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13节

  “荀彧既无汉禄可食,天子又不给他食我秦禄,莫非天子这是要逼他——”

  夏侯尚话未言尽,目光急是看向董昭。

  董昭急是微微点头,默认了他的猜测。

  无禄便是无食,无食就要饿死,曹操这是要逼荀彧自裁呀!

  “荀文若乃我大秦功臣,当年吕布窃兖州,若非荀文若……”

  夏侯尚话说一半,蓦然间想起什么,又咽了回去。

  再说下去,曹操岂不成了逼死功臣,薄情寡义的小人?

  “功是功,过是过。”

  “功过有时候是能相抵,有时候又不能相抵。”

  “荀文若不能顺应天命,执意要逆天而行,走到今天这一步,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路是他自己选,怪不得任何人。”

  董昭却是通透的很,三句不离天命。

  就如他当年早早放弃汉朝,投奔曹操,献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王霸之业一样。

  如今曹操称帝,他亦是开开心心,毫无心理负担的接受封赏,做起了开国功臣。

  在他眼中,自己所做所为,皆不过是顺应天命罢了。

  “嗯,董太常言之有理,我大秦代汉,确实是天命所在。”

  “荀文若逆天而行,落到这步田地,皆是他咎由自取罢了,怪不得谁。”

  夏侯尚念头随之通达,重重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亲卫匆匆忙忙赶到,闯进了府堂中。

  “启禀将军,启禀太常,出事了!”

  “荀令君他…他…他服毒自尽了!”

  夏侯尚身形一震,脸色骤变,目光急是看向了董昭。

  那眼神中,既有震惊,又有佩服。

  果然被董昭言中!

  荀彧看到了那只食盒,果真领会了曹操的暗示,终究还是选择了自裁。

  “荀文若,你空有王佐之才,可惜却不识天命。”

  “可惜,可惜啊。”

  “昭敬你一杯,你一路走好吧。”

  董昭站起身来,走到了堂外,向着荀彧方向举杯,尔后将杯中酒尽皆倾洒在了地上。

  …

  时年春,曹操废汉称帝,建国大秦。

  …

  邺城,楚宫。

  金殿之内,一幅巨大的沙盘,已陈列在了殿中。

  刘备正与萧方,诸葛亮,田丰,陈登等众谋臣,围观着沙盘,共商着将来伐秦之战的用兵方略。

  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陈到高举着一道帛书冲入了大殿之中。

  “启禀大王,关中细作密报!”

  “念!”

  刘备目光不离沙盘,只是微微拂了拂手。

  陈到展开帛书,深吸一口气,高声宣读道:

  “曹贼于本月初五,逼迫天子禅让皇位,已谋朝篡位,宣布登基称帝!”

  本是专注于沙盘的刘备,身形蓦然一震,猛的抬起头来,震惊的看向了陈到手中那道帛书。

  诸葛亮,田丰,陈登等众谋臣,无不是神色大震。

  曹操篡位称帝的消息,霎时间令殿中一片大震。

  惟有萧方,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此早有预料,没有半分震惊意外。

  “刷!”

  震惊中的刘备,一把接过了陈到手中帛书,难以置信的目光急扫。

  曹丕带兵入宫,逼迫天子写下禅位诏书,秦国众臣上表,恭请曹操进位…

  曹操三辞三请后,无可奈何的答应,遂于长安城南筑坛祭天,废汉称帝,降天子为永昌公…

  整个曹操篡位称帝的全过程,帛书之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曹贼,你竟然敢篡位谋逆,学袁术那逆贼僭越称帝!”

  “你这篡汉逆贼,孤必当诛之!”

  刘备将那道帛书情报,狠狠的掷于地上,喝道:

  “传孤诏命,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入宫共商讨逆大事!”

  半个时辰后。

  身在邺城的文臣武将,尽皆齐聚金殿。

  “诸位,今关中已传回消息,曹贼已篡汉自立,僭越称帝!”

  “孤身为刘氏子孙,大汉楚王,岂能视而不见!”

  “孤欲尽起倾国之兵,讨灭伪秦,诛杀篡国逆贼曹操,再造我大汉社稷!”

  “今日召卿等前来,正是为共商伐秦大计!”

  高坐上位的刘备,以愤慨的口气,向众臣宣布了伐秦灭曹的决断。

  大殿之内,立时轰然炸裂。

  满朝的文臣武将,无不为曹操废汉称帝而愤慨,骂声是此起彼伏。

  “臣愿为先锋,率军杀入长安,生擒逆贼曹操!”

  “臣愿拼上一条性命,为大王踏平伪秦,讨灭曹贼!”

  “大王,臣愿…”

  众将是群起请战,大殿内叫战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大殿掀翻一般。

  刘备满意的点点头,目光转向萧方:

  “景略,你以为如何?”

  他显然还没被曹操篡汉冲昏了头脑,伐秦这种事关国运的大事,自然要征询萧方意见。

  “曹贼废汉篡位,僭越称帝,自然是十恶不赦,人人得而诛之!”

  “大王身为刘氏宗王,讨灭曹贼,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过…”

  萧方愤慨过后,却话锋一转,拱手道:

  “臣以为,大王在挥师伐秦灭曹之前,还需先做一件头等大事!”

  刘备一怔。

  众臣也是一愣,茫然目光齐聚向萧方。

  还有什么事,比讨灭曹操更重要,更急迫的吗?

  萧方缓缓走上殿前,理了理衣冠,深吸一口气,向着刘备躬身一拜:

  “臣萧方,恭请大王在出兵讨贼之前,先登基称帝,继承大统,恢复我大汉宗庙社稷!”

  大殿之内,霎时间一片静寂。

  本是满腔愤慨的刘备,则是愣怔在了王座上,一时竟是失神。

  众臣亦无不震惊,瞪大的眼眸中,渐渐开始涌现兴奋。

  “国不可一日无主,民不可一日无君!”

  “今曹操逼迫天子禅让皇位,我汉室社稷已崩,宗庙已毁,国祚已绝!”

  “现下首要之事,乃是拥立新帝,重建我汉室宗庙,延续大统,再造社稷!”

  “大王身为皇室宗亲,大汉楚王,手握九州之地,功在社稷,万民景仰!”

  “放眼天下刘氏子孙,还有谁比大王更有资格,继承我大汉皇位,续承正统?”

  “故臣萧方,叩请大王以大汉社稷为念,顺应天命民心,登基称帝,继承大统!”

  萧方一字一句,决厉如雷,回荡在大殿之内。

  诸葛亮,田丰,黄忠,太史慈等文臣武将,霎时间惊醒,尽皆陷入狂喜兴奋之中。

  萧方这是在劝进!

  他这是要将刘备,一手扶上帝位!

  自古皇位,父死子继,乃是常例。

  但凡事总有例外,若皇帝驾崩,膝下无嗣,便要从藩王中选立。

  两汉以来,这种例子不在少数。

  如汉文帝,汉宣帝,以及汉桓帝,皆是以外藩继位。

  眼下刘协没能守住皇位,被曹操逼迫禅让,更做了伪秦的永昌公,其这一脉已丧失了被拥立为帝的资格。

  那么自然就只能在刘氏宗亲中,择贤能者,继承大统。

  放眼天下,还有谁比刘备更贤能者?

首节 上一节 513/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