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66节
五万秦军,如脱缰的野马,漫野狂奔,向着前方的汾水奔去。
汾水至此拐了个弯,改道向西进入群山之中。
故曹仁便无法再沿汾水北上往雁门,只能先渡汾水,尔后走陆路北上,经由狼孟,原平,雁门关而入雁门郡。
最关键一步,就是先渡汾水。
此时汉军多半已觉察,大部追兵已经在赶往北门的路上,刘备得知中计后,自然会尽起大军北追。
只要曹仁能抢先一步渡过汾水,就能凭借这道天然屏障,将汉军追兵隔绝在身后。
到时一把火将船筏烧尽,等到刘备重新打造船筏,兵马渡过汾水之后,他早已经在百里之外。
那才是真正的飞鸟出笼,困龙在天,刘备再也奈何不了他。
而雁门方向的汉军,数量不过一万余人而已,且分布于平城,雁门关等多处要隘,根本来不及及时集结阻挡。
他的五万大军,将以摧枯拉朽之势,轻松突破雁门的汉军各城,顺利进入云中郡。
而云中,五原,朔方等诸郡,汉军只不过是传檄而定也,尚未及派遣兵马进驻。
他五万大军一出雁门,谁人还能阻挡?
曹仁心中勾勒着之后的一步步方略,紧绷的神经渐渐松驰下来,脸上悄然浮现几分如释重负的笑意。
不知不觉,东方发白,天蒙蒙亮了。
前方汾水渡头的轮廓,隐约已依稀可见。
曹仁记得那渡头中,留有船筏近百余艘,原本乃是一座粮营,用来转运粮草南下。
这座渡头兼粮营随着晋阳被困,自然也就落在了刘备手中,成了汉军的粮草转运之地。
那百余船筏应该还在,渡头中的汉军数量,应该也不会超过两千人。
五万秦军攻取此营,易如反掌。
夺取船筏,顺利渡河,应该也不在话下。
只要渡过了汾水,前方便是一片坦途,刘备纵然有百万大军,也休想拦住他退往关中去见曹操。
曹仁越想越欣喜,精神亢奋之极,扬刀大叫道:
“将士们,前边就是汾水渡头,拿下渡头,渡过汾水,我们就脱困了!”
“都打起精神来,给我冲!”
五万秦军看到了生的希望,个个精神抖擞,嘶吼着大笑着,发足狂奔。
一百步,七十步,五十步…
渡头越来越近,曹仁心中的希望越来越强烈,脸上的笑容也绽放的越来越灿烂。
突然。
曹仁脸上笑容骤然瓦解,眼珠陡然爆睁欲裂,眼神刹那间惊恐骇然,仿佛看到了此生最恐惧的一幕。
他想象之中,原本该空空荡荡的渡头,竟然乌压压的布列了十余座军阵。
刀戟如林,旗帜遮天,军气森然。
一面面“汉”字战旗,在晨光下耀武飞舞。
五万汉军,如铜墙铁壁一般,横亘于渡头之外,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那一面“汉”字皇旗下。
一身金甲的刘备,扶剑傲立,以冷峻如铁的目光,正注视着如潮而来的秦军。
“郭伯济果然没使诈,丞相的担忧也是对的,那荀攸果真是诈降,曹仁当真想瞒天过海,从北门突围!”
第443章 负隅顽抗?那就叫尔身死名灭!大汉将士听令,杀尽秦贼!
正前方。
曹仁猛然勒住战,难以置信的看着前方拦路汉军,整个人僵在了马上。
五万冲涌中的秦军士卒,亦如撞见了鬼一般,纷纷停步。
原本狂烧的求生信念,顷刻间土崩瓦解,为无尽惊惧取代。
秦军人心大乱!
乐进,朱灵等诸将,急也勒马止步,目瞪口呆的看着前方乌压压的汉军。
杨修和荀攸二人,亦是停在了原地,张大嘴巴愕然的望向前方。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杨修更是脸色煞白如纸,混身急剧颤抖,眼珠爆睁到欲裂地步。
想象中兵力本该空虚的汾水渡头,竟然屯有汉军重兵!
汉字皇旗飞舞,更证明这是刘备亲自统军在此。
可此时的刘备,不是应该正身处南营,等着荀攸兵变开门,迎接他大军入城吗?
为何刘备却会出现在汾水渡头?
就算刘备察觉有异,知晓了他们要从北门突围,也不致于这么快就抢先一步赶到汾水堵截吧!
刘备和他大军,还能长了翅膀,直接飞到他们的前边来不成?
万千个念头,在杨修的脑海中嗡嗡作响,最终一个令他近乎绝念的念头轰响而起:
刘备识破了他的计策!
必是那萧方,看穿了荀攸的诈降之计,算定他们由北门突围,故而才将就就计。
刘备根本就没在南营。
这大耳贼一早就率大军,悄无声息赶到汾水渡头布防,就等着他们往枪口上撞。
而北营只剩一万兵马,根本是刘备故意所为,只为令他们以为计策成功,放心大胆的突围北上。
一切的一切,皆是萧方的将计就计之策!
“不可能,我的计策天衣无缝,怎么可能被那乡野村夫看穿?”
“那厮就算是神,也不可能无所不知到如此地步吗?”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杨修疯了。
他残存的骄傲自负,被眼前画面无情击碎,整个人精神瓦解,近乎崩溃一般歇厮底里的大叫起来。
曹仁则僵在原地,手中战刀紧握,绝望与悲愤转眼已笼罩全身。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当真天要亡我曹仁不成?”
秦军上下,惊恐失措的拥挤在原地,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陷入混乱之中。
这时。
汉军中军阵,刘备向身旁的赵云示意一眼。
赵云遂跃马横枪于阵前,高声喝道:
“曹仁听着,荀攸的诈降之计,我家天子早已识破。”
“此刻郭淮已献南门归降,放我大军入城,晋阳城已为我大汉所有。”
“你和你的五万兵马,已无路可逃。”
“我家天子给你一个活命机会,放弃抵抗,下马投降,饶尔一死!”
“尔若执意负隅顽抗,今日必叫尔身死名灭!”
赵云的劝降之词,霸道冷绝,如惊雷般回荡在原野之上。
五万秦军士卒心胆俱裂,又是一片惊哗恐慌。
曹仁心头如遭重锤一击,急是回头向身后晋阳城方向看去。
果然。
晨光之下,晋阳北门城头,已然升起了汉字旗。
身后大道上,尘雾滚滚,遮天而近,似乎成千上万的兵马正尾随而至。
这意味着,晋阳城已然陷落,至少有五万左右的汉军,正从南面追杀而来。
“郭淮,骠骑将军,是郭淮那厮叛投刘备,出卖了我们啊——”
蓦然惊醒的杨修,沙哑的冲着曹仁大叫。
曹仁又是一震,蓦的幡然省悟。
他终于明白了。
为何荀攸的诈降,看似天衣无缝,却竟能为刘备识破。
原来是郭淮那个吃里扒外的叛贼,暗中向刘备投怀送抱,出卖了他们的全盘布局。
难怪郭淮会主动请缨,要率本部兵马断后,坚守南门拖延时间。
人家哪里是为你断后,人家是想不动声色脱离你大部队,好方便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
“郭淮,你个无耻鼠辈,你安敢戏耍本将,你安敢厚颜无耻的降贼~~”
曹仁咬牙切齿的发出一声咆哮。
身旁荀攸则一声苦叹,无可奈何道:
“郭淮乃是并州人,归降我大秦不过一年而已,怎么可能对我大秦有忠心?”
“骠骑将军啊,是我们看走了眼,误信于人啊!”
真相终于被荀修推演而出。
曹仁幡然惊醒。
懊悔,悲愤,恨怒…种种负面情绪,如泰山压顶而来,几乎将曹仁的精神击垮。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