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597节
谁曾想此时此刻,萧方忽然抛出一个论断,将王允这个大汉忠臣,斥为了大汉罪臣!
这等于是打破了众人固有的观念,岂能不令众臣为之一惊。
“陛下,臣以为丞相言之有理。”
一直静静倾听的马超,此时忽然被触动,忍不住开口道:
“据臣父当年与臣所说,王允在讨董之后,不光是董卓麾下的西凉人,臣等这些不隶属于董卓的西凉人,皆是人心惶惶不安。”
“臣父说,当时他们皆以为,先帝将重掌大权,朝廷将重振威信,一切都将回归灵帝在位时的局面。”
“臣父甚至已经写好了上表,准备进献先帝,向先帝和朝廷表明臣服之意。”
“谁想到王允却逼迫天子下诏,要杀尽西凉人!”
“不止是杀尽董卓麾下西凉军,连臣等不曾附从董卓作恶的西凉人,统统要杀尽!”
“得知这个消息后,臣父是大为震惊,当即整顿兵马,准备退回凉州固守。”
“臣父尚且如此,董卓麾下那些西凉士卒,其恐惧更是可想而知。”
“凭心而论,若是换作是臣,在当时那种局面下,为求自保,恐怕也要奋起一搏。”
“不然总不能坐以待毙,伸直了脖子,等着被王允杀吧?”
马超以一个西凉人的身份,站出来替贾诩说了几句公道话。
马超的话还是极有份量的。
毕竟当年贾诩曾一度归于马腾麾下,为他马家父子出谋画策,也曾劝说过马腾父子降曹。
依理,马腾最后为曹操所杀,马超该对贾诩心存恨意才对。
可偏偏马超竟没有怨恨贾诩,反倒是站了出来,为贾诩说了几句公道话。
此番话后,众臣皆是微微点头,对萧方和马超之话深为认同。
“丞相和孟起言之有理,如此看来,当年长安之变,确实不能全怪在贾诩头上。”
“王允虽有诛董之功,却刚愎自用,逼反了西凉人,此乃其罪。”
刘备心下已是释然,遂欣然道:
“好,就依幼常所说,朕亲自修书一封,看看能不能招降那贾文和,令他将功补过,重归大汉,助朕攻破长安,伐灭曹贼吧!”
…
三日后,长安城贾府,某密室。
须发半白的贾诩,如石像般坐在那里,复杂的眼神盯着手中那一道书信。
那是大汉天子刘备的手书。
信的内容言简意赅,劝说贾诩背秦投汉,里应外合助大汉收复长安,以弥补前罪。
刘备在这封信中,并没有画大饼,也没有许下高官厚?,以诱使贾诩降汉。
刘备仅仅承诺,视贾诩的归汉为弥补当年反攻长安毒计乱国之罪,事成后许其富贵安稳余生。
说白了,就是我不追究你当年乱国之罪,但我也不会再重用你,给你高官厚?,只许你做一个富家翁,允你寿终正寝。
“父亲在我大秦,好歹乃是九卿之尊,若归降了汉国,却只能做个富家翁?”
“这汉家天子的招降,实在是太没诚意,至少也得许诺父亲荣升三公,不然父亲凭什么去背秦投汉,帮他破长安?”
一旁的长子贾穆,愤愤不平的抱怨道。
贾诩不作表态,却将刘备手书恭敬的放下,尔后令儿子拿来笔墨。
贾穆警觉起来,却不好多问,只得将笔墨拿来。
贾诩提笔凝思片刻,尔后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顷刻间写下了一书。
“你速将为父此书,交给那汉家使者,请他转呈汉家天子。”
贾穆心怀着不安,接过那道书信,只看过几眼,脸色骇然大变。
那竟是一道降书!
贾诩不但在信中表明归汉之心,还反思了自己当年乱国之罪,感激于刘备给他这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声称定当尽全力里应外合,助刘备收复长安。
“父亲,你可想清楚了吗?”
“那汉家天子既没为父亲许诺升官,又没许诺为父亲你晋爵,仅仅只承诺给父亲一个富贵善终,这哪里是招降,简直就是在威胁。”
“如此没有诚意,如此对父亲轻视,父亲竟然还要降他?”
贾穆扬着手中书信,满脸不解的冲着贾诩质问道。
“唉,穆儿呀,你虽为吾子,却不及汉家天子了解为父呀…”
面对儿子情绪激动的质问,贾诩摇头一声失望的叹息。
贾穆一愣,没明白自己父亲的意思。
“你当真以为,为父贪图什么高官厚?,贪图什么三公之位,贪图什么升官晋爵吗?”
贾诩一连串的反问,把儿子问到神情茫然,一脸愣怔。
“其实这么多年来,为父每一天都活的小心翼翼,投奔的每一位主公,献上的每一条计策,皆是为自保性命,保全我们贾家罢了。”
“当年劝说西凉诸将反攻长安是如此,后来劝说马腾归顺曹公是如此,今日决心归顺汉家天子,亦是如此!”
“今汉军已兵临长安城下,以汉国的国力,以汉天子之雄才大略,以那萧景略的神机妙算,秦国覆灭已成定局,没有任何人能扭转这大势。”
“为父也曾向曹公献计,令他放弃关中凉州,保存实力全师退回益州,唯有如此方有机会依托秦岭天险,守住这益州一隅之地。”
“如此,为父也能在益州终老余生。”
“可惜曹公已无壮士断腕的勇气,先是听从张松之言拒守渭口,现下又要死守长安。”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人地皆失,连退守益州的兵马也要损失殆尽,秦国终将难逃覆灭。”
“既是如此,为父何必还执着于辅佐曹公,与汉家天子一味为敌,最终为秦国赔葬?”
贾诩头一次向儿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尔后眼中掠起庆幸之色:
“今既是汉天子主动招抚为父,给了为父一个保全性命,保住我贾家的机会,你告诉为父,我有什么理由不抓住?”
第471章 手中无兵,如何反秦?汉天子更胜一筹,跟我归汉吧!
贾穆终于明白了。
名利非我所欲也,高官重爵非我所愿意,保得身家性命,得一个善终才是我所求。
这就是父亲的终极理想。
那么在眼下这个秦国必亡,曹家必灭的情况下,大汉天子亲笔书信招揽,便是天赐的良机。
我不需要你刘备给我高官厚?,许我一个富家翁的余生,却正中我下怀。
“儿明白了,如此看来,归顺于大汉天子,确实是现下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贾穆体会到了父亲苦衷,自然也就理解了贾诩的决断。
话锋一转,贾穆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既是父亲决意降汉,儿自当遵从追随,跟父亲一并降汉。”
“儿就交这道书信,交由汉使,向汉家天子表明父亲归顺之心。”
贾诩捋着半白胡须微微点头,对儿子能体谅自己的苦衷,自然是深为欣慰。
就在贾穆执书欲走时,贾诩却又一抬手:
“穆儿,你速去准备车马,记得,要在后门准备。”
“为父要亲自走一趟,去见一见那庞令明。”
庞德?
贾穆停下脚步,回头时脸上重现茫然:
“父亲,这个节骨眼上,父亲去见那庞德做什么?”
贾诩眼神深邃,意味深长的反问道:
“想要成事,手中就必须要有兵,为父手中无一兵一卒,如何里应外合助汉家天子收复长安?”
贾穆蓦然省悟。
自家父亲这是想策反庞德啊。
庞德乃马氏旧部,而马超现下又是刘备麾下大将,有这一层关系,策反庞德便机会更大。
而庞德同为西凉人氏,又是西凉籍将官中,掌握兵马最多的一员。
若能策反庞德,就等于手中握有了一支精锐之师,发动兵变策应汉军收复长安,不就更有底气胜算了么?
“策反庞德,确实能拿到一些兵权,不过那庞德虽乃马氏旧部,但似乎对曹操这个新主却极为忠心。”
“父亲,你当真有希望劝服此人跟我们降刘吗?”
贾穆虽明白贾诩意图,却又表明心存担忧。
“庞德先前是对曹公忠心耿耿,可自渭水一战后发生的那件事后,可就不一定了。”
贾诩眸中透出一丝诡色。
贾穆先是一怔,旋即猛然省悟。
他记得父亲曾与他提过,渭水一役曹真庞德攻打汉军大营失利,庞德为马超大败,损兵折将无数。
事后张松指责庞德是暗中投靠了刘备,故而有意在与马超的交战中放水,令秦军骑兵团遭受重创,更导致渭水一役秦军全盘失利。
曹操本就多疑,在张松的煽动之下,当着众臣之面,就对庞德生疑质问。
贾诩当时就在场,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
以他的老练,自然看得出来,庞德当时虽未受责罚治罪,实则心中悲忿,对曹操必已心怀怨言,其忠诚早已动摇。
这就是他敢去策反庞德的底气。
“儿明白了,儿这就去备车!”
贾穆再无质疑,面露喜色,欣然告退。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