值得信任的官员,充当太守。
井陉关等各处关隘,也已为精兵猛将把守,秦国已基本完成了对并州的消化。
益州方面,夏侯渊也传来了好消息。
南中七郡在恩威并用的战略下,已宣布尊奉曹操为主,归附秦国。
南蛮诸部在秦军打几次打击之下,也都变的老实,宣布向秦国称臣纳贡。
盘踞于白帝城的马超,在他数万大军的猛攻之下,不得已放弃白帝,向东出三峡,顺江逃往了荆州。
至此,益州境内的反对势力,基本也已肃清。
司凉益并四州,尽数已在秦国掌控之中。
曹操将这两个好消息,告知了众臣,大殿内一时群情振奋。
“今并益二州已定,我秦国国力已然大增。”
“今刘备已鲸吞河北三州,孤料其早晚必会挥师西进,与我大秦决一死战。”
“孤今日朝会,就是想与诸位商议商议,接下来咱们当如何应对伪楚来犯!”
曹操心里清亮的紧。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自秦统一了六国以来,这天下就只能有一个主人。
不是他曹操,就是刘备。
现下他虽拿下了并州和益州,秦国国力有所变强,但与楚国国力的差距,还是一目了然的。
毕竟刘备占据了两河诸州,那可是天下十三州中,最为富庶,人口最为稠密的精华之地。
光两河诸州,就可以敌天下!
何况除了两河,刘备还占有徐荆扬三州。
楚强而秦弱,以刘备的野心,早晚必会恃强而侵弱,率楚军西进伐秦。
作为弱国一方,他所能做的,唯有如何守住这四州之地。
众臣一时议论纷起,尽皆献计献策。
“大王,臣以为如何抵御伪楚来犯,并非当前首要之事。”
“有一件事更为至关重要,关乎到我大秦存亡,关乎到人心向背,臣以为大王必当先做才是。”
一个肃厉的声音,打断了众臣的议论。
殿中立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了郭嘉身上。
不少大臣眼中,渐渐涌起一丝兴奋,似乎已预见到郭嘉接下来想做什么。
“奉孝,何事还比如何抵御那大耳贼更重要?”
曹操眉头微锁,不解的眼神望向这位最信任的谋臣。
郭嘉大步出班来到殿前,深吸一口气,向着曹操恭恭敬敬一拜:
“桓灵二帝昏庸无道,佞幸宦官,先有党锢之祸,又生黄巾之变,最终酿出董卓之乱的苦果,使得天下分崩,百姓离乱。”
“幸得大王横空出世,以一己之能力挽天倾,救民于水火。”
“今汉朝气数已尽,而大王据有四州之地,更握有关中王霸之业,可谓天命所在,民心所向。”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