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37节

  谁想曹操却一口拒绝。

  曹仁明白,自己这位皇兄虽废汉自立,但初心却未变,对胡人仍旧怀有极大的厌恶与戒心。

  西河五郡实际虽在匈奴人控制之中,但在名义上来论,却仍归属于秦国,归属于汉人所有。

  曹操若将这五郡赐给匈奴人,岂非开了汉人天子,向胡人割地赠土之先河?

  而且还从法理上,承认了匈奴人对并西北五郡控制!

  后患无穷啊!

  天下人会如何唾弃曹操这个割地天子?

  史书之上,又会如何书写他曹操?

  曹操还是要脸的,所以才会毫不犹豫,严辞拒绝了于夫罗的请求。

  可现在秦国势危,这种局面下,若低下头来向于夫求援,对方趁人之危旧事重提怎么办?

  “子孝叔这么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了,父皇当初就拒绝了匈奴人赐地的无理请求。”

  “父皇还说,将来扫灭伪汉,平定天下后,必会对匈奴用兵,将这班胡人驱逐出并州。”

  “这般算来,德祖此计确实不可行。”

  曹植一番碎碎念后,却跟着一声苦叹:

  “可现下我们与关中联系被截断,父皇的援兵无法来救,这白波关又摇摇欲坠,坚持不了几日。”

  “倘若得不到于夫罗来救,我并州岂非……”

  曹植打的了个寒战,没敢再说下去。

  曹仁身形一凛,眼神再度变的犹豫不决起来。

  “现下河东失陷,并州被汉军隔绝,就算我们想向天子请旨,也得经由西河郡和上郡绕行。”

  “这么远的距离,这一来一回,等到我们得到天子的明示,恐怕白波关已然失守,并州万事皆休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陛下可是授以骠骑将军都督并州军政之权,有些事情,骠骑将军其实大可不必请示陛下,完全可以便宜行事呀。”

  杨修一通弯弯绕,眼神言辞别有深意。

  曹仁心头陡然一震。

  杨修这是在忽悠他瞒着曹操,自作主张满足匈奴人的条件,以换取于夫罗率五万铁骑出手相救。

  也就是说,这向匈奴人割地的黑锅,要由他一人来背。

  只是杨修又很滑头,全程又没有一个字,明着说劝曹仁自作主张,向匈奴人割地求援,全都只是在暗示。

  这样一来,就算曹操事后追究起来,也只是曹仁独断专行,与他无关。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曹仁再次站起身来,踱步于堂中,陷入纠结权衡之中。

  荀攸从曹仁的表情变化中,看出这位骠骑将军,已是有意不经请示,就去向于夫罗求援的倾向。

  “骠骑将军,此举不只是有关于我大秦国格,更有可能引狼入室,遗祸无穷!”

  “将来史书之上,还多半会留下骂名!”

  “骠骑将军,你可要三思而行才是!”

  荀攸态度是倾向于反对向匈奴人割地求援,但在言语上却并没有正面反对。

  因为他更清楚,局势到了这般地步,除了向匈奴人求援之外,已是再无出路。

  所以他只能劝曹仁三思。

  曹仁身形一凛,不由停下了脚步,心中已经倾斜的天平,再度为荀攸这番提醒扶正了几分。

  “史书如何书写,身后是美誉还是骂名,修以为皆只不过虚名而已。”

  “所谓成王败寇,史官手中的笔会怎么写,取决于谁是王,谁是寇。”

  “并州若失,则我大秦必亡,我们所有人皆会是亡国之寇。”

  “史书之上如何书写我们这些寇,还不是由王来决定吗?”

  杨修意味深长的反问道。

  “成王败寇,成王败寇…”

  曹仁喃喃自语着这四个字,反反复复,反反复复。

  眼神中的顾虑与犹豫,一点一滴烟销云散,渐渐化为了如铁决然。

  “罢了!”

  “大秦不可无并州,什么身后之名,什么史书评价,不能助我守住并州,又有何用!”

  “这骂名,就让我来背负便是!”

  …

  两天后,白波关南。

  又一轮轰击结束,天地复归平静。

  “照这般情势,最多再轰击三到五天,白波关城墙必会被轰塌!”

  “陛下,萧丞相所创这汉威炮,当真是名不虚传,臣算是大开眼界了。”

  法正遥指着关城笑道,斜望向萧方的眼神中,不掩敬意。

  刘备哈哈一笑,豪然道: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今养足精神,五日之内,踏平白——”

  激励人心的话语尚未说完,一骑飞马而至。

  “启禀陛下,西河郡急报!”

  “匈奴单于于夫罗,已率五万匈奴铁骑渡河,正向白波关而来,距此不过两日脚程!”

  斥侯高举帛书密报,滚鞍下马半跪在半。

  汉军众臣皆是脸色一变。

  刘备脸上豪烈变为吃惊,忙将密报接过,拆开看过几眼,眉头骤然凝起。

  “曹贼竟学袁尚,不惜割地赠土,以胡人求援!”

  刘备脸上愤慨燃起,将那道帛书,示于了众臣。

  众臣接过围看,无不哗然。

  细作的密报中声称,曹操以赐于夫罗西海五郡,策封其为晋王为条件,诱使于夫罗尽起匈奴之兵,前来白波关助战。

  五万铁骑,距白波关不过三日路程!

  曹操虽乃篡汉奸贼,但毕竟为一方枭雄,乃是一国之主。

  堂堂汉人王朝的君王,竟然不惜向胡人割地,换取匈奴人出手相助,何其无耻!

  众臣无不愤慨,大骂声此起彼伏。

  “曹操虽乃汉贼,但其节操廉耻还是有的。”

  “此贼原本的理想,乃是做大汉征西将军,为我大汉朝扫荡胡人,开疆拓土。”

  “如今伪秦的形势,尚未到不可收拾,走投无路的地步,我料曹操还不至于不顾后世骂名,向匈奴人割地求援的地步。”

  “以臣之见,此事必是曹仁独断专行,自作主张。”

  一片愤怒骂声中,一个冷静的声音响起。

第420章 朕要让匈奴人步乌桓人后尘!秦晋之好?还要逼我和亲?

  出言者,正是萧方。

  历史上的曹操,对胡人都是压着打的。

  远征塞外,一举荡灭乌桓就不必说了。

  历史上,曹操在其在世之时,对匈奴,羌人,乃至于鲜卑,都采取的是打压政策。

  敢有冒头,就往死里打。

  当年,曹操所以敢这么狠,也有仗着曹魏国力强盛的底气。

  故以萧方对曹操的了解,在现下这种还未走投无路的境地,曹操不大可能做第二个袁尚,向匈奴人割地求援。

  那么惟一的解释,只能是曹仁受了谁的蛊惑,为保并州不惜背负骂名,自作主张向于夫罗求援。

  “景略言之有理,曹贼朕还是了解的,这确实不像是他能做出来的事…”

  刘备冷静了下来,微微点头赞同,脸上怒意也略有褪色。

  “不论是否曹操授意,于夫罗插手并州之战,却已成定局。”

  “五万匈奴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若是运用得当,其威胁不容小觑。”

  “白波关这场仗,只怕是不太好打了。”

  法正一席话,令左右安静了下来,诸将眼中的愤慨,悄然化为几分忌惮。

  那可是五万铁骑,而非五万步军!

  今大汉虽已收复燕州,获得了部分养马之地,骑兵规模战力已突飞猛进。

  现下大汉骑兵总量,约有两万余骑左右。

  只是这两万余骑,其中半数要部署于幽州边地,以镇慑监视塞外的鲜卑人,以及辽东的公孙度。

  现下跟随刘备伐秦的骑兵,总计不过一万余骑。

  一万骑对五万骑,兵力不可谓不悬殊。

  马超也好,张辽,张郃,以及赵云等众将也罢,皆是善于统帅骑兵的好手,自然明白五倍的兵力差距,对于骑兵交战意味着什么。

  众将心生几分忌惮,亦在情理之中。

首节 上一节 537/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